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会计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有其必要性,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单一,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教师素质缺乏,不利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开展;会计专业教材编写不合理,与实际教学衔接不紧;教学评价手段陈旧,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多角度定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岗位能力为本位,改革教材编写思路;引入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模式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4-0063-05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运用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我国职业院校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的多维人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整个过程的协调者和组织者。教师通过事先设计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并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独立获取所需知识并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行动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正是通过事前制定学生任务入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来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小组中通过体验会计、出纳、办税员和财务主管等角色来完成各自工作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以工作任务来引导学生参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构建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
  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为了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当中的实施现状,笔者于2012年3月至6月对江西省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两大部分。共发放调查问卷135份,收回118份,有效回收率87.41%,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实地访谈主要是以江西省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系主任及资深会计专业骨干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通过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目前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现状仍不如人意,存在较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单一,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26.67%的会计教师从未听说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60%的会计教师只是听说过而已,并没有去真正深入研究过,仅有13.33%的会计专业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过尝试。多数教师是通过网络来了解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很少有老师在这方面进行过正规培训,这足以说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还没有得到重视和普及。[2]
  从大部分高职会计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考虑的情况来看,考虑最多的还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个比例达到100%,具体情况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多数教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而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则不太重视。
  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培养目标已经得到了广大高职教育界的认可,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还是以实现知识再现作为课堂教学的终级目标。我国现行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而无法实现培养目标与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树立明确、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教学目标是当务之急,现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教师素质缺乏,不利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开展
  接受调查的会计专业教师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不难看出,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队伍中青年教师居多,学历层次多为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但这些高职院校教师多数是毕业后即在学校任教,从学校到学校,伴随着这些教师成长的一直是传统教育模式,虽然在上岗前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但缺乏企业工作背景、实践操作技能、相应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在教学实践中,他们虽然对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也非常支持,也认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对传统教学方法太过熟悉,以致难以割舍。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熟知教育心理学、了解行动导向理论和职教理论。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伴随着急剧扩张的学生人数,一些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无暇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另外,由于职称评聘机制的不完善,一些教师重视提高科研能力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提高,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过程中对案例的设计感到力不从心,对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课程设置、教学法等相关知识的储备也较为缺乏。
  (三)会计专业教材编写不合理,与实际教学衔接不紧
  目前,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所采用的教材多为“重理论,多叙述”的传统模式,没有以职业能力为根本、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对会计专业教材进行整体设计。这并不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首先是教材的高职特色体现不够,这主要表现为:现行高职会计专业教材中基础理论部分偏重,应用技能比例不足;教材内容与财政、人事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缺乏有效衔接,不利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其次,教材中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处理欠妥当,有时还会出现因不同章节的编者不同而对同一会计业务在不同章节处理方法不一致的情况;第三,现行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各种会计专业教材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严把教材选用关,由于编写风格不一致,专业课教材甚至会出现重复、相互脱节的情况。[3]虽然也有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出版了一些设有“案例导入、情景思考、基本训练和实践演练”等模块栏目,但多数理论性过强,既不适合高职学生对教材“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原则要求,也不适合行动导向教学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开展。   (四)教学评价手段陈旧,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达73.33%的教师未将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作为学期教学评价指标,只有少部分将此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参考因素,这说明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注重程度明显偏低,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还停留在传统的评价层面上,难以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作出合理评判。传统的教学评价有不少弊端,如:学生的学业成绩完全取决于一次在特定场所中进行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样的评价结果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境相去甚远,使得考核评价结果大打折扣。教学评价和考试成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和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况。高职会计教育的根本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熟知多少会计理论知识、掌握多少财经法规和政策,而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种终生学习意识,学会与人合作与沟通、学会独立完成任务,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一些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师和班级当中,可以发现实施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从这点可以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可以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开展的。
  三、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多角度定位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1.要跳出会计来看会计,高职会计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学到技能,还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和市场。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跳出传统教学目标的束缚,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了解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明确会计专业的学生所需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
  2.教师要分析和了解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各个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根据需要有的放失地对教师进行综合培训。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能力,教师就得储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要想引入更多案例,教师就得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向行业专家的学习和与同行业教师的交流。
  3.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以下特殊的身份:高等教育的“失意者”、应试教育的“失落者”等,学生普遍学习信心和动力不足,自卑感较强。实际上一些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被视为不好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尊重和关爱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二)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独立行动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努力提高职业操作技能
  作为高职教师,不仅要会讲更要会做。这在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中,职业操作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但收效甚微,一个突出的原因是教师的专业技能证书多来自课堂,来自本本,缺乏与专业行业的有机结合是“只能讲,不会做”的教师,是难以胜任行动导向的高职教学的。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应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拓展操作技能,真正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和协调者,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反映本专业职业最新水平。
  3.重视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教师要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并把与活动相关的技能、知识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要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学生、不断激励和鼓励学生。只有提高了职业教学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才能胜任行审教教行动导向教学法。
  (三)以岗位能力为本位,改革教材编写思路
  1.建立以职业行动为导向的教材编写体系
  教材的编写应注重会计科学的一般素质,职业能力与岗位技能。教材体系中应明确地瞄准会计职业,落实到具体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使职业岗位要求清晰地体现在会计教材中。改教材的编写可以按职业分工科学组织编写,在编写前,先对职业岗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某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根据这些知识和技能,在教材中设计实践环节,每个实践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任务或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任务或项目的完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同时具备了独立计划、实施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2.将现行教材编写体系由知识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
  基本上现有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是由一定数量的知识体系组成,这样的教材太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教材建立在行动体系的基础之上,以实际工作过程的行动为主线来引导教材的编写。教材中应当介绍某一种职业主要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从事这种职业要这样做?怎样做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并适应这种职业的要求?教按照这种思路编写的教材可以强调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5]
  3.多方联手共同编写立体化、多元化的教材
  立体化是指教材的出版还配有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习题库、电子课件、教学资源支持库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立体化的支持,能在很大程度上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多元化是指教材的编者当中既有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也有文字功底深厚的作者,他们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根据实际工作流程将会计工作岗位能力进行分解,确定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知识含量与操作规范,进而列出相应的会计课程内容。
  (四)引入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模式
  1.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教学的中间过程,这是一种静态的教学评价。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对教学中的不同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强调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不能游离于正常教学活动之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价,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不断进步的学习轨迹,还能实现“过程和方法”和“知识和技能”协调发展。[6]因此,动态性的教学评价较之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客观。
  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由于高职教育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如果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势必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应把多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如: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表现形评价结合起来,用全面合理的评价来代替抽样检查,用连续性的考查来代替限时、限范围的考试。这样既可以发挥各种不同评价方法的长处,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从而使教学评价结果更合理。[7]
  3.评价主体的主动性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评价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学生实现从评价客体向评价主体的转变,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中的被动者,而是教学评价的主动者。一方面,学生可以对教师评教评学,评价教师是否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因此,教学评价不应忽视学生的地位,应充分体现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国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应用探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66-67.
