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发现,网络上专营化妆品小样的店越来越多,从大众品牌Dior、CHANEL、SKⅡ、MAC到刚进中国,还不被消费者熟知的NUXE、ORIGINS、MAQUILLAGE等。有一些店铺会定时上新,出货量非常大,品牌线以及下面系列产品都很齐全,而另一些店铺上新不定时,只有固定几个品牌,但因为批号新鲜,价格超低而拥有大批蹲坑等待秒杀的淘客。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有那么一批习惯实体购物的消费者,她们在抱怨:为什么BA越来越小气?索要小样越来越难?经常出国公干的joyce告诉记者:“国外的BA很大方,小样大把大把送,国内只有在诸如‘三八’、‘五一’、‘十一’这样的时候才能享受小样馈赠福利,就这样还需要消费一定金额才行。”
在这一次的女报调查中,有30%的网购消费者表示,对于网上小样的来源不清楚,也不愿意搞清楚,反正花不了多少钱;有75%的实体消费者对专柜小样的去向表示怀疑。这些本该属于消费者“试吃”的小样,去了哪里?网络小样店铺的火热与专柜小样的消失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它们是怎么流出去的?
三位曾经的“业内人”和一位淘宝三皇冠卖家对记者爆料:小样的内幕我们很清楚。
关于小样的调查表
1、 你买化妆品会追要小样吗?
A、当然,死缠烂打 85 (48.57%)
B、给就拿着 68 (38.86%)
C、无所谓 22 (12.57%)
2、 小样对于你来说意味着:
A、试用更多的新品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30 (17.14%)
B、包装很q很可爱 21 (12.00%)
C、短途旅行方便 63 (36.00%)
D、不要白不要,占便宜心理 61 (34.86%)
3、 你会因为赠送的小样而去买正品吗?
A、看需求 141 (80.57%)
B、会的 25 (14.29%)
C、不会 9 (5.14%)
4、 当BA说因数量有限小样已送完,你内心的想法是:
A、好吧,怪自己没运气 37 (21.14%)
B、鬼才相信 130 (74.29%)
C、疑惑,为什么每次都是我 8 (4.57%)
5、 你会在购物网站购买小样吗?
A、当然,相比正品很划算 26 (14.86%)
B、不知道真假,所以不敢下手 149 (85.14%)
C、我只用小样,不用正品 0 (0.00%)
揭秘
在各大品牌都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年代,国外护肤化妆品牌就已经开始盛行“小样”。那时候大多是片装,仅够试用1到5次,让你感觉产品的色泽、香味、质感、功效等,和超市里那些“尝一口”食品促销没什么区别。欧美的护肤化妆品消费者大多单纯,试用到了中意的就赶紧去买,品牌忠诚度也高,化妆厂商的“小样攻略”甚是有效。
当片装小样在日本推出时,因为日本女人比欧美人苛刻,大家开始抱怨这些片装小样没有办法试出真正的效果,并将这气出到了正品的头上。日本的大牌厂商便适时地推出了精致的瓶装小样,大多是正品的缩小版,一下子就打动了热衷精致小物的日本女人。
小样到了中国,情况就有些尴尬,一些爱占便宜的姑娘经常穿梭于百货公司的柜台,靠索要免费小样来完成每一天的保养、化妆任务,就像那些经常出现在超市试吃得饱饱的日本欧巴桑。可以看到,调查里有36%的人也明确表示“便宜不占白不占是索要小样的主要目的”。“这种行为伤害了品牌生产小样的初衷,我们无法知道你的真正需求,(这一个群体)淡化了整个群体的消费意识。慢慢的就不再将小样放到这样消耗的柜台,所以你会觉得索要小样越来越难。”宝洁对外关系事务部公关总监陈力说。
不可否认这是事实的一部分,但更多的真相在哪里?如何解释网络上和一些小店铺里小样的来源?
