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法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痊愈8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100例患者,痊愈45例,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肠胃炎;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上升中,逐渐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1]。溃疡性结肠炎是指直肠和结肠粘膜出现了慢性炎症和溃疡的慢性、非特异性病变的一个过程,因此溃疡性结肠炎又被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在西医中有治疗防范措施,但没有根治的方法,相对来说临床效果不理想。中医治疗可以通过中药内服与灌肠等方法相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我院对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00例患溃疡性结肠炎年龄范围为20岁~70岁,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0岁~65岁,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5~70岁。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每日内服4片(2g/片)柳氮磺胺吡啶。
1.2.2观察组
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综合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①对于热毒内结症和血瘀肠络病况的患者主要以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方法为主,首先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主要的材料有贝母、穿山甲、天花粉、甘草、金银花、白芷、皂角刺、乳香、陈皮、当归、防风等药物;②对于脾胃气虚型患者首先应该以除湿升阳,健脾益气方法为主,主要的药方材料有甘草、茯苓、桔梗、白术、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人参、莲子肉;③对于患有大肠湿热症的患者,以调气行血、清热解毒的方法为主,主要的药方材料为为大黄、黄芩、芍药、肉桂、槟榔、黄连、木香。对于患者的中药治疗以两周为为1个疗程。同时,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患者采取灌肠治疗的方式,灌肠治疗的药方主要为马齿苋65g,千里光35g,赤芍15g、黄柏15g,枯矾15g、青黛10g,血竭5g,每日一次,一次一剂,加水将药材煎至150mL后,保持温度在32℃左右,开始灌肠治疗。
要求两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禁止食用油炸食物以及辛辣的食物,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
1.3疗效标准判断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现象明显减轻,结肠镜检查粘膜仍有轻度炎症或者出现假息肉现象。无效:临床症状完全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病症加重现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两组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其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0例(10.00%),有效3例(3.00%),无效2例(2.00%),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100例患者,痊愈45例(45.00%),显效25例(25.00%),有效19例(19.00%),无效11例(11.00%),总有效率为89.00%。
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指直肠和结肠粘膜出现了慢性炎症和溃疡的慢性、非特异性病变的一个过程,发病主要和患者免疫力下降、感染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相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有血等[2]。
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中被归类于泄泻、腹痛、脏毒、肠风的病症范围内。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的发病病理是:脾胃功能受到了一定损伤,且被暑气和湿气从外邪侵入体内,由此体内出现化火、火毒,湿浊内生而导致了大肠内气血堆结,由此出现了腹痛、腹泻的症状。在各种临床原因中,过度的劳累、生活没有规律、饮食的不健康和消极心理都会对大肠造成损害,使得腹泻、气血阻滞和黏液脓血便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的变化,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在不断地上升,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手段有限,用药也有限。在此种情况下,采用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扬长避短,还能通过独特的方法来开展临床治疗,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次治疗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无效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9.00%)。两组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方法较于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更好。中医在此病病情的改善和防止病情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治疗的过程中,将辩症和辨病相结合,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溃疡的愈合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肠粘膜的血液供给情况。中医在治疗上相比于西医更有效率,同时可以显著减少病情复发的情况。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更能从根本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的副作用也小于西药。
综上所述,对本院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方案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方雄平.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58—59.
[2]周子东,陈海英.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99-100.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肠胃炎;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一直在不断上升中,逐渐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1]。溃疡性结肠炎是指直肠和结肠粘膜出现了慢性炎症和溃疡的慢性、非特异性病变的一个过程,因此溃疡性结肠炎又被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在西医中有治疗防范措施,但没有根治的方法,相对来说临床效果不理想。中医治疗可以通过中药内服与灌肠等方法相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我院对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200例患溃疡性结肠炎年龄范围为20岁~70岁,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0岁~65岁,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5~70岁。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每日内服4片(2g/片)柳氮磺胺吡啶。
1.2.2观察组
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综合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法:①对于热毒内结症和血瘀肠络病况的患者主要以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方法为主,首先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主要的材料有贝母、穿山甲、天花粉、甘草、金银花、白芷、皂角刺、乳香、陈皮、当归、防风等药物;②对于脾胃气虚型患者首先应该以除湿升阳,健脾益气方法为主,主要的药方材料有甘草、茯苓、桔梗、白术、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人参、莲子肉;③对于患有大肠湿热症的患者,以调气行血、清热解毒的方法为主,主要的药方材料为为大黄、黄芩、芍药、肉桂、槟榔、黄连、木香。对于患者的中药治疗以两周为为1个疗程。同时,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患者采取灌肠治疗的方式,灌肠治疗的药方主要为马齿苋65g,千里光35g,赤芍15g、黄柏15g,枯矾15g、青黛10g,血竭5g,每日一次,一次一剂,加水将药材煎至150mL后,保持温度在32℃左右,开始灌肠治疗。
要求两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禁止食用油炸食物以及辛辣的食物,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情。
1.3疗效标准判断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粘膜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现象明显减轻,结肠镜检查粘膜仍有轻度炎症或者出现假息肉现象。无效:临床症状完全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病症加重现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两组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其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0例(10.00%),有效3例(3.00%),无效2例(2.00%),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100例患者,痊愈45例(45.00%),显效25例(25.00%),有效19例(19.00%),无效11例(11.00%),总有效率为89.00%。
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指直肠和结肠粘膜出现了慢性炎症和溃疡的慢性、非特异性病变的一个过程,发病主要和患者免疫力下降、感染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相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有血等[2]。
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中被归类于泄泻、腹痛、脏毒、肠风的病症范围内。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的发病病理是:脾胃功能受到了一定损伤,且被暑气和湿气从外邪侵入体内,由此体内出现化火、火毒,湿浊内生而导致了大肠内气血堆结,由此出现了腹痛、腹泻的症状。在各种临床原因中,过度的劳累、生活没有规律、饮食的不健康和消极心理都会对大肠造成损害,使得腹泻、气血阻滞和黏液脓血便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的变化,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在不断地上升,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并不明确,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手段有限,用药也有限。在此种情况下,采用中医治疗不仅能够扬长避短,还能通过独特的方法来开展临床治疗,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次治疗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无效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9.00%)。两组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方法较于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更好。中医在此病病情的改善和防止病情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治疗的过程中,将辩症和辨病相结合,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溃疡的愈合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肠粘膜的血液供给情况。中医在治疗上相比于西医更有效率,同时可以显著减少病情复发的情况。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的方法,更能从根本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的副作用也小于西药。
综上所述,对本院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方案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方雄平.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58—59.
[2]周子东,陈海英.中医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