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惠特曼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战争诗具有崭新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思想特色。惠特曼的战争诗以对战争与死亡的描绘,对生命与自由的追求与歌颂为主题,讴歌了冲在前线的战士,彰显了悲惨的战地生活。本文从战争前,战争中和战争后惠特曼战争观的变化这一角度来分析出诗人对战争的看法以及诗中所表现的对自由民主的向往追求。研究惠特曼的战争诗,能对和平年代的人们带来对战争的警醒和思考,以及对全球化背景下人们追求和平富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惠特曼;战争诗;《桴鼓集》
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草叶集》是其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诗集,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诗人的战争诗是其思想的深刻反映,其战争诗主要集中在《桴鼓集》—《草叶集》的诗歌选集中。美国南北战争是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场奴隶主之间的战争,惠特曼一贯反对奴隶制,更反对南方奴隶主分裂联邦的叛乱行为,他坚决拥护联邦军队维护统一和进步的民主革命战争。在惠特曼的全部诗作中,记录南北战争的诗歌无疑是一簇茂盛而壮美的芳草。他在诗歌中反映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忠实记录了美国历史上这个伟大时代的重大事件,展现出联邦将士血染的风采,唱出了昂扬激越的战争之歌,把他自己的诗歌推向了一个灿烂夺目的高峰。
惠特曼一直是国外学者的关注焦点,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我国亦有不少学者对其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新见迭出,如庞密香认为“惠特曼的诗是无法总结的,因为他无所拘泥。他要走进的是人类的心灵,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惠特曼的战争诗歌更是对美国南北战争光辉历史的记录,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和对生死的平常心态”。对惠特曼战争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视诗人对战争残酷现象的描写及反省,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但更多的是研究惠特曼诗中通过对战争的环境描写和战地医院情形的展现给人们带来对战争的警醒。[1]本文认为惠特曼的战争诗是对信仰的礼赞,这些战争诗歌是时代催生出的花朵,也是广大爱国者的心声,有着深厚的現实基础,充溢着浓郁的战斗豪情,书写了美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对自由的渴求和对和平的向往。
一、自由的礼赞:惠特曼战争诗分析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诗人怀着对民主主义的向往参加了这一战争,其创作思想也在战争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曾在前线,在后方医院,以志愿护理员的身份进行了忘我的救护工作。在救护工作中,他直面战争,救治成千上万条生命。他对阵亡的将士感到悲痛,对战争造成的惨痛代价感到哀婉。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歌颂了这一正义的战争,歌颂了为民主事业而献身的战士的同时也赞颂了民主事业。
在《啊,诗歌,先唱一支序曲》一诗中,诗人以一种高亢的手法描写了准备斗争的曼哈顿。诗中写道:
在紧张的耳鼓上轻轻弹奏出我的城市里的骄傲和欢乐,
她怎样带领人们去战斗,她怎样发出暗示,
她怎样好怒迟疑地张开柔软的双臂一跃而起,
她怎样一跃而起——她怎样随手脱掉和平的装束,
她那柔和的歌剧院音乐怎样立即改变,让我们转而听到大鼓和横笛,
她怎样率先走向战场,而哈顿曼的嗒嗒的鼓声怎样走到头里。[3]
诗人把曼哈顿比作歌剧院,用音乐的变化来表现曼哈顿的临战状态,把大鼓和横笛来比喻战争的紧迫和壮观,曼哈顿鼓舞着人民,引领着人民勇敢地迎接战斗。诗人连用七个疑问句,以询问的语气而非陈述的语气对这一雄壮场面进行讴歌,使其更加富有感染力。
