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史热点管窥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光景过去,回首望去,中国史学在几个方面有所推进,虽没有脱离一定的轨道,但也呈现着新的特征。笔者拟就自己所涉及的相关领域,略述2012年中国史学的一些热点与动态。
  聚焦民国肇建
  回顾2012年,民国肇建是中国史学界特别是近代史的关注焦点之一。它的重要不仅在于一个全新政府的成立,更是在于传统中国的变革以及清王朝的结束。继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史的热潮,今年又迎来了对民国肇建的关注。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者而言,民国肇建是永不过时的话题。这一年中比较有代表价值的莫属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12年6月于北京主办的“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规模可谓空前,与会专家和学者来自海内外各种学术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政治大学、中央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阿克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等大学,《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南方都市报》等文化学术机构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90余人。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李文海和台湾中央大学资深教授汪荣祖等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李文海以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清王朝的灭亡,认为清王朝的结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汪荣祖则发表了以“士绅与民国肇建”为主题的发言,他讨论了士绅阶层对于民国肇建的重大意义。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李怀印教授在撰写中国近代史的方法上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史家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研究的成果会受自身环境和喜好的影响,他希望学者能突破以往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在时、开放的近代史”的维度重新叙写中国近代史。此外,会议中还有多方的声音,像民国肇建过程中合法性阙失现象的出现以及原因、曹锟“贿选”的法律角度的重新考察等等新角度的研究,特别是对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人物的历史考察也是会议讨论的重点,如袁世凯、杨度、端方、赵尔丰、升允、贵林以及外国人恩琴(Baron Ungern)等政治人物的思想与活动,观点不在此一一论述。2011年11月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的“民国肇建与在美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讨论历史人物、华侨、留学生等内容。历史人物中对于孙中山的研究是关注热点,尤其是在孙中山的思想观点上学者们展开了争论。此外,对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各种历史人物如外交官戴德、蒋廷黻等,也多有论述。
  有关民国时期历史人物的研究是今年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从2012年各大出版社出版的状况便可略见一斑,特别是口述史、回忆录的出版与销售更是火热。口述史学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对象虽也是历史,但是研究的方式却是面对活生生的人,是对人的关怀。尽管口述史学有其自身的缺点,但是对于离开故纸堆,身临其地体会历史却有替代不了的贡献。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唐德刚、何兹全曾力荐一本书即《高陶事件始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此书作者陶恒生,是陶希圣的儿子,他通过对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的回忆,又结合了历史文献,将整个“高陶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虽然作者也同意因为是自己的亲身见闻,所以很难办到绝对的冷静客观,但对于近代史学界关于汪伪政权研究的薄弱,对高(宗武)、陶(希圣)二人这段经历研究的不充分,这本书确是一个珍贵的历史资料。口述史学今年的出版成就可谓硕果累累,像袁静雪《女儿眼中另面袁世凯》(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阎锡山《阎锡山回忆录》(三晋出版社,2012),张学继《白崇禧大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叶邦宗《蒋介石侍卫长回忆录》(团结出版社,2012)等著作基本都是当事人的亲历亲闻,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几近真实地再现历史原貌。不仅如此,在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创始人唐德刚教授2009年去世后不久,又出版《唐德刚与口述历史:唐德刚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文集》(台北远流出版社,2010),此文集是对唐德刚的纪念,同时也包括了唐德刚自己口述,由古苍林执笔的“出洋和留学的杂忆”一文。唐德刚的遗作《民国史军阀篇:段祺瑞政权》又于2012年在(台北)远流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根据唐德刚的残稿编辑而成的,对于口述史的学者们,又能看到他的新书则是一大惊喜。对于民国历史的研究,很重要的是通过人物作为研究的载体,而研究人物不能缺少口述的方式,如果单就口述来还原历史而言,很多学者对于口述史进行怀疑不无道理,但是如果像唐德刚教授等学者那样通过对口述和文献方法的结合使用,互相印证补充,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真面目。
  环境生态史不断崛起
  环境生态史发端于美国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在西方国家面临工业盛行、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脆弱之际由美国环境史学家R·纳什提出的。它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在历史上的变迁以及人的历史活动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个互动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环境史迅速发展,环境史观念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引入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的中国。中国环境史的发展虽说才短短30年,但也并非没有自身的学术基础。如果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中国学界早在20世纪初期就有了自己的思考。而就自然环境,中国历代的方志、笔记也都同样就地理、方物、风土、气候和灵异的自然情况有专门记载,中国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的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环境生态史作为与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并列的分支地位出现在中国历史研究舞台之上。
  第一届世界环境史大会,由美国森林史学会、美国环境史学会和欧洲环境史学会等组织,于2009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召开,共有来自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的560位专家学者参加,可见世界范围对于环境史研究的重视。在本届大会上,与会学者分别对传统领域如海洋环境史、战争环境史等旧的领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如极地环境史、奥斯曼帝国环境史和世界体系环境史等研究,填补了以往的空白。当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关注中国环境生态史,并参与中国本土环境生态史的研究。特别是2012年5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同时举办了“历史的生态学解释国际学术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研究环境生态史专家学者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生态史研究的学术意义、国内外生态史研究的特点、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生态史研究的思维模式及历史地位、具体的环境问题研究案例等方面进行了重要阐述。同年8月,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河北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在河北石家庄举办了“环境、经济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利华教授指出,虽说生态环境是环境史研究的重点,但对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生态关系也应进行分析和研究,不能忽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应注意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与环境生态的互动关系。