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王朝崛起的战略精义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历史上,战争是实现王朝崛起的普遍模式。要顺利达成武力崛起的目标,关键在于高明与卓越的战略指导。在秦汉王朝崛起中,《汉中对》、《隆中对》、《商君策》、《客卿对》、《平吴疏》等在具体战争中具有关键的战略指导意义,它们或全面分析战略形势,或高明把握战略时机,或合理制定战略预案,或兼而有之。全面总结古代王朝崛起战略指导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从中汲取于当今国家强盛有益的智慧与启迪。
  关键词 秦汉时期 战争 王朝崛起 战略指导
  战争是实现王朝崛起大业的基本模式
  考察整个中国历史,我们发现,任何王朝的创立与崛起,其进程、规模、形态以及影响作用虽各有差异,但它们都呈示出一个有共性的基本模式:凭借或运用必要的武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对手的抵抗意志,乃是根本(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换言之,希望践履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原则,以和平的方式来完成国家统一和王朝崛起,往往只是理想的追求而很难成为现实的选择,除了极其个别的例子外(如北宋初年,割据浙江一隅的吴越慑于北宋强大兵威而被迫献地归附),都离不开武力。显然,在中国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能算是一种理论上的选择,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它只有在一方处于绝对优势,另一方处于绝对劣势,且劣势一方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丧失了抵抗意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遗憾的是,这样的现象极其罕见。相反,通过武力方式实现王朝崛起成为最普遍的模式。对此,历代决策者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们虽然常常声称“传檄而定”、“不战而下”等,但这仅仅是作为鼓舞士气、瓦解敌方的口号而已,其真正的注意力始终置放在如何运用武力粉碎敌方抵抗,达到王朝崛起目标上。
  在依凭武力完成国家统一和王朝崛起的根本前提下,决策者往往还根据不同的形势和需要,选择两种武力运用程度有所差异的基本手段,具体指导和推动这个进程。一是所谓的“无限战争”(绝对战争),即以纯粹的战争方式,毫不妥协地发起最坚决的攻击,将敌人予以彻底的消灭,“毁其国,堕其城”,实现既定的目标。楚汉战争中,刘邦坚持“穷寇必迫”的战略方针,通过垓下会战,逼使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东汉刘秀派遣大军在成都城下与公孙述军队鏖战多日,歼敌主力,最终平定巴蜀,完成全国统一;隋王朝起兵50余万,兵分八路,分进合击,粉碎陈朝的抵抗,攻入其都建康(今南京),俘获陈后主;等等。这些都是“无限战争”在国家统一和王朝崛起进程中运用的典型例子。二是“有限战争”(可控战争),即“因剿寓抚”,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以军事打击为主导,政治招降为辅助,以减少战争的伤亡,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效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采取先战后和,以战促和的手段,迫使对手放弃绝望的抵抗,完成王朝崛起的大业。这方面较显著的事例很多,如:魏灭蜀汉之役中,邓艾大军在绵竹消灭诸葛瞻之部后,逼迫后主刘禅自缚出降;西晋灭吴之役中,晋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兵临建业(今南京市),迫使吴主孙皓分遣使者奉玺绶向晋军统领王浑、王浚、司马伷乞降,并最后面缚舆榇,亲至王浚军门投降。然而,无论是“无限战争”也好,“有限战争”亦罢,武力及其正确运用在王朝崛起大业完成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乃是毋庸置疑的。西汉陆贾言“逆取顺守”,所谓“逆取”,就是以武力完成崛起,这一点自古至今,概莫能外。
  要顺利达成武力崛起的目标,关键在于战略指导的高明与卓越。所谓“战略”,从狭义的概念说,便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其中包括战略条件的分析、战略方针的制定、战略原则的确立、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时机的把握、战略手段的运用,等等。王朝崛起与战争胜负息息相关,而这类战争都是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军事行动、军事战略,对于从事王朝崛起战争无疑起着提纲挈领、总揽一切的指导作用。以下,我们仅以秦汉两晋的历史为对象,来讨论战略指导的得失及其与王朝崛起战争的关系。
  正确判断战略形势
  综合准备充分是实现王朝崛起的基本前提,然而,它与王朝崛起的最终实现之间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只是为王朝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为现实,归根结底,则要通过正确的主观指导下的战争实践去实现,战略指导的正确与否非常关键。而战略指导是否高明,首先取决于战争决策者对整个战略形势的判断。综观秦汉历史上大获成功的王朝崛起战争战略,其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战略决策者能够知彼知己,预见胜负,对统一战争的整个格局、形势以及前景有明确无误的判断。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的《汉中对》有关当时战略形势的分析与判断,可谓这方面的典范之一。