突然,在死寂的深夜,为来自南部的消息所激怒,攥紧拳头狠狠地捶击着街衢。……
青年们立即集合,开始武装,
机械工武装着,(把泥铲、大刨和铁匠的锤子仓促地仍在一旁,)
律师离开事务所武装起来,法官离开法庭,
驾驶员把马车抛在街心,跳下车,急急地将缰绳扔在马背上,
售货员离开店铺,老板、会计、门房,大家都纷纷离开;
一个个组织起来,同仇敌忾,穿上军装。[3]
诗人描写青年们的武装,律师、驾驶员、售货员等反应,传达出人们沸腾的血液,大家同仇敌忾,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来犯之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于和平的渴望,但从诗歌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战争初期,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渴望,对战争持以积极肯定的态度。
而你,船舶的女主人,你曼纳哈塔,
这个骄傲、友好而骚乱的城市的老主妇,
你在和平与富裕中时常向你所有的儿女们沉思,或者暗暗地皱眉不语,可是如今,亲爱的曼纳哈塔,你微笑了,那么欢欣鼓舞。[3]
诗人形象地把曼纳哈塔这座城市比喻成一个老主妇,通过老主妇对儿女们感情色彩的转变,表达出作者对这场正义之战的认同以及对这场战争寄予了期望,同时通过描写曼纳哈塔这座城市的欢欣场面,表现出诗人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在《某夜在战场上我守了一班奇异的夜岗》一诗中,惠特曼渲染了黑色战场的凝重气氛,也咏叹了对战友依依不舍之情。一夜,诗人以护理员的身份值班夜岗,但是看到的却是战后士兵的尸体。
啊,孩子哟,你躺在地上,你的手刚摸到我伸出的手。我亲爱的同志哟,我发现你已经咽气冻僵,一向回敬我以亲吻的儿子哟(今世永不回敬了),我找到了你的遗体。[3]
诗人把年轻的士兵看作是他的孩子,以慈父般对一个战士的不幸牺牲表达了悲痛的情感。诗人并没有痛哭,没有流泪,而是静静地陪伴着士兵,彰显了诗人对逝去战士的“爱意”和缅怀。
你的脸映着星光,奇异的情景哟,徐徐夜风分外凉爽;我久久地守在那里,四周是广阔朦胧的战场;我坐在你的身旁,手托下巴,斜靠在地面上;挚爱的伙伴哟,我度过美妙的时刻,度过与你相伴的、永恒而神秘的时刻—没留眼泪,未出一言。[3]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柔情以及对士兵深厚的感情。诗人虽然没有眼泪没有叹息,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无声无泪中的哀婉之情。 当头上群星默默散去,东方新星悄悄升起之时,勇敢的孩子哟,我为你守完最后一岗。[3]
从黑夜到日出,诗人守了战士一夜,送他亲爱的“儿子”最后一程,可以看出诗人对死去士兵深厚的感情和对士兵的崇高敬意。作者以现实的笔吻抒写个人遗恨,不乏激进,温婉,同时也体现出悲壮的战争风貌。这首诗是从战士牺牲的实景来反应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死亡的威胁。在此,惠特曼从以往思索战争的残酷到见证战争带来的后果,对待战争的态度有了新的提升。[2]
在《转过身来啊,自由》中,诗人以“转过身来啊,自由,因为战争已经结束”开篇,通过呼吁的形式,以激扬的曲调,浅显的方式说明生命不能因困顿而低沉,即使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战争结束后,人们应当有自己的格调,以积极的曲调去面对。紧接着从他转过身来,从此扩展,不再怀疑,坚决地席卷世界,转过身来,从那些令人回想的记载着历史见证的地区,从那些歌唱过去的光荣事迹的歌手们,从封建世界的赞歌,国王的凯旋,奴隶制和等级制度。[4]
诗人呼唤自由,指引自由从战争中转过身来,告诉世人即使战争的胜利使人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战争的残酷与创伤却给人自身某种程度上自我囚缚,这是不完全的自由,就如自由如果没有实现其战争后的普遍自由,也是不完全的。
转向一个行将享有胜利的世界–拋弃那个落后了的世纪,把它赠给那些迄今为止的歌者,把悠久的过去交给他们,但是那些保留下来的要留给新的歌手和你–未来的战争留给你。[4]
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同时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奴隶制被消灭了,这一系列都是值得讴歌的,靠每一位新的歌者和战后的人们。诗人呼吁的是忘记过去,面向未来,守望和平的同时也缅怀战争,让人们重拾自我,毕竟战争带来的是永久的伤痛,而未来才是充满希望的。
