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喜剧之社会喜剧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yao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自有电影以来,喜剧一直是主流。喜剧电影创作意识的真正兴起及规模的扩大,还是近30年间的事。此间,出现了一大批突破地域界限,让观众开怀大笑的喜剧影片,成了推动香港电影业繁荣的关键之一。
  1973年,楚原执导了《七十二家房客》,电影改编自展现旧上海小市民百态的战前话剧,却巧妙地反映了香港时弊。影片票房收入远远超过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名列当年的票房冠军,更成功地让粤语片起死回生,堪称经典喜剧。(图1)
  故事发生在一旧式庭院里,包租婆八姑限制房客每天只能用两桶水,引出了许多是非。2004年,这一幕关于“水”的喜剧,在当年大卖的周星驰电影《功夫》里得到再现。(图2)
  30年间,香港喜剧分出很多类型,最受欢迎的是社会喜剧,即用喜剧方式针砭时弊的电影作品。把最沉重的问题用最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是社会喜剧的最大优势。社会喜剧巧妙地反映了香港近几十年来的社会状况,以草根为基础,在嘻笑怒骂中张扬着逆境中求生存的香港精神。在创意少、跟风多的香港电影界,社会喜剧独树一帜,大放光芒。
  七八十年代,是许氏兄弟鬼马喜剧的天下;八九十年代,是社会喜剧百花齐放的年代;而现在,新世纪、后现代的拼贴解构式喜剧最受欢迎。但它们涉及的社会问题却大同小异,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刚刚迈入经济起飞期,许冠文电影的出现,使民众极有代入感,无形中成为迷惘现实中最大的解脱。社会喜剧的笑点究竟在哪里?究竟涉及了哪些令香港民众动容的社会现象?
  喜剧是香港人在动荡岁月中的自我调剂,也是本土电影业在西方影片冲击下求生存的不屈抗争。尤其是七八十年代风行的鬼马喜剧,将社会喜剧电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香港喜剧之王,如今的观众多数都会想到周星驰。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还有一位集“制、编、导、演”于一身的名震影坛的笑星——许冠文。
  20世纪40年代,知名国乐师许世昌和妻子从广东移居香港,他们有4个儿子: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许冠杰。而“许氏一门,文武英杰”在以后的几十年间成了香港艺坛冠绝一时的人物,尤其是许冠文和许冠杰,分别创造了七八十年代粤语电影和粤语音乐事业的巅峰,影响直至今日。
  1972年,许冠文被导演李翰祥选中,主演喜剧片《大军阀》,一举成名。几年后,他自立门户,身兼编、导、演三职,拍摄了创业作《鬼马双星》,在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将电视剧中的搞笑桥段运用到电影里,许氏鬼马喜剧由此形成雏形。此后拍摄的《半斤八两》,打破了香港电影史的最高票房纪录。从此,许氏电影之路一发不可收拾。(图3)
  一、社会哈哈镜之我的老板真小气
  1.《半斤八两》
  “鬼马”是我国南方方言,意指古灵精怪、聪明狡黠的意思,用来形容许氏喜剧中的人物恰如其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经济处于发展阶段,打工者忙得几乎没有星期天。许冠文以喜剧形式演绎这段历史,拍出了电影《半斤八两》。影片以私家侦探为题材,将笑点集中在打工仔艰苦的生活及刻薄的老板,反映了当时的劳资关系。影片中的一段厨房大战,被后人称为香港喜剧电影的经典段落。(图4)
  《半斤八两》的主角黄若思是一个刻薄成性、极度贪财的私家侦探社社长,但他的侦探社却连赔了8年。为了提高业绩,他雇用了擅长功夫的李国杰,但他刻薄的本性却让员工们苦不堪言。
