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介紹和解读了王爱国副教授《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的论述内容及观点,提出社会音乐教育对高等音乐教育的延伸与衔接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 延伸 衔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19-02
我校王爱国副教授的专著《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成功发行之际,笔者拜读了他的著作,作为他的同事和昔日校友觉得受益匪浅。本文从著作的选题意义、“观察者”和“思考者”的学术角度以及结语几个部分来谈谈对此论著的想法。首先来谈谈选题意义:
其一,具有历史与现实的意义。苏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它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让苏州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有北宋著名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等,个个都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与苏州深厚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王教授立足于今天的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是一项融古通今的举措,他把除学校教育以外的具有更加广泛作用的社会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剖析,为传承和营造苏州自古以来良好的社会艺术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其二,极具独特的研究视角:正如王教授在著作开头的《绪论》中提到的,近年来以区域性的社会音乐调查与研究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热点之一,特别像苏州这样具有约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更需要一批学者对它的社会音乐教育进行关注和研究。王教授在著作中对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还对关于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各种类型的内容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包括政府主办和民间兴办的琴行和少年宫等培训机构、社会音乐考级、比赛现状和演出等。
对于学术论题的研究角度是这项研究是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阅读了整本著作后,笔者认为王教授虽然是学校教育的一员,但是能够跳出自己的身份制约,以“观察者”的角度关注于社会音乐教育研究,使之具备了独特的视角。以下笔者认为以“观察者”和“思考者”来对著作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是恰当不过的。
一、“观察者”
本论著的正文部分开篇对“苏州社会教育环境综述”,具有高瞻远瞩的研究出发点。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昆曲、苏州评弹、吴歌等音乐艺术,历史悠久。苏州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深厚,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环境因素。
有利的环境塑造了繁荣的社会音乐教育基础,王教授从第二章开始系统的介绍了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况,在政府主办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中,他对包括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培训基地、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姑苏区少年宫等八所有代表性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特别是对每个教育机构的历史、规模、活动类别及特色进行了翔实的介绍,使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到苏州市权威音乐教育机构的重要特征,也便于有需求的读者进行选择,起到了百科导引的作用。
在第三章《苏州社会音乐教育成果述论》中,作者以苏州社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考级、音乐比赛和音乐演出为重点调研对象,他选择苏州地区主要的七种考级类型进行介绍,每种考级的考试内容、考试项目、考试规模及各类考级的历史情况分类陈述,填补了读者对苏州的考级情况不了解的空白。
著作的第四章是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典型事例进行仔细的个案分析,体现了著作点面结合,宏观与为微观相互交织的阐述方式,使读者既有整体的认识,也有对典型对象的细致观察,更加体现了作者缜密的写作思路。
随后,作者又聚焦于苏州上演的大型音乐剧《锦绣过云楼》和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独奏会:前者以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委婉优美的苏南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者的钢琴家结合了电影《魔幻飞琴》的动画片作为视觉背景,呈现了一种声音和画面效果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颇具吸引力。
最后,作为“观察者”的视角的王教授还在附录中整理并列举了本文的调研机构、音乐培训琴行以及苏州市教育局许可市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等主要信息,给读者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
笔者认为王教授完成的这部著作不仅是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百科全书般的说明书,他还对所阐述的现状进行思考和分析,甚至提出发现的不足,并创新性的总结出了改进的方案。这充分的体现出了他作为“思考者”的学术创新精神,同时也是这部著作的精粹所在之处。
二、“思考者”
王教授的“思考者”的学术角度集中在三和第五章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成果、个案解析和对策研究的阐述中:第三章作者对苏州社会音乐考级中体现出的弊端提出了自己大胆的看法,他指出了考级中出现的趋利严重、不求甚解、揠苗助长和急功近利的现象。