瞧,过去的战争多么及时的使你熟习了,当今的战争也要熟习,那么,转过身来,别害怕呀,自由–把你那不朽的脸转过来,转向未来,那空前伟大的未来,那正在迅速而可靠的为你做好准备的地带。[4]
“转过身来啊,自由”,不断的呼吁自由转过身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呼吁且希望的一个用爱、用和平、用宁静、用真实堆砌的和平蓝图,战争不会结束,短暂的和平使我们更应该警醒,我们要面对的是伟大的未来。战争后对自由的歌唱,为了获得的并不完全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本身归属于生命的意义。
二、结束语
《桴鼓集》中记录了大量的南北战争事件,集中体现了联邦将士的风采,是一部可歌可颂的战争诗,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描写,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理解和醒悟。这三首诗歌表现出作者对待美国南北战争的情感变化,从对战争前的期望到对战争带来的后果的哀伤到战争结束对自由的讴歌。对于战争前,人们意志高昂,坚信这场正义之战终将迎来胜利。战争中,诗人以护理员身份在战地医院救助士兵,见识了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死亡,诗人表达出他的凄婉和哀伤。战争结束后,诗人对自由的讴歌也从未停止,他用诗歌歌唱自由,歌唱人类为伟大的自由事业而奋斗。惠特曼的战争诗歌,真实的记录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光辉历史,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唱出一曲曲惊心动魄的时代之歌。惠特曼借助诗歌,一方面传达自身对于这场战争的立场,另一方面阐述了对整个战争的看法,最重要的是那份内心与灵魂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庞密香.惠特曼和他的战争诗[M].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
[2]李视歧.惠特曼诗歌精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226-228.
[3]惠特曼.草叶集[M].李野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79:235-269.
[4]惠特曼.草叶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31-507
本论文受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课题资助。课题编码:201810496076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关键词:惠特曼;战争诗;《桴鼓集》
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草叶集》是其一生创作的唯一一部诗集,是他一生经验的结晶。诗人的战争诗是其思想的深刻反映,其战争诗主要集中在《桴鼓集》—《草叶集》的诗歌选集中。美国南北战争是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场奴隶主之间的战争,惠特曼一贯反对奴隶制,更反对南方奴隶主分裂联邦的叛乱行为,他坚决拥护联邦军队维护统一和进步的民主革命战争。在惠特曼的全部诗作中,记录南北战争的诗歌无疑是一簇茂盛而壮美的芳草。他在诗歌中反映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忠实记录了美国历史上这个伟大时代的重大事件,展现出联邦将士血染的风采,唱出了昂扬激越的战争之歌,把他自己的诗歌推向了一个灿烂夺目的高峰。
惠特曼一直是国外学者的关注焦点,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我国亦有不少学者对其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新见迭出,如庞密香认为“惠特曼的诗是无法总结的,因为他无所拘泥。他要走进的是人类的心灵,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惠特曼的战争诗歌更是对美国南北战争光辉历史的记录,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和对生死的平常心态”。对惠特曼战争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视诗人对战争残酷现象的描写及反省,对生命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但更多的是研究惠特曼诗中通过对战争的环境描写和战地医院情形的展现给人们带来对战争的警醒。[1]本文认为惠特曼的战争诗是对信仰的礼赞,这些战争诗歌是时代催生出的花朵,也是广大爱国者的心声,有着深厚的現实基础,充溢着浓郁的战斗豪情,书写了美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对自由的渴求和对和平的向往。
