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传奇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昏的时候,下雪了,长安驿道上,一片苍茫。映着白雪的亮光,一个着青色长衫的青年人,踟蹰前行。这是隆冬时节,很多读书人清楚,错过三年一遇的大考,又要等待下一个三年,十度寒窗,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雪越下越大,像是扯不断的飞絮,在天地间飘飘荡荡。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无依无傍。
  因为大雪,耽搁了行程,也耗尽了几乎所有盘缠。眼看这雪仍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青年浓眉紧锁,忧心如焚。
  终于,前方有了一星灯火的微光,在这茫茫雪夜里,让人的心忽地变得温暖明亮。
  循着微光,青年渐渐靠近,发现是一座破败的寺庙。走进庙里,迎面看到一尊硕大的弥勒佛像。佛像下的地上,铺了一堆干草,一个蓬头垢面的老人蜷缩在草堆中。
  青年小心翼翼地在老人身边的干草上坐了下来。
  寒冷和饥饿就像两只贪婪的恶虎向他扑过来,不停地撕咬着他。他竭力控制自己,以免失了读书人的礼仪。
  身邊的老人却顾不得这些,单薄枯瘦的身子在寒夜里颤抖不止。青年犹豫了片刻,从身上解下包裹,打开一个灰布褡裢,伸手探进去,捞了半天,抓出一把碎糖块来,对老人说,老人家,小生我只剩下这点干粮了,您将就吃点!
  老人一骨碌翻过身来,两眼闪着亮光,盯着青年手上的糖块,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长安城里,春光明媚,新科进士陈子昂意气风发。秋时,却因犯颜直谏,得罪了武皇身边的红人武三思,被发配北疆从军。
  深秋的幽州,枯叶飘零,草木萧萧。这天,陈子昂骑着一匹毛色雪白的马,慢悠悠地在街上溜达。一路走来,意兴消沉。行经正德门内的一条横街时,看到了另一副光景:热闹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围在中间,人群中不时发出叫好声。
  陈子昂跳下马,拨开人群,上前察看。只见老人弓着腰,面前摆了一张光滑如镜的案板,旁边炉灶上的铜锅里,一块黄糖在炉火的烘烤下渐渐融化成糖稀。老人用一把铜勺利落地将糖稀倾倒在案板上,就像变戏法一般,案板上很快出现一幅栩栩如生的糖画。老人嘬起嘴,凑着糖画轻轻一吹,另一只手并不闲着,捏起一支小棍黏合上去,小棍挑起来,就有了各种活灵活现的小玩意儿。有搔首弄姿的泼猴,有正襟危坐的官史,还有挑担游走的小贩。可以说,在老人手下,要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像什么。
  陈子昂突然大声说:老师傅,让我试试!
  陈子昂撩起长衫,卷起袖子,扎开马步站到案台前,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在案板上挥洒自如,随着手腕的抖、提、顿、放,很快完成了一幅构图精妙的糖画。老人定睛一看,糖画的内容竟然是雪夜山神庙!
  老人仔细打量眼前这位看官,虽然面色忧戚,眉宇间却英气逼人。老人微微一笑,向围观人群作揖道:各位老少爷们儿得罪了,在下巧遇故人,今日到此为止,劳烦各位明日再来!说罢,收了摊子,与陈子昂翩然离去。
  两年后,陈子昂以父亲病重为名,上书朝廷,辞官归乡。无奈,武三思仍不放过这个曾经狂放不羁的谏官。很快,陈子昂以卷入造反团伙罪名入狱。这日监狱看守官亲自送来饭菜,陈子昂一看,今天有酒有肉,又见其心事重重,自知大限将至,他请看守官坐下同饮。席间陈子昂离席朝看守官深深一揖,看守官慌忙起身来扶,道:陈大人不必多礼,有何见教,小人定当效力!