来源1:百货专柜
爆料人:某品牌商场柜长 侯小姐
顺藤摸瓜已是“潜规则”
我们总部隔一段时间就会送来上千支“小样”,是给顾客的小优惠,也算是一种促销手段。日资企业的小样都做得很精制,很受欢迎,但我们一般会卡的很紧,告诉顾客,小样是限量的,事实上剩下的小样的确是外流出去了。在下班的时候抓一把塞包里已经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一般外流出去的小样我们会打包卖给黄牛,一支2ml的眼霜小样可以卖到10元,经过两次转手到卖家这儿差不多就是30元。后来上面有了政策:送小样要顾客签收。我们也有对策——抱个本子与隔壁柜台的BA互相签字。在我之前的那一任店长胆子太大,下班前每种产品抓了20几支,大家没的拿了,不知道谁捅了上去,老板就把她开除了。
柜台试用装不一定真
回收产品空瓶子,然后返瓶子主人一个中样以示回报,这你清楚吧,其实就是把小样再罐装到正品的瓶子里后高价卖给黄牛。我还算比较厚道的,有些BA直接灌清水。还有一些小样我们会掉包,也就是送给顾客的是批发市场进来的,拿到网上卖掉的反而是真的。谁会怀疑专柜东西的质量呢?很多BA被揪出来,主要是自己太贪,惹了人,或者“严打”的时候被抓了典型。当然也有的BA不怕开除,每次都快进快出,被抓了就换商场。我认识一对夫妻BA,本来在一起,后来男的被开除,两人就辞职专门做黄牛了。
我们上面还有人吃货
说我们吃货,其实商场流出的量更大,因为像满金额送礼品的活动有的是专柜做,有的是商场做,不管谁做,量都是上千。每次活动开始前,商场的人就开始跟网络上的店家接触,渠道都是合作多年的,只需要报产品内容、批号、价格和数量,等货一到商场仓库,接下来少量到柜台送,更多的就整箱流出。这个过程只需要把相关的头目搞定,下面的BA或者柜长都心照不宣。
【女报现场突击】
文_小宇
现象1:专柜要不到小样
“根据商场自己印制的宣传资料,只要5月前在YSL专柜购买某新品组合,就可以得2支6ML的粉底小样搭配2个单色眼影套装,结果付了款却才被告知正品已经全部送完。”在某外企担任前台工作的王小咪高声嚷嚷道,“我就不相信那些化妆品小样真被所谓的‘顾客’拿完,商家既然搞促销,要真送完了,未必不晓得补货,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带着疑问,记者在春熙路某商场植村秀专柜,陪同一位顾客购买了一件标价920元的美白洁颜油,“请问有没有什么小样可以赠送呢?”“是这样的,由于换季,销售比较火爆,到月末时候本月度小样已经全部送完了。”听闻想要小样,专柜BA马上打起了“太极”。“那是不是下个月初,我可以凭这次小票,重新领取一份小样呢?”顾客MM紧追不放,“抱歉小姐,因为我们每月都是有计划的,下月的小样在市场中的投放计划根据销售侧重,很有可能和这个月不一样。”顾客MM顿时声音提高了一度:“意思就是反正不能领小样对吧!”见对方开始“冒火”,BA却显得十分有涵养,莞尔一笑:“小姐,不能这么说,公司产品小样管理很严格,每件发放都有登记.今天您没拿到只是例外,以后肯定有机会领取,欢迎您下次惠顾。”随即,记者又独自走访了玉兰油、圣罗兰、雅顿等知名化妆品专柜,开门见山直问BA有无小样赠送,均吃了闭门羹。面对质疑,BA的说法各异,除了拿“已经送完”当挡箭牌外,还有BA反问记者,本来柜台已经配合商场搞活动做了降价处理,买300元返100元代金券,优惠尺度已经够大了,怎么可能再让利消费者送小样呢?
现象2:格子铺小样哪里来?