  许冠文电影的经典之处就是:用喜剧的眼睛看社会问题。老板黄若思的刻薄,打工仔的无奈,正是当时香港社会的普遍现象。《半斤八两》的重头戏是为被雇主剥削的小职员平反。影片中的李国杰屡破奇案,还抓住了一帮悍匪,获得警方嘉奖。他将学到的侦探本领现学现卖,在黄若思的万能侦探社旁边又开了一家全能侦探社,从而抢走了原老板的生意。
  《半斤八两》借喜剧的手法宣泄了打工仔的不满和他们在无假期生活中的自我调剂。而这些鬼马人物的乐观生活态度也是当时香港人的真实写照。黄若思和李国杰最后达成了五五分帐协议,就是许冠文作为电影导演和编剧对美好未来的投射。
  2.《摩登保镖》
  1981年,许冠文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摩登保镖》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头衔。电影里,许冠文扮演的阿昌和《半斤八两》中的角色类似,身为王氏保安公司大队长兼教官,他自命不凡,耍小聪明,好大喜功。阿昌时常令属下在超市扮小偷,以显示自己的破案能力。除此,阿昌还有一套不合逻辑、不切实际的保镖教育理论。(图5)
  小龙到王氏保安公司做保安,海归太子冯淬帆隐瞒身份也来公司当保安,探查公司工作情况,他们经常被阿昌的摩登理论整得苦不堪言。
  许冠文经常在电影中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件,比如《摩登保镖》里的银行劫案,就源自当时在香港九龙发生的一起抢劫案,并且在保安与匪徒的追逐斗智中,加入诸多紧张刺激的滑稽笑料。
  从创业作开始,许氏喜剧大都是兄弟合作,在《摩登保镖》中体现得最明显:大哥许冠文出演刻薄猥琐、自作聪明的资产阶级,小弟许冠杰是憨厚纯情的小生,三哥许冠英一贯出演倒霉角色,只有二哥许冠武作为制作人,偶尔客串些配角。许氏兄弟先后创下3次香港最卖座电影纪录,同时打入日本、加拿大等国电影市场。
  在抓捕银行劫匪中,阿昌表现懦弱,阿杰机智勇敢立下功劳。之后,太子现明身份,提拔阿杰作大队长。而阿昌因为只差一个月便能领到5万元退休金,只能忍气吞声继续作普通保安。
  阿昌终于得到了5万元退休金,摩登理论也得以在公司继续推行。小龙却因欠债,被公司控告。为了帮助小龙,阿昌把退休金还给了老板。
  在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身上,体现了许冠文创作角色的一贯特性:一开始刻薄小气、喜爱吹牛;然后经历挫折,回到原点;再接着自我检讨,改过自新。这种充满了小市民特质的角色,是许冠文电影在香港赢得大量观众的重要原因。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氏兄弟的喜剧电影几乎和票房保障是同义词。许冠文相貌普通,很少刻意地挤眉弄眼,表演中毫无笑容。但由他设计的角色的身份、处境、对白,总是令片中笑料迭出;他越是不笑,观众越笑得厉害,因此博得了“冷面笑匠”称号。他设计的一些造型和动作,不仅在坊间广为流传,在以后的香港喜剧电影中也可看到借鉴痕迹。
  社会类喜剧之所以能让观众发笑,正是因为沉重的现实太过压抑,人们希望寻找舒缓压力的途径。许氏喜剧电影开辟了一个辉煌的喜剧电影时代。随之而来的创新之作、跟风之作、续集之作,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银幕上各领风骚。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使香港喜剧电影注定被载入世界电影史册。
  纵观整个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票房冠军,喜剧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见喜剧电影是香港电影全盛时期最被观众认可的类型之一。
  20世纪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繁荣 期,电影从业人员大多在西方受过高等教育及专门训练,电影观念,特别是动作及特技摄影,制作质素都有明显提高,相当一部分已达到了国际水平。更为重要的是,“纯香港”电影兴起,本地都市生活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影片涉及的社会问题,既反映了小市民的暴富心态,也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共存;既有如何保存传统的道德操守,也有对家庭和亲情观念的回归。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社会哈哈镜之快钱快钱快快来