  陈子昂说出请求后,看守官甚感诧异,但面对将去之人,还是转身去照办。很快,在兵丁护送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挑着一副担子来到监狱。放下担子,老人取出案板,生起炉灶,开始熬糖稀,陈子昂手上戴着镣铐,神情肃然立于案板前,扎开马步,以勺为笔,以糖为墨,挥洒自如……片刻,一幅糖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在场众人一看,却是一张高台远眺图,陈子昂高声吟诵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吟毕,陈子昂仰天大笑。一代英才,溘然长逝。
  来年春上,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制作糖画。摊子前总挑一张杏黄的幡子,上面画了个人像,据说那是糖画匠人的祖师爷,可大伙儿越看越觉得那祖师爷脸熟。
其他文献
暑假的一天,李丽晚饭后下楼散步,发生了一件让她尴尬的事。  就在住宅小区小花园的小道上,竟然和同事杨小建意外相逢。  他们是大学校友,杨小建早入学两年。那时学校的文学社,搞得风生水起,两人都是文学社里的风云人物,因此相熟。先后畢业工作,又先后进了同一所学校。  生活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在文学社的时候,两人的故事就已经埋下伏笔。听说杨小建追李丽奋不顾身,差点儿因此失去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资格。也有人说
期刊
楝树果挂在树上。  楝树花开在张潇潇的心里。  十五岁那年,张潇潇喜欢坐在村口,望着村头的大树发呆。不干什么,就发呆,光发呆就能坐半天。  大树长在村东头,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小村的坐标景物,彼时的张潇潇并不大懂得什么是景物。  他只知道,树大,真大,比三个,不,比三十个张潇潇的身高加起来还要高。会触到天上吗?云朵里到底有没有天宫和神仙?或者干脆就是孙悟空的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显然,眼前这朵并不
期刊
林场调度外号张大炮。张大炮每天傍晚下班回家一路上鸡飞狗跳,阵仗很大。他倒是不动手,就动动嘴。两片又紫又厚的嘴唇,上下一碰,“咣咣咣”就成了火力点。  这一天,他从场部出来,刚转上运材路,就见十三岁的玉芝和十二岁的玉芬、十一岁的成林,仨孩子一架地排车,车上码着满满一车烧火柴。老大玉芝在前驾车,像只健壮的小马那样,低低地垂着头,蹬着腿使劲。玉芬和成林在车体两侧,扶着车沿儿帮着推。人小车大,又重,三个小
期刊
夜还是夜,但这夜不是紫禁城的夜,这是青海的夜。  年羹尧从帅帐中走出来时,有三四名亲兵已在身后跟随,一如往常般凝重。年羹尧回过了头,手轻轻拂了拂,说,你们下去吧。  年羹尧走到了后面的一处营地。  营地上,有一个年轻士兵,在那里已经站立了好久,一直在看向远方,远方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一片漆黑的夜。  年羹尧说,你在看什么呢?  夜色中的年羹尧,不像平日杀人如麻的年羹尧,倒像是个在营帐里效力的普通老兵
期刊
睢州城,古巷与老街的接合部称为“丁字路口”,老汪的羊肉车子像铆在路口的黑帽大头钉。  老汪的独轮羊肉车子压着一方羊肉墩子,放着一把宽阔的片刀。大多数时候,老汪闭目养神,偶尔有客人过来,他会“啊呀”一声站起,迅疾得像门缝挤了手。  古巷,清一色的城墙砖,幽深而狭长。秋阳丽日,偌大的缝口时有拖着长长尾巴的壁虎爬进爬出,像是巷子突突搏动的青筋。巷子里,偶尔有两人迎面走来,则要侧着身错过,瘦长的身影像挤扁
期刊
琴姐跟在姚助理身后,进门时正好与一个流着眼泪的女人碰个照面,琴姐好奇地看了女人一眼。女人低头走了出去。  姚助理把琴姐介绍给大家。脸冲着窗外的强子,听说新找的大厨到了,扭头正好撞上琴姐那双笑眯眯的眼睛。  强子把车停在工地旁边的空地上,工程师们下车而去,他靠在座椅上,眯着眼想琴姐的模样,小巧玲珑,弯眉笑眼,鼻头微翘,嘴角上扬,一笑旋起两个小酒窝。强子想,世间还有这样可人的女人。  强子的耳边又响起
期刊
站在北岭的麦田里四下看,经过一冬的沉睡,麦苗们此刻都苏醒过来了。  韭叶一样的叶子绿油油地透着勃勃生机,就像是每一棵麦苗里都暗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秋子姐洞悉这些,她懒洋洋地握着锄头的手在麦垄中间轻轻一划拉,就把那些杂草带走了。  秋子姐说,听——麦苗快要拔节了。我侧耳听听,什么也没听到。  但我信秋子姐的话。秋子姐那么美丽,那么美丽的秋子姐又对我那么好,她说的任何话我都该相信。哪怕她说天是圆的、地
期刊
这墙根好有中国味,我喜欢……大胡子汉斯捧着相机,边走边咔嚓着。  虎,正宗的糖画铺,快到了吗?  王小虎微微一笑,眼睛只顾瞄着左右,没搭话。  他要找的小店,店主是老头,姓刘,会做糖画,人们叫他糖画刘。临巷的窗台上,搁着照得见人影的石板、一勺一铲,炉上的糖锅,冒着甜滋滋的热气。脸盆大小的图案盘上,除了十二生肖,还有花鸟虫鱼。  来一个!小孩们笑嘻嘻地手指一拨,竹针便滴溜溜地转。  好嘞!糖画刘嘴角
期刊
岁月如同握不住的流沙,有些美好注定缥缈难存。男人离婚了,是前妻主动提的。她是个事业型女人,天南海北地飞,忙得没机会怀孕,却有时间跟一个富商恋爱。伤了心的男人消沉了好一阵,单位有了挂职机会,便申请去了下面的偏僻小镇挂任党委副书记。  小镇常住人口不到5万,没有工业,男人的工作相对轻松。不上班时,男人到处走走,看小桥流水,闻鸟语花香,顺便放松下积郁的心情。  镇东头有间发廊,老板是个年轻女人,白肤黑发
期刊
四十多年前,我在参加玛丽的葬礼时,想起了年少时玛丽和我们玩耍时的情景。  玛丽是个粗犷的丫头,长得不好看,因此被女孩子们排斥。有天她一手拎着铁锹一手夹着滑板,来到我们的阵营,用她粗得和男孩子一样的嗓音,大声地自作主张地告诉我们:她已经加入了我们的阵营!  男孩子们也无法包容她,她倔脾气、死心眼,滑滑板永远被我们落在身后。一个明媚的下午,不知是谁向她扔了第一块石头,我们好像突然明白,她的存在就是供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