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企非法撤离中国市场的背后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24日下午,山东烟台市福山区法院。
  一位曾是烟台最大的韩国独资服装企业——世刚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刚”)的外包商,来法院递交了诉状。此前的1月13日,世刚的30余名韩国籍高管集体逃跑事件使企业一夜之间倒闭。而此前一天,这家拥有3000名员工的企业还在正常运转,一片繁忙。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在华韩资企业出现非法撤离现象。在韩资企业集中的青岛,工人一觉醒来发现韩国老板半夜逃逸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2007年,青岛共有87家韩国老板卷资逃跑,韩资企业在中国出现信誉危机。
  


  2008年1月21日,由韩国产业资源部和韩国外交通商部、劳动部、法务部、大韩商会等共同成立的“无故撤离应对特别工作组”也开始进入青岛等韩国企业集中的地区展开实地调查。
  
  纷纷撤离中国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到中国去”成为韩国企业界盛行的一句口号。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底,韩国累计对华实际投资379亿美元,在华韩资企业近4.6万家,韩国成为中国第六大外资来源地。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对外投资的首选地。
  近年来,韩国对华投资的领域已经从初期的制造业扩大到金融、餐饮、物流、通信等服务业领域,投资区域也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延伸。
  但近年来,韩企撤离甚至逃离中国的情况越来越引起中韩两国的关注。
  自2007年下半年起,“韩企非法撤离中国市场”、“夜半逃逸”、“中国经营环境恶化”等词语频繁出现在韩国媒体的报道中。
  同时,在华韩企的非法撤离现象引人注目。2月12日,韩国进出口银行发表的《青岛地区投资企业的非法撤离现状》报告书指出,从2000年到2007年,共有8344家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其中的2.5%(206家企业)非法撤离。这些企业中从2000年到2002年这三年中没有一家企业“夜半逃逸”。2003年,首次出现了21家,此后每年都在增加。
   1月20日,韩国工商协会公开表示,最近针对在中国发展的350家韩国商会成员企业进行了“在华韩国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调查,结果显示25%的受访企业称,会认真考虑清算在中国开设的企业。3.1%的企业正在准备清算。也就是说将近三成在华企业考虑或准备撤离中国市场。
  
  盲目到中国投资
  
  韩联社报道称,韩国企业在华经营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中国调整税收政策,提高了环保方面的限制,加之不断上涨的工人工资和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也可能使在华韩国中小企业劳动成本增加50%以上。
  但随着在华韩企“夜半逃逸”报道的深入,韩国国内各界从最初将事件归咎于中国经营环境“恶化”,开始转向全面反思中小企业盲目到中国投资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在华韩资企业中,不乏世界知名韩国大企业,但更多的则是在韩国国内面临淘汰境地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韩国中小企业。韩国进出口银行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5%的在华韩企为中小企业。
  而“未正常清算”出走的韩国企业,15%是纺织企业,30%是工艺品企业,60%以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出逃韩国企业多为小型企业,投资资金在30万到50万美元之间,工人一般在50人上下。
  据此推断,目前倒闭、逃跑、转移的韩资企业,大多是皮革、成衣和缝纫玩具等加工型小企业。它们更加依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就难以生存。
  韩国进出口银行在去年5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说,该银行根据598家在华韩资企业2005年财务结算情况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超过50%的企业出现亏损(以当期净利润为准),其中中小企业的亏损情况更为严重。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中国产品整体竞争力上升,韩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下降,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自然越来越小。而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研究院也表示,韩国产品在华竞争力正在下降。韩国产品在中国进口市场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11.6%下降到2006年的11.3%,2007年更是降至10.9%。
  中国今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更带来了劳工成本上升的预期,韩国媒体估计认为在华韩资企业的劳动成本负担可能会增加50%以上。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称,目前在华投资韩国企业约2万家,其中有20%出现亏损,预计将有4000余家亏损企业将撤出中国。这意味着中国长期被低估的人力资本开始升值,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面临转型或者实现梯度转移,转到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地方去。而最近开始涌现的越南加工业也证实了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情况。
  


  与此同时,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外,另外两个方面的因素也非常重要:一是两税并轨,二是环境成本上升。
  两税并轨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显然很大,这意味着外资企业必须和内资企业处于同一竞争水平上。这或许是外资撤走的一个重要缘由。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的统计,约50%的韩资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30%的企业返销母公司或者本土,20%出口海外。后两类企业除了受到两税并轨的影响外,还受到出口退税不断降低的影响,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甚至无利可图,只能一走了之。
  再加上近年来中国对于FDI以及各种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展开全面反思,认为中国的环境成本在30年改革中被大大忽略,因此推出了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包括环评风暴、绿色GDP考核等。而劳动密集型的来料加工制造企业,环境成本本身就比较高,这也使得韩国投资企业感到压力,考虑撤离中国。
  韩国贸易专家们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韩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从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当时,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被淘汰的企业大量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这一类韩国企业在山东半岛遍地开花,其中不少还获得了成功。在1992年到1995年韩资进入中国初期,中国对外资实行免税政策,同时劳动力非常低廉。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韩国中小企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在中国经营盈利的时代已经结束。如果不思进取,这些韩企将像当年在韩国的落后中小企业一样,最终在中国市场也被淘汰。
  
