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市,要向iPad学习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iPad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上演了万人空巷的一幕。开售不到一月,销量已破百万台,而在日本,预售首日便引起预订狂潮。能将新品上市玩得如此出神入化,还未上市就让万千粉丝举着钱袋等着它的出生,确属罕见。
  苹果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只是吃老本吗?
  在新版iPad产品远未成型、尚在概念测试阶段时,苹果就开始启动新品的系列宣传。乔布斯发起一场新品概念发布会,利用虚拟技术对新品大肆鼓吹,激发“果迷们”的无限憧憬。
  而概念发布后漫长的新品研发时间里,苹果会时不时在全球知名网站上发布新品“病毒帖”,将研发中的一些小花絮、新技术与当下火爆电影场面的结合等吹得天花乱坠,让“果迷们”的注意力一直伴随着新品的研发跃动。甚至盖茨的引路人、个人电脑的发明者罗伯茨博士在4月份去世前,还说希望能看到iPad问世。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新品正式上市日期的逼近会是“果迷们”最激动的时刻,乔布斯懂得怎样将他们的胃口吊到极致。“限量”与“倒计时预订”历来是增强销售紧迫感的杀手锏,乔布斯一边鼓动“果迷们”像期待奥运开幕一样进行倒计时,一边打出限量的招牌进行提前预定,并声明只有有限的网点供货,这种故意做出的“产品不愁卖”的热销场景,为新品上市积蓄了充足的能量。只要乔布斯在开业前后站在城市的媒介制高点高喊一声:“iPad终于来了”,潜伏已久的“果迷们”立刻会从四面八方涌来。
  一上市甚至还未上市就热销,会彻底让那些犹豫不决的潜在购买者失去理智。在新品试销期,如何吸引首批顾客尝试消费,进而引发犹豫不决者跟风消费,是新品能否一战而胜的关键。乔布斯做得极其成功。
  这种成功,与坊间相传新品营销高达90%的失败率形成强烈反差。相比一些公司新品出来时,只是发个价格表让经销商订货,苹果公司在新品上市方面的系统管控能力让人吃惊,而恰恰是这种能力,成就了新品上市成败的分水岭。
  相比之下,我们当前的新品上市运作,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成败在上市之前
  
  新品上市之败,有的败在研发途中,有的败在临门一脚的试销期间,有的虽试销成功,但最后却败在大规模推广上,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无怪乎归结到:定价、广告、渠道推广等战术性动作的问题。但应该说,这些都是表象!
  目前,大量公司对新品的重视程度,还仅仅停留在一个很低的层面:找个懂点研发的人牵头,成立个新品研发部,几个人埋头在实验室里挥汗如雨,也不管销售到底需要啥,三四个月后,首批新品终于从工厂出来了。于是销管部经理接到营销总监通知,赶快定价,销管部经理不敢怠慢,马上计算原料、加工、包装、物流等成本,顺加一定利润,出厂价定出来,对全国各大区的“销管”发个新品价格通知,就完成新品上市了。
  没有新品培训材料,没有刺激渠道铺货的手段,没有让终端动销的措施,没有试销的评估,没有大规模推广的计划与安排……一切都在浑浑噩噩之中。经销商愿意订货就订,若是不愿意订货,新品放在仓库六个月还没人提货,营销总监就会发个半价一次性处理的通知,新品正式宣告失败。
  新品上市,如行兵打仗,需一鼓作气。一开始的受挫,会影响到后市的整体表现,其中很大程度是渠道经销商和销售人员信心与士气的丧失。而零零散散的终端动作,也很难激发终端顾客过于强烈的新品尝试消费热情。想让顾客改变已有的消费习惯,转而尝试新品,是需要付出时间与代价的,除非新品是顾客渴盼已久的产品,如苹果iPad一样。
  苹果最值得学习之处,是不会等到新品上市后再想着如何来卖,考虑诸如开个新品上市发布会,还是直接发价格单和产品说明给渠道经销商之类的问题。
  正如乔布斯所说:如果等到这个时候再想这些问题,那新品80%以上的情况会失败!早在新品有一个概念性想法的时候,苹果就开始了它的造势活动,这种与终端渠道商、顾客的互动沟通,会贯穿新品上市全程的始末。
  乔布斯就是要制造并抓住“市场的期待”。通过对新品上市全程动作和节奏的巧妙设计,形成巨大的冲击市场的合力。苹果对新品上市全程的系统管控,值得每个在新品征途上屡战屡败的企业深思。
  
  截然相反的两类思维
  
  为何很多企业不会像苹果这样大手笔经营新品上市呢?是不重视吗?肯定不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很多企业非常重视新品——会驱使研发人员拼命赶着一个又一个的新品,来不及对新品和包装进行概念测试,来不及进行批量生产的实际验证,甚至来不及试销,来不及做上市的广告和促销推广,就开始拿着价格单到处催着经销商下订单了。
  人们都知道新品研发对企业重要,但面对过于随意、零散的新品决策行为,企业老板或营销总监需要冷静下来算一笔账:推10个失败的新品与推一个成功的新品,综合人员投入、时间和机会成本等,哪个投产比更合适?
  若是缺乏魄力,“短频快”地推新品,甚至美其名曰“只要有一个成功就不白费劲”,新品上市速度看似快了,成本看似低了,其实最后得不偿失,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战略眼光看待新品,才能走出误区
  
