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英语听力与文化背景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理解和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对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不可或缺。在英语教学中应予以特别重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英语运用水平都有极大地帮助。本文的重点在于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及文化背景在听力理解方面的作用,谈一谈自己的所感所悟,以对学生及同行有所启示。
  关键词 英语听力 文化背景 理解
  一、仅仅听懂了说话者陈述的事实是不够的
  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听”是学习英语语言的关键,学习语言中的所谓“听”不是指听见,而是指听懂。只有听懂理解了,才能准确的掌握信息及要点,才能提炼出材料的要求,根据要求完成任务。听懂有两大要义。其一是指听懂说话者所陈述的事实,然而在课堂上和老师及外教交流中,仅仅听懂了说话者陈述的事实是不够的。还要在文化背景中听懂说话所传达的意思,例如:“Your new coat is fashionable”。这句话除了包含字面的意思以外,还可能包含其他意思,比如:“你打扮的很漂亮”,“你平日穿的衣服都很过时”,或者“你穿戴的太时髦,不适合这种场合”。在此,说话者的真正意思只是部分地包含在他所说的语言中,为此第二种听懂理解,则要根据其他各种因素来解释所听到的话语。
  在学界,几乎没有人能准确地知道人们是怎样学会“听”的,当人们学会听母语时,感觉不到困难,认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在学习外语时,特别是中小学生,却要花费相当大的力气,笔者认为听话者只有把语言放在它的背景中,根据材料上下文才能理解它的意思。当人们在听自己生活在其中的母语时,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可或多或少地预料到说话者所要传达的内容,这种理解来自于接受者和讲话者具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和相关知识。他们知道不同类型的人们以不同方式谈论不同的事情,能够预料在不同场合下,比如商店、学校、医院、车站所使用的特定语言,知道有关不同话题(音乐、艺术、体育等)的语言,知道不同关系(上司和下属、父母和子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说话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当学生在听外语新闻时,有关本国的时事新闻就容易听懂,而外国的新闻听起来就困难,不容易理解。
  二、文化背景有利于听者理解说者的意思
  把语言放在它的特定环境中,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对于听力理解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在听到部分谈话时就可以推断出有关它的其他内容。比如当我们听到有人说:“The clouds are very black.It looks as if…”时,我们也可以预料到他下面要数的话,比如“It’s going to rain.It’s going to pour”或there is going to be a starm。听话者拥有这种背景知识,并把所听到的语言放到这种背景中去理解,将极大地有助于听力理解。
  如果听者能够预料到他将要听到的有关话题的语言,那么听力对他来说就比较容易,然而在听外语时,有时听者可能会为所听到的语言提供一个不恰当的背景,这样就会影响听力的理解,以下列练习为例。
  例1
  Woman:Every time I see you john,you are wearing a different tie.
  Man:That’s because I have one for every day a week.
  Question:How many ties does this man have
  选择:A、2 B、5 C、7 D、9
  全班同学在做这道题时都选择了C答案,而事实上西方人在周末(两天)没有特殊活动一般是不戴领带的,因此标准答案应该是B。
  例2
  Man:You’re talking to me as if I were an expert.
  Woman:I know more about selling records than I do about music.
  Question:Is the man an expert in music.
  选择:A、yes B、not at all C、yes,in the past D、maybe
  虽然题中用了虚拟语气“as if I were…”但除了少数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B以外,大部分学生仍然选择了D,理由是那个男人在谦虚。这使我想起在西方留学的中国人。当外国人问他是否会说英语时,回答总是“会一点”,其中有些人甚至是英语说得很好的,于是西方人得出结论:When chinese say “little”,that doesn’t mean “little” but “something”
  由此可见,当听者缺乏背景知识,只能根据所听到的词汇的句法判断说话者的意思,或者提供一个不恰当的背景,这时的听力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理解。因此,要提高听力水平,仅仅学习语音知识包括词汇、句法、音律是不够的。听者不仅要明白所听到的言辞的意思,还要学习为所听到的话语建立或设计一个背景,根据它的上下文去理解,也就是说,听者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还要学习语言体系(language system)。
  三、提供背景准备与训练相结合听力效果良好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一种场合听者对自己将要听到的话没有任何预料。当我们走进商店去买东西,我们能预料营业员将说些什么;走进医院看病,医生一定会询问有关病情;在大街上遇到朋友,也能预料到他怎么开场跟我们讲话,甚至遇到陌生人朝我们走过来时,也能预料到他是想问路或想打听什么。例如:当我们走进邮局寄快递时,营业员问:“你买金融投资吗?”那我们就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了,因为它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因而理解模糊不清楚。   在听力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过一项统计,在给定的听力材料中(指的录音材料),如果问题的答案在听力文章开头几句话中,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只有10%~20%,而如果答案在文章的后部分,正确率可以达到60%以上,而且答案越靠近文章的结尾,正确率就越高。
  这并不是因为每篇文章开头的几句话比后面的难,而是因为一开始学生没有任何精神准备,无法一下子就进入到讲话的情景中,只有当学生逐步进入到讲话的情景中时,听力理解才能有效。因此,这种测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学生是不公平的(高考的听力材料就是这样呈现的),它很难测试学生的听力水平。正如前文所述,听者总是把所听到的与自己所预料的想吻合,并根据自己以往的知识去理解,当吻合不成功时,听力理解就变得困难起来。这种听力技巧是从小养成的,在我们听母语时,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这种技巧。因此上课时如果在听录音以前,教师能够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语言情景中,使他们预料到将要听到的内容,将极大地有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我们称之为听力前的准备工作(the pre-listening work).
