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计算疗效指数,治疗组疗效指数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痛泻要方加减;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67-02
肠易激综合征(irr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腹痛、腹胀,伴有排便次数和性状的异常,但无形态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由于病因不明,现代医学尚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我们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3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5~28岁,平均37.5岁;病程1~10年,平均3.55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22~57岁,平均38.26岁;病程1~9年,平均3.42年。
1.2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按罗马国际标准(1998)[1],即有腹痛不适,排便后缓解,并大便频率或大便性状改变,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3个月以上,经内镜、X线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者;腹痛不明显者,符合以下5项之中的2项者:①排便频率改变;②大便性状改变;③排便异常;④粘液便;⑤腹胀气等症状至少在1/4时间出现维持3个月以上者。
中医辨证标准:常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病或加重,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肠鸣矢气,伴少腹拘急,胸胁胀满,暧气少食,痢下粘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以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8g,白芍12g,陈皮9g,防风12g,山药18g,生麦芽15g,郁金9g,合欢皮12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4周,不再服用其它药物。
2.2对照组
口服得舒特50mg,tid,连服4周,不再服用其它药物。
治疗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腹痛、腹胀、腹泻、情绪障碍等症状的变化。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拟定。痊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粘液便消失,疗效指数为100%;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近似成形、黏液便消失,疗效指数大于66%;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好转,大便溏、粘液减少,疗效指数大于30%而小于66%;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大于30%。症状变化按程序和频率分级记分法。如腹痛、情绪障碍、腹泻按程度记分:0分=无;1分=轻微,但不影响工作;2分=中度,影响工作及生活但可坚持;3分=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且不可坚持。腹胀按频率记分:0分=无;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持续。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某症状得分-治疗后某症状得分;治疗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3.2治疗结果
无论是在各周疗效指数、总体疗效,还是症状改善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表3)
4讨论
现代医学对IBS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应激和精神异常在这一疾病的病理、生理方面起作用,有85%的IBS患者精神症状或早于腹部症状或与腹部症状同时出现[2]。根据IBS反复腹痛、腹泻的主症,属于中医“腹痛”、“泄泻”的范畴。《医方考》曰:“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从中医脏腑生理功能而言,肝为阳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喜条达;脾为阴土,主运化,喜燥而恶湿。脾须依赖肝之疏泄,始能运化有度,此为“土得木而达”。若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导致肝气不舒,日久横犯脾,脾气渐虚,形成肝脾不和而发病。故治宜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使肠道通降和顺,恢复正常的传导功能。本方由痛泻要方加山药、生麦芽、郁金、合欢皮、甘草而成。方中白芍疏肝缓急而止痛;白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醒脾;山药健脾渗湿;防风辛散微温归肝、脾二经,助白芍、白术疏肝健脾;郁金、合欢皮以增强疏肝行气解郁之功;生麦芽助白芍疏肝理气,且能消食,张锡纯谓“麦芽为谷之萌芽,与肝同气相求,故能入肝经,以条达肝气……”[3]诸药配伍,补泻兼施,寒温并用,实现疏肝补脾、行气解郁之功,使肝气平、脾气健、气郁解对肝郁脾虚型IBS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9.
[2]MartinLCorman.结肠与直肠外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
[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183.
(责任编辑:姜付平)
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计算疗效指数,治疗组疗效指数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痛泻要方加减;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67-02
肠易激综合征(irr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腹痛、腹胀,伴有排便次数和性状的异常,但无形态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由于病因不明,现代医学尚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我们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3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5~28岁,平均37.5岁;病程1~10年,平均3.55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22~57岁,平均38.26岁;病程1~9年,平均3.42年。
1.2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按罗马国际标准(1998)[1],即有腹痛不适,排便后缓解,并大便频率或大便性状改变,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3个月以上,经内镜、X线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者;腹痛不明显者,符合以下5项之中的2项者:①排便频率改变;②大便性状改变;③排便异常;④粘液便;⑤腹胀气等症状至少在1/4时间出现维持3个月以上者。
中医辨证标准:常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病或加重,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肠鸣矢气,伴少腹拘急,胸胁胀满,暧气少食,痢下粘液。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以痛泻要方加减:白术18g,白芍12g,陈皮9g,防风12g,山药18g,生麦芽15g,郁金9g,合欢皮12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4周,不再服用其它药物。
2.2对照组
口服得舒特50mg,tid,连服4周,不再服用其它药物。
治疗期间,每周复诊1次,观察腹痛、腹胀、腹泻、情绪障碍等症状的变化。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拟定。痊愈: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粘液便消失,疗效指数为100%;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近似成形、黏液便消失,疗效指数大于66%;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好转,大便溏、粘液减少,疗效指数大于30%而小于66%;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疗效指数大于30%。症状变化按程序和频率分级记分法。如腹痛、情绪障碍、腹泻按程度记分:0分=无;1分=轻微,但不影响工作;2分=中度,影响工作及生活但可坚持;3分=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且不可坚持。腹胀按频率记分:0分=无;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持续。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某症状得分-治疗后某症状得分;治疗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3.2治疗结果
无论是在各周疗效指数、总体疗效,还是症状改善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表3)
4讨论
现代医学对IBS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应激和精神异常在这一疾病的病理、生理方面起作用,有85%的IBS患者精神症状或早于腹部症状或与腹部症状同时出现[2]。根据IBS反复腹痛、腹泻的主症,属于中医“腹痛”、“泄泻”的范畴。《医方考》曰:“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从中医脏腑生理功能而言,肝为阳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喜条达;脾为阴土,主运化,喜燥而恶湿。脾须依赖肝之疏泄,始能运化有度,此为“土得木而达”。若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导致肝气不舒,日久横犯脾,脾气渐虚,形成肝脾不和而发病。故治宜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使肠道通降和顺,恢复正常的传导功能。本方由痛泻要方加山药、生麦芽、郁金、合欢皮、甘草而成。方中白芍疏肝缓急而止痛;白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醒脾;山药健脾渗湿;防风辛散微温归肝、脾二经,助白芍、白术疏肝健脾;郁金、合欢皮以增强疏肝行气解郁之功;生麦芽助白芍疏肝理气,且能消食,张锡纯谓“麦芽为谷之萌芽,与肝同气相求,故能入肝经,以条达肝气……”[3]诸药配伍,补泻兼施,寒温并用,实现疏肝补脾、行气解郁之功,使肝气平、脾气健、气郁解对肝郁脾虚型IBS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9.
[2]MartinLCorman.结肠与直肠外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
[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183.
(责任编辑:姜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