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作用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两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005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作用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针对小学整体教育教学而言,在其他课程当中也有关于科学课程的内容渗透,但是渗透的内容含量和数量都比较有限,通过科学课程的设置,可以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的科学教育,让小学生对科学有初步的认知。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入门教育,主要教学内容是以基础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等开展教学活动。设置科学学科的目的是,使小学生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学习最基础的科学方法,建立最基础的科学观点,从而形成基础的科学态度。
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开设科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科学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期,所以小学生的要具备基础的科学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科学课程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正处在发展时期,科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小学生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体验,让小学生的观察、实践、思维、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升。第三,科学课程教学可以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行为,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对于一些比较片面的科学问题时,思想和行为都受其影响,一旦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不良的行为,就很难改正。通过科学课程教育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敬畏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追求新知的科学素养。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周围事物和世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使小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可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教材的仔细研读和深入挖掘可以看出,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起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针对教材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一般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得到认证的知识点,通过编著者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小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使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方向都有提升。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小学生准备好放大镜,然后带领着小学生进行有序的户外探索学习。教师可以将小学生们带到环境优美的公园中,让小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公园中的小昆虫、小植物等等,有的同学可能观察到小蚂蚁正在搬家,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充分证明将要有降雨到来了。这一现象的科学原理:天气变坏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巢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通入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2)融入科学小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所包含的科学层级很广泛,科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科学小实验来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增强对科学的认知理解。在轻松、愉快的科学小实验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学习氛围,还能够使科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让小学生利用实际的体验来学习科学。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按照教材的内容,將实验步骤进行还原,通过亲身实验,来观察和验证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实验现象。首先要了解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溶于水;白醋:无色液体、有酸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小苏打打入白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伴有声音;在杯子底部有白色的粉末状物体,杯子里有无色透明的液体。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有凉凉的感觉。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将二者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在平时的生活中碳酸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这种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过程的实践还原,让小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课本中的知识点,是如何产生的,帮助其加深记忆,也培养了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
(3)合理运用单元复习内容,提升整体科学水平
在进行小学科学学科的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复习内容进行辅导,以增强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水平。比如在学习“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这一时点,就可以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记忆。教师可以深挖教材内容,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激发小学生的视觉感官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游戏法进展教学活动,比如:进行八大行星的记忆时,可运用图像联想法: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玩水晶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晶球落到了我用火点燃的干木材上,水晶球变成土壤,随着木灰飘到天空,落入海里……水晶球对应水星金星地球,用火点燃的干木材对应火星木星,土壤对应土星……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全面性,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小学生进行有效理解和分析,对科学学科进一步的认知。然后再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小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探索,并发现一些科学知识,注重小学生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中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64,14.
[2]咸志龙.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课堂效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861.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005
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作用
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针对小学整体教育教学而言,在其他课程当中也有关于科学课程的内容渗透,但是渗透的内容含量和数量都比较有限,通过科学课程的设置,可以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的科学教育,让小学生对科学有初步的认知。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入门教育,主要教学内容是以基础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等开展教学活动。设置科学学科的目的是,使小学生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最基础的科学知识,学习最基础的科学方法,建立最基础的科学观点,从而形成基础的科学态度。
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开设科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科学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期,所以小学生的要具备基础的科学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二,科学课程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正处在发展时期,科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小学生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体验,让小学生的观察、实践、思维、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升。第三,科学课程教学可以影响小学生的思维、行为,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对于一些比较片面的科学问题时,思想和行为都受其影响,一旦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不良的行为,就很难改正。通过科学课程教育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敬畏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小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追求新知的科学素养。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周围事物和世界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使小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可以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二、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教材的仔细研读和深入挖掘可以看出,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起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针对教材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一般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得到认证的知识点,通过编著者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小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使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方向都有提升。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创设情境,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小学生准备好放大镜,然后带领着小学生进行有序的户外探索学习。教师可以将小学生们带到环境优美的公园中,让小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公园中的小昆虫、小植物等等,有的同学可能观察到小蚂蚁正在搬家,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充分证明将要有降雨到来了。这一现象的科学原理:天气变坏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巢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通入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2)融入科学小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所包含的科学层级很广泛,科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科学小实验来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增强对科学的认知理解。在轻松、愉快的科学小实验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学习氛围,还能够使科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让小学生利用实际的体验来学习科学。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按照教材的内容,將实验步骤进行还原,通过亲身实验,来观察和验证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实验现象。首先要了解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溶于水;白醋:无色液体、有酸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小苏打打入白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伴有声音;在杯子底部有白色的粉末状物体,杯子里有无色透明的液体。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有凉凉的感觉。最终,得出实验结论,将二者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在平时的生活中碳酸饮料中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这种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过程的实践还原,让小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课本中的知识点,是如何产生的,帮助其加深记忆,也培养了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
(3)合理运用单元复习内容,提升整体科学水平
在进行小学科学学科的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复习内容进行辅导,以增强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水平。比如在学习“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这一时点,就可以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记忆。教师可以深挖教材内容,将相关的知识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激发小学生的视觉感官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游戏法进展教学活动,比如:进行八大行星的记忆时,可运用图像联想法: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玩水晶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晶球落到了我用火点燃的干木材上,水晶球变成土壤,随着木灰飘到天空,落入海里……水晶球对应水星金星地球,用火点燃的干木材对应火星木星,土壤对应土星……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全面性,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小学生进行有效理解和分析,对科学学科进一步的认知。然后再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小学生在生活中积极探索,并发现一些科学知识,注重小学生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中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64,14.
[2]咸志龙.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的课堂效率[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