  听力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给学生提供有关的背景知识,比如要听的是一场足球赛新闻,那么它可能涉及西方的一些地名、运动员姓名、球队各种比赛名目,这些对中国学生来说可能都是陌生的,教师在听以前应该先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介绍,甚至包括一些体育常识及比赛规则。虽然有些学生可能具备这些知识,但未必知道用英语怎么说。
  (2)让学生看图片。训练听力的材料配有图片,它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听力前的准备工作(这套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提供)。在听录音以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书上的图画,讲述图画的内容,引导学生将图画的内容与将要听到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并在讲述过程中事先为学生解释听力材料中的生词。
  (3)讨论有关材料中的话题或情景。听力材料的话题可以说包罗万象,它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文化、历史、艺术、军事等。比如一篇有关爱因斯坦生平的报道或是有关海啸的文章,教师都可以在听录音以前先将这些题目交给学生去讨论。这样就是学生的思想局限在将要听的话题上,使学生带着目的和一定的期望去听。然而话题涉及有些生活中的场景时,教师则要做一些补充说明,因为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之处,比如去医院看病,去市场购物等。西方人生了病不直接去医院,而在约定的时间先去诊所找“自己的”医生看,当自己的医生解决不了时才介绍到医院看专科,不像中国人直接去医院看病;西方人购物特别是在大型超市,自己取物自己刷卡,中国人去超市购物,虽然是自己取物,但在出口由收款员收费,再剪票出去(在西宁购物就是如此)。如果学生不具备有关方面的知识那么在听到有关话题时,就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所听的内容提供一个不正确的背景,这样就会影响听力理解,而这种理解上的失败不是由于听力技巧而是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造成的。
  (4)让学生回答问题,这项活动适合在听力材料涉及科普知识时做。先由教师提问,当然所提问题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所要听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内容概要(outline),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比如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沙漠中的植物等。每个学生对此都会有一些个人的经验,那么经过回答,把全班同学的知识集中起来,就可以包容要听的材料内容甚至于超过它。
  除上述活动以外,老师还应在听之前给学生讲明要求(instruction)。
  虽然在听力材料中,做练习前都有说明,但即使在录音放了说明之后未必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教师仍有必要再问一个学生以确定所有学生都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听力练习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媒体给学生提供几种选择。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这些选择,然后再根据它们猜出作者要问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听,使听力有了目的性。另一种形式是回答问题,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说明以什么方式回答,这样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就明白了所要听的重点。
  以上各种所准备工作都是为了使学生进入到所要听的情境中去,并为此提供一个正确的背景。这样不仅能理解说话的言辞,而且能理解讲话者所要传达的意思,以达到听力理解的最终目的,服务于中小学外语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青海化隆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看说明书rn买回灯具后,先不要忙着安装,应仔细阅读安装使用说明书,再按说明书的规定安装、使用灯具,否则有可能发生危险.rn出现问题及时更换rn按标志提供的光源参数及时更换
期刊
套管开窗侧钻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的老油区开发手段,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开窗侧钻的技术规程,开窗工具也从最初的斜向器与锚定分体式,更新到最新的一体式斜向器.开窗时效和一次
保乐力加集团(Pernod Ricard)总裁帕特里克·力加(Patrick Ricard)于2012年8月17日逝世,享年67岁。据报道,帕特里克·力加在瓦尔省邦道尔附近家族拥有的本道尔(Bendor)岛上突
为了弥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府导向型创新体制的弊端,我国采取专家学者参与这种非制度化的路径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理性有限等政府失灵的问题,形成了政府-学科导向型法学创新
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随着心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增强语感。如果不善于运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法概念、理解教材内容、解答各种习题、达到运用英语进 行交际的目的。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各种类型的思想活动,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注重提高语言表
期刊
朱元璋这人,可不像别的皇帝那样少有大志.他很可怜,小时候,父母双亡,到处乞讨;乞讨不下去了,又去皇觉寺当一介小沙弥,木鱼经卷,阿弥陀佛.rn最后,沙弥也当不成了,就木鱼一扔,
摘 要 物理化学处理是废水处理中最实用的处理技术,既可用于简单的初级处理,也可用于高级处理。本文综述了针对几种不同的新型废水物理化学技术,总结了未来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关键词 物理化学处理 废水 趋势及特点  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中经常含有某些细小的悬浮物及溶解静态有机物,为了进一步去除残存在水中的污染物,常采用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处理,相比起其它方
据统计,浙江现有非公企业33.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150多万家,已登记社会组织4.6万多家.两新组织,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rn聚焦全面有效覆盖,着力提升
期刊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财政作为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愈益重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实现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rn财政改革,既要摒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