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之我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d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根本,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将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情感交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85-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它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简单地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情感交流,撞出创新火花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性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只有在浓厚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师生、学生问的情感交流和信息反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高,从而产生难以想到的新方法、新主意。例如:在教学完“角的认识”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拿出老师准备的材料(两根小棒、一根线、一张纸、一个圆片等)设计一个角。学生们经过观察后,有的材料很快就设计了 角,而有的材料却不行,这就要求他们慢慢去思考、交流: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做出一个角呢?在学生的争论中,看到了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这样,同学们不但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而且他们喜欢这种有人听自己见解、有人与自己争论、有人认可自己的学习方式,集体的智慧便成了个人创新的源泉。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人的创新意识和欲望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种后天的复杂的个性品质。是人对客体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充满热情的认识过程。古人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有效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它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望,从而产生积极学习情感。小学生有个显著地特点,那就是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想法时,即使是错的,老师也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合适的评价,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营造出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也是创新意识培养的起点。
  
  三、注重求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梵·潘齐说:“创造就是创造者依其个人的才能,将既有的素质加以重新组合之意。”它作为一种活动,只要内容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等,那么无论是相当于人类,还是相当于个人,都是一种相应的创新。求异可使学生的思维触角向更宽、更广的知识领域探索,从而发现新的见解。老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去理解,提出与众不同的优化解法,促进其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出示题目:学校植树,三年级3个班,每班植树30棵;四年级3个班,每班植树40棵。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学生很快说出两种解答方法:即解法一:30×3 40×3=210(棵):解法二:(30 40)×3=210(棵)。接着追问:这题还有别的解法吗?片刻后,有学生举手说:假设两个年级每个班都植树30棵,四年级就少了3个30棵,于是可得出解法三:30×6 10×3=210(棵);有的说:假设两个年级每个班都植树40棵,三年级就多了3个10棵,于是可得出解法四:40×6-10×3=210(棵);还有一位学生想法更新颖:假设每个班都植30棵,三、四年级就有6个30棵,而四年级多的也正好是30棵,就可得出解法五:30×7=210(棵)。经常性的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就能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水平,发展创新能力。
  
  四、创设质疑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经常遇到一些困惑的问题,从而产生好奇、想问的心理,这时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学习“多边形面积整理复习”时,就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否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根本,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将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在数学科的教学中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标准从理念到实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和质的飞跃,它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而创新教育既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一名数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体现创新教育的
摘 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042-001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
摘要:多媒体教学集光、声、色、动画于一体,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能否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2—045—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谨计,是指教师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条件,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手段、技巧,运用“发现每一个同学的闪光点”的情感投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堂设计。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54-001从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环节、管理和实施角度来分析,需要做到以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当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论和心理强制说。其基本内容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不处罚。罪刑相当原则的理论基础和
今天,后勤服务已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环境,专业化的要求,企业化的管理。后勤“初级阶段”走到了尽头。面对21世纪,人们应该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后勤的保障功能。后勤工作人员也要重
摘 要:“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好的习惯,是教育工作者——无论教师还是家长“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关键词: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