  秦王朝的残暴统治被推翻后,出现了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群雄中以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两大集团实力最强,他们为争夺全国统治权,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揭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的帷幕。鸿门宴之后,雄心勃勃的刘邦集团不甘心困居于巴、蜀、汉中一隅,他暂时的退让是为了以屈求伸、以退为进,等待时机成熟,“还定三秦”,再图天下。而项羽集团的政策失误和战略上的麻痹,则给刘邦提供了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机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信适时地向刘邦进献了千古战略名对——《汉中对》。《汉中对》的逻辑起点,是韩信出于转化战略优劣态势,帮助刘邦摆脱被动,争取战争主动权的现实需要。当时,项羽身为霸主,政由己出,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汉中对》就是要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不利中发现有利,从被动中寻求主动,奠定以弱胜强,夺取天下,完成统一的基础。
  正确判断战争形势,是正确制定战略方针的前提。《汉中对》之所以脍炙人口,首先是韩信对整个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的正确分析判断和把握。韩信既看到敌强我弱的客观现实,肯定项羽在诸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如骁勇善战、地盘广大、宽厚待下,等等。同时也从项羽貌似强大的表象中发现其致命的弱点:其一,刚愎自用,不能识拔和放手任用人才;其二,爱惜爵禄,不知道如何笼络人心,因而无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其三,排斥异己,任人唯亲,“以亲爱王”,结果导致诸侯忿懑不平;其四,缺乏战略远见,自动放弃关中形胜之地,“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其五,不讲信用,加之诛杀无度,残暴酷虐,“所过无不残灭”,失去了民心。“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所以,项羽只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他表面上虽然强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由强转弱,因而要想击灭他是颇有希望的。在“知彼”的同时,韩信也能“知己”,指出刘邦势力虽然暂时弱小,但却拥有雄厚的政治资本,入关后“约法三章”,赢得了民心归附,而未能如约“王关中”反被项羽赶到汉中一事,又使得刘邦获得了广泛的同情。这就为最终战胜项羽提供了可靠保证。通过这样的比较,韩信预见刘邦由弱转强,统一天下的乐观前景:“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的分析,合乎当时的军事战略形势,具有很强的预见性。事态的发展果然未出韩信所料,项羽东归不久,田荣于山东起兵反楚,项羽后院起火,陷入了战略上的极大被动。而刘邦则遵循韩信在《汉中对》中所提出的既定战略,乘机部署军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迅速平定了三秦,夺取关中形胜之地,取得了战略前进基地,并为最终消灭项羽集团,完成王朝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吴如嵩先生认为:“‘柔武’二字就是中国古典战略的精义之所在。”①这种以“柔武”为特征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在秦汉时期王朝崛起方略的制定与运用上自然也有显著的体现。在最初阶段,实现王朝崛起的主持者大多处于弱小的地位,他们最后能成为优势的一方,往往经历了一个长期酝酿的过程,然后才逐渐完成双方战略优劣态势的转换,如周之于商,刘邦之于项羽,刘秀之于更始、赤眉,曹操之于袁绍,等等,皆是如此。因此,在实施崛起战略的最初时期,他们不能不隐忍静柔,韬光养晦,固本待机,以时间换取空间,以弱转强,以少胜多。由此可见,在秦汉王朝崛起战略的制定和运用方面,贵柔隐忍、韬光养晦的精神宛如一条无形的红线,贯穿于其中。
  刘秀在势力初兴的阶段,就采取了典型的以弱自处、以柔克刚的方略。其秘决就在于沉潜不彰,甘于守雌,力避过早成为矛盾之焦点,沉着冷静地等待时机,广泛招揽人才,积极争取民心,致力于河北这一根据地的经营,“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②利用处于各种势力边缘的机会,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冷眼旁观群雄之间的火并,待各方势力自相削弱之后,再出面收拾残局,转弱为强,水到渠成地收复关中,兵下洛阳,据有关东,底定陇右,并吞巴蜀,席卷天下,实现统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高明把握战略时机
  秦汉历史上的王朝崛起大业完成者,普遍强调如何正确捕捉和利用有利的战略时机,将战争行动付诸实施。
  审“时”就是要认清时机,度“势”就是要把握历史规律,把握历史的进程和发展趋势。因此,对于王朝崛起大业实施者来讲,首先应该把统一作为远期或最终目标来加以认识和追求。但“知易行难”,要真正做到正确认识和把握战略时机问题并不容易。历史上许多统一大略指导者,就是因为昧于“时”、“势”,而在统一征途上遭受严重挫折。当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结果让孙刘联军一把大火烧得惨败,遂使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统一六合的雄心付诸东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超前行动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当条件成熟时束手束脚,无所作为则尤为愚蠢。所谓“失利后时,反受其殃”。王朝崛起大业实施者是否有前途,往往取决于其有无高明的识见,是否善于驾驭全局,及时把握战略进攻的时机,迅速展开军事行动,使自己的最高战略目标尽快得以实现。