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与纳德:美国大选的叛逆者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月19日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艾奥瓦州结束了第一战的争夺。马萨诸塞参议员约翰·克里赢得38%选票,名列第一;此前在民意测验中遥遥领先的迪安仅得到18%的选票,名列第三。
  也许就像迪安的前竞选主席格罗斯曼所说的:“赢得竞选的并不是那些最能激动人心的候选人,而是那些失误最少的人。就像是一次谢幕,迪安的告别比一年多前他的出场要热情洋溢得多。他说:“我将不再积极竞选总统职位。不过,我们将利用我们巨大的基层网络来组成一个新的团体,积极促成民主党内的变革,最终改变我们国家的面貌。”
  2002年12月,迪安在纽约曼哈顿华尔道夫酒店大堂接受采访时,第一次谈到他将要开始的竞选行动。就这样,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没有大财团的支持,没有骄人的政治资历,佛蒙特州前州长迪安开始了自己的竞选行动。而这一行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愤怒”!
  去年,一本名叫《新世紀的常识》的小册子风靡美国。书中引用了杜鲁门的一句话:“是让那些出身豪门的小子控制这个国家,还是让人民来治理国家?” 小册子的矛头直指当今美国大选以钱夺权的模式,作者不是别人,正是迪安。在迪安的号召下,一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基层选举运动开始了。“迪安为美国”———这是美国点击率最高的竞选网站。
  “布什从大公司获得两亿美元的资助。我们可以通过从两百万美国人的每个人手中获得100美元来实现同样的目标。如果你不能负担100美元,捐出10美元,再找9个人各捐10美元。”这段平实而充满信心的话,打动了许多原本对选举失去信心的选民。2003年,不借助任何大财团的势力,迪安筹集了四千万美元的经费,创造了美国选举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有人说,迪安比任何候选人都更了解民主党选民的心理需求,那就是:打败布什!迪安把自己称做“民主党里的民主派”,用愤怒将自己与其他民主党候选人区别开,也用愤怒赢得了选民的心,奠定了民主党的竞选基调。因为迪安的号召,这次参加民主党初选的选民数打破了以往的记录。在这次大选中,甚至产生了一个新词“Deaniacs”,意思是“迪安的狂热追随者”。
  但在狂热的激情之后,迪安和他的支持者们还是发现,竞选比“运动”要复杂艰难得多。最后迪安退出了竞选,但就在这时,另一个人出现了,他和迪安一样,用愤怒挑战布什,挑战驴象两党的竞选规则。
  
  “从今天开始我将参加2004年的总统竞选,和所有希望改变集团统治的人们一道努力!”独立竞选人、著名作家兼律师拉尔夫·纳德的宣言将美国人的记忆带回到了四年前的大选。四年前,纳德以第三党绿党候选人身份竞选美国总统,挑战两大党派的权力垄断。在民主党人看来,是纳德抢走了原本可以属于戈尔的选票,护送着布什走进了白宫。
  四年之后,正当民主党同仇敌忾要打败布什的时候,纳德却再度出山。曾经在2000年帮助纳德的人都劝他别再搅局。民意调查显示,2/3的美国人不希望纳德参加此次大选。人们担心,四年前的故事会再度重现,但纳德对此并不在意。“那些说我是捣蛋鬼的人应该重新审视他们对自由、对民权的立场。我感到可笑的是,那些支持妇女有堕胎权的声音现在却在反对人们的被选举权。”
  对于即将年满70的纳德来说,参选的目的是向两党竞选的体制提出挑战。在他看来,华盛顿已经成了企业集团占领区。金钱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无孔不入。而民主党与共和党在代表大集团利益这一点上并没有根本的区别。虽然他的理念是正确的,但是,正确并不意味着成功。迪安的故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迪安是从民主党阵营里杀将出来的叛逆者,希望通过集合基层民众的力量改变美国大选的金钱本位,那么,一生为消费者权益奔走呼吁、与大公司作对的纳德,则是一个游离在体制之外的挑战者,用冷酷的抨击拷打美国政治的神经。虽然站在不同的位置,两人却发出了同样的声音:让选举摆脱金钱的控制,真正成为展现民意的平台。
  也许,这就是竞选,一场现实的政治决斗,而不是狂热的民主运动。没有党派支持,没有资金援助,几乎可以肯定,纳德无法走向白宫。但是就像一位政治分析人士所说的,纳德的力量不在于金钱,不在于势力,而在于他的理念。
其他文献
正当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甚嚣尘上之时,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热钱”悄然流入。“热钱”的流入与国际普遍存在的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这是否是西方集团对中国汇率制度发起“进攻”的信号?国际游资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对东南亚国家造成的切肤之痛还难以削除,对于它的到来我们当然要备加小心。当前的对策是什么?    国际资本显示“游资”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工具日新月异、金
期刊
作为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年轻的使馆参赞,初到北京,既在官宦中少有交游,又无官阶,不但囊中羞涩,且不谙京中风气,甚至连中式衣服也没有,更不要说官服了。我入仕京师,就是这样白手起家的。  根据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清廷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由庆亲王奕 为总理部务大臣,满人、大学士那桐为会办部务大臣。此外,还有会办大臣兼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左、右丞各一人,左、右参议各一人。外务部下
