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失败”的好课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叶中的比”是苏教版六上数学教材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有较强的探索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需要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发现树叶中隐藏的秘密。对于这样一节实践活动课,我们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认知?究竟是要让学生发现书中早已确定的结论,还是在实践中得到自己的思考?又如何在课堂中关注儿童的真问题、真思考以及“真结论”呢?本课教学,我想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真参与、真实践。
  一、发现研究特例
  我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找不同的树叶——考虑当下的生活环境以及其他原因,我并没有要求每人每种找10片,而是各找几片,尽可能多找几种。这样能够多找出几种不同树叶,并且每一种树叶可以凑成10片进行研究,真正参与的人就会更多一些。
  实际教学时学生带的树叶种类不少,数量不多,但也能够找出几种数量较多的树叶,教学就采用现场统计数据的方法进行。以香樟树叶、黄芽树叶、枇杷叶为例,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了结论:同一种树叶虽然大小可能不同,但形状是相似的,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但当我们继续研究柳树叶时,问题来了。
  表1中的统计符合我们的预期,相同的树叶长与宽之比大致相当,有差距,这种差距虽然有点大,但长与宽的平均比值7.64符合柳叶狭长的特征,并且所有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基本在平均值上下,差距不是太大。学生对此的观点是:有些柳树营养好,树叶长得胖一些,有的营养不足,长得瘦一些,但基本能够看出柳葉的特点:细而长。正当我以为可以得出预期结论时,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第2片柳树叶和第4片柳树叶长与宽之比差距会这么大?比值11.4与比值5.15之间的差距确实大,虽然都是狭长,但这个差距超过2倍。此时无法顺势得出结论,必须面对学生真实的疑问进行探究: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课无法按预设进行,只能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几片柳叶,很快学生发现原因了:树叶的新旧有变化,树叶4采集时间较短,肥嫩有汁,叶子更宽一点,长与宽的比值稍小;树叶2采集时间稍长,叶子本来就老,并且更干燥,所以显得更细长。因为这两片叶子不是同一人所采,也有学生提出可能是树的原因,柳树的生长环境不一样,才会导致树叶有如此差距。
  二、确认材料问题
  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继续研究桃树叶,谁知同样的问题又来了。许多学生发现表2中的4片桃树叶有3片长与宽的比值接近3,但4号桃树叶的数据差距特别大。这个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沉思,很快有学生随手拿桃叶进行观察和交流。
  交流之后,学生发现1号是在自家果园采的,2号桃叶是在公园采的,3号是在小区绿化带采的,4号是在路边采的。同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桃叶不是同一棵树上的,也不是在同一地点的,虽然都是桃叶,可是桃树生长的环境不同,有的长在桃园,土地肥沃,有的长在路边,土质很差,所以所长的虽然都是桃叶,但长得各不相同,正是这个不同导致桃叶长与宽比值相差大。
  但这是全部原因吗?学生继续讨论,很快进一步提出了新观点:桃的种类很多,有毛桃、有水蜜桃,这4种桃叶虽然都是桃叶,是哪一种桃叶呢?是呀,果园里的是水蜜桃,而路边的只是毛桃,种类不同,这也是造成比值差距较大的原因。
  看来,今天的研究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似乎找出了不成功的原因。我深知如果要诱导学生获得满意的数据很简单——在选材时就特别注意,选择差不多形状的树叶。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也不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结果,课可以上不完,但结论不要轻易灌输给学生,必须要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面对真实数据进行真实的思考,进行真实的分析,获得真实的结论才行。问题必须由学生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开展新的研究
  通过交流,学生提出了进行再次研究的建议:每个人采10片树叶,要在同一棵树上采,这样所有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差距就不会太大。学生的理由是,这样就不会有生长环境的差异,也不会有种类的区别。这是个好建议,这样能够确保树叶的种类相同,达成共识。我再次强调即便在同一棵树上选择树叶也应该是随机的——如果你刻意选择,那么研究的价值不大。
  课后,学生通过后续研究得到进一步的结论:(1)同一棵石榴树同一枝头的叶片长与宽比值差距特别明显,有的近似圆,长与宽比值接近1,有的相对狭长,比值超过3,并且不同叶片形状也存在明显差异;(2)同一棵香樟树同一个枝头上的叶片比值差距达2倍,最大的长与宽比值超过最小的2倍。叶子的生长并不是我们数学中的按比例增长,叶子受到位置、光照、雨水等影响,有的修长,有的稍胖,有的先长长后长胖,有的先长胖后长长。每一个枝头都有一片独特的香樟叶,形状与其他叶子明显不一样,所以通过长与宽的比值来判定香樟叶形状不够科学。
  至此,学生对“树叶中的比”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有些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符合教材中的结论,比值更接近所有数据平均值。但并非所有树叶都如此,有些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差距明显较大,还有些树叶即便是同一棵树上同一个枝头的,形状也会大相径庭。不同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平均值能够看出不同树叶的形状,如柳树叶细长,香樟叶则稍宽胖……但聚焦到同一种树叶时,我们发现树叶的生长并不都如我们所想,一直沿着某个差不多的比例长和宽同比长大;我们习惯中的相似可能有长与宽比值的因素——同一棵树上大多数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差不多或者接近一个平均值,但判断的标准更多的仍然是树叶本身,因为其质地仍然一样,或许这也是影响我们分辨树叶的一个因素吧。
  通过这节并不“成功”的实践活动课,我深刻地体会到:我们面对问题时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真正地观察、研究、分析,从而得到自己理性的分析,这远比我们诱导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研究”,得到心中的答案要有意义。一节课看似失败了,但由此引发的探究活动却是成功的。学生对树叶中的比、对生活现象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
