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根本归旨。从理论体系来看,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唯物史观引领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不能脱离“人”,要通过历史课堂的“学人”“研人”来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树人”。
一、让人物成为主线,增强历史课堂活力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埃杜阿·塞古因和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娅·蒙台梭利均认为,一个人心智的成长必须从感觉到概念。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也应从感觉渐次向概念延伸。在历史课堂上,围绕教学立意,以个体或群体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可使历史课堂有血肉、有温度、有活力、有情怀、有善恶,避免简单空泛的说教。这是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心智成长从感觉向概念延伸的重要途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教师可以《东史郎日记》为基础史料,以一位名叫东史郎的普通日本士兵来中国参战经历及战后活动为线索串联本课。通过呈现东史郎在战前、战中、战后的活动和心路历程创设历史情境,曾经发生在特定时空的历史就如放映机影像一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东史郎的参战经历和心理活动勾勒出抗日战争的前因后果;通过东史郎对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华行径的叙说及其在战后向国人谢罪等行动,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等日军反人类暴行的真实性,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丑陋与罪恶的一面,反思战争和中日关系。在教学中,选取相关人物细节化、生活化的史料,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活力。这样的历史课堂既有生动具象的历史图景,也有是非曲直的历史评判,更有久经淬炼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和代入。学生通过人物领略历史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如此方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与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民族精神的构建之间构筑一座稳固的桥梁。
二、让“两人”走进教学,强化历史课堂张力
1. 关注“造势者”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人民群众主导地位的强调往往融于对历史原因、背景的分析之中。但部分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过分强调英雄人物的功绩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在叙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重点突出拿破仑。教师在讲授法国大革命时往往会提及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溢美之词随处可见。对拿破仑过度的宣揚,易使学生过分关注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陷入英雄史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为此,笔者引用恩格斯和鲁迅对拿破仑的评价,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作用。例如,鲁迅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读了鲁迅的评价后,学生自然知晓人民群众在拿破仑加冕称帝征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 关照“借势者”
此处探讨的“借势者”为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是世界潮流、历史大势的创造者,其中善于借助、顺应历史趋势者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英雄人物。英雄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是其中突出者,是在某些历史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个人。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因此亦不可在课堂上通过贬低、丑化英雄来拔高人民群众的作用,这有悖于唯物史观所强调的实事求是原则。例如,在教学“全球航路的开辟”时,要正视葡萄牙亨利王子在新航路开辟中的重要作用,是他推动和改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了可能。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突出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弘扬英雄身上的优秀精神与品格,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强化高中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让历史照耀现实,赋予历史课堂生命力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突出历史人物的目的不仅是在遵循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增强历史课堂的活力和张力,更重要的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切换,让历史照耀现实,使学生以先辈为榜样,学习他们优秀的精神品格,从中习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引领学生的自我成长,使之成为与时俱进、顺历史潮流而动的“顺势者”。达成“以史为鉴”“以史为师”的目的,赋予历史课堂生命力。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为例。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百年之久,其超强生命力的秘密不仅在于科学理论具有解释过去和预见未来的作用,更在于它与时俱进,不断有后来者对其理论进行更新。为了让学生能体悟其中意蕴,领会与时俱进之意,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解决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1: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二,阶级斗争;第三,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第四,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政权,取得政治统治权;第五,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第六,与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
——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你觉得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并说明理由。(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修改,学生明白不能盲目迷信某种成说,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之。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追问:同学们都找到了需要修改的地方,难道马克思、恩格斯没发现这个问题吗?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已意识到随着时代变迁,原本的理论显现出一些瑕疵。例如,恩格斯注意到工人阶级可以利用合法的选举获得政权。马、恩对以前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并在《共产党宣言》(修订版)序言上表达了自己的新观点。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先前的理论也会过时。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在面对权威理论之时,也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保持一颗独立的心。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日趋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实现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但碍于有限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这使他们迫切需要从他人的生活经验中汲取智慧,因而对他人的故事充满好奇。我们要让“人”重回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在关注“造势者”和关照“借势者”的基础上,让历史之光、理性之光照耀学生的心灵,使之熏染而成“顺势者”,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达成。如此,历史核心素养的涵濡和史学功用的落实可于无声中自然达成。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一、让人物成为主线,增强历史课堂活力