在第五章里集中了作者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思考和概括,王教授首先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新特点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在苏州社会音乐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国际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等特色,但也存在了很多问题,接着王教授针对这样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第一,他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政府要参与正确的引导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第二,指出探索社会音乐教育新模式是社会音乐教育的关键,特别是加强对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师资的培养,分别是定期开展师资培训活动、健全师资教育认证机制和进行公平公正原则下的各类音乐教育师资业务比赛。
最后,王教授创新性提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全面合作的新模式,并将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了阐释,这些建议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实践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王教授独到的选题角度成就了这部《苏州城区社会教育》的著作,这个选题具有实用的现实主义意义,特别为想了解苏州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情况的广大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结合论著对于“苏州城区音乐教育”这个论题,笔者也想提出二点想法和建议:第一,共同努力将培养社会良好的音乐氛围作为基本的目标。笔者认为社会音乐教育的核心作用是给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的音乐氛围,特别是通过权威性的机构或政府进行正确的引导:每年定期举办具有不同主题的音乐节活动,如“钢琴音乐节”“古典音乐节”“国际音乐节”等,以此推进社会音乐教育向专业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使音乐教育形成长效性,而不是商业性和功利性占了上风。第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下的不同种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作机制:中小学可以与有资质的社会机构或者政府监管下的优秀团体合作,定期在校园内或社区进行音乐展演活动,也可以邀请高等教育的优秀师资去中小学或社会进行交流和指导;高等音乐教育可以开设适应于社会音乐教育需要的课程,对社会音乐教育具有延伸与衔接作用。
拜读完王教授的这部著作后,读者们一定会对苏州城区的音乐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入与清晰的了解,这部著作的诞生,更好的推动了苏州城区的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为苏州社会音乐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照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蔡梦云.苏州市区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孟凡虹.21世纪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衔接[J].人民音乐, 2007,(12):78-79.
[3]龙有成.高师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衔接[J].经济研究导刊, 2011,(25):310-311.
[4]刘晴.专业与职业在中高等职业衔接教育中的立足、延续与互动[J].教育与职业, 2014,(21):15-17.
关键词:高等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 延伸 衔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19-02
我校王爱国副教授的专著《苏州城区社会音乐教育》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成功发行之际,笔者拜读了他的著作,作为他的同事和昔日校友觉得受益匪浅。本文从著作的选题意义、“观察者”和“思考者”的学术角度以及结语几个部分来谈谈对此论著的想法。首先来谈谈选题意义:
其一,具有历史与现实的意义。苏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它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让苏州诞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有北宋著名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等,个个都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与苏州深厚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王教授立足于今天的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是一项融古通今的举措,他把除学校教育以外的具有更加广泛作用的社会音乐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剖析,为传承和营造苏州自古以来良好的社会艺术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其二,极具独特的研究视角:正如王教授在著作开头的《绪论》中提到的,近年来以区域性的社会音乐调查与研究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学术研究热点之一,特别像苏州这样具有约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更需要一批学者对它的社会音乐教育进行关注和研究。王教授在著作中对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仔细的梳理,还对关于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各种类型的内容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包括政府主办和民间兴办的琴行和少年宫等培训机构、社会音乐考级、比赛现状和演出等。
对于学术论题的研究角度是这项研究是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阅读了整本著作后,笔者认为王教授虽然是学校教育的一员,但是能够跳出自己的身份制约,以“观察者”的角度关注于社会音乐教育研究,使之具备了独特的视角。以下笔者认为以“观察者”和“思考者”来对著作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是恰当不过的。
一、“观察者”
本论著的正文部分开篇对“苏州社会教育环境综述”,具有高瞻远瞩的研究出发点。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昆曲、苏州评弹、吴歌等音乐艺术,历史悠久。苏州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内涵,文化底蕴深厚,在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环境因素。
