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2个汉字,学写田字格中的10个汉字。
  2.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在比较阅读中,引导学生想象,感知古诗意境,初步感受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哪些景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两位大诗人,看看他们游玩了哪里,又欣赏到怎样的景色。(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出示鹳雀楼图片,学习生字“楼、层”。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呀?
  相机教学“楼”。出示“娄”的古文字和造字情景图,让学生尝试说说描绘了什么情景,提示:“娄”是一个女孩把头发高高盘起用发簪固定的样子,所以“娄”有层层叠叠的意思。加上木字旁,就是用木头等建成的一层层的房子。
  相机出示“层”,提示:上面的“尸”表示房子,房子像云朵一样一层层的。
  这座楼房有个好听的名字“鹳雀楼”,一起读一读。出示“鹳、雀”的古文字,让学生尝试说说字形,提示:鹳雀是一种水鸟,它们喜欢栖息在高处。因为这座楼经常有鹳雀栖息,所以就叫“鹳雀楼”。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眼前的景象让他思绪飞扬,就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登鹳雀楼》,一起读诗题。
  2.出示“瀑布”图片,学习生字“瀑、布”。
  另一位大诗人李白又看到了什么呢?瞧,这就是瀑布,“瀑”是三点水,瀑布就是水从高山陡直地流下来,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你还会用“布”组词吗?
  李白看到了壮观的瀑布,就写下了这首诗《望庐山瀑布》。
  3.对比再读诗题。
  (1)一开始,《登鹳雀楼》这首诗的题目叫《登楼》,同学们,你们说原来的题目好还是现在的题目好?为什么?(加了鹳雀之后不仅让我们知道登的是哪座楼,更让我们知道楼在水边,比较高。)
  “登”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爬、上”呢?从“登”字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题目,你又知道了什么?(是啊!和《登鹳雀楼》一样,庐山让我们知道了作者看瀑布的地点。)
  “望”是什么意思?(看、瞧)那诗人为什么不用“看、瞧”呢?(“望”写出了诗人是站在远处看瀑布,看得很认真。)
  (3)诗人用词是多么准确啊!再读一读两首诗的题目。
  4.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两首古诗,会读了吗?谁来试一试?注意读准字音。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5.识记生字。
  生字宝宝去掉拼音还认识吗?(玩摘桃子游戏)
  给生字找朋友。(玩生字开花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对古诗题目的反复咀嚼,践行叶圣陶先生“针对文题,不容放过……将题中要义一一向学生发问,使无遗漏”的教学理念,为学生阅读古诗、写话以及今后习作拟题、审题打好基础。)
  三、细读古诗,想象画面
  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出诗的节奏,还要读出画面。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看看诗人欣赏到了什么。
  1.自己先读一读《登鹳雀楼》,圈出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交流,师相机板画“鹳雀楼、太阳、山、黄河”。
  3.看了老师的画,你有什么疑问吗?
  (1)为什么老师把太阳画在山旁边呢?(相机教学生字“依、尽”,让学生结合图画,说說“依”“依山”是什么意思,提示“尽”就是“消失”的意思,太阳快落山了,快要看不见了。)
  (2)“白日”为什么画成红色的?(这里的“白日”指明亮的太阳,不是白颜色的太阳。)
  4.你能根据老师的板画,把诗人看到的画面连起来说一说吗?这就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红通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多美呀!黄河奔腾不息,向东流入了大海,多有气势啊!我们边想象画面,边美美地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味。
  6.总结学法: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
  7.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学习《望庐山瀑布》吗?赶紧和同桌小伙伴合作试一试吧!
  8.交流。
  (1)生上黑板画诗人看到的景物。(相机理解“香炉、生紫烟、前川”的意思,学习生字“照、炉、烟、挂、川”。)
  (2)欣赏瀑布视频,听老师读古诗。结合刚才的视频,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黑板上的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体会“生、挂”用词的精妙和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3)读着古诗,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香炉峰上雾气缭绕的美妙景象和瀑布的雄伟气势。当我们看到美丽壮观的瀑布时,心中也会想起这首诗——(生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抓诗中主要意象,通过板画、视频,在直观形象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诗人笔下的宏阔景象,从而将读古诗想画面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四、对比阅读,学会观察
  学了这两首诗,想知道诗人是怎么欣赏景物的吗?