一、自由的礼赞:惠特曼战争诗分析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诗人怀着对民主主义的向往参加了这一战争,其创作思想也在战争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曾在前线,在后方医院,以志愿护理员的身份进行了忘我的救护工作。在救护工作中,他直面战争,救治成千上万条生命。他对阵亡的将士感到悲痛,对战争造成的惨痛代价感到哀婉。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歌颂了这一正义的战争,歌颂了为民主事业而献身的战士的同时也赞颂了民主事业。
在《啊,诗歌,先唱一支序曲》一诗中,诗人以一种高亢的手法描写了准备斗争的曼哈顿。诗中写道:
在紧张的耳鼓上轻轻弹奏出我的城市里的骄傲和欢乐,
她怎样带领人们去战斗,她怎样发出暗示,
她怎样好怒迟疑地张开柔软的双臂一跃而起,
她怎样一跃而起——她怎样随手脱掉和平的装束,
她那柔和的歌剧院音乐怎样立即改变,让我们转而听到大鼓和横笛,
她怎样率先走向战场,而哈顿曼的嗒嗒的鼓声怎样走到头里。[3]
诗人把曼哈顿比作歌剧院,用音乐的变化来表现曼哈顿的临战状态,把大鼓和横笛来比喻战争的紧迫和壮观,曼哈顿鼓舞着人民,引领着人民勇敢地迎接战斗。诗人连用七个疑问句,以询问的语气而非陈述的语气对这一雄壮场面进行讴歌,使其更加富有感染力。
突然,在死寂的深夜,为来自南部的消息所激怒,攥紧拳头狠狠地捶击着街衢。……
青年们立即集合,开始武装,
机械工武装着,(把泥铲、大刨和铁匠的锤子仓促地仍在一旁,)
律师离开事务所武装起来,法官离开法庭,
驾驶员把马车抛在街心,跳下车,急急地将缰绳扔在马背上,
售货员离开店铺,老板、会计、门房,大家都纷纷离开;
一个个组织起来,同仇敌忾,穿上军装。[3]
诗人描写青年们的武装,律师、驾驶员、售货员等反应,传达出人们沸腾的血液,大家同仇敌忾,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来犯之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于和平的渴望,但从诗歌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战争初期,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渴望,对战争持以积极肯定的态度。
而你,船舶的女主人,你曼纳哈塔,
这个骄傲、友好而骚乱的城市的老主妇,
你在和平与富裕中时常向你所有的儿女们沉思,或者暗暗地皱眉不语,可是如今,亲爱的曼纳哈塔,你微笑了,那么欢欣鼓舞。[3]
诗人形象地把曼纳哈塔这座城市比喻成一个老主妇,通过老主妇对儿女们感情色彩的转变,表达出作者对这场正义之战的认同以及对这场战争寄予了期望,同时通过描写曼纳哈塔这座城市的欢欣场面,表现出诗人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在《某夜在战场上我守了一班奇异的夜岗》一诗中,惠特曼渲染了黑色战场的凝重气氛,也咏叹了对战友依依不舍之情。一夜,诗人以护理员的身份值班夜岗,但是看到的却是战后士兵的尸体。
啊,孩子哟,你躺在地上,你的手刚摸到我伸出的手。我亲爱的同志哟,我发现你已经咽气冻僵,一向回敬我以亲吻的儿子哟(今世永不回敬了),我找到了你的遗体。[3]
诗人把年轻的士兵看作是他的孩子,以慈父般对一个战士的不幸牺牲表达了悲痛的情感。诗人并没有痛哭,没有流泪,而是静静地陪伴着士兵,彰显了诗人对逝去战士的“爱意”和缅怀。
你的脸映着星光,奇异的情景哟,徐徐夜风分外凉爽;我久久地守在那里,四周是广阔朦胧的战场;我坐在你的身旁,手托下巴,斜靠在地面上;挚爱的伙伴哟,我度过美妙的时刻,度过与你相伴的、永恒而神秘的时刻—没留眼泪,未出一言。[3]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柔情以及对士兵深厚的感情。诗人虽然没有眼泪没有叹息,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无声无泪中的哀婉之情。 当头上群星默默散去,东方新星悄悄升起之时,勇敢的孩子哟,我为你守完最后一岗。[3]