  联手治理
  
  逃离中国的韩国独资企业世刚纤维所欠外债大致分为五类:银行贷款1500万元左右,海关税款500多万元,场地租金、水电费用200万元左右,供应商外包商欠款3000多万元,工人工资200多万元,合计5400多万元。
  面对这些数字和情况,韩国社会各界开始意识到,在华韩企的这种非法撤离现象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其他在华韩企造成负面影响并将有损韩国整体形象。
  在华韩企非法撤离现象已引起韩国各界重视。今年1月,韩国大国家党前党首朴槿惠作为当选总统李明博的特使访问中国期间,首先就是在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内与15名在华韩企代表座谈,了解在华韩企面临的问题,以便在与中国领导人座谈时反映有关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为防止更多的“夜半逃逸”现象,韩国国税厅于近日开始向有意撤资的在华韩企提供有关咨询服务,在国税厅网站上介绍企业如何在中国进行清算的正常程序,并公开了国税厅负责国际合作业务人员和韩国驻华使馆税务官的联系方式,以方便企业人士咨询。
  另据报道,针对在中国恶意逃避税金、拖欠工人工资,非法撤离中国的韩国企业家,韩国产业资源部正在研究将他们移交司法处理的方案。
  方案包括:如果中方受害者向国内司法部门就拖欠工资、欺诈等企业家的非法行为提起刑事诉讼,易地根据掌握的证据,按照国内法律进行制裁;如果中国要求按中国法律进行制裁,就将根据罪犯引渡条款或刑事司法互助条约采取相关措施。
  


  烟台海关办公室副主任张磊则透露: “国家财政部近期出台新的关税政策,还会有一些韩资企业破产,但世刚事件后国家许多部门健全了应急机制,对一些重点企业加强了重点监控,目前看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恶性事件,虽然破产企业肯定还会有,但以后出现类似事件的可能性将不会太大。”
  
  影响有限
  
  尽管一些劳动密集型韩企受到一定冲击,但仍有7成以上在华韩企表示看好中国市场。
  而从近两年韩国对华投资的金额和投资项目数量来看,总金额持续增长,而投资项目数量却有所减少,从中可以看出,韩国对华投资项目的质量在提高。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现阶段正是具备竞争力的韩国企业进军中国内需市场的好时机。
  那些撤离中国的韩资企业,事实上是无法适应中国经营环境变化的失败者,如果无法适时地提高技术水平和调整经营战略,这些企业无论在哪里都很难获得成功。
  仅此而言,这部分韩资企业撤离中国,影响是十分有限的。“部分韩资企业非法撤离不能说是韩中经贸关系恶化的表现,也不应该造成韩中经贸关系恶化。在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时,我们或许可以将其视作为韩中双边贸易关系升级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阵痛’。
  专家指出,在华韩资企业中不乏成功的例子,那些成功企业的共同点在于,能积极主动适应中国的经营环境,并不断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进行企业升级,使企业逐步走向高附加值和多元化经营,并实施领先于中国企业和其他国家企业的差别化经营战略。这些经验值得韩国企业吸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税收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要素和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变量,税务筹划也逐步突破传统认识误区和理论禁区,成为纳税人优化内部管理机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
"国退民进"是理论界和老百姓对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抓大放小"和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降低国有经济在某些领域的比重总体进程的一种形象化阐释和通俗用语。它
近年来,全球的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锐不可当,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带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己经超过60%,其经济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经济重心开始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也逐渐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我国服务贸易不仅远远落后
按照传统的外汇储备理论,外汇储备疑能投资于安全性好.流动性强的金融产品,而主要来源于外汇储备的主权财富基金却将投资重点放在全球股票市场和股权市场。这是对传统外汇储备理
2019年7月3日,巴斯夫在上海科技馆启动了一年一度的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该科普教育项目将在7月3日—11日期间为6~12岁儿童带来安全、有趣的实验。为了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
2007年摩托罗拉手机销售直线下滑,其全球手机生产商“老二”的位置也被三星取而代之。一度被外界大肆赞扬的CEO爱德华·詹德黯然“下课”。摩托罗拉仍在坚守着,寻求着复兴之路。     痛失“老二”地位    很快,在爱德华·詹德2008年1月1日正式辞去CEO职位之后不久,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莱格·布朗成为公司新的CEO。此前,已有多位摩托罗拉高管跳槽到其他公司任职,其中摩托罗拉移动设备业务前主管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第二次经济结构调整,确定了兵团工业的主导地位,但是兵团的工业发展仍处于由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但所有这些分享形式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直接分享制”,即通过契约安排或机制设计,让人力资本所有者直接分享企业的利润;二是“间接分享制”,即以一定的方式将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股本,按“同股同权”的原则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    直接分享制    人力资本直接分享企业利润主要依靠企业的契约安排或机制设计来实现。    利润分享的契约安排 
近日,美国开始着手就中国为多个出口行业提供补贴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2006年2月9日,美国贸易代表苏珊·施瓦布表示,美国已要求就中国的出口补贴问题启用争端解决咨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