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最激烈的时期,是东方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先进的西方文化给东方文学的革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缅甸的现代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开始发展,逐渐从探索阶段发展至成熟阶段。20世纪的女作家们通过描写当代女性的人生和命运,来表现社会的现实生活,从而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浓烈的东方社会的理想色彩。以此来反映出深刻的缅甸文化精神和浓厚的社会愿望。
缅甸女作家 西方国家 文学活动
20世纪,在缅甸政治,经济,人文的新形势,新变化之下,世俗文学也更加发展。随着为争取独立,推翻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以独立为方向创作的文学作品大规模产生了。
20世纪的缅甸女性作家,引领着女性的时代潮流,在与资本主义的抗争中,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爱情,家庭生活的不变期许;在政治的夹缝中仍然流露着温柔的女性意识;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介入下,仍然坚持着女性的独立自主,追寻着生活的意义。
就拿20世纪女作家摩摩茵雅的长篇小说《玛杜丹玛沙意》来说,该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登妙从小没有父亲,母女俩与残废的表叔生活在一起,由于听信谗言,对母亲和叔父产生了误解,长大后她曾近两次出家修行,母亲去世后,她接替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对叔父,为其养老送终。对小弟,将其抚养成人。待一切安排好后,登妙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地走向了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摩摩茵雅是觉醒了的青年知识女性和民族独立斗争的积极参与者,她伴随着东方社会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潮流和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呼声步入文壇。她的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反映出人民要自由,民族要独立的强烈愿望,饱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妇女生活,女性命运的关注。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给予缅甸女作家创作的灵感呢?
宗教观念影响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信仰来自斯里兰卡的小乘佛教。佛教传入缅甸后,不仅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给缅甸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上座部佛教的广泛流传,深入了人们的思想灵魂和实际生活中,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缅甸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佛教文化,它是缅族人民精神文化的核心,千百年来一直影响了缅甸文化的进程。
《玛杜丹玛沙意》描绘了在缅甸如此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度里,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抗争方式。她还探讨了佛教文化的作用及其理论价值,来寻找女性伦理精神的归宿。在缅甸,佛教与知识素养,普及教育结为一体,是生活于底层的普通人获得知识,唤醒理性的必由之路。小说中女儿登妙在离家修行之后,经过对佛经的研读,修行的过程,最终令她理解母亲,理解人生。她是在这一过程中一次次了升华对女性人生的思考。在女主角登妙身上,有现代女性自尊自重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有佛教的教义,影响着她的思想,性格和人生价值观。摩摩茵雅的作品,主题基本都是女性为争得自身的权利和社会地位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以此来表达女性意识,直面女性人生。
西方国家影响
20世纪,正是西方文化全面渗透缅甸社会的时代,是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与缅甸传统的古朴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冲突和并存的时代。缅甸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较多受到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传入是通过政治渠道,伴随着英国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而来的,并且来势汹汹,腐朽的封建文化已不堪一击,尤其在整个东南亚迈向市场经济和现代民族觉醒的时代,接受先进的西方文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需要。
受西式教育的缅甸进步知识分子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提倡的民主与科学,自由和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用新观念、新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国家的民族命运和未来出路。随着西方文化的深入,西方近现代文学作品也逐渐被译介到缅甸,伴随而来的,有西方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它强烈冲击着缅甸封建主义的传统文学,以适应时代的新变。
英國政府颁布的教育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缅甸文学的发展。有学识的公务员逐渐增多,英语学习增加,小学,初中,高中大量出现。英国人想培养一批具有英国精神的缅甸知识分子阶级,令其精通英国文学和语言,像英国人一样思考,而这个阶级将会成为人民和政府间交往的桥梁。
文学活动影响
20世纪是缅甸现代文学发展的探索时期,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和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对缅甸文学产生着影响。缅甸文学以民族矛盾为主,性质是反帝反封建。在人民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下,民族新文学的探索者们创造出了崭新的民族文学。
30年代兴起的“实验文学”运动是民族新文学探索中的一颗明星。创作主体是仰光大学的一批青年学者。他们在英国留过学,接受过传统文学和现代教育的双重滋养,既有缅甸民族文化的底蕴,又有着外来文化思想的开放意识。他们冲破封建主义樊篱,向往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人格独立和解放。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20-30年代产生的无产阶级文学,是人类文学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文学。无产阶级文学逐渐形成一种有组织联系的世界性文学运动,缅甸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其影响的。
1937年成立的红龙书社为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潮在缅甸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影响和推动着缅甸进步文学的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缅甸“新文学”,突然活跃起来。许多作家以自己的经历来描写战争中的人民的痛苦、反抗精神以及要求独立和建设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总结
缅甸文学自20世纪以来,随着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而不断发展。饱受了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长期压迫,经历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缅甸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历经磨难。这一坎坷的历史进程为文学提供了无尽的源泉。因而,缅甸现代文学以反帝反殖反封,反对三座大山,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深刻反映民族觉醒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20世纪女作家们挣脱了封建枷锁的禁锢,落笔于婚姻、家庭、情爱等平凡的生活,以女性眼光审视外部世界,描绘女性的人生和命运,关照女性世界,理解女性生命特色。她们的作品彰显着现代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现实的本质。她们着重描绘出东方社会的理想色彩,表达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体现东方女性优雅含蓄的美学特征,承载着更多的民族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王禹力(1994—)女,汉族,云南昆明,学生,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历史与文化,650500
缅甸女作家 西方国家 文学活动
20世纪,在缅甸政治,经济,人文的新形势,新变化之下,世俗文学也更加发展。随着为争取独立,推翻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以独立为方向创作的文学作品大规模产生了。
20世纪的缅甸女性作家,引领着女性的时代潮流,在与资本主义的抗争中,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爱情,家庭生活的不变期许;在政治的夹缝中仍然流露着温柔的女性意识;在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介入下,仍然坚持着女性的独立自主,追寻着生活的意义。
就拿20世纪女作家摩摩茵雅的长篇小说《玛杜丹玛沙意》来说,该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登妙从小没有父亲,母女俩与残废的表叔生活在一起,由于听信谗言,对母亲和叔父产生了误解,长大后她曾近两次出家修行,母亲去世后,她接替母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对叔父,为其养老送终。对小弟,将其抚养成人。待一切安排好后,登妙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地走向了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摩摩茵雅是觉醒了的青年知识女性和民族独立斗争的积极参与者,她伴随着东方社会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潮流和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呼声步入文壇。她的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反映出人民要自由,民族要独立的强烈愿望,饱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妇女生活,女性命运的关注。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给予缅甸女作家创作的灵感呢?