期刊
伊拉克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一个统治了24年的政权刚刚倒台,一场由美英发动的战争刚刚结束,这个国家的局势与海湾、中东及整个伊斯兰世界息息相关。所有这些使伊拉克人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群体。几位专家谈到这个问题时,分析了目前在这个国家有着特殊意义的三类人———其中有两类还是外国人。选择这三类人来谈论,是因为:其一,8月29日,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发生爆炸事件,伊拉克什叶派最高精神领袖哈基姆在爆炸中遇害。伊
期刊
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    记 者:什么是“热钱”?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有多少?我们如何得知有“热钱”流入中国?  黄金老:“热钱”(hot money)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国际游资。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大约有200亿美元。根据1995年~2001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平均为负150亿美元左右,而2002年则为正77亿美元,由此估计流入中国的“热钱”应不低于20
期刊
伊拉克战争遗留的问题不但远远没有解决,反而还在不断发展。本届联合国大会上布什发言的内容和调子以及许多国家对美国的批评十分耐人寻味。回过头去审视五个月前那场战争,许多疑问还没有得到解决。在和平手段尚未用尽的情况下,在联合国拒绝授权的情况下,在美国内外反战呼声不断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执意发动战争?个中缘由是多种多样的,本刊以前的众多文章也都给予了分析介绍。但是,透过那些表面的现象,深入挖一挖布什政府的
期刊
阿以战争中苏军曾与以军直接对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亲历者的回忆读来仍饶有兴趣。    来自开罗的请求    1967年“六·五”战争后,埃及的形势变得日趋复杂。1970年1月,以色列空军从美国获得了先进的F-4“鬼怪”式歼击轰炸机,埃及的重要设施成了以军轰炸的牺牲品。  1970年1月底,埃及总统纳赛尔紧急出访莫斯科,向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帮助埃及建立防空“盾牌”的请求。但苏方认为,埃及防空部队要掌握
期刊
1950年11月底,正当联合国军准备发动最后攻势时,数十万中国士兵蜂拥入朝。中国军队的干预使一支美国陆军部队遭受了灭顶之灾,这就是第31团级战斗队,也就是“麦克里安特遣队”(后来又称“费思特遣队”)。  1950年11月底,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对将与中国军队接触的报告置之不理,下令第8集团军和第10军继续向鸭绿江推进。  11月25日夜里,中国军队向第8集团军展开了进攻。很快,第8集团军就开
期刊
2003年,中美经贸领域的争端与摩擦不断。除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问题外,美国又对我出口家具、彩电搞反倾销,对我三类纺织品启动特殊保障条款。虽说中美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但经贸领域却狼烟四起。  中美经贸领域出现如此之多的争端,引起了人们的一些担忧,也促使大家对中美经贸关系及其在整个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做进一步的思考,展开了“更大视野下的追问”。当然,一些问题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了解围绕这些
期刊
2000年以来,关于QFII制度和QDII制度的讨论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敏感话题。从2002年11月我国宣布实施QFII制度至今,有关QFII制度的进展情况一直是众多财经媒体和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关于QDII制度的讨论也日渐增多。何为QFII制度和QDII制度?其实施有何政策意义?QFII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怎样?中国推出QDII制度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给予简要介
期刊
50多年来,“台独”活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台独”思潮的产生,“台独”势力的发展,与台湾历史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预密切相关,而“台独”走上执政则是李登辉纵容和扶持的必然结果。    “台独”思潮:从滋生到泛滥    美国、日本反华势力支持“臺独”、推行“一中一台”的分裂中国政策是“台独”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台独”思潮出现和“台独”势力产生的始作俑者是美、日等国际反华势力。二次世界大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