从黑夜到日出,诗人守了战士一夜,送他亲爱的“儿子”最后一程,可以看出诗人对死去士兵深厚的感情和对士兵的崇高敬意。作者以现实的笔吻抒写个人遗恨,不乏激进,温婉,同时也体现出悲壮的战争风貌。这首诗是从战士牺牲的实景来反应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死亡的威胁。在此,惠特曼从以往思索战争的残酷到见证战争带来的后果,对待战争的态度有了新的提升。[2]
在《转过身来啊,自由》中,诗人以“转过身来啊,自由,因为战争已经结束”开篇,通过呼吁的形式,以激扬的曲调,浅显的方式说明生命不能因困顿而低沉,即使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战争结束后,人们应当有自己的格调,以积极的曲调去面对。紧接着从他转过身来,从此扩展,不再怀疑,坚决地席卷世界,转过身来,从那些令人回想的记载着历史见证的地区,从那些歌唱过去的光荣事迹的歌手们,从封建世界的赞歌,国王的凯旋,奴隶制和等级制度。[4]
诗人呼唤自由,指引自由从战争中转过身来,告诉世人即使战争的胜利使人获得相对的人身自由,战争的残酷与创伤却给人自身某种程度上自我囚缚,这是不完全的自由,就如自由如果没有实现其战争后的普遍自由,也是不完全的。
转向一个行将享有胜利的世界–拋弃那个落后了的世纪,把它赠给那些迄今为止的歌者,把悠久的过去交给他们,但是那些保留下来的要留给新的歌手和你–未来的战争留给你。[4]
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同时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奴隶制被消灭了,这一系列都是值得讴歌的,靠每一位新的歌者和战后的人们。诗人呼吁的是忘记过去,面向未来,守望和平的同时也缅怀战争,让人们重拾自我,毕竟战争带来的是永久的伤痛,而未来才是充满希望的。
瞧,过去的战争多么及时的使你熟习了,当今的战争也要熟习,那么,转过身来,别害怕呀,自由–把你那不朽的脸转过来,转向未来,那空前伟大的未来,那正在迅速而可靠的为你做好准备的地带。[4]
“转过身来啊,自由”,不断的呼吁自由转过身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呼吁且希望的一个用爱、用和平、用宁静、用真实堆砌的和平蓝图,战争不会结束,短暂的和平使我们更应该警醒,我们要面对的是伟大的未来。战争后对自由的歌唱,为了获得的并不完全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本身归属于生命的意义。
二、结束语
《桴鼓集》中记录了大量的南北战争事件,集中体现了联邦将士的风采,是一部可歌可颂的战争诗,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描写,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理解和醒悟。这三首诗歌表现出作者对待美国南北战争的情感变化,从对战争前的期望到对战争带来的后果的哀伤到战争结束对自由的讴歌。对于战争前,人们意志高昂,坚信这场正义之战终将迎来胜利。战争中,诗人以护理员身份在战地医院救助士兵,见识了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死亡,诗人表达出他的凄婉和哀伤。战争结束后,诗人对自由的讴歌也从未停止,他用诗歌歌唱自由,歌唱人类为伟大的自由事业而奋斗。惠特曼的战争诗歌,真实的记录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光辉历史,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唱出一曲曲惊心动魄的时代之歌。惠特曼借助诗歌,一方面传达自身对于这场战争的立场,另一方面阐述了对整个战争的看法,最重要的是那份内心与灵魂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庞密香.惠特曼和他的战争诗[M].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
[2]李视歧.惠特曼诗歌精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226-228.
[3]惠特曼.草叶集[M].李野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79:235-269.
[4]惠特曼.草叶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31-507
本论文受湖北省大学生创新课题资助。课题编码:201810496076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