  1.我们先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的?(由远到近)想要看得再远一些,诗人需要怎么做?(再往上登一层楼)这就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不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他所看到的景物,还写出他心里的想法,这也是观察的好方法。以后,我们可以用这句诗来鼓励别人更努力地学习。
  师引读:
  当人们登楼累了的时候,我们这样鼓励他——
其他文献
《军神》一文中有个比喻句,沃克医生夸赞刘伯承:“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提了这样四个问题:第一问,这是一个什么句?第二问,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三问,为什么把“刘伯承”比作“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第四问,这样比有什么好处?乍一听,四个问题由浅入深,教得相当完整;细一想,四个问题似曾相识,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甚至教到六年级,只要遇到比喻句,用的都是同一个“套路”。应该说,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例,为学生列举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四种方法,即列提纲、明题意、抓关键词、合并段落,意在将本单元所学习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加以梳理总结。教学时要组织学生梳理、归纳本单元及曾经学过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如课题扩展法、问题概括法、要素串联法、内容借助法等。  2.词句段运用。  “词句段运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回顾旧知  1.图片辅助复习前鼻韵母ɑn en in un ün。  2.先齐读,再看老师的发音口形猜猜是哪个复韵母。  二、依托情境,学习发音  1.观察课本49页情境图,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尽可能用完整的话说说床上、墙上、窗外都有什么。  2.利用情境图,引出新的韵母。  本节课,我们要认识四位新朋友。(边说边板书ɑng eng ing ong。请学生试读。之后告
核心素养时代,以研究者的身份回看李吉林老师在二三十年前开发的众多课例,在惊叹这位小学语文教学大师领风气之先的超前、超常的同时,仍不自觉地会像小学生一样,沉醉于她创设的课堂氛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语文课程还只盯着单一知识维度,亿万儿童饱受“注入式”教学之苦时,李老师就以先行者的智慧,“通过创设优化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语言文字符号与形象牵手,语文教学与生活贯通,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 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两个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读一首儿歌,你们可能都听过哦!(出示)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遇見小松鼠。  师带读,生跟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孩
从动机走向目的,是小学“真作文”教改坚持的又一教学策略。  为什么作文教学要从动机走向目的?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  显然,只要目的,不要动机,是中小学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表象之一:学生的作文大多只有一个读者——教师,而且,教师是以手握大权的“判官”形象出现的:达到作文目的就能合格,否则就须重写。
文本解读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和大人一起读”安排了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孙悟空打妖怪》。朗声读来,节奏明快,颇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在幼儿园就接触过这首儿歌,有的早已熟读成诵。  这首儿歌具有故事性。《孙悟空打妖怪》是用儿歌的形式概括写了《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儿歌中对唐僧师徒和老妖婆的描写可谓简洁传神。这些人物,学生喜闻乐见。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我爱学语文》中就编排了四名
统编本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式进行编写。这种双线组元的编写教材的理念,定然给语文教学带来崭新的变化,也给教师解读文本、设计教学带来全新的挑战。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了。语文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习惯,确立“要见树木,更见森林”的思维方式,让语文教学从“一篇”走向“一组”,从“零碎”走向“整体”。那么,单元整体教学便是一条重要的实施路径。
在我教龄的第2年,我有幸执教一节区级公开课:一年级的《青蛙写诗》。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整堂课我都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着,突然,一声清脆响亮的口哨声闯入大家的耳朵,我故作镇定继续教学,但内心已经无比慌乱:这是哪位同学啊,公开课还这么调皮,又不能直接批评,这下可怎么办呢!  我多么希望这“哨声”能马上停止!  我一只耳朵听着学生读句子,另一只耳朵顺着声音仔细听,想知道声音来自哪个角落。
教学实录  一、图片引入,在古今对照中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我知道你们读过很多故事,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曹冲称象》。  师:曹冲很聪明,想到了称象的办法。下面这幅图呢?(出示图片)  生:《乌鸦喝水》。  师:真好!原本喝不到水的乌鸦动脑筋想办法,最后就喝到水了。下一幅图呢?(出示图片)  生:《司马光砸缸》。  师:都听过这个故事吗?不过,今天王老师要讲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