在小科甲巷一个不到5平米的小商铺中,人潮涌动,从粉底到护肤品、卸妆油,再到香水、眼线笔,全是知名品牌,不同的是,这些东西都小了一号,中午时分,不少打扮入时的美女们正相拥在此选购。“他们货挺正的,我都是回头客了。”见记者拿着一个倩碧的黄油犹豫不决,一买家热情介绍,“你就放心嘛,我不是店主,但经常在这买东西,东西实在。”“回头客”直言,她因为多次购买,了解到该店因为有亲戚在在成都某商场做柜台主管,因此有进货途径,不少货就是她从各大商场的专柜售货员手里收来的,所以东西绝对放心,而价格却便宜很多。记者四处观察一番,只见不少化妆品外部透明塑料皮上都用黑虚线标着“非卖品”三字,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一应俱全,它们的剂量一般在5ml-15ml,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但价格却着实优惠,比同等剂量的正品便宜一半以上,如雅诗兰黛纤密深邃睫毛膏,专柜正品要220元,在这里只需花上30元就能淘到该睫毛膏的2.8ml装, 在商场要价300元的雅诗兰黛流金熠彩双色眼影,小样装40元就能搞定。“你要快点选哦,这货走得很快,不早点下手,就只有被别个买走了。”那名热心顾客提醒道。
1、Dior红色一号30天售出:217件
专柜售价840元/30ml
网络售价72元/10ml
2、Dior魅惑超模唇膏30天售出:38件
专柜售价260元/3.5g
网络售价42元/1.4g
3、Kose/高丝雪肌精洁颜霜30天售出:48件
专柜售价260元/150g
网络售价19元/25g
来源2:品牌公司总部
爆料人:某跨国公司品牌公关助理 JAN
送媒体和客户的产品上千件
JAN曾任职于某化妆品集团,其下的品牌线有几十条,包括系列产品上百个。他曾经内部调动,前后任了不下五个品牌的公关,“公关的红利礼品很多的。送媒体——不仅需要赠送大量新品以便和美容编辑维护日常关系,并且还要投递大量产品提供给每一家杂志做静物拍摄,这一块扣一点就是上百的量,再分装的话量就更大;如果这一块卡得很严,还有送客户,做活动这一块,一下子又会批下来几千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店更新不定时,并且只有那几个品牌,价格又还很可爱的原因。”
JAN毫不回避得说,尽管自己已经离开该集团去了另一家做世博的公关公司,但自己的网上小店生意经营得如火如荼,合伙人就是曾经的同事。
瑕疵品也能进市场
有一类产品是在到达中国后才发现包装出了问题,比如印刷印歪了,或者色号印错了,或者因为运输等原因有破损,反正就是有瑕疵;或者是半成品,比如没有批号,没有盒子;这两类产品是不能出售的,按照规定我们需要退回品牌总部或者销毁,但内部总是有路子的人,他们搞定相关关系之后就能直接出货。这就是网络上那些低价瑕疵品的出处。
过期的产品重贴批号上市
在记者快要截稿之日,JAN又主动在MSN上发来一段话:“某些代理商销售的公司还会有这样一种情况,把快过期的陈货从柜台撤回,利用一般顾客看不懂原始批号的弱点,改贴上新的中文日期标签,再贴上。”然后负责这一块的人会低价卖给下家,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
【女报现场突击】
记者在JAN的店铺里看到以下销售数据:
SK-II美之匙柔肤洁面乳30天售出:387件;Dior花蜜活颜美白护肤润色底霜30天售出:97件;Make up forever浮生若梦两用粉饼2.5G 30天售出:52件……
看了看标价,实在让人心动,以Dior润色底霜为例,专柜售价高达950元/30ml,这里3ml的小样只需要 19元,买10个达到正品的量也只需190元;而专柜售价340元/120g的SK-II洁面乳20g 小样也才卖到25元。该店的货走得很快,就连记者也手痒到加入秒杀者行列,10分钟时间拍下了一大堆。
来源3:海关走私+山寨生产线
爆料人:淘宝三皇冠卖家 鸡蛋花
真品来自海关漏洞
先说真品。第一个来源是贸易公司,一般主流品牌的贸易渠道都被欧莱雅、LVMH等集团控制,走贸易公司的一般是小众的、二流一点的或者国内根本就没有专柜的牌子。这种贸易公司在香港、广州很多,基本上都是自己有渠道逃关税。走这种渠道的东西肯定正,不过网络上除了少数有实力的卖家外,走这个渠道的人不多。因为这样订货要跑量,需要卖家既要有资金实力,也要有选产品的眼光,另外还要有稳定的下线。有的东西在海关进来的时候就被扣下,或者直接贿赂海关,或者是海关检查说检疫不合格,要销毁,在海关有关系的就直接把东西运出来了。
第二个来源是进入港台的化妆品,这些产品只要能免关税到内地,就有大把的利润。他们只要随便找一个关税证明,证明自己的货在进入当地的时候已经交过税了,而且点比较高,再进内地时就可以免税。
有一条生产线专做小样
江浙沪都有化妆品加工厂,有的说是黑厂,有的说是正规代工——原料是用集装箱封好送过来,然后本地灌装,有的做半成品,有的是成品,然后一部分就地销售,另外的再返销回去。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山寨大牌的小样直接供货给卖家。我知道有些卖家做纯粹无本生意,只是在网上找一个看上去比较靠谱的供应商,谈一个折扣,直接用供货商的图片和介绍,挂在网上卖了,再联系供应商直接发货。自己不存货,毫无风险,但是对上家的发货无法控制,以至于买家要求退货,卖家也无法兑现。
【女报忠告】
1、别疯狂使用小样
抹在脸上的东西更换得太快,肌肤总在不停地适应中,时间一长,最耐折磨的皮肤也不可避免变得敏感;再来,皮肤的新陈代谢周期是28到40天,任何产品都至少需要经过两个月才能显现出效果,如果你的小样是这几天专门保湿,后几天是抗老化,再过几天又变成美白,你到底想要哪一种效果?
