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中的“新”与“旧”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误区,考试
  
  在网上看到崔永元的文章《从标语说开去》,其中一段谈他在高中的历史学习,让人啼笑皆非。在此截录几段,与读者共享:
  我上中学的时候,历史学得不错。李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教学有方。比如,他用彩色笔来表现历史进程,红色是革命的,黑色是反革命的;红色是进步的,黑色是退步的:红色是扬眉吐气的,黑色是灰头土脸的。除此之外,还有位置记忆,具体方式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高考前夕班上同学可以随口说出某题正确答案在某页的什么位置。当时,我发挥了一下,把“巴黎公社题”糊在了自己家的屋顶上,每天一睁眼就可以看一遍。高考时卷子发下来,我一眼就发现没这道题。不管怎么说,中外历史格式化以后,被我们跌跌撞撞地记住了。
  大学上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历史知识突然不见了。后来终于意识到应试教育是专管考试的。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历史就是历史课。
  历史课上的历史因简练而具有实用性,易背好记。比如,你记住陈胜、吴广、黄巢、洪秀全、李自成等造反农民的名字,就知道社会由哪朝换到哪代,“井田制”“安史之乱”“天朝田亩制度”不是故事而是名词解释,你不用娓娓道来,只需倒背如流。年代也是要死记硬背的,条约背诵时也无需添加感情,开放多少港口,割让多少地只是个先后的技术问题。
  我给几位同事看了,大家想了想,最后有人说了一句沉甸甸的话:“希望我们的学生以后还是不要说这样的实话为好啊。”
  江苏进入高中新课程已经一年多了,从整体上来看,有很多突破。例如,教材不再以编年体和国别体为编写体例,而是以专题的方式展现;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开设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选修课;江苏省2008年第一届新课程高考模式是“3+1+1+4”……诸如此类的改革,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在欣慰之余,也发现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思考。
  第一,新的教学观念有误区。谈及新课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凡开设公开课,学生活动一定不能少,谁要是满堂灌,准砸!听过一个笑话:一位年轻老师开课,一颠一颠地跑了进来,双手举过头顶,使劲挥摆,在讲台上走了一个来回,嘴里吆喝着“来点掌声”“来点掌声”——新课程要是这么搞,估计大家都不会教学了。当然,这是笑谈。并不是什么都要讲究“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都丢掉。经过多年的实践,传统教学也有很多成熟的经验。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但是问题不仅在于教学方式的改变。
  第二,考试正在悄然求新,追求目标仍以分数至上。很多老师都这样抱怨:“改来改去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看考试!”不管新课程怎么改,最后还是走一条路——追求分数。不管有没有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只要考试没考好,一切白费!江苏省在评价方式改革上确实花了一番心事,在保持传统高考分数制的前提下,大胆提出分数制和等级制并举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语文、数学和外语采取记分制的方式,而其他学科采取等级制(分为A、B、C、D四个等级)。如果学生能够取得6A,在高考中可以获得10分的额外加分。其目的是防止高中生出现过早偏科的现象,强调学业的均衡发展。这得到了绝大多数学校的赞扬和支持,并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应。但是,分数至上的观念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近日,江苏省2008届新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结果出来后,部分地区学校喊出口号:“(高考)一题破6A!”此话被传为笑谈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分数至上。只要分数上去了,什么学生均衡发展,什么素质教育,不用管它。评价方式改革良苦用心被淹没了,因为“10分”微不足道。试想一下,如果是50分,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改革的步子还要再大一些才能触动分数至上的实际情况。
  第三,教学方法多样化了,但教学深度仍显不够。听过很多新课程的公开课和观摩研究课,教学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但不免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很多时候出现“冷场”现象,这是由于教师忽视了深层次教学的重要性。现如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远非教师能够想象到的。在我开设的选修课“中国历史文选导读”课堂上,全班16个同学中有4个自行购买黄仁宇的书。当《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等成为中学生的历史课外读物时,教师还能再用陈旧的史学观点教学吗?还有高一学生和我争辩:“我认为,很多时候没有必要过于深究历史的细枝末节。比如说甲午海战中,难道击沉日军‘吉野’号真的那么至关重要吗?很多同学喜欢用‘如果历史可以重新叙写的话……’我觉得根本没有意义。”这样的情况或许只是少数,但是我相信,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使学生折服。另外,教科书中很多观点仍是照搬前苏联史学界的。因此,教材也应该进行彻底改革,给历史新课程来个从内到外的“焕然一新”。
  今年4月9日,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我听到考生议论一道判断题:近代南京见证了太平天国定都、中华民国成立、侵华日军大屠杀和抗日战争胜利等历史风云变幻。其中一位同学说:“当然是对的!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就是关于南京问题的,早就调查过了。”这种反应很让我欣慰。一是研究性学习给学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有了重证据的意识,说明新课程教学的成功、历史教育的进步;二是命题的改进能够使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有所发挥,开始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课本——学生背课本——考试考课本”就能得高分的状况。考试中能够拉开差距的题目往往是那些既依托于书本,又超出书本的题目。崔永元如果了解基础教育的变化,就应该为现在的孩子庆幸了。
  我校一直以来走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沿,每届高一新生都要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江东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30多万死难同胞;每年12月13日举行大型警示性主题活动——“12·13,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全体学生和教师都要参与;每学期还有很多类似的结合学科特色的活动,大多由学生组织和参与。这些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可以说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但是,很多学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之后,却忘记了最基本的学科常识。一次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请列举出日军侵华期间的两项罪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列举日军的两条侵华罪行,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杀和日军细菌部队。可是,能写出南京大屠杀年代、12月13日遇难人数与日本细菌部队番号的却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作的主要内容。环境意识是一个国家国民意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工作与其他教育工作相比尚处于摸索阶段。与国外的环境教育工作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于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上,就确定了环境保护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5年9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会”上,强调了开展中小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基础技能,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大学阶段学生处于学习技能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材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对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法辨析运用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有利于初中学生英语基本素养形成,使英语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如何有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在简要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要想做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从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入手,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转折点的关键时期,而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当前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所站角度不同,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期望過高,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写作上有一定的压力。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从教学中发现作文写作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作文指导,帮助学生喜欢上作文写作,让作文写作水平达到整体提
摘 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农村小学生由于外界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很多学生为留守儿童)的限制,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数学课堂相结合,继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能力。该方法不仅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成果与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高学
人力资本积累过程是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互为因果的动态演化过程。近代中国大规模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与中国工业化的几次高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次工业化的高潮都是人力资
摘 要:微课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彻底的颠覆,学生通过观看课外教学视频就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好地学习和复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和教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就可以帮助自身解决更多的疑惑,从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优势得到更好地体现,最终提高中小学德育微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微课教学;内涵特点  一、 德育微课的概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数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数学史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历史小故事,为学生展示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教师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摘 要:高中体育学科属于健康学科范畴,其主要的教学内容都围绕着运动而开展的,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开展有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终身体育意识。足球是高中体育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运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获得身体方面的锻炼,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行为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意志力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