  [2]崔倩.高职会计专业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35-36.
  [3]万忠良.浅谈高职会计专业教材的质量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0(9):19-20.
  [4]刘永泽,翟胜宝.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09(7):80-81.
  [5]余浩.高职教育改革应以行动为导向[J].经济师,2007(12):146-147.
  [6]阙红艳.高职院校技能型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以会计专业为例[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82.
  [7]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52-53.
  (责任编辑 王 炜)
其他文献
关键词:自然美;复魅;存在;生态文明  摘 要:“祛魅”是建立在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及哲学起点之上的,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核心。从“祛魅”到“复魅”的转向,需要再次对自然美问题进行新的学理建构,并以此为前提重新确认人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及身份认同。在新时期绿色发展语境下,“复魅”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精神敬畏,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融入,把“人在自然中存在”作为自然“复魅”审美转向后新的哲学
期刊
摘 要:诉讼监督评价机制即对检察机关行使诉讼监督权的效果作出评价工作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和规律的总和。以诉讼监督评价工作所要达到的效果为视角来分析我国诉讼监督评价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点,从诉讼监督工作评价主体、方式、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在我国建立诉讼监督评价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诉讼监督;效果;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
期刊
摘 要:2012年,零食坚果类产品的网上热卖现象令人瞩目。这一现象生动反映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巨大价值。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策略,政府应培育规模化的农产品企业,提高产品标准化程度和物流配送能力,并着力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打造和维护。不仅如此,农产品生产者还应提升自我的品牌意识,合力推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进程。  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政府;农产品企业;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与图书馆集成系统的对接,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但仍存在硬件设备安全、软件安全等问题,需从软件维护、硬件管理、权限设置等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字:校园一卡通;图书馆;接口;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4-0010
期刊
关键词:清末民初;官银号;省银行;改制  摘 要:清中后期,为了调控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通过银钱比价稳定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官银号。各省官银号因滥发纸币、管理混乱等痼疾,对当时的金融秩序造成严重破坏。中央政府要求各省对官银号进行整顿和改制,而地方当局也希望官银号改制银行后能发挥更重要的金融作用。改制过程中,各省官银号虽尝试向现代银行的转变,但官股仍占重要比例,商股从无到有,却无法起到更大作用
期刊
摘 要:1949年至今,我国敬老院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曲折发展阶段、改革阶段和完善阶段。相应地,敬老院的性质、资金保障、法律地位和社会职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敬老院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统合综效,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上下联动,把握发展主动权;内外融通,推广养老优越性等。  关键词:农村敬老院;发展历程;五保供养;农村养老;空巢老人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关键词:压力逆传导;权责匹配;吹哨报到;治理创新  摘 要:“吹哨报到”模式是基层一线治理主体借助组织外部力量向上级施压,以重塑“条”“块”权责关系,再造组织流程,推动治理重心下沉的结果。基于深圳市G区的个案分析,发现在“吹哨报到”模式中,权小责大的基层一线治理主体通过大数据平台与扩大社会参与的方式将治理压力逆向传导给上级,倒逼上级党委书记授权社区党委书记发令上级政府职能部门,以“块块”吹哨驱动“
期刊
摘要:要当好一名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怀有深厚感情。这感情既来自对思想政治课育人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也来自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信任。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在于具有高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当代大学生;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4-0048-05  一、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须满怀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以亳州和芜湖为代表的两极城市发展差距日益扩大,针对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严峻,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两市结对帮扶的战略决策。结对合作两年多以来,两市初步形成了合作的体制机制,构建了合作的具体方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合作成果。但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不容忽视。应从理论层面正确认识地方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意义,紧密联系两市实际,在实践中努力推动亳
期刊
关键词:社会参与;社会参与能力;“能力分享”理论;活动参与  摘 要:“活动参与”本是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关键,但现实往往关注“活动”的主体性、动态性、一致性,忽视了“社会”的他者性、行动性和差异性,从而偏离了社会参与的真实旨意。“能力分享”理论由于受到经济学的理论观照,能够克服“活动参与”弊端并直指能力建构,为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优化的可能性、指导的适切性及改进思路的必要性,体现出这一新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