2、可以屯的小样
彩妆及香水。彩妆就不用说了,多几种色彩,可以有不同的搭配及挑选余地。但如今的厂商都精明得很,彩妆小样比较少制作,或只推出片装,仅让你尝一次鲜。香水也一样,几毫升的小香水瓶子就很吸引人了,每天都有不同的味道来搭配你的衣服,更是美妙。
3、如何在网络上淘小样
看价格
太低的就不要想,虽然有的小样是免费得来的,不过是卖家就会想赚钱,否则还不如当赠品送老买家。
看评价
不要简单相信几心几钻几皇冠,也别相信100%好评,要一条条仔细看买家给的评价,认真分析一下,有的买家会说得比较委婉,但是也能看出货品的问题。
试探卖家
询问是否正品,如果没回答就不要考虑。如果是,再问卖家是否接受见面交易(非同城的买家可以说是请朋友帮忙见面交易),如果卖家一口拒绝,也不用多考虑。如果卖家说不方便,那你可以说自己去找卖家,总之堵住卖家任何拒绝的理由;再问是否接受专柜验货,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放心拍吧。另外,如果卖家告诉你他库存了很多小样,要多少都没问题,随时都有货——请当心!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小样给你买,这点是事实。
来源4:时尚媒体市场部门
爆料人:京城某都市周刊市场经理汪小汪
“我们算是‘北上广’三个城市里面做都市潮流刊做的很到位的,内容也多以美容美发类的为主,所以来这边投放广告的也是相关品牌。”小汪摇了摇头说,“金融危机导致品牌在每年预算上只会花很少的钱投放广告到纸媒,基本上电视和户外是大头。但大牌化妆品的广告我们又不能不做,在他们舍不得投放的情况下,一般就是假广告(当然出新品除外)。有一些我们会尽量说服他们易货,这样我们换回来的都是价值百万的货,需要说明的是这几百万是产品的成本价。”可想而知,仓库里堆放的是市场价格几千万的东西啦。除了在为媒体做宣传或者订阅季的时候拿来回馈读者,或者当作单位福利发放之外,剩下的就是有门路的人拿出去处理掉。
后记
或许是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记者在采访前按照程序将提纲发给各大品牌相关负责人后,大家都委婉地拒绝或互相推诿:“这个问题不在我回答的范畴,你们联系x先生或者y小姐吧。”因此只能采取暗访的形式。对于上面监管力度的质疑,某品牌公关总监说:“查?这种事,多半查无实据,最后不了了之。在我们公司也发生过好几次,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不胜防。据我所知,有品牌花大价钱请咨询公司做了物流系统,买什么东西送什么小样规定得清清楚楚,每支小样出柜前必须刷条形码,这或许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吧。”
对于这种行业潜规则,在没有相关部门能够真正介入之前,我们能做到的或许只是揭露真相,让消费者在面对小样消费时擦亮双眼,只要拥有火眼金睛,谁说他们的某些漏洞不是我们的"福利"?