  香港经济克服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景气,开始蓬勃繁荣。而这时,香港人的本地意识和对快钱的渴望日益兴盛,有钱的人是老大,没钱的人靠边站,这种极端物质和现实的想法成了香港社会的主流。
  1.《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中的骠叔一家就是这股潮流中的人,属于典型的香港小市民。骠叔在电视台工作了18年依然没有升迁;骠婶热衷于买彩票,希望改变穷困命运;3个女儿各自为政,经常吵闹不堪。
  骠婶无意中选的号码竟然中了头彩,1900万的奖金让这个几乎破产的家庭顿时迈入了富豪行列。
  然而,从影片的片名就可以看出,从天而降的财富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福。骠叔的小女儿被觊觎财富的坏人绑架,勒索2000万作为赎金。而此时骠叔存钱的银行倒闭了,一家人又回到了穷困。最后,虽然女儿被救了,但钱财却怎么也追不回来,骠叔一家只能回到廉租屋继续生活。这才有了续集故事的发展。
  《富贵逼人》和续集《富贵再逼人》、《富贵再三逼人》是一套三部曲的家庭喜剧电影,故事编得相当完整,围绕着一笔从天而降的巨额财富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过程,针对当时香港人想借六合彩发财的想法大做文章,重点张扬了钱财虽好,但不及亲情可贵的传统道德观。在热闹搞笑中显得温馨感人。(图6)
  续集中,再度经历彩票风波的一家人团结一心,为偿还债务在餐厅打工。平安夜前夕,骠叔发现他们在加拿大买的彩票居然没有过期,这笔巨额奖金成了最好的圣诞礼物。
  既有大团圆的喜剧结局,又能表现香港人在“一夜暴富”的梦想和“脚踏实地”的现实之间的挣扎。《富贵逼人》系列电影算是数一数二的作品了。
  2.《97家有喜事》
  同样借用“彩票情结”讽刺香港人快钱意识的,还有影片《97家有喜事》。故事从老家大宅开始,父亲老老头和长子老良、次子老非、么子老恭,还有一侗人如其名的媳妇——贤淑。(图7)
  小弟老恭终日游手好闲,老良与老非决定联手整他。老恭过生日那天,老良叫老恭按照前期的大奖号码去买六合彩,晚上在家中播出以前开奖结果的录影,于是,老恭误以为真的中奖了。
  当晚,老恭约女伴出外狂欢,酒过三巡又与人对赌,欠下了巨额债款。虽然他答应翌日领奖后立即还款,但又遭遇车祸受了点轻伤。电脑开奖后,老恭得知没有中奖,如同遭遇晴天霹雳。而此时,恶霸老千追上门来,老恭只好装成痴呆。
  此间,老恭遇上了倾心的女孩子。但由于他的风流韵事前科累累,就连进电梯都能与众多的前女友们不期而遇。这段爆笑场景着实体现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彩票如此,爱情也如此。
  一张彩票,让家庭、亲情关系受到极大的考验,但也让老恭在装傻扮痴中意识到了亲情的可贵。从这点上说,《97家有喜事》和《富贵逼人》都是地域特色浓厚的港式“合家欢”喜剧的典型代表。
  三、社会哈哈镜之人际关系是非多
  《富贵逼人》系列之所以能引起观众共鸣,在于通过骠叔一家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折射出当时香港小市民的普遍行为和心态。
  1.家庭关系
  在彩票中奖前,骠叔和家人是典型的香港小市民,每天关心的就是身边的事情,尤其和钱有关系的事,总能让骠婶发狂。
  彩票中奖后,骠叔一家自然也表现出了小市民该有的态度。
  《富贵逼人》系列中,导演刻画了几段梦境。骠叔和骠婶在梦里变成了暴发户,不仅家里铺着绘有彩票图案的地毯,连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都变成了家仆。发财心切的小市民具有的陋习都在梦境里得到了展示。电影讽刺了香港人渴望不劳而获的投机心态,骠叔一家所中的巨额奖金不过是黄粱一梦。即使在梦里都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反而成了一连串不幸的开始。
