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锐意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自成立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运转,既完成了与学校行政分离的第一步,也走出了一条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适应我校跨越式发展战略,独具武汉大学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创新之路,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第二步改革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
  
  对于从学校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的高校后勤实体来说,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后勤既然要办成企业型的经济实体,就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就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展生产,提供服务,由于高校后勤缺乏企业必要的经济积累和市场化准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势必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从根本上讲,还无法适应市场的角逐。因此,生存和发展将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两大难题。有人说,计划经济条件下做高校后勤工作是“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高校后勤是“难”,的确不无道理。
  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仅是高校后勤本身的事情,这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将来的发展,后勤改革的成败将对我国整个“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后勤盛则学校益,后勤衰则学校损。因此,如何紧跟形势、转变观念、严格管理、服务学校,走后勤社会化道路,成为我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着眼点。如何使高校后勤摆脱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是高校后勤改革最关键的问题。
  首先,增强实力,建立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后勤服务实体向法人实体过渡是进一步规范后勤服务实体企业化运作,以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等形式,承担本地区范围内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乃至为社会提供相关服务,参与社会竞争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先实体后集团,逐步注册”的体制改革思路,让集团下属具备条件的行业实体可以先注册法人实体,一时不符合条件的,待条件成熟后再注册,逐步发展到后勤集团整体注册为法人实体。
  外拓空间,组建高校跨行业的联合体。让高校后勤走出学校,对外扩展,是后勤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集团长远的发展需要。2001年,武大后勤服务集团先后注册成立了武汉武大建筑工程公司、武汉武大自强超市、武汉武大劳动服务公司、武汉武大旅行社等一批独立法人实体。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战略,在所有制上本着不求其纯,但求其效的原则,最近注册成立了武汉武大置业有限公司、武汉武大酒店管理公司、武汉武大饮品有限公司。为了发挥武大食堂管理和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的优势,武汉武大食堂管理公司、武汉武大园林工程公司也正在筹建注册之中。
  法人实体形成的同时,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下大力气解决集团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加大分离力度,突出主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非经营性单位的转制;加大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力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调整和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等。
  其次,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寻求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上取得突破。要大胆采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模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走股份制的道路,让集团内条件成熟的实体先走出去,与社会上或其他高校的同行业组成跨企业的有限股份联合体,逐步推进,滚动式发展。
  最后,打造武大后勤“航母”,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更高目标。在集团积累达到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利用武汉大学的无形资产,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创造条件,组建跨集团、跨企业、跨地区的有限股份制企业,打造武大后勤的“航空母舰”。积极开拓资本市场,力争成为上市公司,从而构建满足学校办学需要,完全按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后勤服务保障系统。
  