对于这种行业潜规则,在没有相关部门能够真正介入之前,我们能做到的或许只是揭露真相,让消费者在面对小样消费时擦亮双眼,只要拥有火眼金睛,谁说他们的某些漏洞不是我们的‘福利’?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有那么一批习惯实体购物的消费者,她们在抱怨:为什么BA越来越小气?索要小样越来越难?经常出国公干的joyce告诉记者:“国外的BA很大方,小样大把大把送,国内只有在诸如‘三八’、‘五一’、‘十一’这样的时候才能享受小样馈赠福利,就这样还需要消费一定金额才行。”
在这一次的女报调查中,有30%的网购消费者表示,对于网上小样的来源不清楚,也不愿意搞清楚,反正花不了多少钱;有75%的实体消费者对专柜小样的去向表示怀疑。这些本该属于消费者“试吃”的小样,去了哪里?网络小样店铺的火热与专柜小样的消失有没有联系?如果有,它们是怎么流出去的?
三位曾经的“业内人”和一位淘宝三皇冠卖家对记者爆料:小样的内幕我们很清楚。
关于小样的调查表
1、 你买化妆品会追要小样吗?
A、当然,死缠烂打 85 (48.57%)
B、给就拿着 68 (38.86%)
C、无所谓 22 (12.57%)
2、 小样对于你来说意味着:
A、试用更多的新品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30 (17.14%)
B、包装很q很可爱 21 (12.00%)
C、短途旅行方便 63 (36.00%)
D、不要白不要,占便宜心理 61 (34.86%)
3、 你会因为赠送的小样而去买正品吗?
A、看需求 141 (80.57%)
B、会的 25 (14.29%)
C、不会 9 (5.14%)
4、 当BA说因数量有限小样已送完,你内心的想法是:
A、好吧,怪自己没运气 37 (21.14%)
B、鬼才相信 130 (74.29%)
C、疑惑,为什么每次都是我 8 (4.57%)
5、 你会在购物网站购买小样吗?
A、当然,相比正品很划算 26 (14.86%)
B、不知道真假,所以不敢下手 149 (85.14%)
C、我只用小样,不用正品 0 (0.00%)
揭秘
在各大品牌都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年代,国外护肤化妆品牌就已经开始盛行“小样”。那时候大多是片装,仅够试用1到5次,让你感觉产品的色泽、香味、质感、功效等,和超市里那些“尝一口”食品促销没什么区别。欧美的护肤化妆品消费者大多单纯,试用到了中意的就赶紧去买,品牌忠诚度也高,化妆厂商的“小样攻略”甚是有效。
当片装小样在日本推出时,因为日本女人比欧美人苛刻,大家开始抱怨这些片装小样没有办法试出真正的效果,并将这气出到了正品的头上。日本的大牌厂商便适时地推出了精致的瓶装小样,大多是正品的缩小版,一下子就打动了热衷精致小物的日本女人。
小样到了中国,情况就有些尴尬,一些爱占便宜的姑娘经常穿梭于百货公司的柜台,靠索要免费小样来完成每一天的保养、化妆任务,就像那些经常出现在超市试吃得饱饱的日本欧巴桑。可以看到,调查里有36%的人也明确表示“便宜不占白不占是索要小样的主要目的”。“这种行为伤害了品牌生产小样的初衷,我们无法知道你的真正需求,(这一个群体)淡化了整个群体的消费意识。慢慢的就不再将小样放到这样消耗的柜台,所以你会觉得索要小样越来越难。”宝洁对外关系事务部公关总监陈力说。
不可否认这是事实的一部分,但更多的真相在哪里?如何解释网络上和一些小店铺里小样的来源?