法国著名教育学家埃杜阿·塞古因和意大利教育学家玛利娅·蒙台梭利均认为,一个人心智的成长必须从感觉到概念。所以,高中历史教学也应从感觉渐次向概念延伸。在历史课堂上,围绕教学立意,以个体或群体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可使历史课堂有血肉、有温度、有活力、有情怀、有善恶,避免简单空泛的说教。这是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心智成长从感觉向概念延伸的重要途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教师可以《东史郎日记》为基础史料,以一位名叫东史郎的普通日本士兵来中国参战经历及战后活动为线索串联本课。通过呈现东史郎在战前、战中、战后的活动和心路历程创设历史情境,曾经发生在特定时空的历史就如放映机影像一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东史郎的参战经历和心理活动勾勒出抗日战争的前因后果;通过东史郎对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华行径的叙说及其在战后向国人谢罪等行动,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等日军反人类暴行的真实性,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丑陋与罪恶的一面,反思战争和中日关系。在教学中,选取相关人物细节化、生活化的史料,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活力。这样的历史课堂既有生动具象的历史图景,也有是非曲直的历史评判,更有久经淬炼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和代入。学生通过人物领略历史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如此方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与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民族精神的构建之间构筑一座稳固的桥梁。
二、让“两人”走进教学,强化历史课堂张力
1. 关注“造势者”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人民群众主导地位的强调往往融于对历史原因、背景的分析之中。但部分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过分强调英雄人物的功绩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在叙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重点突出拿破仑。教师在讲授法国大革命时往往会提及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溢美之词随处可见。对拿破仑过度的宣揚,易使学生过分关注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陷入英雄史观、唯心主义的泥潭。为此,笔者引用恩格斯和鲁迅对拿破仑的评价,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作用。例如,鲁迅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兵。”读了鲁迅的评价后,学生自然知晓人民群众在拿破仑加冕称帝征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2. 关照“借势者”
此处探讨的“借势者”为英雄人物。人民群众是世界潮流、历史大势的创造者,其中善于借助、顺应历史趋势者脱颖而出,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英雄人物。英雄是人民群众的一员,是其中突出者,是在某些历史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个人。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并不否认个人,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因此亦不可在课堂上通过贬低、丑化英雄来拔高人民群众的作用,这有悖于唯物史观所强调的实事求是原则。例如,在教学“全球航路的开辟”时,要正视葡萄牙亨利王子在新航路开辟中的重要作用,是他推动和改进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了可能。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要突出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弘扬英雄身上的优秀精神与品格,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强化高中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让历史照耀现实,赋予历史课堂生命力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突出历史人物的目的不仅是在遵循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增强历史课堂的活力和张力,更重要的是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切换,让历史照耀现实,使学生以先辈为榜样,学习他们优秀的精神品格,从中习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引领学生的自我成长,使之成为与时俱进、顺历史潮流而动的“顺势者”。达成“以史为鉴”“以史为师”的目的,赋予历史课堂生命力。
以《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为例。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百年之久,其超强生命力的秘密不仅在于科学理论具有解释过去和预见未来的作用,更在于它与时俱进,不断有后来者对其理论进行更新。为了让学生能体悟其中意蕴,领会与时俱进之意,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解决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1: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第二,阶级斗争;第三,无产阶级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第四,无产阶级必须掌握政权,取得政治统治权;第五,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第六,与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
——高放《〈共产党宣言〉当代解读》
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你觉得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并说明理由。(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进行修改,学生明白不能盲目迷信某种成说,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之。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追问:同学们都找到了需要修改的地方,难道马克思、恩格斯没发现这个问题吗?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已意识到随着时代变迁,原本的理论显现出一些瑕疵。例如,恩格斯注意到工人阶级可以利用合法的选举获得政权。马、恩对以前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并在《共产党宣言》(修订版)序言上表达了自己的新观点。他们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先前的理论也会过时。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在面对权威理论之时,也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保持一颗独立的心。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日趋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实现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但碍于有限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这使他们迫切需要从他人的生活经验中汲取智慧,因而对他人的故事充满好奇。我们要让“人”重回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在关注“造势者”和关照“借势者”的基础上,让历史之光、理性之光照耀学生的心灵,使之熏染而成“顺势者”,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达成。如此,历史核心素养的涵濡和史学功用的落实可于无声中自然达成。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