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江发源于黔西北,横贯贵州高原,最后在重庆涪陵注入长江,全长1050公里。千里乌江,风韵无限,养育了灿烂的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乌江流淌到黔东北武陵山腹地的思南县,才真正像了条大河。在这里,有中国第一座以江河命名的博物馆——乌江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一位苗族老人历经数年建立起来的,他就是贵州省原思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知名的苗族文博专家和乌江文化研究专家、现年76岁高龄的汪育江老人。
能对乌江的古往今来了如指掌,对各段河道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的,除了汪育江,没有第二人。
情系乌江
汪育江由于旧时家贫,未读完小学便当了童工。参加工作之后,识字不多的他深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拼命地学习。最初开会记不了笔记,汪育江就自创一套符号作原始记录,待散会后再向人请教这些字的正确写法。就用这种硬办法,汪育江博闻强记,一个字一个字地啃,终于攻克了文化关。
从小生活在奔腾咆哮的江边,使得他自小对乌江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1972年,汪育江调到思南县文化馆工作后,就开始重点搜集有关乌江的各种文化资料,对乌江文化进行发掘。从那时起,他就笃定将异彩纷呈的乌江人民的生活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1981年担任思南县文化馆馆长时,就开始对黔东傩文化进行发掘研究,并相继发表了《思南傩文化考察纪实》等数万字的傩文化论文。为了搜集乌江文化史料,汪育江几乎走遍了思南县乌江沿岸村村寨寨的每一个角落。查清了全县700多处文物古迹的历史和现状,拍摄了1000多幅照片,拓了100多帧拓片,搜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
经过多年的苦心搜集,汪育江手中掌握了一批丰富的乌江文化资料,但他还是感到不满足,他最大的愿望是能从上到下走一遍乌江,并在有生之年建成一座乌江博物馆!
1989年,思南县人民政府为了筹建乌江博物馆,决定派出由3人组成的乌江考察组,沿江全程考察收集资料,由汪育江领队。如今已76岁的汪育江老人说,1990年4月12日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这是年已60花甲的他带着毛林书、陶明智两位年轻助手起程开始对乌江流域进行考察的第一天。这天是他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天,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行走乌江
徒步考察乌江的艰辛自不必说。攀爬悬崖峭壁,肚子饥饿难忍,烈日炙烤,大雨浇泼,都没有动摇汪育江梦圆乌江的决心。
徒步时,汪育江都拄着拐杖,走在两位年轻助手的前面,每当从深山老林穿过的时候,他就站在路边,用拐杖把拦路的荆棘挑起,让两位年轻助手钻过去。下雨了,山路泥泞,汪育江的拐杖就钉在坡上,让他们扶着拐杖撑上去;有时返过身子,递来拐杖的一头,拖他们上去;下坡时,又把拐杖定在陡坡上,挡住两位年轻助手的脚,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往下滑。
在人烟稀少的山间徒步,困难可想而知。每餐只吃简单的饭菜,每夜住简陋的房间。有天晚上,住在一个农民家里,揭开一床似白非白的被子一看,上面布满了成千上万点跳蚤尿。两位年轻助手一阵肉麻,甩掉被子坐在一边,准备坐个通宵。汪育江若无其事,掏出清凉油,在身上东搽西抹一阵子后,跳上床去,钻进被窝,说道:“搽了清凉油,跳蚤不敢来!”随后又把清凉油递给了两位助手。
有一天,他们考察来到乌江下游的四川武隆县时,天已黑了。由于太累了,饭也没顾得上吃一口,便直接去招待所,服务员将他们安排在地下室,被子又破又旧又潮湿,但一身疲惫的他们还是睡着了。第二天,当地文化部门的同志到招待所来看望他们,十分诧异,问服务员怎么给安排这个地方。服务员说:“看他们的打扮,我还以为他们是弹棉花的匠人或收破烂的小商贩!”
