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化教学 让初中数学课活起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dl_C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很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改变中学数学现状的需要。目前我们许多地方在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脱节,课堂教学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之中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信息的支持而阻塞。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2、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由于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数学学习却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为此,数学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提高教师适应课改能力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新的理念,教材中数学知识独特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敏锐的数学意识,要不断地学会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素材,为课堂教学储备足够的原材料。要理解课程标准中的新要求,体会新课程数学知识呈现的新模式,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改变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现状,让学生感悟理解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和认识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是陶行知老前辈的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因为生活是变化的,所以教育是动态的;因为生活是丰富的,所以教育是全面的。由此而展开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身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柱,是生活法与教学法的合一。“教、学、做合一”是以“做”为中心的整体过程,要把教、学、做三位一体化,“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一针见血地分析道:“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足以见得,数学教学生活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1、运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随着教改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当然,有些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从而帮助学生搞清较难、易混的内容,使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4、结合实际生活,提高探究能力。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着开发利用。作为数学活动设计者的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乐趣,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并评选出设计独特且有较强应用推广价值的设计方案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再由设计者对自己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的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数学,从书本里走向生活,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必须综合运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影响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实施民主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幸福,在学习中健康成长。那如何实施民主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过去人们将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宰者、知识的传授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课堂上
期刊
物理学发展史告诉我们:很多关键时刻,科学家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科学假说,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着我们前进。”  类比——是指在新事实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类似的方面作比较。类比法是人们所熟知的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发明,往往发端于类比,类比被誉为科学活动中“伟大的引路人”,是它首先推动了假说的产生。尽管类
期刊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利用课堂主渠道,提高学生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进行能力渗透  激发兴趣的教学内容不能还是初中阶段纯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而应是情理交融的、深层次的、思辨性的,要有能力的自觉渗透;激发兴趣的手段不能是随心所欲的、自由散漫的,而应从教材与学生现有认识结构的联系之处入手,围绕教学目
期刊
课堂有效教学,简而言之,“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就是有效教学”。实践上,即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最后达到教学的最佳教育效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课堂真正生动活泼起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已成为一线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简单谈谈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
期刊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情感、意志、愿望、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成为机械性的知识受体,学生的精神被禁锢,甚至被窒息。好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文的科学人文精神,致力于学生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发展,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发展。  一、关注学生人性和个性的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课
期刊
美术教学校本教学研究已走过近十年的历程,真可谓历尽坎坷、曲折前进。如何做好美术校本教学研究?如何在校本教研中走出困境,找到应对困境的策略,走出有自身特色的路子?经过多年的摸索以及借鉴他人的经验,本文试图从阐明美术教师参与校本教学研究的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中的特殊地位的角度,为摆脱这些困境寻找更为有效的策略。  一、美术教学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的角色  在校本教学研究中,美术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一样,都是
期刊
当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这就客观地决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小学生爱动脑筋,只要我们善于点燃学生心灵中思维的火花,就能够激发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下面我们探索一下数学阅读法教
期刊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必须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从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要将实践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和谐发展。自从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来,我一直
期刊
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下列两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索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品质的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