同年11月由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等主办的第二届亚洲人类学民族学论坛中也有学者以历史的视野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进行论述。   中国环境生态史的崛起也带动了生态环境史研究著作的出版。《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包茂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可谓生态环境史理论的代表。书中作者是这样定义环境史学的,“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学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录和诠释。环境史指历史上发生的人及其社会与环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史学就是研究这种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史学。”包茂红认为,史学从开始起就重视环境,并以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重视自然在历史中的作用为例证,随之又列举司马迁、笛卡尔、弗兰西斯·培根、罗杰·培根等人用自己的方式认识和研究自然。但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出现而寻求如何解决的时候,人们便会不自觉地求助历史,希冀得到解决方法,这时两者便结合到了一起成为环境史学。此书第八章着重叙述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取得的成就、呈现的特点等方面。当然,虽然作者肯定了中国环境史研究以来取得了新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国环境史起步晚,相比欧美国家还有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陈业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以儒家生态意识为研究对象,对传统生态意识和历史时期的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包括儒家生态意识、历史上的环境保护等内容。儒家生态意识则由“天人合一”论、生态系统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的生态资源合理利用主张、《周易》“三驱”礼的生态保护意义等内容构成;再以先秦、秦汉时期为对象,研究生态法律、生态职官等内容来展现儒家生态意识在古代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个案研究如《丁戊奇荒:光绪初年山西灾荒与救济研究》(郝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资源、环境与国家权力:清代围场研究》(赵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都对环境与人的互动作了精彩的研究。此外《历史的生态学解释》(夏明方,中华书局,2012)、《近世棘途:生态变迁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中所汇集的国内外有关环境史经典论文也应特别给予重视。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环境生态史不能算作历史学科的分支,只是研究历史一种新的角度。但是不论学者们如何激烈的辩论,环境与生态确实是目前人类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因此,对于历史工作者来说,以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上环境和生态自身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社会互动过程的变迁,不仅对过去值得深挖反思,对于未来都大有裨益。对整个人类来说,地球只有一个,中国学者们研究本国的环境生态史,亦是为全球性的环境生态史做出贡献。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处,这些都需要我们汇聚智慧与勇气。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袁剑)
其他文献
构建科学概念不仅需要關注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还需要教师采用能促进认知发展的教学实践策略。本文从如何运用板书设计促进科学概念学习进程发生的角度,结合课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科学概念作为科学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会由于每周课时量的分配,教师对科学概念的教授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等原因,使其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很多时候一节课甚至一个单元上完后学生对
李建东是佳杰科技集团信息中心总监。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建东刚好参加完毕业20周年的同学聚会。正是毕业后20年来的工作经历,练就了李建东成为一个真正的CIO的素质。
很多人说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新引擎。而战略灵活,充满活力的诸多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发动机”。但是这台被人看好的发动机,在面临IT服务的时候确进程面临种种不同的待遇
通过网络存储技术,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正急剧地改变着传统的存储模式,与此同时,它也相应地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包括:大量的异构服务器和存储系统;多重冗余的光纤
电化教学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它利用现代化技术 ,根据教学的需要 ,对所讲事物在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虚与实之间互相转化 ,从而使教学内
期刊
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必定是一次“有规则的自由活动”,“有规则的自由活动”这一理念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笔者认为,这一理念也很好地概括了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在这里,笔者将利用从优秀教师中学习的经验,结合已有教学经验,赋予“有规则的自由活动”在信息课堂中的重要使命。  一、规则在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操作性与应用性,在信息课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在下面叽叽喳喳
在基础教育中,应试评价往往是通过考试分数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忽略了青少年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养成。尤其是在山村边远地区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应该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发设计不单单可以让青少年掌握基础教育理论知识,又能够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动手能力的科技教育工作。青少年科技活動可以同时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中与课外活动中开展。现文章主要针对黔东山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及推广的策略与未来展望进行研究
善思则进,二十多年来,经过几轮的低年级体育教学,在教学和实践中探索学生如何快速入门,如何有效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让孩子喜欢体育课,在快乐中学习和锻炼,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一、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相应的策略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掌握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作为新生的老师和家长,必须要有所了解,然后有策略地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1.好奇多问,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有兴趣。好奇心是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
一、解构的遗产:从德曼到德里达曹:兰德教授您好!您是保罗·德曼最年长的弟子,是否可以请您先介绍一下您与德曼的师承关系?
实验是科学课的生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需要经过不断地探究和检验。实验是学生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的再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五“缺”问题  (一)实验认识缺失  科学课实验教学得不到学校教师的重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学校老师对科学实验教学认识缺失,普遍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