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商互联”过程中超市利用自身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技术、物流配送、市场信息咨询、产品销售等一整套服务,从而成为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发挥流通带动生产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农商互联信息化的应用贯穿农商互联整个过程,将极大推动农商互联高效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农商互联;信息化;需求
一、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建立农民与零售商之间稳定的购销关系,促进农产品销售。
创建“农商互联”信息化的新模式,将推动超市和农产品生产者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衔接问题,让农民能够从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力于农产品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另一方面,超市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渠道可获得数量稳定、质量可靠、卫生安全的农产品货源,经过分拣、加工、配送将物美价廉的商品通过自身网络销售出去,促进农产品销售。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商互联”工程的实施,超市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超市按照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标准提出产品生产要求,农民按照超市要求进行生产,超市和专业合作社给予技术指导,并提供统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确保了农产品质量。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
发展“农商互联”信息化,用现代化的养殖和种植手段管理生产,有助于增加农产品生产产量和质量,扩大农产品销售,为扩大农村消费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讓利于农民和消费者。
由于物流设施长期落后,我国农产品交易时间长、成本高、损耗大,流通效率不高。发展“农商互联”信息化,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让利于农民和消费者。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包括冷链物流的发展和综合利用,形成包括包装、分拣、加工、配送在内的庞大物流网络,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五是有利于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下,不同村、不同农户使用的种子、化肥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规格也不同,不能形成品牌,卖不出价钱。在“农商互联”模式中,信息化建设将指导农民按照消费需求进行生产,不仅品种丰富,而且质量也有保证,容易形成市场自有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二、“农商互联”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农产品生产缺乏市场指引,存在较大盲目性。
农户们感到最头疼的事是销售难,找不到市场。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不仅品种、质量良莠不齐,数量也难以控制。据商务部调查,目前,我国有66%的农户认为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稳定,希望通过合同收购的农户比例达到35%,希望企业收购的农户比重达到27%。
问题二:农户生产缺乏科学技术管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农民属低文化低技术人群,现代信息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普及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广大农户仍停留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工艺水平进行生产,致使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待提高。
问题三:农产品标准化低,生产缺乏技术扶持
我国农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很低,多数农产品是以初始形态进入市场,缺乏精细加工,附加值低。农产品非标准化,无法进行公正公平的交易,追溯性制度无从建立,无法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问题四:农产品流通过程缺乏监管信息。
由于物流设施长期落后,我国农产品交易时间长、成本高、损耗大,流通效率不高。农产品因冷链体系尚未健全,在采摘、物流、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至30%。由于冷链运输和生鲜仓储系统的投入非常大,大多数超市无法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
问题五:农产品品质变化的量化手段落后
如今,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已从过去的“满足温饱”阶段进入了“健康消费”阶段,对食品不仅讲究口味,更注重营养健康。为响应消费者“健康消费”的需求,大量农户从生产有机农业“绿色产品”上做文章,但当前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手段无法量化农产品的品质变化。
三、“农商互联”的信息化需求
①建立“农”与“超”的信息互通体系
通过农商互联,超市建立信息平台服务与监控体系,使超市与农户之间实现信息互通。超市利用自身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并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销售战略,实现农超共赢。
②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管理水平
超市对农户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生产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③健全冷链运输与生鲜仓储体系
大型连锁超市公司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上游延伸,通过投资兴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向门店提供新鲜农产品。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降低产品流通损耗和农产品冷链过程监控,保证农产品品质,有利于超市自创品牌,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流模式。
④建立品质跟踪体系
超市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产品品质全程跟踪体系,实现农产品自田间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品质变化情况全程跟踪,并且以量化形式展示给消费者,实现健康消费和精准消费。
参考文献:
[1]王东亭.世界主要农业发达地区农产品追溯体系发展现状[A].农业工程报,2014
[2]孙浩.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A].食品工业,2013
[3] 曹海禄,焦炜,黄璟,王卫权,刘思琪,王纪威,赵润怀.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述
作者简介:
汪洁,性别:女,籍贯:安徽省枞阳县,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年6月,学位: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张建喜,性别:男,籍贯:山东潍坊,民族:汉,出生年月:1979.10,学位:硕士,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冷链物流,软件工程;
