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内容创业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吸雾霾肯定受不了,总看垃圾内容也受不了。
  今年下半年以来,微信订阅号的吸粉能力开始衰减,一是公号内容同质化劣质化严重,二是公号内容多得让人应接不暇。现在能做到让读者主动打开的公号非常之少,大多数时候,读者都是根据跳出来的标题或朋友圈推荐来选择读转。精品号与“搬砖号”的分野越来越明显,很多“搬砖号”主开始考虑向精品号和原创号转型。
  “搬砖号”并不一定是劣质号,正像文摘类杂志一样,它能够用最低廉的成本通过海选聚结最吸引眼球的文章。但是因为各家内容原创平台对于版权的保护,和微信平台本身推出来的原创保护措施,使得这些号处于尴尬的境地。
  “搬砖号”既然做不大,就需要改造成原创号。但三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一是你有没有原创的能力,二是原创并不等于高阅读量,三是能不能负担得起原创的成本。
  “搬砖号”的前景要么是继续保持小作坊,随着微信订阅号风口的减弱而式微,要么是痛下决心和原创能力强的媒体机构和财力强大的内容公司结盟,营造社群化以维持粉丝的活跃度和粘合度,进一步设计友好型电商,以获得广告之外的收益。带着数量不菲的粉丝,引入专业团队以打造原创内容的运营者,可谓是新一波的“内容创业者”。
  但是,作为传统的媒体机构,显然和这样的内容创业者很难无缝隙对接。很多人认为传统媒体的机制是障碍,其实这不是主要问题。已经市场化生存了二十年左右的传统媒体,体制已经有足够的灵活度。关键问题其实在于,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能否满足自媒体的传播需求。
  可以看到的是,传统媒体的内容直接放在新媒体平台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赢来高阅读量,大多数内容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原有的纸媒内容一般建构在相对自成体系的闭环当中,读者对内容的反馈间接而迟缓。很大程度上,编辑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内容,只要里面有几篇好稿,读者就会连差稿一起买来消费。这种被动阅读模式,使得纸媒里面长期存在无效的稿件。因为读者的反射弧太大,如果一个编辑部没有自净机制,低阅读率稿件会越来越多而不自知。现在读者变成了主动阅读模式,原有的不痛不痒的稿件会被他们自动屏蔽,稿子鱼龙混杂的情况立刻显露无余。
  当然,就像人们批判电视节目收视率和电影票房一样,唯阅读量和转发量马首是瞻的稿件评判标准也是有缺陷的,但这已经是最接近公平的方法。确实不能排除有些稿子质量很高致曲高和寡,但假使它不具有传播能力的话,能叫做好稿吗?传播是媒体的生命线,无传播不媒体。编辑部公认的一篇好稿,若得不到有效的传播,绝不是读者出了问题,而需要检索一下稿子究竟在哪方面还有缺憾。
  比较新媒体直观的阅读量和粉丝量的快速刺激,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稍显钝感。现在恰逢其时,传统媒体人可以借助新媒体的特点,进一步激活和重塑传播体系。一个选题首先具有传播价值,才具有新闻价值和采写价值,一个角度必须具有传播价值,才具有表达示现价值。
  如果做到了基于传播的内容体系的重塑,对于原创作者来说,媒体就没有了新旧之分。而重塑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校正和自我剔骨的过程。
  作为传统媒体机构,我们态度鲜明地支持“内容创业者”,既愿意创造各种条件欢迎已有所成就的自媒体同仁加盟和合作,也鼓励编辑部内部进行内容创业。当编辑记者成为一个“内容创业者”,就得从自己的专业性上更下功夫。不管是做时政、财经,还是做文化体育,若做不到最大可能的专业性,很难形成持久而有公信力的传播力。对于具有产品思维的“内容创业者”而言,专业性和传播性,二者不能偏废。
  这两年已经有相当一批媒体人,迈出了“内容创业 ”的第一步。他们要么以一己之力给供职的媒体创造了一个粉丝巨大的公号,要么跳出媒体机构成为自媒体人,但是若要使自己的内容具有长久的生产力,恐怕时间和精力都会亮出红灯,因而,背靠机构搭建以自己为核心的专门团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所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伪边界,将被“内容创业者”打破。人们失去的是表达成见这一锁链,得到的是整个鲜活的世界。
其他文献
小微金融的利好消息正在持续发酵。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一系列措施向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融资方面支持,并于8月14日印发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在此期间,银监会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要求“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小
21世纪是亚太的世纪。要实现亚太新世纪和平、安全与繁荣,其核心是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和平,更谈不上繁荣。  近年来,世界各地地缘政治有回潮之势,亚太安全也进入矛盾爆发、动荡加剧新阶段。突出表现在:美国力推“亚太再平衡”战略,直接卷入地区海洋争端;日本右倾化加速,重走军事大国道路,地区冲突可能性上升;南海问题升温,海洋权益争端国际化、军事化趋势凸显;朝鲜半岛和巴印冲突悬而未决,前景难卜。如何有效管