  (陈士策,扬州市沙口小学高级教师,225003)
  责任编辑:石萍
  收稿日期:2021-03-24
  作者简介:李志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江苏苏州,215133),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准确了解职业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从而为有效提升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提供现实依据,从管理者的信息化素养、信息化建设规划能力、信息化环境与资源的建设利用与管理能力、信息化教与学的指导能力、信息化沟通与协调能力、信息化行政管理与评估能力等六个方面对职业学校一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职业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形成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管
摘要:吴建英的“中国风·母语美”语文教学主张,本乎自觉,是经典“养”出来的想法;基于问题,忧心母语教育的地位下降;源于探索,确立了从美出发,回到经典、回到儿童的立场。她创造了美的课堂,课堂紧贴儿童,洋溢着母语芬芳,蕴有雅致的风格。她建构了美的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经典微课程群等为儿童准备了丰足的精神大餐。她还将项目研究有机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使“中国风·母语美”成为“崇美立人”学校文化的靓丽名片。 
摘要:从近年来江苏省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可见,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得分率与文学类文本、说明类文本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呈缩小趋势。当前,与其他文本的教学相比,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存在课标学段要求缺失、教材教学内容缺乏、日常教学研究缺位、学生生活经验缺少等问题。为提高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须在教学中树立课程意识、融合意识、任务意识、策略意识。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为了解
摘要:基于对“行动研究”理论的认识,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多措并举,通过“快通道、灵活化”引进,“阶梯式、团队化”培养,“多平台、双能化”提升,积极打造“研、技双能”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双能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49-03  近年来,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
摘要: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反应,更是人的内在精神与品质,它关乎个人的人格与素养。通过探寻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之间的共同因素,使用积极的教育策略,实现中职生从生活习惯向学习习惯的正迁移。  关键词:中职生;习惯;养成教育;迁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C-0036-05  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与动力。实践表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困难很大程
摘要:质疑能力低下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素养的一个缺陷。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定式,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基于儿童哲学视野,结合数学实验教学案例,从实践层面进行策略架构,在实验课中通过鼓励、批判、问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儿童哲学;质疑能力;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李普曼创建了“儿童哲学”,其主要的意义是为儿童提供哲学训练,使儿童学会像
摘要: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以优势专业、特色专业为基础,高起点创建名师工作室;以标准为引领,建构师徒传承与科研培育并举的融合发展模式;以项目为抓手,建设师生成才的高端平台;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促进师生更好更快地发展。名师工作室为学校培育了优秀师资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建设路径;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编者按:“陶都”是宜兴独步海内、通行世界的名片。紫砂、精陶、金陶、彩陶、青瓷“五朵金花”异彩纷呈,陶文化薪火相传于丁蜀古镇,神韵泽被蠡河两岸。  2014年11月18日,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举行的“江苏职业教育文化寻宝主题教研活动”第一次于人杰地灵的丁蜀古镇展开,副院长王晓天一行齐聚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考察大师工作室,参观陶艺、茶艺专业教学,访谈陶艺专业大师、英才
摘要: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普遍存在重技术学习,轻能力培养的问题。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创意设计,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应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设计创意情境,创新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发挥,搭建展示平台等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较高层次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意;信息素养
摘要: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思维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围绕写作话题,重组文本已学信息、文本显现信息和文本隐含信息,逐步渗透写作技巧,激发学生写作潜能。  关键词:文本重组;写作技巧;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9B-0067-03  译林版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