来源1:百货专柜
爆料人:某品牌商场柜长 侯小姐
顺藤摸瓜已是“潜规则”
我们总部隔一段时间就会送来上千支“小样”,是给顾客的小优惠,也算是一种促销手段。日资企业的小样都做得很精制,很受欢迎,但我们一般会卡的很紧,告诉顾客,小样是限量的,事实上剩下的小样的确是外流出去了。在下班的时候抓一把塞包里已经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一般外流出去的小样我们会打包卖给黄牛,一支2ml的眼霜小样可以卖到10元,经过两次转手到卖家这儿差不多就是30元。后来上面有了政策:送小样要顾客签收。我们也有对策——抱个本子与隔壁柜台的BA互相签字。在我之前的那一任店长胆子太大,下班前每种产品抓了20几支,大家没的拿了,不知道谁捅了上去,老板就把她开除了。
柜台试用装不一定真
回收产品空瓶子,然后返瓶子主人一个中样以示回报,这你清楚吧,其实就是把小样再罐装到正品的瓶子里后高价卖给黄牛。我还算比较厚道的,有些BA直接灌清水。还有一些小样我们会掉包,也就是送给顾客的是批发市场进来的,拿到网上卖掉的反而是真的。谁会怀疑专柜东西的质量呢?很多BA被揪出来,主要是自己太贪,惹了人,或者“严打”的时候被抓了典型。当然也有的BA不怕开除,每次都快进快出,被抓了就换商场。我认识一对夫妻BA,本来在一起,后来男的被开除,两人就辞职专门做黄牛了。
我们上面还有人吃货
说我们吃货,其实商场流出的量更大,因为像满金额送礼品的活动有的是专柜做,有的是商场做,不管谁做,量都是上千。每次活动开始前,商场的人就开始跟网络上的店家接触,渠道都是合作多年的,只需要报产品内容、批号、价格和数量,等货一到商场仓库,接下来少量到柜台送,更多的就整箱流出。这个过程只需要把相关的头目搞定,下面的BA或者柜长都心照不宣。
【女报现场突击】
文_小宇
现象1:专柜要不到小样
“根据商场自己印制的宣传资料,只要5月前在YSL专柜购买某新品组合,就可以得2支6ML的粉底小样搭配2个单色眼影套装,结果付了款却才被告知正品已经全部送完。”在某外企担任前台工作的王小咪高声嚷嚷道,“我就不相信那些化妆品小样真被所谓的‘顾客’拿完,商家既然搞促销,要真送完了,未必不晓得补货,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带着疑问,记者在春熙路某商场植村秀专柜,陪同一位顾客购买了一件标价920元的美白洁颜油,“请问有没有什么小样可以赠送呢?”“是这样的,由于换季,销售比较火爆,到月末时候本月度小样已经全部送完了。”听闻想要小样,专柜BA马上打起了“太极”。“那是不是下个月初,我可以凭这次小票,重新领取一份小样呢?”顾客MM紧追不放,“抱歉小姐,因为我们每月都是有计划的,下月的小样在市场中的投放计划根据销售侧重,很有可能和这个月不一样。”顾客MM顿时声音提高了一度:“意思就是反正不能领小样对吧!”见对方开始“冒火”,BA却显得十分有涵养,莞尔一笑:“小姐,不能这么说,公司产品小样管理很严格,每件发放都有登记.今天您没拿到只是例外,以后肯定有机会领取,欢迎您下次惠顾。”随即,记者又独自走访了玉兰油、圣罗兰、雅顿等知名化妆品专柜,开门见山直问BA有无小样赠送,均吃了闭门羹。面对质疑,BA的说法各异,除了拿“已经送完”当挡箭牌外,还有BA反问记者,本来柜台已经配合商场搞活动做了降价处理,买300元返100元代金券,优惠尺度已经够大了,怎么可能再让利消费者送小样呢?
现象2:格子铺小样哪里来?