  但《富贵逼人》毕竟是一部张扬人性本善的喜剧,电影最终都会向“善”的方向进发。骠叔一家虽是小市民,但面临亲情考验时,却表现出大智慧和大善良。
  正是这种千金难买的亲情感动了绑匪之一,让他下定决心改邪归正,帮助骠叔的小女儿逃跑。
  钱财得失,在亲情面前都必须让步,骠叔一家获得了大团圆的结局。这样的喜剧模式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和成功,证明了在涉及家庭关系的电影中,大多数观众还是倾向于乐观、积极和好笑的结局。
  2.邻里关系
  骠叔一家住在香港廉租屋内,这种高达几十层的建筑通常会容纳无数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人,邻里关系复杂无比。
  丈夫上班后,家里的太太和孩子们每天只能靠打打麻将、闲聊八卦度日。这些整日里家长里短的邻居们,正是社会喜剧在廉租屋内的缩影。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系列第二集《富贵再逼人》中,骠叔一家走头无路时,是邻居们帮了大忙。骠婶发现自己在加拿大买的彩票中了2000万,但此时一家人已经一文不名,骠叔去求原公司经理,被拒之门外。骠婶撒谎说大女儿在加拿大出了车祸,要赶去看她,是邻居们东拼西凑,筹足了路费。
  因此,骠叔一家中了巨奖后,还会感念邻里恩情,回到廉租屋给大家发红包,其乐融融的景象和从骨子里透出的草根情谊,贯穿了整个《富贵逼人》电影系列。
  四、社会问题之家庭问题无小事
  反映家庭问题的社会喜剧一直在香港观众中拥有广泛认同度,以《大富之家》和《家有喜事》系列为代表的,展现三代、乃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故事电影,尤其受到喜爱。这些影片浓缩了香港人的家庭观、责任观的沿袭变化,因此一直保持着票房的长盛不衰。
  1.沟通和交流
  《大富之家》故事围绕着香港富翁任大宽一家,由于“代沟”相隔,烦恼事不断。大儿子夫妻不和,二儿子与父亲冷战,小儿子不懂事,女儿又在外求学。冬至后不久,女儿求安归国,却带回来一个高鼻梁、黄头发的罗伯特。从此,任家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图8)
  首先改变的是求安与表哥忠孝的婚事,求安对忠孝没有感觉,只好求助于罗伯特,在大庭广众之下上演了抢婚的戏码,让一家老小人仰马翻。
  小儿子求其带着二哥求贵画的漫画书去学校,训导主任何守贞认为漫画书意识不良,要求请家长。求其无奈,找二哥假扮父亲,求贵和何守贞发生了争执。
  求贵与守贞的妹妹守洁感情日深,守贞知道后,上门找“求其的爸爸”算 帐,又与任嫂发生了误会,致使家庭矛盾达到巅峰。
  《大富之家》里最明显的是,旧式爱情观道德观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和融和。罗伯特自小生活在国外,行为举止西化;而何守贞痛恨的漫画也与传统的课堂教育背道而驰。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冲突才让人发笑,并且还能在笑声中体会中国人的“团圆”情结。
  大年三十晚上,任嫂对着家人不齐的饭桌掉泪,任大宽也深深后悔平日对儿女过于严厉、缺少爱心。这时门铃响起,影片的高潮来临,在一家人欢笑声中,一副“大富之家,以爱为本”的大红对联挂上了厅堂。
  2.道德和责任
  《家有喜事》是以一个问题多多的家庭为背景展开故事的,影片把重心从沟通和交流转到了道德和责任,顺应了香港当时的社会变化。(图9)
  香港由于处在中西方文化的夹缝中,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同时顺应发展变化,是每个香港人都要解决的问题。故事围绕着常满、常欢、常苏3个性格迥异的兄弟。老大常满表面恭顺,却嫌弃糟糠妻子的外形,暗地里交了一个女朋友;老二常欢是典型的花花公子,主张博爱;老三常苏娘娘腔,行事诡异。男人婆梁无双是他们的表姑妈,时常来吃白食,和常苏是死对头。
  大哥常满的风流韵事终于曝光,大嫂伤心忙然无措。此时,小弟常苏又出了个馊主意,让原本就乱七八糟的事态变得雪上加霜。
  常满悔不当初,想尽办法要追回大嫂,但无奈又碰上挡路人,令他的追妻计划再度受挫。