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经过数十年的和战更替,统一全国的形势渐趋成熟。公元263年,魏灭蜀汉。两年后,司马炎通过“禅让”的方式,灭魏自立,是为晋武帝,建立起西晋王朝。这样,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遂成为晋、吴南北并峙的战略格局。晋武帝司马炎即位伊始,就将灭吴统一全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到议事日程。这时,整个形势对于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非常有利。事实上,当时的东吴政权军事实力已经明显处于下风,“弓弩戟楯不如中国”。更为致命的是,吴国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上下离心,众叛亲离,社会危机已趋于全面激化,“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③。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西晋大举出击,吴国方面必定是望风披靡,土崩瓦解,相反,西晋则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④。所以,只要把握战机,制定出可行的战略方案,果断发动征伐,则做到一举而克毫无悬念。因此,当时西晋朝中具有战略眼光的大臣,如羊祜、杜预、王濬等人皆纷纷向晋武帝上疏,请求充分把握战略时机,及时发兵征伐,一举混同南北,完成国家的统一,“吴人虐政已久,可不战而克……宜当时定,以一四海”⑤。他们一致认为,如果错过这样的时机,势必导致严重的后患,使王朝崛起大业的实现遭遇重大的挫折。他们的共同心愿,就是希望晋武帝千万不可放过时机,蹉跎岁月,“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今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正是他们在“乘机”问题上的一再强调,才使司马炎最终下定决心进兵伐吴,揭开了西晋统一天下的崭新篇章。
  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秦汉时期高明的战争指导者在国家统一和王朝崛起的斗争中,普遍主张辩证看待军事行动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注意避免因追求万全、一味稳妥而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以致不敢进取,错失战机。
  追求万全,是中国古典战略的最高境界,历代兵学家大多将“计出万全”作为其决策定谋的努力方向,“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然而,这种努力实际上存在着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相脱节的问题,从本质上说,这或许仅仅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而在实际军事实践中往往无法做到。战前准备的充分只是相对的,战机成熟的界定也同样是相对的。在任何情况下,军事行动都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完全明了敌情、拥有十成把握的指挥决心几乎是没有的,即使一时明了,但在我变敌变的动态运动过程中,也难以做到总是对敌情一清二楚,对战机万无一失。在这样的背景下明确战机与利用战机,正确的态度无疑应该是立足于以己为主,排除干扰,主要情况大致搞清楚了,就应该制兵机之先,如准备不够充分而战机有利,歼敌又有把握的,则应抓住战机,敢于冒风险,在战争的过程中弥补准备上的不足。这就要求战略指导者能够准确掌握有准备和有把握的“度”,把勇敢而不鲁莽,大胆而不失谨慎有机结合起来,去积极能动地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这方面,西晋杜预与羊祜的做法非常合理,恰到好处。杜预曾向晋武帝司马炎具体分析了灭吴统一全国战争的时机得失,认为“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上举(指伐吴统一天下)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⑥。这无疑是辩证看待时机的正确态度。很显然,如果一味追求“万全”,而在“十之一二”不利条件面前自缚手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优柔寡断,那么,西晋灭吴的大业必将是举步维艰,遥遥无期。
  周详制定战略预案
  “先计后战” 是中国军事文化的重要传统。战争指导者为了确保战争的顺利进行,圆满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尤其重视根据主客观形势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预案,使之作为自己整个行动的纲领,并且依据战争进程的实际,及时进行必要的充实或调整。战略预案制定是否合理,战略预案的实施是否具有把握性,除了正确判断战略形势、高明把握战略时机等一般性要求外,还取决于一些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环节处理或解决的好坏。这些环节概括起来说,就是制定战略预案必须立足于长远,放眼于全局,具有前瞻性;制定战略预案必须建立在最复杂的战略背景之上,致力于完成战略上的根本转折;制定战略预案必须充分考虑到军事行动的各种变数,立足于以战争手段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因此应该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就“前瞻性”而言,是指制定战略预案时必须优先考虑到战争的前景,在此基础上预测形势,定下合理的决心,这是战略预案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而在贯彻前瞻意识的时候,还必须具备全局观念,能够做到以简驭繁,高屋建瓴,辨析利害,掌控主动。
其他文献
