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不过如此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有亲戚从中国来旅游,纽约这站我作地陪。这个活儿原本不难,在过去的18年里,我已经不只一次扮演过这个角色,接待过好几位亲戚、朋友,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不管是来开会的,来旅游的,来培训的,来考察的,到了纽约,左不过都是按图索骥,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自由女神像、华尔街这些举世闻名的景点匆匆走上一圈,咔嚓咔嚓拍些照片,再到唐人街的中餐馆吃一顿似是而非的中国饭,大家就都心满意足,而我也算得上仁至义尽功德圆满了。但最近这些年,情况却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这次,我们一行人在曼哈顿逛了一整天,最后来到霓虹环绕流光溢彩的时代广场。坐在广场中间的观景台阶上,众亲戚发话了:
  “这就是时代广场啊?这么小。”
  “是啊。”我语带歉意地说。
  “这些霓虹灯什么的还不如我们国内的好看呢。”
  “是吗?”我讪讪地说。
  “这儿好像没什么呀。”
  “就是嘛。”我随声附和。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大名气呢?”
  “……”
  这个问题我本可以做一场两小时的PPT演示,但亲戚们显然并不感兴趣,没容我开口就抛出了下一个问题:
  “那我们来这里看什么呢?”
  “嗯……看人吧。”我实话实说。
  所有人都笑了,但我是认真的。
  多年来我在采访来自中国的移民或游客时有个习惯,总会问一问初来乍到的时候纽约留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本来是个无心之问,为的是给接下来的对话暖场,但这些答案串在一起,竟能在只言片语里折射出时代的沧海桑田。
  一个80年代初来的艺术家说,那个年代中国的牙膏还是铅皮包装,曼哈顿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让他看得目瞪口呆;一个80年代末来的国企职员说,纽约超市里商品的丰富让她眼花缭乱,她曾经在洗发水的货架前站了半个小时还是不知道上面摆的十几种大小颜色各异的瓶瓶罐罐该买哪个好;一个90年代初来的大学教授说他很想逛逛五大道上的名品店却没敢进去,觉得自己太寒酸;一个90年代末来的高中生说第一天上学学校里发了纸盒牛奶,他花了好久都没搞清应该怎么打开——他从来没见过纸盒里装的牛奶。一直到2000年,我来美国留学的时候,公园和运动场上随处可见的饮水器还让我好奇了很久,特意拍了张喝水的照片发给爹妈去显摆。
  这些现在听上去就像老相册里那种在冲洗的过程中加涂红脸蛋的照片,色彩鲜亮却蒙着岁月的烟尘,一看就知道是属于另一个年代。最近这些年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晰明确,却也变得越来越千篇一律,大抵都是:“纽约,不过如此。”
  移民来的人一落脚就开始怀疑来这里是个错误的决定,慕名而来的观光客也都难免像我家亲戚那样摸不着头脑:这里的地铁站光线昏暗,轨道上老鼠横行,远不如中国的敞亮气派;高级餐馆也鲜有包间,用的餐具看上去都很有年纪,远不如中国的光可鉴人;曼哈顿动辄千万美元一套的豪华公寓,外面看上去也不过就像中国大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现代化高楼;中央公园不过是一大片草坪,华尔街不过是几步就能走到头的小巷子……真的,“我们来这里看什么呢?”
  说实话,这年头纽约已经找不到能让见多识广的中国人有兴趣抬抬眼皮的丰饶阔绰和富丽堂皇,财富奢华高大上早就开始悄悄地转移阵地,成为中国的景观。如果说纽约还有什么在中国不常见到的东西,那只能是来自世界各地高矮胖瘦肤色发式迥异的人们共同构建起的多元文化。
  有一次,我和一个中国来的朋友走在曼哈顿街头,他突然说:“这里好像没有多少美国人。”我知道他指的是“白人”。纽约的850万人口里,白人只占不足一半,将近四成是外国出生的移民。但他们就是美国人,或者说他们就是纽约人。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和习俗,来到这个被称作“大熔炉”的城市划地而居,形成了“唐人街”“韩国城”“小印度”“小加勒比”这样特色鲜明的城中城。因此也有人说纽约并不是“大熔炉”,她更像一个“色拉碗”,人们并未真正融为一体,而是各自为政。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各自为政的小区,连接时代广场和华人聚居区法拉盛的7号地铁线才会被称为“国际快车”——据说这趟线从头坐到尾所经过的地區人们说的语言有一百多种。一趟车下来你可以品尝到众多国家的特色美食,欣赏到不同的民族服饰,在沿街的小店里见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对中国游客来说,逛这些地区大概需要勇气。非主流的美食未必能吸引根深蒂固的中国胃,非主流的样貌也未必能满足中式的审美,非著名的非景点发到朋友圈也不见得有人点赞。更重要的是移民聚居区往往是他们母国面貌的潦草翻版,而居住在7号线近旁的移民,他们的母国大多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中国。谁愿意远道来到世界之都,却去看一些破旧衰颓杂乱无章的第三世界景观呢?