  《家有喜事》和《大富之家》都以“合家欢乐”为主题,引发矛盾的焦点都是日常生活小事,故事编得完整,既疯狂爆笑,又温馨感人,是完全城市化、本地化、娱乐性、现代感强烈的香港电影。影片中都塑造了地道的香港小人物形象,深深唤起了观众的认同。例如,娘娘腔常苏和男人婆梁无双之间的恩怨,无论看多少遍,都会让人忍俊不禁。
  合家欢式的喜剧,无论多大的矛盾,到了影片的最后都会得到合理的补偿。不仅迎合了观众的心态,也符合社会喜剧在轻松中使人舒缓压力的一贯特征。《家有喜事》的结局十分美好,老二常欢终于明白了真爱难求的道理,老三常苏则与男人婆梁无双擦出了爱情火花,而大哥常满也幡然悔悟,追回了妻子。
  《家有喜事》和《大富之家》两部电影,结局都是其乐融融的大团圆。而电影中明星们的表演收放自如,娱乐程度货真价实;电影充满了人性、温情、浪漫。影片对包装的讲究,对噱头的安排,对分寸的掌握,大有学问,获得商业成功绝非偶然。更难得的是,“合家欢”式的喜剧电影,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回归。
  喜剧,或许搞笑的桥段会层出不穷,但隐藏在背后的深刻社会主题却几乎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每个时代各有对喜剧电影的不同需求,也会出现顺应潮流的电影人。社会类喜剧总会随着不同社会问题的滋生,带来“似非而是”的惊喜。
  五、社会哈哈镜之中西冲突问题多
  《97家有喜事》里,老非的女朋友金毛玲的出场,造成相当震撼的一幕。
  摩托车喷出的黑气,毁掉了老爹最喜欢的兰花。这种带有隐喻性质的镜头为评论家解读电影提供了有趣的依据。
  《富贵逼人》系列第二集里,骠叔一家前往加拿大生活,大女儿的几个外国同学让崇尚东方审美情趣的骠叔经受了巨大的打击。
  东西文化冲突似乎成了不可调和的现象,事实果真如此吗?
  《鸡同鸭讲》是另一部反映东西文化冲突的电影,而冲突后的融和才是香港电影人所在意的关键。
  《鸡同鸭讲》拍摄于1988年,许冠文再度演绎刻薄老板,成功地演活了旧式“烧鸭”在西式“炸鸡”入侵后,挣扎转型并且生存的故事。(图10)
  故事发生在一家传统的烧鸭店里,老板阿文刻薄无比,店里脏乱不堪、服务态度恶劣,全靠没有竞争才使得生意兴隆。但突然有一天,街对面开了一家连锁炸鸡店,整洁的环境、亲切的服务拉走了几乎全部的顾客。顷刻间,老许记烧鸭店面临倒闭的危险。
  老许记烧鸭店不仅失去了顾客,伙计也跳槽去了炸鸡店。为了争取生意,国产烧鸭和外来炸鸡在香港街头上演了一幕精彩绝伦的追逐大战。
  香港社会中,古老的东方意识在西方商业化潮流的冲击下,如果不能依时而变,必然会被淘汰。这场令人忍俊不禁的鸡鸭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幸好老许记烧鸭店并没有就此被淘汰,原本跳槽的员工被炸鸡店开除,而老板阿文又收留了他。店里开始改变,员工的训练、食品的推陈出新、市场的宣传,使新许记烧鸭店终于登场了。
  《鸡同鸭讲》是许冠文投资的首部电影,制作阵容空前强大。这部电影为许冠文获得了198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华语电影桂冠、美国电影学会国际喜剧最佳男主角奖,影片作为午夜场首映,创下全场爆满的纪录,并成为暑期最卖座电影。由此,许冠文获得了拿破仑商业奇才娱乐界荣誉奖。
  六、社会哈哈镜之喜剧传承新世纪
  1959年,大批粤语片电影人为筹款兴建华南影联会址,拍摄了《豪门夜宴》;32年后,《豪门夜宴》重拍,这次是为了捐助华南水灾的公益演出。影片汇集了曾志伟、郑裕玲、梅艳芳、张国荣、周星驰等众多大牌明星,制作班底集中了香港影坛精英。影片让观众津津乐道。(图11)
  最让人惊讶的是电影的最后一幕,“冷面笑匠”许冠文和正如日中天的“喜剧之王”周星驰争抢一个鸡头。两位搞笑高手的对手戏或许令人大呼过瘾,但未尝不是在故意强化新老喜剧天王的对峙和传承意味。
  拍第一部电影时,许冠文30岁,1991年,出演《豪门夜宴》的他已年届五十,而同片献艺的周星驰刚巧也是30岁。面对喜剧新贵的冲击,许冠文的电影似乎开始“落伍”,人们更倾向于周星驰式的搞笑表演。“冷面笑匠”终于渐渐淡出幕前。
  进入21世纪,香港人逐渐对本地电影失去信心,而泛滥的喜剧片更是让电影业蒙上了阴影。无独有偶,2004年在香港上演的贺岁喜剧《鬼马狂想曲》,在导演韦嘉辉东拼西凑的风格浇筑下,成就了对70年代香港鬼马喜剧的再次致敬。(图12)