挑着行囊工具,连续3个月未回家,每天不是头顶烈日,便是冒雨工作。身背多种器材和行李,朝行夜宿,爬悬崖,渡险滩,在途中翻过船,摔过跟斗,睡过破竹席,盖过破被子,睡过虱子铺,做过贵宾,遭过冷遇……
从4月12日到7月14日90天的行程里,他们爬山涉水、栉风沐雨,途经川黔渝三省市7个地区29个县市,行程3098公里,徒步1025公里,访问了500多人次,记录10余万字资料,行囊中装满了拓下和抄下的乌江沿岸明清时期的珍贵碑刻和摩崖拓片100余帧共6万余字,拍摄了1300多幅各种资料照片和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和文物藏品,搜集和考察记录整理资料200多万字,其中直接反映乌江的120多万字,为丰富乌江博物馆馆藏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汪育江仅用25000元就主持将田氏宣慰使住宅(今府文庙)建起了我国第一座以江河命名的专题博物馆——贵州省思南乌江博物馆。1993年10月25日,博物馆正式成立开馆。思南县人民政府聘请他当了名誉馆长。博物馆全面展示了乌江流域的丰富资源、文物古迹、灿烂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乌江博物馆馆藏文物、碑文拓片和图片翔实丰富,它浓缩了乌江的历史和文化,是人们了解乌江的又一个窗口。
漂流乌江
1999年9月,重庆市组成“中国乌江探险考察漂流组织委员会”,对乌江进行漂流探险,这支队伍中有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海员、大学生。组委会来贵州联络考察事宜,寻找“乌江通”,有关部门就推荐了汪育江。当他的儿子们知道此事后,都说:“你都是70岁的老人了,就在家里安安心心地度一个晚年吧,那么大年纪了还去漂什么乌江!”
时年70岁高龄的汪老不顾年高体弱和家人的反对,他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和乌江打交道。可以说,没有乌江,也就没有我汪育江!现在博物馆还缺一些资料,我还要借此机会去补充、去完善相关资料。”于是,他便欣然再次投入到乌江的怀抱。
以70岁的高龄参加充满风险的漂流探险,在中国探险考察漂流史上还是第一次。于是,两鬓斑白的汪育江成了这支由17人组成的乌江探险考察漂流队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9月20日,汪育江随漂流队伍从徐家渡出发,连闯三大险滩。而这一天正是他70岁生日。在凹河野外宿营,帐篷前的篝火成了汪育江70岁的生日蜡烛,汪育江渡过了他这一生中最特殊最难忘的生日:“我这是人生七十还漂江!”
乌江流淌到黔东北武陵山腹地的思南县,才真正像了条大河。在这里,有中国第一座以江河命名的博物馆——乌江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一位苗族老人历经数年建立起来的,他就是贵州省原思南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知名的苗族文博专家和乌江文化研究专家、现年76岁高龄的汪育江老人。
能对乌江的古往今来了如指掌,对各段河道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的,除了汪育江,没有第二人。
情系乌江
汪育江由于旧时家贫,未读完小学便当了童工。参加工作之后,识字不多的他深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拼命地学习。最初开会记不了笔记,汪育江就自创一套符号作原始记录,待散会后再向人请教这些字的正确写法。就用这种硬办法,汪育江博闻强记,一个字一个字地啃,终于攻克了文化关。
从小生活在奔腾咆哮的江边,使得他自小对乌江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1972年,汪育江调到思南县文化馆工作后,就开始重点搜集有关乌江的各种文化资料,对乌江文化进行发掘。从那时起,他就笃定将异彩纷呈的乌江人民的生活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1981年担任思南县文化馆馆长时,就开始对黔东傩文化进行发掘研究,并相继发表了《思南傩文化考察纪实》等数万字的傩文化论文。为了搜集乌江文化史料,汪育江几乎走遍了思南县乌江沿岸村村寨寨的每一个角落。查清了全县700多处文物古迹的历史和现状,拍摄了1000多幅照片,拓了100多帧拓片,搜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
经过多年的苦心搜集,汪育江手中掌握了一批丰富的乌江文化资料,但他还是感到不满足,他最大的愿望是能从上到下走一遍乌江,并在有生之年建成一座乌江博物馆!
