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时代全国轨道建设的迅速发展,地铁已经覆盖我国大部分城市,不少城市已经改善交通出行方式、提前步入地铁时代。紧抓“轨道建设与城市建设互促发展关键时期”的时代机遇,为优化城市功能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疏解主城人口,推进新城城镇化发展,提升新城区土地价值,地铁小镇应运而生,并将成为地铁城市新名片。通过研究地铁小镇的建设背景及意义,总结分析国内外地优秀案例,探索地铁小镇未来发展思路及规划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地铁城市;地铁小镇
1、地铁小镇的建设背景及意义
1.1宏观建设背景
截至2017年6月,中国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共计32个,包括29个大陆城市和3个港澳台城市。我国地铁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建设已成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议题,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正逐步从传统的“圈层拓展+新区带动”转向以轨道交通节点为核心的“轴线开发+细胞区域集中”。轨道交通作为高效、集约低碳的工具,吸引人口及产业向新区迁移,围绕地铁站点逐渐形成城市新中心。
1.2定义、目的及作用
1.2.1地铁小镇的定义
“地铁小镇”是依托城轨、地铁、轻轨等快速轨道交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相对独立又便捷通勤、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城市功能聚集区。
1.2.2地铁小镇建设目的及作用
地铁小镇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实现未来“世界级地铁城市” 目标,疏解中心城人口,强化轨道交通走廊对人口和产业的定向集聚作用,支撑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未来给城市提供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的空间载体,同时传承地方特色和人文传统,打造城市名片,突出新城形象。
1.2.3地铁小镇与特色小镇的关系
地铁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是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集聚和通达作用,通过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强调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在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在现有产业和人口基础上,突出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集合。地铁小镇建设遵循国家关于特色小镇的有关政策和建设标准。
1.2.4地铁小镇与地铁新城的关系
地铁小镇是以轨道组团站点或端头站点为依托建立的城镇,其轨道站点是城市郊区型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公交接驳的换乘中心;其功能产业强调特色化,突出一镇一主导、一镇一特色。地铁新城是以轨道枢纽站点或中心站点为依托建立的新城,其轨道站点是区域级公共服务中心或城市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其功能强调综合多样化。地铁小镇强调特色产业、居住、生态,地铁新城则更综合,包括居住、产业、商服、文娱、教育、医疗等。
2、地铁小镇的案例研究
2.1国外地铁小镇
日本东京多摩新城为了完善南北向的公共交通网络,连接客流量大的多摩新城与大学等,建设了多摩都市单轨电车,围绕TOD商业、廊道延长步行交通,打造主题名片、树立鲜明新城形象,同时打造开放核心、配套高端中央公园。日本幕张位于日本千叶县,是分散东京城市职能,推动千叶产业升级的重要项目,集国际商务、研发、教育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商务核心区。
2.2国内地铁小镇
香港东铁线大埔墟站,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导功能为体育、文化教育,0-200m设施包含大埔墟体育馆、恩主教书院、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200-500m设施包含香港铁路博物馆、挪威学校、公共小巴总站等设施。香港沙田站,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以商服、公服为主导功能0-200m设施包含沙田(购物)广场、养老院等设施,200-500m包含新城市中央广场、公共图书馆、大会堂、香港文化博物馆、公交首末站等设施。 南京青龙小镇地处南京主城区东侧,依托现状生态环境和轨道交通建设,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集约紧凑、保留历史记忆、可步行的国际化生态新城。
2.3案例总结
总结国内外已建成案例,总结出地铁小镇的基本特点。规划一般选址于新城区轨道组团站点或端点站,周边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规划范围为3-5平方公里(轨道站点周边1000-1200米),核心建设区范围为1平方公里(轨道站点500米范围),人口规模规划一般控制在3-5万人。站点周边发展有鲜明的功能特色,依托交通、旅游资源、景观资源,形成了商业发展突出的集居住、旅游、购物、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居住中心、交通枢纽及新城形象代表。
3、地铁小镇的分类及规划策略
1.2地铁小镇的分类
3.1.1以居住为主的TOD组团型
是以公共交通为中心,以适宜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混合用途”城市中心。TOD组团(小镇)规划建设的基本特点:一是依托多个公共交通核心(站点)发展轨道线路与道路构成网络,依托多个轨道站点辐射区域聚集而成组团;二是站点辐射范围决定建设边界基于步行舒适的尺度,站点的辐射半径不超过1KM,组团的边界基本据此划定。
3.1.2以产业为特色的园区组团型
是有至少1-2种主导特色产业及服务功能,突出“一镇一业”的地铁特色小镇。产业及其他功能业态,围绕站点圈层,生产和居住组团各自的内向型生产、生活中心;研发、商务、商业等多功能的综合公共中心完善城市功能。包括商贸物流型、新型产业型、康体疗养型、生态旅游型、文化创意型、高端制造型、地方特色产业型等。
1.3地铁小镇的规划策略
3.2.1以TOD模式为主导,引导站城一体化发展
以轨道站点为中心引导新城低碳集约发展,构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的站城一体化发展区。站点周边高密度、高强度开发,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实现地铁小镇轨道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2.2以轨道交通+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形成完善的内部公共交通接驳系统
小镇建设围绕轨道站点,完善步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线路,构建了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步行等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完善的交通接驳系统,实现轨道站点与商业人流转换及与地面交通全方位接驳。
3.2.3以站点为中心营造生活社区,站点周边功能高度复合
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形成圈层式空间布局,结合轨道中心布置中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医疗服务、商业商务等多项公共设施,为小镇提供功能多样化、配套全面的服务。兼顾产业发展与产业服务,形成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社区。