  韦嘉辉在《鬼马狂想曲》中大量借用了许冠文代表作《半斤八两》中的搞笑桥段,刘青云、古天乐、陈小春分别模仿许氏三兄弟的角色和台词,令熟悉许氏影片的观众会心一笑。
  从《七十二家房客》算起,社会喜剧已经在香港辉煌了30年。
  据说,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更新换代迅速,“喜新厌旧”成了时代的主流;反之,“怀旧”却变为人们格外珍惜的美德。诚然,新世纪喜剧的风格已经成了大杂烩,滥竽充数的喜剧电影层出不穷。但香港影人依然孕育出了《金鸡》系列和《麦兜的故事》系列电影。前者借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折射香港社会的变迁;后者以草根民众的视角传达出生活的美好和无奈。这样的影片才是“用喜剧的眼睛看社会问题”当之无愧的典范。或许这就是香港人的精神。
  回顾许多经典的香港社会喜剧,发现其中有很多共通之处:性格鲜明的滑稽角色,忠奸立判的诙谐斗智;情节虽简单,构思却精心;演员天生的幽默喜感,充满市井谐趣的主题曲,等等。今天看来,我们依然要为香港电影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取得的平衡大加赞叹。
  


  


  


  


  


  


  


  

其他文献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几只大熊猫幼仔在运动场做着游戏,它们攀上爬下,尽情地玩耍嬉戏,十分活泼可爱。(图1)  它们都是去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1岁左右的大熊猫幼崽,身体健康、活泼好动。但在30多年前,大熊猫幼仔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兽医院院长兰景超说,八九十年代,大熊猫幼仔常发生不明原因的腹泻,有的治不好就死掉了。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王成东说,调查发现,有40﹪的熊
期刊
2007年,澳大利亚。  埃娃·维兹涅斯卡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飞上了蓝天。  当时,在场的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一场致命的风暴即将来临。  埃娃(德国滑翔运动员):所有人都认为不会出险,能凭借急速飞行,逃离风暴。  杰拉德·阿梅赛德( 奥地利滑翔运动员):那是我这辈子见到过的最猛烈最狂躁的风暴。  埃娃:人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是在引火上身!  2006年8月,世界顶级滑翔运动员埃娃·维兹涅斯卡,在瑞
期刊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叫罗圈里的村庄,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悠闲宁静的生活。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片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下,竟然隐藏着数万年前一个惊人的秘密。  站在山顶向下俯瞰,村庄静卧在群山之中,而通过航空或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罗圈坑仿佛一只大碗,村子正好在碗底。(图1)  罗圈坑里,生活着70多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靠着脚下肥沃的土地,日子过得安稳惬
期刊
4亿年来,所有生物链顶端的掠食动物,都需要一张锋利而凶恶的嘴。  在生命无休止的较量中,随着掠食动物的出现,相应的防御手段也出现了,之后是最凶猛的掠食动物出场。  这是个血腥的杀戮和被杀戮、逃亡和追捕的故事,也是与嘴相关的故事。  食肉动物猎获食物的各个环节,都运用其强有力的下颚和锋利的牙齿。在动物家族中,哪种动物长有最强大的下颚呢?动物的下颚和牙齿的变化,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发生着哪些变化呢?  现