以上论述,可以让我们理解这样一个实情,那就是人类所肯定的“应当”,与其生存的实际存在即所谓的“实然”的确不同,却亦非人单纯的主观愿望,因为它源自于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内在“目的”性。就此而言,“应当”既与人当下的“实然”构成一定的对立和超越的关系,又是人类向着自身潜能充分开显和实现这一本性的体现与表达。如果说,从静止的、僵死的“事实”或“是”中的确过渡不到应当,那么,运动的、活生生的存在本身就蕴含着“
浩瀚星空,神秘莫测。当人类抬头凝视繁星点点的夜空,种种疑惑不禁萦绕脑海:那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的是什么?它有多大?离我多远?在遥远的对面,是否也有一个生灵在遥望星空?正是人类这种对神秘未知的求索本能,使天文学紧随人类文明之始而诞生。遨游宇宙、探索太空成为人类一直以来的美好愿景。  广阔深邃的宇宙有无数等待人类去探索的奥秘。科学家通俗地将天文和天体物理的研究归纳为“两暗一黑三起源”。“两暗”是指暗物质
【关键词】澳门 “一国两制” 全面管治权 高度自治权 国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D676.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21.00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员,澳门同样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下澳门已被纳入国家发展大局。尽管澳门是一个微型经济体,经济体量小、资源缺乏、博彩业
【摘要】在莱布尼茨《单子论》中,现实世界是单子的集合。那么,现实世界的存在具体意味着什么?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包含无穷分析的偶然真理以单子为表象是本质上区别现实世界和其他可能世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研究路径做进一步拓展和推论,现实世界是具有表象功能的单子在现实时空中的当下存在,可能世界则是单子可能的结合与表象。神预知了单子的组合与表象,并且神选定的组合与表象是最佳的。这样,现
【作者简介】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制度、农村政治与文化。  主要著作:《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农民意识的变迁》、《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重说中国近代史》等。  摘要 古代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都是官僚化的帝制结构。官员的权力来源是皇权,权力的合法性依据也是皇权,官员
“亚澳论坛”传播和宣扬的理念让富裕起来的澳门人,清晰地知道知识经济和新经济系统的注入,将为重塑澳门人价值观和整体形象注入文化、智能、知识的力量。而具有文化、智能、知识力量的“亚澳论坛”在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人民支持下,将成为“东方达沃斯”。    回归这十余年,澳门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然而,澳门的发展,一直受到自然资源极限承载能力的限制,如何以新视野、新角度、新思路来看待澳门在世界经济和大中华经济发展
【摘要】中国古典政治文化中官员问责与复出的安排,与今天官员问责与复出的制度建构之间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官德精神:权力得之有道、行之有制、赏善罚恶、自然成理。只有积极利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相关资源,并有效克制其中的随意性因素,才能建立起既具有现代特色又发挥传统优势的行政伦理、法律法规。  【关键词】问责官员 古典政治文化 知错能改 复出    2010年3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摘要】作为中央政府选定唯一的自由贸易港,海南自贸试验区承担着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使命。海南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由贸易港并无先例,国外成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只能作参考而不能套用,这就需要海南大胆试、大胆创,加快对外开放政策试验步伐,结合海南经济地理特点,寻找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吸纳集聚各类人才,扩大岛内市场,支撑优
【摘要】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谋求人类社会发展美好未来的精神追求。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主张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密连接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高举的一面旗帜,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重大命题,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出给政府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再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要应对挑战、改善信息治理环境有三个关键性问题:政府数据的开放利用、跨政府部门的数字连续性管理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家机关个人信息保护。本文在对相关问题剖析其形成原因,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借鉴国内外最佳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提出了部署政府数据开放利用计划、实施政务数据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