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 问题 途径
随着当今社会形势的转变,高校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对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方面。有的青年人对共产主义认识模糊,即使是要求入党也更多地是从个人的发展出发;有的青年人过分崇尚物质利益,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在一项关于青年学习倾向问题的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的回答,有52.4%的人选择“实用技能”,选择“邓小平理论”的只有12.6%,表现出当代一些青年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政治行为和能力上,有些大学生认识和行为脱节,理论和实际脱节。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对“你认为目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腐败”的有61.9%,并且都表现出强烈否定与愤怒,认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在同一个调查中,青年却对社会潜在的腐败诱因,对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表现出认同,如对“你认为单位里什么样的人最实惠”的问题,有57.9%的青年认为是“与领导关系好的人”,24.1%的人认为是“请客送礼的人”。
二是道德文化素质方面。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们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大学生道德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金钱至上”;仅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获得,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等等。
三是心理素质方面。(1)网络心理障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网络作为一种沟通和排谴方式。但网络特有的隐秘性和虚拟性,往往也会引发网迷的种种异端心理和行为。(2)多方压力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体制改革后,不少大学生感到生活、学习的压力更大了,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由此引发的自杀、违法犯罪等行为频频出现。另外,就业压力使某些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在找工作过程中一些学生为了个人私利,利用各种手段,明争暗斗,达到找好工作的目的。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第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创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强调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应从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 帮助大学生培育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
第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形成过程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是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实践。其次,对于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学校应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扶持,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为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才搭建平台,切实达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学校除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特困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方式助困以外,还要对学生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和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品德的教育,把资助工作和思想教育、素质拓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掌握新技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水平。高校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社交活动也较为广泛,相应增添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难度,对政工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工人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知识水平,努力塑造具有感召力、凝聚力的形象。一要努力提高理论素质。遵循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加强对特色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特别要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内涵,把握实质,夯实理论功底,指导工作的实践。二要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在努力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现代科学等知识,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水平。三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奉献者的形象和“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建立在有效的服务上。要立足学生、服务学生,甘当人梯,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恪尽职守,为多培养人才、出好人才贡献力量。
第四,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网络平台的交流作用。网络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 便捷的信息传递和充分的资源共享,正日益成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象征,并现实地存在和影响着学校、教师及学生,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突破,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掌握大量课本以外的最新信息,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理解网络信息,科学运用网络平台。网络可以运用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形式,将学生视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说教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面对网络,师生平等交换信息,共同分享资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使得师生双方的角色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使“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成为可能,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网络功能的复杂化,网络管理的滞后性等原因,大学生在网络面前也容易迷失方向,对一些反动、黄色、暴力信息不能加以正确辨别,少数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等。因此,在网络面前,我们要加强引导,不断健全法规,逐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主流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立军 华敏: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6期,2009年12月
[2]孙耀胜,白峰. 以和谐的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10年1月,第1期(总第143期) ■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 问题 途径
随着当今社会形势的转变,高校教育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对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方面。有的青年人对共产主义认识模糊,即使是要求入党也更多地是从个人的发展出发;有的青年人过分崇尚物质利益,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在一项关于青年学习倾向问题的调查中,对于“你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的回答,有52.4%的人选择“实用技能”,选择“邓小平理论”的只有12.6%,表现出当代一些青年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政治行为和能力上,有些大学生认识和行为脱节,理论和实际脱节。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对“你认为目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腐败”的有61.9%,并且都表现出强烈否定与愤怒,认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在同一个调查中,青年却对社会潜在的腐败诱因,对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表现出认同,如对“你认为单位里什么样的人最实惠”的问题,有57.9%的青年认为是“与领导关系好的人”,24.1%的人认为是“请客送礼的人”。
二是道德文化素质方面。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们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大学生道德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金钱至上”;仅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获得,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等等。
三是心理素质方面。(1)网络心理障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网络作为一种沟通和排谴方式。但网络特有的隐秘性和虚拟性,往往也会引发网迷的种种异端心理和行为。(2)多方压力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体制改革后,不少大学生感到生活、学习的压力更大了,部分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由此引发的自杀、违法犯罪等行为频频出现。另外,就业压力使某些学生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没有用处,产生一些不良的思想。在找工作过程中一些学生为了个人私利,利用各种手段,明争暗斗,达到找好工作的目的。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第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创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强调人的和谐全面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应从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强化功能、导向功能和感染功能”, 帮助大学生培育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
第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形成过程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是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大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实践。其次,对于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学校应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注和扶持,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为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成才搭建平台,切实达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学校除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特困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方式助困以外,还要对学生加强艰苦奋斗精神和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品德的教育,把资助工作和思想教育、素质拓展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掌握新技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水平。高校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社交活动也较为广泛,相应增添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难度,对政工人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工人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和知识水平,努力塑造具有感召力、凝聚力的形象。一要努力提高理论素质。遵循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加强对特色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特别要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会内涵,把握实质,夯实理论功底,指导工作的实践。二要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在努力掌握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认真学习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现代科学等知识,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水平。三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奉献者的形象和“有作为才有地位”的思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建立在有效的服务上。要立足学生、服务学生,甘当人梯,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恪尽职守,为多培养人才、出好人才贡献力量。
第四,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网络平台的交流作用。网络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 便捷的信息传递和充分的资源共享,正日益成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象征,并现实地存在和影响着学校、教师及学生,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网络同时也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突破,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掌握大量课本以外的最新信息,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充分考虑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信息来源的多渠道、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的特点,积极主动地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理解网络信息,科学运用网络平台。网络可以运用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形式,将学生视为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说教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面对网络,师生平等交换信息,共同分享资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使得师生双方的角色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使“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成为可能,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网络功能的复杂化,网络管理的滞后性等原因,大学生在网络面前也容易迷失方向,对一些反动、黄色、暴力信息不能加以正确辨别,少数学生容易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等。因此,在网络面前,我们要加强引导,不断健全法规,逐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主流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夏立军 华敏: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6期,2009年12月
[2]孙耀胜,白峰. 以和谐的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10年1月,第1期(总第14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