  在这个越来越以“我们”和“他们”划分的世界上,“我们”对“他们”的信任、接受和欣赏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果每年来到纽约的100万中国游客能从纽约的见闻中更切近地了解多元之美、拓展包容之心,从这里开启一段对“异类”同理相待的旅程,那就真的算是不虚此行了。
  (饶晋艺摘自“腾讯·大家”)
其他文献
1  我有龅牙。  两颗门牙微微突起,抵在唇下,却又不肯联合起来,而是各自为政,留了一条极宽的缝隙,足以卡住一颗瓜子。那时并没有“十美九龅”的说法,我龅起的牙齿便如一枚含在唇下的惊雷,爆裂无声。  “龅牙妹”,他们这样叫我,而我低头快步走过,以眼泪作为回应。  自然也是整过牙的。青春期时,父母耐不过我的纠缠,将我带去了牙医诊所。牙医是一位粗壮的中年妇女,简单地诊断之后,便让我仰面躺在仪器台上,为我
当疾疫盛行,每个人都被迫卷入其中。有些人正被病痛折磨,有些人遭遇亲友离世,即便是未感染的普通人,生活方式也被打乱了。  这一桩桩非常时期的小事,在告诉我们:灾难中固然有丑恶,但更多的是朴素而真切的世道人心。@一击必杀女刺客:  中午出门扔垃圾,发现门口有个盒子,拿进来一看是邻居放的。一大盒草莓,还写了张字条。因为疫情,学校幼儿园都放假,她家两个孩子这月一直都在家,好像也没回老家什么的。其实平时很少
女儿的娃娃脏了。那是我从日本买回来的娃娃,黑头发,黑眼珠,穿着一身和服。“头发很脏,我要帮她洗头!”女儿说。“你会洗吗?”我问她。“我不会。”“我帮你。”我把娃娃拿过来看看,“洗头难免会弄湿衣服,把衣服脱下来,一起洗吧!”  和服的结构很特殊,两根细腰带在袖子里面穿来穿去,我研究了半天才脱下。“她怎么没穿内裤!”女儿说。“日本女孩穿和服,里面是不穿内裤的。”我说。“爸爸怎么知道?”我怔了一下,说:
中国古人对文字有异乎寻常的热爱,喜欢在屋檐下挂上匾额,给大门和柱子贴上楹联,在院子里树立碑碣。直接在墙上题字写诗的传统更是源远流长,例如唐朝的新科进士有一项特权,可以登长安大雁塔并在内壁亲笔题诗,谓之“雁塔题名”。南宋时期,有人一时无聊,在绍兴沈家小园的白粉墙上抄了一首陆游的《钗头凤》词,被后世渲染出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各地的名山风景区经常把题字或大段诗文刻在石壁上,称作“摩崖石刻”,著名者如
讲清朝奏折的历史,要从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康熙的故事讲起。曹寅和康熙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曹寅的母亲孙氏还是康熙的保姆(古代宫廷中管抚养子女的女妾),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生病期间得到孙氏的悉心照料。若不是隔着主子、家奴这层身份,康熙和曹寅也许会是最好的兄弟。   包衣奴才的命运如何全看主子。康熙二十三年,勤勤恳恳的曹玺在江宁织造任上病逝了。那年冬天,康熙东巡抵达江宁,派贴身侍卫纳兰性德到曹家致祭,命曹
高考已经结束,翻开厚厚大本子挑专业的日子还远吗?  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激起不少“下水道”专业同学“一毕业就失业”的萧索情绪。如果有选择的话,谁不想成为那个被企业高薪哄抢的校生赢家呢?  大家一定看过学长学姐们亲身示范的各种版本“千万别报XX专业”,但你见过“人工智能版”的么?各行各业都在热烈追捧的人工智能,非常值得了解一下。AI专业是如何成为“爆款”的?  其实早在2004年,北大就开始设立“智能
1  崔健身披开襟大褂,裤脚一高一低,背着一把吉他,直愣愣登上舞台。台下观众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音乐响起,他扯开嗓子,轰出歌词: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台下一阵静默,所有观众都傻掉了。因为从没有人这么唱歌,也没有人听过这样的歌。这首歌叫《一无所有》,第一次唱出了“我”这个概念。此前,中国歌曲没有“我”,最多有个“我爱北京天安门”。  官方代表愤然离席,朝演唱
日本人总是沉溺于没有喜感的事物。他们有成箩筐的悲情道具:樱花、瀑布、春雪。现在,我又发现了萤火虫。  读《细雪》,情节框架破旧得很,就是没落关西世家,四个姐妹的嫁娶离合。若干年前,看得我昏昏不已。为一场相亲写上几十张纸,再为一次水灾絮叨个几十页。八婆得要死,原来一场人工婚姻,其程序复杂过大国和谈。雪子一到月经期就会有激素性色斑,相亲得小心翼翼避开那几天,还要涂厚厚的蜜粉,一不小心忘了加胭脂,就被对
儿时总是很喜欢去妈妈办公室,因为翻检她的抽屉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进门就直奔主题,一层一层仔细翻检。妈妈偶尔试图拦阻,但更多时为避免我猴上身去影响工作,只好舍卒保车。而掠者如我,只觉常翻常新,永远都有彩头:没用过几次的三色圆珠笔!同事送她的旅游纪念钥匙扣!一个和小学生作业簿气质完全不同的牛皮纸笔记本,上面还写着“工作手册”!……最不济,也至少能找到几颗快融的大白兔。最幸运的一次,是找到一支英雄牌钢
作为曾经挑专业挑学校挑得眼花缭乱的研究生,想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也眼见过身边同学各种掉坑里:有的在理想的大学如鱼得水,有的因为选错了专业而苦苦改行。  一所华东“211”和西北“985”该如何选择?一所“211”高校的王牌专业和“985”高校的一般专业又该如何选择?  作为曾经挑专业挑学校挑得眼花缭乱的研究生,想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也眼见过身边同学各种掉坑里:有的在理想的大学如鱼得水,有的因为选错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