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音乐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得到了积极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融合如同锦上添花,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得学生在“乐”中学“乐”。
  【关键词】多媒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合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节奏、旋律练习,第二部分是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
  该理念主张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课堂,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学生“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地学习音乐,将音乐课堂由简单的、枯燥的、单一的唱歌、欣赏、学习乐理知识的模式变成学生主动地去通过体态律动、戏剧表演等综合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感受和参与音乐。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会把学习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世界,用他们的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时,学生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而且根深蒂固。同时强调创造精神的塑造,在课堂上,学生用各种各样的自制乐器、语言与拍打肢体来演绎节奏,在创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精神,在集体表演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这与新课改中发扬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这一内容不谋而合。
  二、飞速发展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出现得比较早,在很早之前,教师就利用图片、文本、声音等来进行教学。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课堂教学中开始出现并采用多种电子媒体例如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为多媒体组合教学或者电化教学。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对学习、教学、教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
  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做以后,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一)声情并茂,直观展示
  在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中,单调的教师弹唱或播放磁带录音给予学生的只有单一的听觉上的体会,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局限于对旋律的聆听与记忆。而多媒体的加入,从声音、画面等多方面展示歌曲,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直观的、立体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使学生更加全方位地感受和领悟歌曲。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长江之歌》的导入新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PPT播放了一组长江的图片,将时而波澜壮阔、时而婉转秀美的长江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在播放幻灯片的同时,我还配上《戏说长江》的主题音乐,使学生接下来对歌词的理解更加直观,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也能较为容易地区分和表达歌曲第一段旋律和第二段旋律的不同。同样,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和你》歌唱教学的结尾,我播放了与奥运精神有关的一段视频,学生在已经掌握歌曲的情况下再次欣赏视频,深切地体会奥运精神的同时,对歌曲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调动了情绪,集中了注意力。再次演唱时,学生的情绪较之前明显更加饱满,富有感情。
  (二)丰富内容,增强兴趣
  音乐的多元化决定了音乐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学习唱歌,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诸多的音乐知识。在音乐教学中,单一地运用图片或语言文字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无法使学生领悟,还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所有的资料进行整合,制作成Flash课件,既能直观地展示所学内容,又充满趣味性,使得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在學习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亚非拉掠影》时,了解亚洲包括东亚、中亚、东南亚等区域,各个地方不同的风俗、文化、民情使它们的音乐也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把这些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歌舞形式、音乐特点做成Flash,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充分地了解这些特点并分辨,有助于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三)感官刺激,激发联想
  一首乐(歌)曲,不仅仅是单一音符的排列组合,其包含着深刻的艺术形象和灵魂。通过录音的播放或教师的弹唱来聆听和感受往往会使乐曲的形象单一化,而运用多媒体,通过影视全方位地展示,能够给予学生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他们身临其境,与音乐交谈,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曲坛音韵》,单单聆听与欣赏歌曲并不能全方位地展示我国曲艺艺术的精神,而利用多媒体影视播放一些曲艺视频,使学生边听边看,置身于戏曲的海洋中,感受瑰丽多姿的曲艺音乐,更加全面地领悟戏曲的精髓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四、如何将多媒体与奥尔夫教学法相结合
  (一)节奏、旋律练习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音乐的节奏常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骼。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进行节奏、旋律练习时,难免会遇到较长的、复杂的节奏或者旋律,这时候如果配合多媒体的PPT展示,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对于课堂所学更加容易掌握,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歌曲《大海啊,故乡》的时候,在歌曲的曲谱中配上旋律线,让学生边唱边跟着旋律线舞动身体,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两者相结合,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的旋律特点,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二)与体态律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包括反应训练、体操练习、动作训练、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动作游戏、即兴练习,强调学生要“动”起来。有时候单纯地播放音乐,学生并不能迅速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时如果配上多媒体来播放影视画面,进行补充,那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将更加透彻,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例如在欣赏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之前,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欧洲宫廷交际舞的片段,让学生对舞剧、舞曲以及交际舞的动作、舞步有一定的了解,等到课堂中需要编创舞步的时候,有了之前的视频片段的记忆,学生就可以较为轻松地编创了。
  (三)丰富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为此,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奥尔夫乐器。同时,他还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即使这样,依然会有很多我们无法表达的音乐,而多媒体设备如MIDI,可以表现丰富的音乐元素,充分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在元素表演时常常会因为专注于个人演奏而忽略了对效果的聆听。录音软件如Cool Edit Pro则可以将学生的演绎记录下来,使得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表演,并从中发掘亮点和不足。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月之故乡》的时候,由于歌曲的速度较慢,很多学生在演唱的时候缺乏积极性,情绪无法投入。这个时候我将他们的演唱录了下来,并且播放给他们听。他们听的时候就在笑。我问笑什么,他们有的说“有气无力”,有的说“跟没睡醒似的”。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再次演唱歌曲时,情绪明显就有很大的改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因为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在音乐课堂中被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學内容,方便了教师教学。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两者相融合如同锦上添花,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在“乐”中学“乐”。
  【参考文献】
  [1]李妲娜,秀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3]张思镜.多媒体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1(01):112-113.