在小科甲巷一个不到5平米的小商铺中,人潮涌动,从粉底到护肤品、卸妆油,再到香水、眼线笔,全是知名品牌,不同的是,这些东西都小了一号,中午时分,不少打扮入时的美女们正相拥在此选购。“他们货挺正的,我都是回头客了。”见记者拿着一个倩碧的黄油犹豫不决,一买家热情介绍,“你就放心嘛,我不是店主,但经常在这买东西,东西实在。”“回头客”直言,她因为多次购买,了解到该店因为有亲戚在在成都某商场做柜台主管,因此有进货途径,不少货就是她从各大商场的专柜售货员手里收来的,所以东西绝对放心,而价格却便宜很多。记者四处观察一番,只见不少化妆品外部透明塑料皮上都用黑虚线标着“非卖品”三字,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一应俱全,它们的剂量一般在5ml-15ml,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但价格却着实优惠,比同等剂量的正品便宜一半以上,如雅诗兰黛纤密深邃睫毛膏,专柜正品要220元,在这里只需花上30元就能淘到该睫毛膏的2.8ml装, 在商场要价300元的雅诗兰黛流金熠彩双色眼影,小样装40元就能搞定。“你要快点选哦,这货走得很快,不早点下手,就只有被别个买走了。”那名热心顾客提醒道。
1、Dior红色一号30天售出:217件
专柜售价840元/30ml
网络售价72元/10ml
2、Dior魅惑超模唇膏30天售出:38件
专柜售价260元/3.5g
网络售价42元/1.4g
3、Kose/高丝雪肌精洁颜霜30天售出:48件
专柜售价260元/150g
网络售价19元/25g
来源2:品牌公司总部
爆料人:某跨国公司品牌公关助理 JAN
送媒体和客户的产品上千件
JAN曾任职于某化妆品集团,其下的品牌线有几十条,包括系列产品上百个。他曾经内部调动,前后任了不下五个品牌的公关,“公关的红利礼品很多的。送媒体——不仅需要赠送大量新品以便和美容编辑维护日常关系,并且还要投递大量产品提供给每一家杂志做静物拍摄,这一块扣一点就是上百的量,再分装的话量就更大;如果这一块卡得很严,还有送客户,做活动这一块,一下子又会批下来几千件。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店更新不定时,并且只有那几个品牌,价格又还很可爱的原因。”
JAN毫不回避得说,尽管自己已经离开该集团去了另一家做世博的公关公司,但自己的网上小店生意经营得如火如荼,合伙人就是曾经的同事。
瑕疵品也能进市场
有一类产品是在到达中国后才发现包装出了问题,比如印刷印歪了,或者色号印错了,或者因为运输等原因有破损,反正就是有瑕疵;或者是半成品,比如没有批号,没有盒子;这两类产品是不能出售的,按照规定我们需要退回品牌总部或者销毁,但内部总是有路子的人,他们搞定相关关系之后就能直接出货。这就是网络上那些低价瑕疵品的出处。
过期的产品重贴批号上市
在记者快要截稿之日,JAN又主动在MSN上发来一段话:“某些代理商销售的公司还会有这样一种情况,把快过期的陈货从柜台撤回,利用一般顾客看不懂原始批号的弱点,改贴上新的中文日期标签,再贴上。”然后负责这一块的人会低价卖给下家,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
【女报现场突击】
记者在JAN的店铺里看到以下销售数据:
SK-II美之匙柔肤洁面乳30天售出:387件;Dior花蜜活颜美白护肤润色底霜30天售出:97件;Make up forever浮生若梦两用粉饼2.5G 30天售出:52件……
看了看标价,实在让人心动,以Dior润色底霜为例,专柜售价高达950元/30ml,这里3ml的小样只需要 19元,买10个达到正品的量也只需190元;而专柜售价340元/120g的SK-II洁面乳20g 小样也才卖到25元。该店的货走得很快,就连记者也手痒到加入秒杀者行列,10分钟时间拍下了一大堆。
来源3:海关走私+山寨生产线
爆料人:淘宝三皇冠卖家 鸡蛋花
真品来自海关漏洞
先说真品。第一个来源是贸易公司,一般主流品牌的贸易渠道都被欧莱雅、LVMH等集团控制,走贸易公司的一般是小众的、二流一点的或者国内根本就没有专柜的牌子。这种贸易公司在香港、广州很多,基本上都是自己有渠道逃关税。走这种渠道的东西肯定正,不过网络上除了少数有实力的卖家外,走这个渠道的人不多。因为这样订货要跑量,需要卖家既要有资金实力,也要有选产品的眼光,另外还要有稳定的下线。有的东西在海关进来的时候就被扣下,或者直接贿赂海关,或者是海关检查说检疫不合格,要销毁,在海关有关系的就直接把东西运出来了。
第二个来源是进入港台的化妆品,这些产品只要能免关税到内地,就有大把的利润。他们只要随便找一个关税证明,证明自己的货在进入当地的时候已经交过税了,而且点比较高,再进内地时就可以免税。
有一条生产线专做小样
江浙沪都有化妆品加工厂,有的说是黑厂,有的说是正规代工——原料是用集装箱封好送过来,然后本地灌装,有的做半成品,有的是成品,然后一部分就地销售,另外的再返销回去。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山寨大牌的小样直接供货给卖家。我知道有些卖家做纯粹无本生意,只是在网上找一个看上去比较靠谱的供应商,谈一个折扣,直接用供货商的图片和介绍,挂在网上卖了,再联系供应商直接发货。自己不存货,毫无风险,但是对上家的发货无法控制,以至于买家要求退货,卖家也无法兑现。
【女报忠告】
1、别疯狂使用小样
抹在脸上的东西更换得太快,肌肤总在不停地适应中,时间一长,最耐折磨的皮肤也不可避免变得敏感;再来,皮肤的新陈代谢周期是28到40天,任何产品都至少需要经过两个月才能显现出效果,如果你的小样是这几天专门保湿,后几天是抗老化,再过几天又变成美白,你到底想要哪一种效果?