1989年,思南县人民政府为了筹建乌江博物馆,决定派出由3人组成的乌江考察组,沿江全程考察收集资料,由汪育江领队。如今已76岁的汪育江老人说,1990年4月12日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这是年已60花甲的他带着毛林书、陶明智两位年轻助手起程开始对乌江流域进行考察的第一天。这天是他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天,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天……
行走乌江
徒步考察乌江的艰辛自不必说。攀爬悬崖峭壁,肚子饥饿难忍,烈日炙烤,大雨浇泼,都没有动摇汪育江梦圆乌江的决心。
徒步时,汪育江都拄着拐杖,走在两位年轻助手的前面,每当从深山老林穿过的时候,他就站在路边,用拐杖把拦路的荆棘挑起,让两位年轻助手钻过去。下雨了,山路泥泞,汪育江的拐杖就钉在坡上,让他们扶着拐杖撑上去;有时返过身子,递来拐杖的一头,拖他们上去;下坡时,又把拐杖定在陡坡上,挡住两位年轻助手的脚,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往下滑。
在人烟稀少的山间徒步,困难可想而知。每餐只吃简单的饭菜,每夜住简陋的房间。有天晚上,住在一个农民家里,揭开一床似白非白的被子一看,上面布满了成千上万点跳蚤尿。两位年轻助手一阵肉麻,甩掉被子坐在一边,准备坐个通宵。汪育江若无其事,掏出清凉油,在身上东搽西抹一阵子后,跳上床去,钻进被窝,说道:“搽了清凉油,跳蚤不敢来!”随后又把清凉油递给了两位助手。
有一天,他们考察来到乌江下游的四川武隆县时,天已黑了。由于太累了,饭也没顾得上吃一口,便直接去招待所,服务员将他们安排在地下室,被子又破又旧又潮湿,但一身疲惫的他们还是睡着了。第二天,当地文化部门的同志到招待所来看望他们,十分诧异,问服务员怎么给安排这个地方。服务员说:“看他们的打扮,我还以为他们是弹棉花的匠人或收破烂的小商贩!”
挑着行囊工具,连续3个月未回家,每天不是头顶烈日,便是冒雨工作。身背多种器材和行李,朝行夜宿,爬悬崖,渡险滩,在途中翻过船,摔过跟斗,睡过破竹席,盖过破被子,睡过虱子铺,做过贵宾,遭过冷遇……
从4月12日到7月14日90天的行程里,他们爬山涉水、栉风沐雨,途经川黔渝三省市7个地区29个县市,行程3098公里,徒步1025公里,访问了500多人次,记录10余万字资料,行囊中装满了拓下和抄下的乌江沿岸明清时期的珍贵碑刻和摩崖拓片100余帧共6万余字,拍摄了1300多幅各种资料照片和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和文物藏品,搜集和考察记录整理资料200多万字,其中直接反映乌江的120多万字,为丰富乌江博物馆馆藏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汪育江仅用25000元就主持将田氏宣慰使住宅(今府文庙)建起了我国第一座以江河命名的专题博物馆——贵州省思南乌江博物馆。1993年10月25日,博物馆正式成立开馆。思南县人民政府聘请他当了名誉馆长。博物馆全面展示了乌江流域的丰富资源、文物古迹、灿烂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乌江博物馆馆藏文物、碑文拓片和图片翔实丰富,它浓缩了乌江的历史和文化,是人们了解乌江的又一个窗口。
漂流乌江
1999年9月,重庆市组成“中国乌江探险考察漂流组织委员会”,对乌江进行漂流探险,这支队伍中有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海员、大学生。组委会来贵州联络考察事宜,寻找“乌江通”,有关部门就推荐了汪育江。当他的儿子们知道此事后,都说:“你都是70岁的老人了,就在家里安安心心地度一个晚年吧,那么大年纪了还去漂什么乌江!”
时年70岁高龄的汪老不顾年高体弱和家人的反对,他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和乌江打交道。可以说,没有乌江,也就没有我汪育江!现在博物馆还缺一些资料,我还要借此机会去补充、去完善相关资料。”于是,他便欣然再次投入到乌江的怀抱。
以70岁的高龄参加充满风险的漂流探险,在中国探险考察漂流史上还是第一次。于是,两鬓斑白的汪育江成了这支由17人组成的乌江探险考察漂流队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9月20日,汪育江随漂流队伍从徐家渡出发,连闯三大险滩。而这一天正是他70岁生日。在凹河野外宿营,帐篷前的篝火成了汪育江70岁的生日蜡烛,汪育江渡过了他这一生中最特殊最难忘的生日:“我这是人生七十还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