毕然 , 性别:男, 籍贯:山东济南,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2年6月,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农商互联;信息化;需求
一、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建立农民与零售商之间稳定的购销关系,促进农产品销售。
创建“农商互联”信息化的新模式,将推动超市和农产品生产者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一方面,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衔接问题,让农民能够从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力于农产品生产,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另一方面,超市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渠道可获得数量稳定、质量可靠、卫生安全的农产品货源,经过分拣、加工、配送将物美价廉的商品通过自身网络销售出去,促进农产品销售。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全程监管,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商互联”工程的实施,超市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超市按照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标准提出产品生产要求,农民按照超市要求进行生产,超市和专业合作社给予技术指导,并提供统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确保了农产品质量。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
发展“农商互联”信息化,用现代化的养殖和种植手段管理生产,有助于增加农产品生产产量和质量,扩大农产品销售,为扩大农村消费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讓利于农民和消费者。
由于物流设施长期落后,我国农产品交易时间长、成本高、损耗大,流通效率不高。发展“农商互联”信息化,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让利于农民和消费者。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包括冷链物流的发展和综合利用,形成包括包装、分拣、加工、配送在内的庞大物流网络,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五是有利于树立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的农产品生产方式下,不同村、不同农户使用的种子、化肥不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规格也不同,不能形成品牌,卖不出价钱。在“农商互联”模式中,信息化建设将指导农民按照消费需求进行生产,不仅品种丰富,而且质量也有保证,容易形成市场自有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
二、“农商互联”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农产品生产缺乏市场指引,存在较大盲目性。
农户们感到最头疼的事是销售难,找不到市场。这样生产出来的蔬菜不仅品种、质量良莠不齐,数量也难以控制。据商务部调查,目前,我国有66%的农户认为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稳定,希望通过合同收购的农户比例达到35%,希望企业收购的农户比重达到27%。
问题二:农户生产缺乏科学技术管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农民属低文化低技术人群,现代信息系统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普及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广大农户仍停留在传统的种植和养殖工艺水平进行生产,致使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待提高。
问题三:农产品标准化低,生产缺乏技术扶持
我国农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很低,多数农产品是以初始形态进入市场,缺乏精细加工,附加值低。农产品非标准化,无法进行公正公平的交易,追溯性制度无从建立,无法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问题四:农产品流通过程缺乏监管信息。
由于物流设施长期落后,我国农产品交易时间长、成本高、损耗大,流通效率不高。农产品因冷链体系尚未健全,在采摘、物流、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至30%。由于冷链运输和生鲜仓储系统的投入非常大,大多数超市无法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
问题五:农产品品质变化的量化手段落后
如今,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已从过去的“满足温饱”阶段进入了“健康消费”阶段,对食品不仅讲究口味,更注重营养健康。为响应消费者“健康消费”的需求,大量农户从生产有机农业“绿色产品”上做文章,但当前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手段无法量化农产品的品质变化。
三、“农商互联”的信息化需求
①建立“农”与“超”的信息互通体系
通过农商互联,超市建立信息平台服务与监控体系,使超市与农户之间实现信息互通。超市利用自身在市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并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及时调整销售战略,实现农超共赢。
②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管理水平
超市对农户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产品生产管理系统,提高农产品生产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③健全冷链运输与生鲜仓储体系
大型连锁超市公司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上游延伸,通过投资兴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向门店提供新鲜农产品。这种模式有助于实现降低产品流通损耗和农产品冷链过程监控,保证农产品品质,有利于超市自创品牌,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流模式。
④建立品质跟踪体系
超市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农产品品质全程跟踪体系,实现农产品自田间到消费者手中全过程的品质变化情况全程跟踪,并且以量化形式展示给消费者,实现健康消费和精准消费。
参考文献:
[1]王东亭.世界主要农业发达地区农产品追溯体系发展现状[A].农业工程报,2014
[2]孙浩.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A].食品工业,2013
[3] 曹海禄,焦炜,黄璟,王卫权,刘思琪,王纪威,赵润怀.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述
作者简介:
汪洁,性别:女,籍贯:安徽省枞阳县,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年6月,学位: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
张建喜,性别:男,籍贯:山东潍坊,民族:汉,出生年月:1979.10,学位:硕士,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冷链物流,软件工程;
毕然 , 性别:男, 籍贯:山东济南,民族:汉, 出生年月:1982年6月,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云商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