其他文献
就在CES 2019开展之前,一条关于联想的消息又引来众人的关注: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的内部邮件显示,联想中国区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新设立四大事业部,即大客户事业部、中小企业事业部、消费事业部和服务事业部。其中,消费事业部将整合中国手机产品营销、销售及推广,与此同时,手机业务区域团队将合并到联想中国区域销售及管理平台。  不过,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主要涉及联想中国区,而在此之前,即201
全球范围内,三维(3D)技术近年来,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向前奔进着,其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延伸、拓展。由3D电影《阿凡达》引发的3D电影吸引着无数的消费者的眼球,于是,不少追求时尚、新潮的潮流人士的心头浮现出把3D电影搬回家的念头。虽然3D技术的发展较快,但相信不少人依旧来不及对其“消化”,了解朦朦胧胧,或一知半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3D电影搬回家呢?或者准确地说我们该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要求较高的学科,是语言和文字的统称,更是影响人一辈子的重大课程。为了让每个高中生都能成为符合祖国未来要求发展的栋梁之材,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总结了在语文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 轻松氛围 营造方法  古圣贤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以课堂提问为引领,用疑问激发学生,以问题指引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阅读的方向,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堂提问;兴趣;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2015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提出: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作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第一,要让学生明确什么
会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更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实际操作能力。于会计教学之中运用模拟教学法,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模拟教学,就是借鉴和移植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机制、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在社会实践性较强的有关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指导学生利用模拟实验室或模拟资料,完成模拟活动,比如模拟会
雷克雅未克冰岛路政署内,彼得·马修森坐在办公桌后透过眼镜看着我,热情地笑了笑。  不过,马修森坚定地说:“开始之前,让我们先讲清楚——我可不信精灵。”  我挑了挑眉毛,转过头去看他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上面有一份临近小镇修建公路的施工规划图。图纸上画着两个黄圈儿,一个是“精灵教堂”,一个是“精灵礼拜堂”。马修森叹了一口气,沮丧地承认:“唉。我们冰岛并不总是要给精灵让路。不过,具体到这个项目,我们得到
《魔童降世》,哪吒归来,点燃了暑期档的大屏幕。有评论说,哪吒是逆夭改命,中国动画也要逆天改命。这一评论用心虽好,却对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缺乏了解。中国动画诞生时是光彩熠熠的“灵丸”,而不是灰头土脸的“魔丸”。虽然经蒙尘,也难掩辉煌。  中国第一部动画诞生于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动画片的诞生只晚了20年。中国动画不仅起步早,而且起點高。  40年代由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
项目概述  师德项目以教师专业道德中的三个基本范畴(幸福、仁慈、公正)为专业主题,支持石景山区教育工会已有的“生命·爱·尊重”主题教育活动,以专家专业引领与教师修养促进相结合的方式,将各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分年度推进,使之成为各学年师德建设的主线,切实推进全区绿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组主要在专家讲座以及教师自我学习方面提供专业帮助(如编写相关案例手册、推荐有关书籍、参与相关活动等),并协助教委开展相关工
《学习是一种信仰:  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  贺雄飞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  定价:28.00元    《学习是一种信仰: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人和诺贝尔奖中的“犹太现象”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学习是一种信仰’和“观念改变世界”这些犹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并通过对犹太人创造力和精英教育的深刻剖析,揭示了数百位犹太天才成功的奥秘。    所谓的“常春藤”或“常春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