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学生写作文“心灵手更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有不少学生恐惧作文,究其原因有两点:学生们不善观察生活,缺乏写作技巧,为使学生写作文“心灵手更巧”,我尝试了以下四种方法:一、处处留心皆学问。如全面观察,用心感受。二、准确下笔。如白描练习、细描练习。三、勤。如勤读勤写。四、创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心灵手巧留心观察准确下笔勤读勤写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但是,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距离课程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每逢作文课,抄袭作文、瞎编作文、跑题作文等现象比较常见。按理说,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看图说话,三年级开始写简单的文章,每周至少两次写作实践课堂,每天学习大量的语文范文,写作文应该是得心应手、顺理成章的事情啊。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同学由于长期不会写作文,导致对作文课产生了恐惧感。害怕作文、害怕写作成了一把高悬在孩子们头顶的利剑,阻止了中学生作文教育的正常开展。
  追溯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们不会观察生活,写作文时心中空洞无物,不知道写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二是缺乏写作技巧,不知如何有条理、有次序的叙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那么,如何克服上述困难,让中学生变得“心灵手更巧”地写作文呢?笔者总结了四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准确下笔才有神。勤能补拙要牢记,与众不同在创新。”具体如下:
  一、处处留心皆学问。
  观察是一种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平时处处留心观察,作文时才能生动传神的描写。简单的说,观察有两方面内容。
  第一、观察要全面。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格外精彩。“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从这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强大的观察能力。他的观察已不仅仅局限于视觉,还涵盖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体验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因此,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看、听、闻、尝、触摸,这样的观察才能够全面准确深入。
  第二、用心感受。观察需要情感参与。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我们会发现,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够激发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做不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父亲》、鲁迅的《藤野先生》等一篇篇文章为什么会感动那么多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文章强烈的感情。因此,在日常观察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用心来感受。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二、准确下笔才有神。
  作文课堂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同学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具体到写时,就偏离主题、词不达意、啰啰嗦嗦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写的训练。如何下笔准确有神呢?在日常的作文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两种能力的训练。
  第一、白描练习。“白描”是中国画的术语,即不加任何色彩,不用任何修饰,把对象用线条描摹下来。借用到我们的作文中,白描就是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传神地刻画对象。不借助任何修辞手法,不用任何的渲染。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形象刻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是自然状态的描写,没有任何修饰,抓住人物的特征,如实刻画出来。为下文发生在他身上故事做了铺垫,进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第二、细描练习。所谓细描就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丰富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例如《紫藤萝瀑布》中关于紫藤萝的描写,就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把“每一朵盛开的花”比喻成“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紫藤萝“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则运用了通感手法,调动沟通各种感觉,更真切、更完整、更具体地把作者的感受借文字传达给了读者。写花儿一串串“挨着”、“挤着”,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叫着”“嚷嚷”“我在开花!”“我在开花!”,用拟人手法寫出了花的孩子般的欢乐,让人觉得花在骄傲而坦荡地为自己美丽的存在而欢笑嬉闹。这些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文章语言华美,情感真挚,情景交融。
  三、勤能补拙要牢记。
  如果说写作有秘诀,那就是:“勤能补拙”四个字。只有多读、多写方能写出好文章。
  1、对于多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达400万字以上”。阅读要有方法。作为作文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可以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博览与精读。博览就是多看,不仅要读文学名著,而且要读政治、经济、天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书;精读,就是在读书时细细揣摩,反复研究,务求明白透彻,了然于心。二是看范文。要边看边思考,可以按照研究题目、构思谋篇、自我点评三个步骤进行。通过对语言的斟酌,来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
  2、对于多写。即多练笔。可以采取写日记、周记,大小作文交错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经常点评学生习作。可以多列举学生的佳词好句,也可以多写一些好的评语,甚至把学生的佳作当作范文来讲评。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一方面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四、与众不同在创新。
  作文贵在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按照层层扩展地想、沿着一条主线想、入情入境地想三步。其次,培养学生养成多思、深思的习惯,掌握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三是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这些见解可能有的很独特,有的比较激进,还有的比较偏颇,教师应该及时肯定和引导,千万不要阻拦或者批评。四、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尤其是作文课堂,不要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大胆写、自由写、放开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五、敢于说真话。
  真话源自于真心,是一个人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反映。只有这种反映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大家的共鸣。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中,作者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参观时,看到纳粹制造的大屠杀的遗迹后的强烈反映,让人感动至深。作者写到:“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设想,如果没有身临其境,亲眼所见,没有强烈的情感,这篇文章是打动不了人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的作文才能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作文教育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其实,一篇作文的完成,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相信,只要同学们能够用心观察、准确描写、多读多练、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变的“心灵手更巧”,写出精彩的文章。
其他文献
回转窑砌筑事砖窑衬,筒体温度降低70-100℃,减少热能损失,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物料的烧结笥能,保护设备,改善劳动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教学,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两方面来谈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语言表达修改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教学,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会说、乐说、善说、能说会道。因此要将学生说话能力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拼音、识字、阅读中把握教学各个环节将说贯穿到底。  【关键词】 说话训练 贯穿 鼓励与关爱 营造  语文,有人把它理解为语言文字,有人把它理解为语言文学。無论怎样理解,语文是一门语言,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书面语言的
【摘要】 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现象,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也深感困惑。原因有几点:缺少写作兴趣,无写作动机;缺乏写作素材;学生表达能力差,有话写不出;事例不典型,中心不突出等。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口语表达和写话训练结合;采用多種讲评方式,激励为主等。让学生从无言以写到敢于写作,慢慢能写出较好的作文,逐步提
本研究以高氧离子导体材料GDC[(CeO)(GdO)]和YSB[(BiO)(YO)]为原料,利用固相反应制备复合固体电解质材料,并对其反应过程、烧结密度、气孔率以及显微结构和电导性能进行了研
【摘要】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作文内容假、大、空。“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培养他们写出真情实感不容忽视,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辅导。一是引导,引导他们用心观察生活,注意细节与场面描写。二是允许说实话,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让他们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流露真性。三是鼓励。发现有真情实感的学生作文,真诚地表扬。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观察生活 敞开心扉 真情实感  在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摘要】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不爱英语,感觉上英语课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敷衍。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们在快乐的课堂上开心地学习。  【关键词】快乐开心学英语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主动比被动的效果好得太多了,尤其对于小学的学生更是如此。小学英语
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外墙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
“分析结构思路类”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语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纲中“把握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考点相对应,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按照分析对象分类,题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按线索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一类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过渡句段或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章的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直接体现。文章的思路大致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的叫
【摘要】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智力 创新 思维 探索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