历经三十余载变革,中国在飞奔。在这个国家,人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有机会了解现实,也比任何一个时代更易迷失方向。而数据则是观察这些变化时代的窗口。借助数据,人们看到了中国社会努力的状态、迸发的瞬间、以及发展的代价。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要靠科学的数据来支撑,而在数据之中,国情可以宏大到家国命运,也能微观到一饭一衣。  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样,是谁在治理中国,而消费里的中国透露了什
10月初,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大夫马嵘接待了一位患者。这位患者大大方方地要求马嵘给他开了一些万艾可。患者已经六十多岁,而且在过去数年间一直服用此药。  商品名为万艾可、通用名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的蓝色小药丸,治疗的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生产商为全球最大药企辉瑞公司。  患者的年龄并没有让马嵘感到惊讶,他甚至碰到过70多岁的患者,尽管这些高龄患者并不常见。马嵘还记得,在大
看美剧《傲骨贤妻》,没看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初级律师Alicia永远板着一张“扑克牌脸”,调查员Kalinda的面孔像戴着一副铁面具。也许因为这是一部职场剧?  在职场,动不动哭鼻子抹眼泪和动不动嘻嘻哈哈一样,都会被认为是不成熟。机场里常见的成功学畅销书里,说到成功人士的职场表现时,时常会提到日式的隐忍和英式的克制。就像越是大神级别的武林高手,打斗中越是表情轻松,姿势优美。无论是在《致青春》还是《
8月初,全国31省市上半年GDP数据陆续公布,实际增速全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省市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其中,增速最快的重庆超过了10%,垫底的黑龙江却还不到5%,相差了一倍多。  “尽管各省上半年经济实际增长情况逊于预期目标,但较一季度仍有小幅回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随着一季度启动的系列稳增长政策起效,从二季度开始,部分宏观数据有所好转,经济增速也开始企稳回升。“东
陈清泰。图/新华  陈清泰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专注国企改革研究,是国内较早建言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的学者。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这次国有企业再改革的命题不是政府机构“如何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而是由“管企业”转为“管资本为主”,终于找对了改革的聚焦点。投资运营机构不承接政府的“漏斗职能”  中国新闻周刊:向“管资本”转变以后,国资的投资运营机构是一个重要的平台,这个
5月底,科幻小说《三体》的编辑、重庆女作家杜虹因病去世。遵照她的遗愿,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对她的大脑进行了冷冻处理。在未来至少50年里,她的头部将被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直到有朝一日,更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将她再造、复活。  杜虹是该机构第138位“冷冻人”。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截至目前,阿尔科已经冷冻了141名客户(60%像杜虹一样冷冻头部),同
如何以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审视中国当前面临的恐怖威胁,在国安委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各种恐怖威胁?如何执行跨境打击任务?郑守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作了解答。  作为国家反恐怖演习评估组专家,郑守华曾多次参加中外军队联合军事演习,并参与起草多部相关法规,主编《反恐怖作战研究》《第一场国际反恐怖战争》《反恐怖演习规范》和《世界非战争军事行动年鉴》等专著。他认为,随着恐怖活动的新变化,中国政府应该
“也有一些人,老了以后脾气还是没改”  中国新闻周刊:出演这部影片,管虎导演有对你提出一些什么具体要求吗?  冯小刚:之前我和管虎聊了很多次,不仅仅聊人物,也聊影片。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默契,我很了解他要做一件什么事,他也对我很了解,知道我可以胜任这个事。  中国新闻周刊:出演这个角色,你有做过一些准备吗?  冯小刚:说实话,没有准备。这么多年的生活,我对这样的人物很熟悉,完全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