  必须坚持以创新谋发展
  
  我们认为,企业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来支撑,企业的改革成果也需要通过强化管理来巩固。国际上许多大企业以及国内海尔集团等著名企业的成功事实说明,一个有生命力的、长寿的企业必然是管理科学的企业。
  武大后勤服务集团自成立以来重视企业管理,追求管理创新,通过长期积累、持续强化,特别是2002年开展的“管理创新年”和多项“提升管理”活动,为集团下属公司在走入社会奠定了深厚基础,也为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比较乐观的经营局面,集团上下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主动找差距、练内功。然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管理创新更是永无止境。在2002年的进一步强化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机制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收效。
  1.调整组织结构,实施经营目标管理。
  2002年,后勤集团按行业归口的原则,设立了五个公司、三个中心,实行纵向垂直领导和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规模效应。在调整机构的基础上,后勤集团实行两级管理,简政放权,明确了各经营服务实体在收入分配、人员聘用、资金财产使用等方面的权限,实施经营目标管理,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各公司有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大大增强。同时,后勤集团精减各级机关管理人员,充实一线队伍,降低管理成本。适应机构的调整,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与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要求相适应和配套。
  2.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才激励机制。
  实行末位淘汰制,通过人事动态管理,优化配置,形成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开展全集团职工第二轮竞争上岗工作,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通过人事代理、培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性循环:2002年共培训集团管理层400余人次、集团一般职工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集团全体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出台了《武汉大学后勤集团编制合同职工管理试行办法》、《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职工竞聘上岗实施办法(试行)》、《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岗位津贴实施办法(暂行)》、《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职工培训暂行规定(讨论稿)》等,完善了聘用制度,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后勤职工的积极性。
  3.进行经营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学校计划利用有限的校园土地资源来规划学校发展前景,建一流的现代科研教学设施,分配置换外迁7000户教师住宅。后勤集团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注册4000万元组建了武汉武大置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进行房地产开发,所获利润用于后勤集团今后的发展和提供更优质的校内后勤服务,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集团的发展中,后勤集团还将旅游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在集团的大力扶持下,旅行社年营业额增长了63%,一跃成为武汉市内旅行社十强第一名,湖北省内旅行社十强第一名,全国教育系统十强第三名,并取得了被喻为“小桂林”的当阳百宝寨风景区的30年无偿开发经营权,组建武汉武大酒店管理公司,形成旅行社——风景区——宾馆一条龙的立体旅游开发经营格局,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后勤集团自筹资金正在建设26层四星级标准的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将为2003年武汉大学110周年校庆提供更高水平的接待服务,必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后勤集团其他产业的不断拓展和壮大,后勤集团今后的产业格局将由现在的以饮食、接待为支柱转变为实施以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房地产为龙头,带动接待服务、交通运输、建筑装修、物业管理、园林环卫和家政服务等行业全面发展的“内稳市场、外拓空间”全新经营战略。
  4.进行文化创新,打造武大后勤品牌。
  企业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我校后勤集团十分注重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它以“秉承武大校训、服务教育事业、注重两个效益、倡导人的塑造”为基本内涵,包括文明儒雅的服务文化、质量第一的经营文化、科学严谨的制度文化、永无止境的教育文化、不断提升的理念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提高集团领导班子的亲和力,促进全体员工的战斗力,增强集团进步的推动力,为后勤集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进行企业形象创新,增强企业凝聚力。
  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我校后勤服务集团始终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02年,集团开展了“文明服务窗口标兵单位”、“后勤服务标兵”的创建、评比活动,把企业文化的创建活动作为争创文明单位的有力举措。
  从2002年开始,集团饮食服务公司5年内每年捐资10万元资助100名贫困大学生,并成立基金长期实行。为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后勤集团的信誉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必须坚持以质量求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姓“教”的原则,绝不能脱离教育的需要后谈后勤改革。服务质量是武汉大学后勤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服务质量企业将难以参与市场竞争,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后勤集团无论是在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速企业化运行的过程中,还是在后勤实体与学校分离,成为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后,都没忘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做为首要任务。让“服务”二字在每项工作中、每个环节上都得到充分和切实的体现。
  没有一流的后勤保障就没有一流的高等学校,强大的后勤保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只有这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其他文献
2002年钢铁市场有惊无险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由于美国启动了“201条款”限制我国钢铁产品进口,使得国际国内经营环境急剧变化,市场形势跌宕起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及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从而保障了2002年国内钢铁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2年1月~10月份,国内钢产量14653万吨,同比增长22.3%,成品钢材产量15727万吨,同比增长19.97%;钢材进口2
期刊
中国目前一共有多少个单位?这些单位的分布情况、所有制形式、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是一种什么状况?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向外界通报了全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主要数据。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一共有法人单位510.7万个,比5年前增加了55.2万个,增幅达12.1%。其中,私营单位数量已占总额的43.7%,首次超过国企数量。  从单位在全国地域范围的分布上来看,半数以上的法人单位集中
期刊
2002年,在宏观经济环境继续向好的形势下,工交各行业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利条件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为1997年以来最快增长水平。1月~11月,累计实现利润4956亿元,同比增加809亿元,增长19.5%;预计全年实现利润5600亿
期刊
在经济学说史中,近、现代经济学有个重要的起源,叫做“重商主义”。在工业文明的萌芽阶段,一些注重海外贸易的国家注意到,同样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依靠海外贸易的发展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于是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这个增量财富的来源是流通,是贸易。“重商主义”产生的客观基础若此。此后,由于大机器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开始把目光由流通转向生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尽管人们不断争论于“利润”的来源究竟是资本还是
期刊
2003年,宏观经济形势整体上将承继2002年良好发展态势。由于2002年增长水平较高,2003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有所降低。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GDP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国家经贸委提出,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力争好于上年。    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保持适度增长    煤炭、电力供需大体平衡,但区域性、季节性紧张的状况依然
期刊
刚刚写成《中国财富报告》一书的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近日又走上中国经济50人“长安论坛”,为国人解读中国财富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最大程度地完成了对财富的再认识,截至2000年底,资产性财产总量已达到38万亿元,其中私有财产已成为中国财富结构主要组成部分”。樊纲的结论至少来自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资本结构。在计算出的总量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31%,个体私营企业占38%;而在资本所有权
期刊
在2001年7月初,沪深股市处于最高点时以“漫漫熊市的信号”一文准确预见了熊市来临的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日前说,2003年中国股市处于十字路口。  华生教授指出,中国股市目前在本质上仍然是政策市。按照2002年的制度环境和政策取向,2003年熊市仍将继续,市场的价格中枢会在震荡起伏中进一步大幅下移。至于2002年在所谓政策利好不断的情况下股市为什么下跌的问题,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策利好的
期刊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部队建设的需要,军需部门正在做出不懈的努力。筹建于2000年10月的安庆市军粮供应站,担负着驻安庆市的空军部队、武警部队、市消防支队、军分区干休所等部队的军粮供应任务。全站10多人,担负着繁重的任务。他们在省、市粮食局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不断奋进开拓、求实务实,严格执行国家军供政策,提高服务档次,树立良好形象,得到了部队首长和政府部门的肯定与赞誉。  确保军粮供应,严格按照国家统
期刊
企业之魂,它既使企业精神得到深化与升华,又是时代气息的催生、体现社会价值的真实写照。安徽省安庆药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生动一例,公司新领导班子调整前后,截然不同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代表着领导者的经营风格。  安庆药业有限公司是在极度困难的境况下于2002年3月调整了新的领导班子,总经理高玉平带领全体职工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在机制、管理、经营、廉政等方面寻找突破口,选准立足点,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大胆改
期刊
关注宜城 共同发展    千里皖江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近些年在改革大潮中,经济、文教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最近,本刊记者朱剑采访了一组稿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安庆市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我们通过特辑的形式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安庆,关注宜城,以促进相互的共同发展。  ——编者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是提升到日益重要的位置。安徽安庆市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