3.2.4主题特色鲜明,塑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基于小镇自身资源优势,明确其主题特色,功能主题化,有利于增加其商业和住宅产品价值,强化小镇对主城区的人群吸引。人性尺度的高品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和经营与社区公共配套融合,提升社区的居住体验与内在品质。
关键词:新时代;地铁城市;地铁小镇
1、地铁小镇的建设背景及意义
1.1宏观建设背景
截至2017年6月,中国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共计32个,包括29个大陆城市和3个港澳台城市。我国地铁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建设已成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议题,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正逐步从传统的“圈层拓展+新区带动”转向以轨道交通节点为核心的“轴线开发+细胞区域集中”。轨道交通作为高效、集约低碳的工具,吸引人口及产业向新区迁移,围绕地铁站点逐渐形成城市新中心。
1.2定义、目的及作用
1.2.1地铁小镇的定义
“地铁小镇”是依托城轨、地铁、轻轨等快速轨道交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相对独立又便捷通勤、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城市功能聚集区。
1.2.2地铁小镇建设目的及作用
地铁小镇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实现未来“世界级地铁城市” 目标,疏解中心城人口,强化轨道交通走廊对人口和产业的定向集聚作用,支撑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未来给城市提供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的空间载体,同时传承地方特色和人文传统,打造城市名片,突出新城形象。
1.2.3地铁小镇与特色小镇的关系
地铁小镇是特色小镇的一种,是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集聚和通达作用,通过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强调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在大城市内部或周边,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的,在现有产业和人口基础上,突出特色产业导向、景观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集合。地铁小镇建设遵循国家关于特色小镇的有关政策和建设标准。
1.2.4地铁小镇与地铁新城的关系
地铁小镇是以轨道组团站点或端头站点为依托建立的城镇,其轨道站点是城市郊区型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公交接驳的换乘中心;其功能产业强调特色化,突出一镇一主导、一镇一特色。地铁新城是以轨道枢纽站点或中心站点为依托建立的新城,其轨道站点是区域级公共服务中心或城市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其功能强调综合多样化。地铁小镇强调特色产业、居住、生态,地铁新城则更综合,包括居住、产业、商服、文娱、教育、医疗等。
2、地铁小镇的案例研究
2.1国外地铁小镇
日本东京多摩新城为了完善南北向的公共交通网络,连接客流量大的多摩新城与大学等,建设了多摩都市单轨电车,围绕TOD商业、廊道延长步行交通,打造主题名片、树立鲜明新城形象,同时打造开放核心、配套高端中央公园。日本幕张位于日本千叶县,是分散东京城市职能,推动千叶产业升级的重要项目,集国际商务、研发、教育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商务核心区。
2.2国内地铁小镇
香港东铁线大埔墟站,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导功能为体育、文化教育,0-200m设施包含大埔墟体育馆、恩主教书院、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200-500m设施包含香港铁路博物馆、挪威学校、公共小巴总站等设施。香港沙田站,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以商服、公服为主导功能0-200m设施包含沙田(购物)广场、养老院等设施,200-500m包含新城市中央广场、公共图书馆、大会堂、香港文化博物馆、公交首末站等设施。 南京青龙小镇地处南京主城区东侧,依托现状生态环境和轨道交通建设,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集约紧凑、保留历史记忆、可步行的国际化生态新城。
2.3案例总结
总结国内外已建成案例,总结出地铁小镇的基本特点。规划一般选址于新城区轨道组团站点或端点站,周边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规划范围为3-5平方公里(轨道站点周边1000-1200米),核心建设区范围为1平方公里(轨道站点500米范围),人口规模规划一般控制在3-5万人。站点周边发展有鲜明的功能特色,依托交通、旅游资源、景观资源,形成了商业发展突出的集居住、旅游、购物、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居住中心、交通枢纽及新城形象代表。
3、地铁小镇的分类及规划策略
1.2地铁小镇的分类
3.1.1以居住为主的TOD组团型
是以公共交通为中心,以适宜步行距离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混合用途”城市中心。TOD组团(小镇)规划建设的基本特点:一是依托多个公共交通核心(站点)发展轨道线路与道路构成网络,依托多个轨道站点辐射区域聚集而成组团;二是站点辐射范围决定建设边界基于步行舒适的尺度,站点的辐射半径不超过1KM,组团的边界基本据此划定。
3.1.2以产业为特色的园区组团型
是有至少1-2种主导特色产业及服务功能,突出“一镇一业”的地铁特色小镇。产业及其他功能业态,围绕站点圈层,生产和居住组团各自的内向型生产、生活中心;研发、商务、商业等多功能的综合公共中心完善城市功能。包括商贸物流型、新型产业型、康体疗养型、生态旅游型、文化创意型、高端制造型、地方特色产业型等。
1.3地铁小镇的规划策略
3.2.1以TOD模式为主导,引导站城一体化发展
以轨道站点为中心引导新城低碳集约发展,构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的站城一体化发展区。站点周边高密度、高强度开发,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实现地铁小镇轨道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3.2.2以轨道交通+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形成完善的内部公共交通接驳系统
小镇建设围绕轨道站点,完善步行系统和公共交通线路,构建了常规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步行等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完善的交通接驳系统,实现轨道站点与商业人流转换及与地面交通全方位接驳。
3.2.3以站点为中心营造生活社区,站点周边功能高度复合
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形成圈层式空间布局,结合轨道中心布置中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医疗服务、商业商务等多项公共设施,为小镇提供功能多样化、配套全面的服务。兼顾产业发展与产业服务,形成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社区。
3.2.4主题特色鲜明,塑造高品质公共空间
基于小镇自身资源优势,明确其主题特色,功能主题化,有利于增加其商业和住宅产品价值,强化小镇对主城区的人群吸引。人性尺度的高品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和经营与社区公共配套融合,提升社区的居住体验与内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