  而之所以许多企业会短频快地推广新品,是因为人们往往把新品上市看成一个战术行为。
  战术与战略在这里最显著的差别是:如果将新品上市视为战术行为,企业就不会对新品上市全程进行系统管控,不会派一个足以协调各部门力量的高职人员来统筹推进,更不会在新品上市的每个环节重金投入,保质保量。
  而如果以战略眼光看新品上市,那新品研发就应该有确定的方向,以往任凭谁灵光一闪就上新品的现象要坚决杜绝。对研发的定位,关系到老板对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定位,老板将来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想在行业中占据怎样的位置?希望拥有怎样的产品线?掌控怎样的客户群?这些问题不想清楚,研发工作就容易陷入盲目,所导致的恶果将超乎想像。
  所以,新品上市不是在下赌注,玩成功概率的游戏,也不是战术动作,而是十足的企业战略行为!
  责任编辑:李 靖
其他文献
在许多美国企业中,实习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许多人力资源部门已经把实习生当作填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资源了。    从校园开始渗透并选才    阿姆德2001年取得了伊利诺伊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本科学位后,在芝加哥一家服装店做了三年的副理,主要负责招聘和培训。这让她对HR产生了兴趣,并最终决定继续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在学校时,阿姆德接触到了通用电气,该公司的专家们经常在
期刊
面对员工时,沈建山有双重身份,一是总裁,二是导师。他所在的陕西伟志集团和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伟志学校,给集团员工开课,是作为职业导师来给这些学生上课的。  “像迷你的MBA。”他对《中外管理》说,“对‘学生’的级别要求并不高,有些业务员,我们也要把他培养成管理干部。”  已经有23年历史的伟志集团,下辖服装和房地产两大业务。“85后”的新生代员工10%都不到,不足百人。但沈建山仍感受到了压力
期刊
“现在的小孩儿很猛。”虞翔笑着对《中外管理》说。语气中既有叹,也有赞。  过去五年多时间里,虞翔一直服务于做食品的今麦郎,负责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处劳动密集型行业,使他有机会早在几年前就体会到代际更新所带来的管理挑战——今麦郎大约有三万人,其中八成都是“90后”。  “头脑非常灵活,知识面很宽,能积极主动做一些事情,包括农村的小孩也明显不同以往。”虞翔如此评价这些基层员工。但是,这些孩子的忍
期刊
朱伊佳:  1990年生,上海复旦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国际政治专业    虽然学的并非英语专业,朱伊佳讲话时仍会时不时地蹦出英文单词,而在评论时事时,则动辄上升到国际视野。  “难道你们不是这样吗?”她反问。    不能比别人差    除了周末,每天上下午都有课,大一时连晚上都常常上课。即使课余,伊佳看上去也是个上进青年,会看书看到忙不过来。“不是老师强制的。”她说,“可你会觉得别人学识特别好,自
期刊
在5月份接连出现的若干起“罢工”事件中,广州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工人罢工尤为引人注目。200多名身着白衣白裤、头戴印有Honda字样红色帽子的工人或站或坐的画面让我们既觉得熟悉,又觉得陌生。我们经常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但那是在别的国家。  目前“罢工”二字见诸媒体,依然需要被加上引号。这显示出这种以集体停止工作作为谈判筹码的方式,依然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1982年的宪法,删去了公民
期刊
“中国制造”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富士康坠楼事件、本田罢工事件……中国制造在令世界为之惊愕时,Made in China品牌也正在世界范围蒙羞,连商务部也出面对世界解释:中国制造不是靠廉价劳动力维持的。  而这其后,建设性的力量已经跃上舞台——继半年前商务部在全球推出“Made with China”广告活动之后,近期中国制造又开始了第二波面向全球的中国制造品牌推广活动!  与上次商务部主导不同
期刊
新的企业2.0环境下,思维方式调整,多元与融合,乃是关键。  2007年,孙振耀以51岁的“少壮”年龄,从他服务了25年的惠普“退休”。当短暂的沉寂之后再度出现时,这位在中国IT界颇有影响力的常青树,已成为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的执行董事长,由“答题人”变成“出题人”。  和李开复、高群耀、唐骏等相似,孙振耀不但是IT精英,也同时是各路职场人士争相学习的楷模。他自称,不时会将职场感悟记录下来,略
期刊
让我们把“质量”进行量化和货币化,从而使得一直以来似乎虚无缥缈的东西,变得和“数量”一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从倡导变成内驱。    是谁在真正运营企业?    记得质量宗师克劳士比先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应邀去参观一家新落成的大型企业。整个工厂自动化程度很高,而且一尘不染。董事长介绍说:如果我们能够开足马力狠抓产量,我们马上就会成为业界的第一。参观结束后,企业请克劳士比共聚晚餐。落座后,董事
期刊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姜明一定也是这么想的。不但如此,这个支点,他也没问别人要,而是自己找到的。  自称为“技术干部”的姜明在2006年创办了奈琦尔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纺织之乡山东淄博,这本不足为奇。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就曾有过在业内合伙创业的经历。但新鲜的是,他这回折腾的纺织原材料,不是棉,而是玉米。  没错,这就是姜明的支点,依靠一项新技术,找到一个新市场。更为关键的是,
期刊
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去问,中国能否出现一个微软或者苹果这种“务空”的问题了。  原因何在?中国制造曾经很强大,中国的资本市场增长速度是全球最高的,中国企业在发展潜力上是最大的,但为何中国出现不了伟大的苹果级别的企业?比对一下苹果公司的成功路径与中国制造在徘徊不前的现状,可以发现,已经很难为中国制造找到不作为的借口了。    市值的意义    两个月前,苹果市值首次超越微软,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