有利的环境塑造了繁荣的社会音乐教育基础,王教授从第二章开始系统的介绍了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况,在政府主办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中,他对包括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培训基地、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姑苏区少年宫等八所有代表性的社会音乐教育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特别是对每个教育机构的历史、规模、活动类别及特色进行了翔实的介绍,使读者更清晰的了解到苏州市权威音乐教育机构的重要特征,也便于有需求的读者进行选择,起到了百科导引的作用。
在第三章《苏州社会音乐教育成果述论》中,作者以苏州社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考级、音乐比赛和音乐演出为重点调研对象,他选择苏州地区主要的七种考级类型进行介绍,每种考级的考试内容、考试项目、考试规模及各类考级的历史情况分类陈述,填补了读者对苏州的考级情况不了解的空白。
著作的第四章是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典型事例进行仔细的个案分析,体现了著作点面结合,宏观与为微观相互交织的阐述方式,使读者既有整体的认识,也有对典型对象的细致观察,更加体现了作者缜密的写作思路。
随后,作者又聚焦于苏州上演的大型音乐剧《锦绣过云楼》和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独奏会:前者以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委婉优美的苏南风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者的钢琴家结合了电影《魔幻飞琴》的动画片作为视觉背景,呈现了一种声音和画面效果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颇具吸引力。
最后,作为“观察者”的视角的王教授还在附录中整理并列举了本文的调研机构、音乐培训琴行以及苏州市教育局许可市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等主要信息,给读者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
笔者认为王教授完成的这部著作不仅是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百科全书般的说明书,他还对所阐述的现状进行思考和分析,甚至提出发现的不足,并创新性的总结出了改进的方案。这充分的体现出了他作为“思考者”的学术创新精神,同时也是这部著作的精粹所在之处。
二、“思考者”
王教授的“思考者”的学术角度集中在三和第五章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成果、个案解析和对策研究的阐述中:第三章作者对苏州社会音乐考级中体现出的弊端提出了自己大胆的看法,他指出了考级中出现的趋利严重、不求甚解、揠苗助长和急功近利的现象。
在第五章里集中了作者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思考和概括,王教授首先对苏州社会音乐教育的新特点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在苏州社会音乐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国际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等特色,但也存在了很多问题,接着王教授针对这样的特点与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第一,他从政策层面提出了政府要参与正确的引导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第二,指出探索社会音乐教育新模式是社会音乐教育的关键,特别是加强对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师资的培养,分别是定期开展师资培训活动、健全师资教育认证机制和进行公平公正原则下的各类音乐教育师资业务比赛。
最后,王教授创新性提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全面合作的新模式,并将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了阐释,这些建议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实践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王教授独到的选题角度成就了这部《苏州城区社会教育》的著作,这个选题具有实用的现实主义意义,特别为想了解苏州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情况的广大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结合论著对于“苏州城区音乐教育”这个论题,笔者也想提出二点想法和建议:第一,共同努力将培养社会良好的音乐氛围作为基本的目标。笔者认为社会音乐教育的核心作用是给社会营造一个健康的音乐氛围,特别是通过权威性的机构或政府进行正确的引导:每年定期举办具有不同主题的音乐节活动,如“钢琴音乐节”“古典音乐节”“国际音乐节”等,以此推进社会音乐教育向专业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使音乐教育形成长效性,而不是商业性和功利性占了上风。第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下的不同种类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作机制:中小学可以与有资质的社会机构或者政府监管下的优秀团体合作,定期在校园内或社区进行音乐展演活动,也可以邀请高等教育的优秀师资去中小学或社会进行交流和指导;高等音乐教育可以开设适应于社会音乐教育需要的课程,对社会音乐教育具有延伸与衔接作用。
拜读完王教授的这部著作后,读者们一定会对苏州城区的音乐教育现状有了更深入与清晰的了解,这部著作的诞生,更好的推动了苏州城区的社会音乐教育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为苏州社会音乐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照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蔡梦云.苏州市区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孟凡虹.21世纪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程的衔接[J].人民音乐, 2007,(12):78-79.
[3]龙有成.高师声乐教学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标的衔接[J].经济研究导刊, 2011,(25):310-311.
[4]刘晴.专业与职业在中高等职业衔接教育中的立足、延续与互动[J].教育与职业, 2014,(2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