2、可以屯的小样
彩妆及香水。彩妆就不用说了,多几种色彩,可以有不同的搭配及挑选余地。但如今的厂商都精明得很,彩妆小样比较少制作,或只推出片装,仅让你尝一次鲜。香水也一样,几毫升的小香水瓶子就很吸引人了,每天都有不同的味道来搭配你的衣服,更是美妙。
3、如何在网络上淘小样
看价格
太低的就不要想,虽然有的小样是免费得来的,不过是卖家就会想赚钱,否则还不如当赠品送老买家。
看评价
不要简单相信几心几钻几皇冠,也别相信100%好评,要一条条仔细看买家给的评价,认真分析一下,有的买家会说得比较委婉,但是也能看出货品的问题。
试探卖家
询问是否正品,如果没回答就不要考虑。如果是,再问卖家是否接受见面交易(非同城的买家可以说是请朋友帮忙见面交易),如果卖家一口拒绝,也不用多考虑。如果卖家说不方便,那你可以说自己去找卖家,总之堵住卖家任何拒绝的理由;再问是否接受专柜验货,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放心拍吧。另外,如果卖家告诉你他库存了很多小样,要多少都没问题,随时都有货——请当心!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小样给你买,这点是事实。
来源4:时尚媒体市场部门
爆料人:京城某都市周刊市场经理汪小汪
“我们算是‘北上广’三个城市里面做都市潮流刊做的很到位的,内容也多以美容美发类的为主,所以来这边投放广告的也是相关品牌。”小汪摇了摇头说,“金融危机导致品牌在每年预算上只会花很少的钱投放广告到纸媒,基本上电视和户外是大头。但大牌化妆品的广告我们又不能不做,在他们舍不得投放的情况下,一般就是假广告(当然出新品除外)。有一些我们会尽量说服他们易货,这样我们换回来的都是价值百万的货,需要说明的是这几百万是产品的成本价。”可想而知,仓库里堆放的是市场价格几千万的东西啦。除了在为媒体做宣传或者订阅季的时候拿来回馈读者,或者当作单位福利发放之外,剩下的就是有门路的人拿出去处理掉。
后记
或许是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记者在采访前按照程序将提纲发给各大品牌相关负责人后,大家都委婉地拒绝或互相推诿:“这个问题不在我回答的范畴,你们联系x先生或者y小姐吧。”因此只能采取暗访的形式。对于上面监管力度的质疑,某品牌公关总监说:“查?这种事,多半查无实据,最后不了了之。在我们公司也发生过好几次,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不胜防。据我所知,有品牌花大价钱请咨询公司做了物流系统,买什么东西送什么小样规定得清清楚楚,每支小样出柜前必须刷条形码,这或许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吧。”
对于这种行业潜规则,在没有相关部门能够真正介入之前,我们能做到的或许只是揭露真相,让消费者在面对小样消费时擦亮双眼,只要拥有火眼金睛,谁说他们的某些漏洞不是我们的"福利"?
对于这种行业潜规则,在没有相关部门能够真正介入之前,我们能做到的或许只是揭露真相,让消费者在面对小样消费时擦亮双眼,只要拥有火眼金睛,谁说他们的某些漏洞不是我们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