期刊
1950年初,一支30余人的国民党逃窜部队闯进黑竹沟,最终无一人生还。  1966年3月,一支勘探部队的两名解放军战士进沟测绘,从此不见踪影,搜寻的人们只在溪水边找到了他们留下的两支步枪。  1977年9月,四川省林业勘探大队两名技术员进沟调查,也是一去不复返。沟内不见尸体,也不见血迹,只发现一张他们包馒头的报纸。  除了骇人听闻的失踪事件,黑竹沟内种种诡异的现象也让人望而却步。  这些失踪事件是
期刊
近年来,我们都亲身感受到,气候似乎有些反常。天气会突然变化,从干旱到洪水、从寒冷到高温,让人难以适应。有关天气、气候的话题越来越多,其中全球变暖,被很多人所熟知。那么,什么是地球变暖,它与我们有多大关系呢?  危机开始  青藏高原,地球上最年轻、也是最广阔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它耸立于地球之巅,发育了众多冰川与河流,拥有牵动全球气候的惊人力量。然而,远古的青藏高原如今却显得更加青气氤氲——从印度
期刊
数千年以来,天花到处肆虐逞凶,造成世界大量人口死亡和不幸,中国人也深受其害。唐宋以来,中国的天花发病人数逐渐增多。15世纪之后,由于交通便利,人员来往更加频繁,天花开始在中国广泛流行。因此,关于天花的记载,史书上也逐渐多了起来。唐代官宦世家出身的王焘,经过数十年努力,编纂成医学巨著《外台密要》,其中记载:天行发斑疮,须臾遍身,皆带白浆。被清代皇帝赐名“高尚先生”的名医刘完素,在他的医书中这样写道:
期刊
湖南工程学院306宿舍发生了一件怪事儿,3个女孩子同时发现,室友魏秧子突然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而在此之前,秧子可是她们眼中的减肥楷模。(图1)  一、吃“三高”食品增肥  以往不管室友们怎样诱惑,秧子都不为美食所动。现在却突然专拣那些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三高”食物吃。几个小姐妹猜想,难道秧子受到了什么打击?秧子是个很乐观的人,即使遇到再烦心的事儿,也不该糟蹋自己的胃呀,在小姐妹的追问下,秧子
期刊
1935年,一位出身贫寒的广东少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其间因战乱辗转加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一名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并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无机化学教育和教育改革。70多年时光中,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成为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但他依然奋斗在教育岗位的第一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着南开精神。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院教授申泮文。(图1)  2006年冬天,互联
期刊
美国旧金山银行保险库中有一颗巨大的珍珠叫老子之珠,也叫圣珠。该珠长241毫米,宽139毫米,重达14磅,它不是圆形,而像老人的头,这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价值高达400万美元。(图1)  在“老子珠”未发现之前,有一颗珍珠叫“亚洲之珠”,它长约100毫米,重121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当时的波斯国王把“亚洲之珠”送给了中国清代皇帝乾隆,后来它被慈禧珍藏。(图2)  自古以来,珍珠以其洁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