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作文不可“犹抱琵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星期,我们进行了一次自测考试,用的是襄阳五中出的稳派试卷。作文题是一个给材料命题作文,要求以“逃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我带的一个理科生交试卷的时候特意嘱咐我,说:“这篇作文用尽了我毕生的心血,您一定要看看。”
  后来改作文的时候,我特意找出这位男生的试卷,认真阅读了他写的作文。这孩子写的是记叙文,主人公是一只威武勇猛有谋略的公鸡,这只鸡本来被关在笼子里,但随着笼子里的鸡数量不断减少,它意识到再留在笼子里而不抗争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这只鸡抓住机会从笼子里逃了出去,逃离了这一劫难。获得自由的鸡非常高兴,昂首阔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但走着走着,它开始想念那些被它欺负的兄弟和暗恋它的母鸡,于是这只自诩聪明的鸡又决定回到笼子里面去。但它毕竟只是一只鸡,这只自以为是的鸡迷了路,走进了别人家的鸡舍,被别人家的主人捉住了。文章结尾写到这只鸡“闭上了眼睛,因为它知道接下来等待它的是什么”。
  应该说这篇文章构思不错,文章的语言也很生动诙谐,笔法细腻,文中刻画的形象也是活灵活现,但是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这篇文章作为应试作文,它最大的问题是主题不突出、不明显,或者说是缺少一个结尾来点题,所以我只给了他一个不太高的分数,我含蓄地告诉他主要是因为主题被他藏得几乎看不见了,他不解地说:“主题藏得深就不好吗?明白地把主题表达出来,不是显得太肤浅了么?”
  其实,应试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考生一定要把主题明确地点出来。
  我告诉他,在阅卷老师的阅卷任务很大的情况下,不可能把每一份作文都能深入的研究,毕竟他们是在完成阅卷任务而不是在搞文学研究。所以我们应顺应考试之需,作文的主题要显明,让阅卷老师一读便知文章的主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点题,一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二是想要获取高分的妙招,三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所谓点题,就是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这样就可以使文章中心更突出,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取悦阅卷老师,“点题”不仅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考纲的基本要求。
  那么作文中如何点题呢?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方法:
  (一)标题直接点题 古语云:题目者,目也;目者,眼也。古人有占“地利”之说,我们的点题也要讲究位置,要醒目。也可以称之为“风头”。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反映文章的主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记叙文的标题一般要求形象生动,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议论文的标题要概括表达观点,如《因材施教,发展自我》;散文的标题则比较含蓄,《有梦不觉人生寒》。
  题好一半文,在标题中嵌入话题,会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先入为主,抓住主旨,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牵引,将文章扣到话题上来。
  (二)篇首马上点题 如果开篇就能扣标题入题,就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果形成与文章结尾相照应的形式,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标志性语言反复点题 在文章中多处使用一个词语或几句类似的语句反复的点明话题。这些词或句子就是点题的语言标志。特别是记叙类、散文类等体裁的作文,更需要处处点题。用来点题的或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语,或一句议论,或一句抒情,或做点评,或做红线贯穿。处处点题会增加文章的凝聚力,但不要过多,多则乱,应恰到好处,当点处则点。
  (四)结构上排比点题 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
  (五)结尾照应全文点题 结尾点题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拉一拉、扭一扭、靠一靠”万不得已而点题 以上五种点题方法是在行文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的,进而在文章中表现出来。但是,有时写文章写到中间或结尾时,忽然发现“离题万里”了,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在文章结尾处补加一些与话题或主题有关系的句段来挽救败局。也就是“拉一拉、扭一扭、靠一靠”。“拉一拉”就是意识到“跑题”之后,马上“悬崖勒马”,调转方向;“扭一扭”就是把“文脉”扭转到“正题”上来;“靠一靠”就是努力用一些结论性的文字对上文进行总结,即使是画蛇添足也要往正题上“凑一凑”,说不定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介绍了这几种点题方法后,这位学生连说好办法,然后拿起笔,在作文后面补了一个结尾,我一看,还真是活学活用,只见他在结尾加了这样一句:“我可以逃离关住我的笼子,但我逃离不了我的命运。”我说很好,这样一来,文章就上了一个台阶,显得寓意深刻,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单位:湖北建始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当延喻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我们就会想到“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它常常也成为一些教师用来作为讥讽学生的口头禅。事实上,“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牛并不愚蠢,只是它听到了与己无关的声音而已。如果教育者能够了解教育对象,学会“对牛弹哞”,“对马弹嘶”,“对虎弹啸”,教育岂有不成之理?因此我认为教育的主题甚至是观点也一定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行进
自从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为之一新,那一节节示范课、课改过关课和跟踪课,效果尤为明显,这些高效的课堂,是通过教师精细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应用,反思归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的课堂只有经过精心的设计才能实现。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好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我们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情况,谈一谈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应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最终进入语文学习的愉悦情境。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榜样垂范 培育情感  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情感机制。也是学生对知识掌握达成度的内在心理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情感的正确激发和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三教师越来越重视对教材的系统复习,语文教师改变以往重视考点的复习,而轻视教材的复习的做法,首先把对教材的复习放在第一轮复习的第一个板块,可见高三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的重视和关注。而怎样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复习?笔者参看了手头的许多资料,发现几乎所有资料对必修教材的古诗文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而对现代文的复习只是蜻蜓点水,只积累了文学常识和重要字词。我认为这种重视古诗文的复习
【摘 要】散文诗是一种边缘体裁,探究其艺术价值,宜从相近的体裁中进行比较。散文诗的美表现在四个方面:意境与画境、凝聚与清细、想象与写实、精美与流美。  【关键词】散文诗 美 气质 风度    它凝炼、含蓄、空灵的气质,俨然像诗;而它清鲜、自然、潇洒的风度,又酷似散文。散文诗的这种气质和风度,并非只是诗的“内核”同散文的“外壳”的结合;而是从形象构成、表现手法、语言形式,诗与散文诸多艺术因素的“堆砌
【摘 要】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材的编写破除以文体为中心的编排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新体系,力图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拥有的是零碎的知识,而不是很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灵活,要因“才”选“材”,不能全“教材”照搬,更不能“书”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中,教师如能巧妙地运用评价语言,会有助于和谐课堂的生成,会唤醒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谐发展。  一、用宽容漾起学生情感的涟漪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课堂上的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安全
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首先是进行快速阅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要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准确了,由于其他内容都是为这个主旨服务的,了解并掌握一些方法即可。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古代诗歌反映的内容无非就是山水田园、咏物咏史、离别边塞等几大类。说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能体味到,借优美风景来排遣自己的郁结之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伤感情怀,离别送远的伤感之情、戍边建功的
【摘 要】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部分。入选教材中的现代文,篇幅往往较长,如若按照文言文教学一句一段的慢慢讲解,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局限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如何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们不断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兴趣的培养、课堂合作探讨和课外阅读等方面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字】现代文阅读 语文素养 兴趣的培养  现代文阅读教学进入语文教学中已经有着差不多一个
【摘 要】现行人教版教材分别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教材两种形式,对于选修教材的处理成为当下许多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笔者在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处理上有一些自己独到的体会和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 选修教材 教学处理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新课程的亮点,但对于其教学策略的研究尚显不足。笔者就其中的《中国小说欣赏》的教学进行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