宗教观念影响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信仰来自斯里兰卡的小乘佛教。佛教传入缅甸后,不仅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佛教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还给缅甸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上座部佛教的广泛流传,深入了人们的思想灵魂和实际生活中,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缅甸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佛教文化,它是缅族人民精神文化的核心,千百年来一直影响了缅甸文化的进程。
《玛杜丹玛沙意》描绘了在缅甸如此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度里,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抗争方式。她还探讨了佛教文化的作用及其理论价值,来寻找女性伦理精神的归宿。在缅甸,佛教与知识素养,普及教育结为一体,是生活于底层的普通人获得知识,唤醒理性的必由之路。小说中女儿登妙在离家修行之后,经过对佛经的研读,修行的过程,最终令她理解母亲,理解人生。她是在这一过程中一次次了升华对女性人生的思考。在女主角登妙身上,有现代女性自尊自重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有佛教的教义,影响着她的思想,性格和人生价值观。摩摩茵雅的作品,主题基本都是女性为争得自身的权利和社会地位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以此来表达女性意识,直面女性人生。
西方国家影响
20世纪,正是西方文化全面渗透缅甸社会的时代,是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与缅甸传统的古朴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冲突和并存的时代。缅甸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较多受到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传入是通过政治渠道,伴随着英国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而来的,并且来势汹汹,腐朽的封建文化已不堪一击,尤其在整个东南亚迈向市场经济和现代民族觉醒的时代,接受先进的西方文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需要。
受西式教育的缅甸进步知识分子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提倡的民主与科学,自由和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用新观念、新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自己国家的民族命运和未来出路。随着西方文化的深入,西方近现代文学作品也逐渐被译介到缅甸,伴随而来的,有西方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它强烈冲击着缅甸封建主义的传统文学,以适应时代的新变。
英國政府颁布的教育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缅甸文学的发展。有学识的公务员逐渐增多,英语学习增加,小学,初中,高中大量出现。英国人想培养一批具有英国精神的缅甸知识分子阶级,令其精通英国文学和语言,像英国人一样思考,而这个阶级将会成为人民和政府间交往的桥梁。
文学活动影响
20世纪是缅甸现代文学发展的探索时期,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和无产阶级文艺思潮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对缅甸文学产生着影响。缅甸文学以民族矛盾为主,性质是反帝反封建。在人民民族意识不断觉醒,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下,民族新文学的探索者们创造出了崭新的民族文学。
30年代兴起的“实验文学”运动是民族新文学探索中的一颗明星。创作主体是仰光大学的一批青年学者。他们在英国留过学,接受过传统文学和现代教育的双重滋养,既有缅甸民族文化的底蕴,又有着外来文化思想的开放意识。他们冲破封建主义樊篱,向往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人格独立和解放。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20-30年代产生的无产阶级文学,是人类文学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文学。无产阶级文学逐渐形成一种有组织联系的世界性文学运动,缅甸就是在这一时期接受其影响的。
1937年成立的红龙书社为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潮在缅甸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影响和推动着缅甸进步文学的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缅甸“新文学”,突然活跃起来。许多作家以自己的经历来描写战争中的人民的痛苦、反抗精神以及要求独立和建设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总结
缅甸文学自20世纪以来,随着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而不断发展。饱受了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长期压迫,经历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缅甸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过程中历经磨难。这一坎坷的历史进程为文学提供了无尽的源泉。因而,缅甸现代文学以反帝反殖反封,反对三座大山,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深刻反映民族觉醒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20世纪女作家们挣脱了封建枷锁的禁锢,落笔于婚姻、家庭、情爱等平凡的生活,以女性眼光审视外部世界,描绘女性的人生和命运,关照女性世界,理解女性生命特色。她们的作品彰显着现代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现实的本质。她们着重描绘出东方社会的理想色彩,表达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体现东方女性优雅含蓄的美学特征,承载着更多的民族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王禹力(1994—)女,汉族,云南昆明,学生,硕士,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历史与文化,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