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挥笔墨品读育素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_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素养是对细观、倾听、品读、畅说能力的综合操控,是对各种素质的巧妙融合与驾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细观自然之美,丰富写作素材之源;倾听世界之声,升级写作审美体验;品读笔墨之韵,提升写作学习能力;畅说生活之实,铸就写作创新精神。
  写作素养象征着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观察大自然、倾听世界、品读笔墨、畅说生活的能力逐渐成熟,象征着学生在长期积淀的学习中获得写作素材丰富、审美体验升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精神提升。因此,要在初中综合性学习中渗透写作教学,发挥综合能力优势。
  一、细观自然之美,丰富写作素材之源
  写作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从自然中摄取能量,经过自身思维加工,萃取大自然的精华,最后酝酿出一篇出彩的华章。这华章可以像云一样,引导人们诗意想象,可以像光一样,引导人们纵享风华。但如何引出这番华章,就需要学生首先会用自己的眼睛在大自然中采颉能量之果,翻阅生活这本大书,也就是会细观自然之美,丰富写作素材之源。正如文學巨匠鲁迅先生所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
  因此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自然万物的典型细节,发现、挖掘细微的美,否则就会如写意的画缺乏美感和细腻。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万物,时时留意,处处留心,认真捕捉灵动的写作素材,并做好及时、细致地记录。再次,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应结合个人的知识体系,边观察边思考,切换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思维基点,力图做到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将自然万物向更深处扩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观察“大自然的美”,从多个角度积极细看自然形象,了解一花一木的情怀。在进行写作时,让学生学会象征性的描写,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二、倾听世界之声,升级写作审美体验
  写作素材的收集既来源于生活观察,又来自于声音的传递。据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四成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倾听,而阅读还不到二成。聆听纷繁世界中飞鸟与落霞齐飞的声音,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聆听喧闹世界中落花与眼泪共振的声音,可以感受情愫中的美。因此,倾听能力是学生获取素材、获得体验的基础。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使学生能够通过声音了解不同类型、不同体系的逸闻趣事的精彩内容,提高收集生动鲜活语言的意识,拓宽思考的维度,升级写作审美体验。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学会善于捕捉话语的重点,体悟话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话语品评、质疑,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大有裨益。只有善于倾听、善于体悟,才能从生活中采撷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
  三、品读笔墨之韵,提升写作学习能力
  精品佳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品读佳作的写作风格、写作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实现学生与作者内心情感的共鸣,实现写作教学的改造“升级”、读写能力的相互提升。通过阅读与积累,吸取名家的写作精华,并加以灵活应用,实现品读为本、学以致用的理想目标。
  因此,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选择性阅读起步,逐步提升品读妙文佳句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不断摘抄《语文周刊》、《作文报》、《青年文摘》、《读者》等报刊杂志中的文句,领悟内涵,深化思想,进行创造性地写作。
  四、畅说生活之实,铸就写作创新精神
  学生通过口语交流,不仅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目的性与灵活性,在增强构思能力的同时可以增强取舍,把握材料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口语交流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让学生彼此进行灵魂沟通,锻炼构思的能力,铸就写作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散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组建小组畅说自己与父母共同进行活动时的情况,深入讨论“自己眼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在遇见家庭分歧时如何解决”。在讨论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运用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口语与写作的联系,培养初中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用能力、创新精神,为学生的思想品质、人文修养、创新能力、健全人格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性学习中的看听读说与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能力系统。其中的每一个能力单体都与整个系统密不可分。写作素养是对各种素质的巧妙融合与驾驭。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厚植写作素养优势。
  本文系徐州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专项课题“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中学生语用能力的行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13-17-J060。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221300)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提倡尊重生命,推崇“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但平时生活中,轻易放弃生命的事例屡屡发生,作为最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是否也应该反思:对此,我们是否有责任?课堂上我们是否灌输过生命意识?生命教育,其实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学会正视生命,关注生命,热爱生命。  一、“生命”作文序列与作文教学  目前初中作文教材基本上没有完整的训练体系。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写作·口语
期刊
《秋天的怀念》一文具有深沉的情感和高度的人性思考:文章集中表达了史铁生对经历的重重苦难的思索,也饱含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遥远的怀念。其中通过回忆母亲在帮我渡过难关时的“好好儿活”的深情叮嘱来寄托对母亲的缅怀,同时对博大、深沉的母爱进行重新体认。  基于这样的文本认识,依据教学目标设定以下教学层次: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走近母亲;探究“我俩”的好好儿活——走进作者;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走进
期刊
陈根生老师的文章溢满灵性,让读者在他神奇之笔的指引下不知不觉漫步于条条的青石小弄间,徜徉于见证历史风雨的座座小桥上,聆听乡音妙语,品尝风味小吃,感悟厚重文化,梳理浓浓情丝。  所以,从陈老师的《巷韵·乡情》里,我们学到了如何从平凡的材料中选取感动点生情叙写,也可以学到如何谋篇布局,还可以让我们掌握最基本的简妙作文技法。然而在我看来,初中生更应学习陈老师锤炼语言的技巧。作为有着深厚笔力的乡土作家,他
期刊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思想已经被大多数老师所接受,但是很多老师只是把“满堂灌”换成了“满堂问”。要么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收获甚少。这种课堂没有体现对话教学的初衷,只是流于浅表层次的对话。那么如何开展阅读教学的深层对话呢?笔者认为学生熟读课文是前提,学习语言是根本,了解写作背景是延伸。当然这一切都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参与下进行。下面笔者以《紫藤萝瀑布》为例谈谈自己的
期刊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开放性与包容性,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要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情感教育,拓展语文教学效能,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情感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拟以《孔乙己》为例,简要阐述语文教学中德育情感渗透的实践路径。  一、巧用新课导入,创设德育情感情境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语文教师要善于巧用新课导入,不断优化导入设计,借助新课导语、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德育
期刊
所谓问题式阅读法是以问题为导线,通过问题引导完成阅读任务,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以讲授方式进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信息,阅读中的积极性不强。提倡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完成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更利于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從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一、以问导学,提前了解  在以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
期刊
“托物言志”就是寓意于物,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特征来表达作者的理想和情怀或揭示作品的主旨的写法。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呢?我以部编七下语文教材《一棵小桃树》的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托物言志的散文阅读。  一、由形而神,分析事物特点  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作者要借助一定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阅读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引导学生挖掘出“物”的内在
期刊
几年前读过于漪老师主编的《语文可以这样教》,对书中那句“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记忆犹新。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人的心愿,但课改十余年,似乎语文教学的生态依旧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难以企及。最近我在读张正耀《语文,究竟怎么教》一书,这本书不仅是从题目上和于漪老师的著作相呼应,而且也解决了一些“不能教,不会教,教不好”的问题。  一、能领悟,充分开展活动  张老师通过几篇连续的教学手记,分析了“讲故
期刊
古诗词,词语凝练,意蕴丰富。《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古诗词时,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却存在一些障碍。如何让古诗词教学变得有效且有趣,给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抓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期刊
初中生的习作呈现出素材单一、陈旧,内容干瘪,缺少生活气息的特点。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缺少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缺少细致描写对象的方法;缺少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缺少提炼升格语言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观察积累素材?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教师要引领学生采撷生活,带着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去留心周遭。每天上课之前,安排“小小演讲台”活动,即由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观察话题,并说说对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