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改革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无一不是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概括所得,因此,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就物理学所包含的全部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而言,无一不是物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概括所得,因此,物理学这门自然科学,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一、传授物理知识与培养学生反对邪恶、追求正义以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相结合
  1.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如在讲原子弹和氢弹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劝说美国总统罗斯福抢在纳粹德国前研制原子弹,当研制成功后,他又从人类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联决反对使用原子弹。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史,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反对邪恶,追求正义的人文主义态度和精神。
  2.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思想品格。如:玛丽?居里、皮埃尔?居里夫妇潜心研究铀、钍等矿物质的天然放射性,并从大量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放射性更强的物质,由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妇和贝克勒耳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0年玛丽?居里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纯镭元素,并确定了它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此她成为第一个在不同学科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是全世界为数极少的几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中的唯一女性。她荣获重奖后,把奖金全部捐献给一些科学团体、实验室或用它来接济穷学生。通过对这些科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
  二、传授物理知识与培育科学精神相结合
  素质教育提倡学校要全力以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教师要把德育教育溶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物理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物理科学史,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的同时,了解科学家的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培养学生客观求实、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1.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最早发现光的衍射现象的是17世纪意大利的格里马第,而最早对光的衍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的是19世纪法国工程师奥古斯汀?菲涅耳。他1806年从巴黎工程学校毕业,后来又在巴黎桥梁与道路专课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从事道路修理工作,当了八年工程师。涅耳依据理论要求进一步开展实验,结果真的观察到了亮点,这充分证明了菲涅耳波动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史,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要事实求是、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不畏挫折,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
  如在讲直流电一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爱迪生一生热爱科学,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先后试验了七千六百多种材料,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再如:在讲天然放射现象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波兰著名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呕心沥血,经过四年时间,先后发现了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在此过程中,他们从实验的经验中知道,所属奥地利管辖的圣?约阿希母斯塔尔炼油厂冶炼后的废渣铀沥青矿里,一定含有镭元素。他们通过努力,无偿地得到了这些废渣,但把它运到巴黎却颇费周折。他们既没有合适的实验场地和设备,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理化学校校长为他们提供了一间废弃不用的木棚。木棚顶有很大的天窗,但有数处破裂,下雨就会漏雨。木棚内夏天潮湿闷热,冬天寒气逼人。通过介绍上述科学史,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3.培养学生乐观察、勤思考的科学精神
  如:当讲“阿基米德定律”时,可以介绍“王冠和浮力定律”的故事。希腊古代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有一次碰到了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国王怀疑匠人在制造他那顶纯金王冠时,混了银子进去,使金子的成分不够纯了,他要阿基米德想个办法检验出来。他为这件事左思右想,连吃饭走路都在思考,一连好几天,还是想不出办法来。有一天他坐入浴盆中洗澡时,有些水溢出来,这个现象忽然触动了他的灵感,他高兴地从浴盆里跳出来,张开两臂大声喊道:“我找到办法了!”原来他想到同等重量的金和银,体积不同,只要把王冠放到装满水的桶里,看看排出的水量多少,就可以计算出王冠是不是纯金的了。现在,只要把王冠浸入水中,如果它排出的水量和同样重的金块所排出的相等,这王冠便是纯金制造的;倘若排出的水量比较多,那么,就是混入了比金子轻的金属,当然不是纯金的了。阿基米德一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他在物理、数学各领域都有许多发现。
  三、寓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
期刊
治校之本在于师。在学校的各种资源中,教师是“教育事业第一资源”,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整个教师群体的实践活动,依靠集体智慧。因此,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尤为重要。叶澜教授说过: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校的转型。为此我校积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创设教师发展的广阔空间,以校本研训为机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一、注重理论学习,深刻
期刊
摘要: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 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低年级学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生命必须鲜活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细细地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寻找语文的诗意,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追寻语文的本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命语文课堂教学  但是,课堂中师生的“快乐指数”如何?繁华的课堂表面是否也具有丰厚的内涵?这样的课堂能否禁得起细细推敲?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
期刊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物理学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明生活,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化生活,它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显示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学习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是作为一个高素质公民的前提条件,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必要条件。  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
期刊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路子。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有的执笔沉思、有的准备抄书……。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了应付总会东拼西凑,乱抄一气,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想说“心里话”却又苦于词语贫乏,有口难言;有的作文像是“流水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不清主次,夯不到点子上去。这是学生作文时常有的现象
期刊
摘要:现在的学生由于环境影响,养成了怕苦、怕累的习惯,意志薄弱,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差。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接受社会适应性教育,以及勇敢、顽强、刚毅、果断、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锻炼,培养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调节能力。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体质,磨炼他们的意志,所以,体育教学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体育教学中意志品质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  人们要成就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学习来讲,他们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控制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可能强迫任何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试图强迫学生学习总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能学得更好。  基于这种认识,合作学习把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自然地带有浓厚的情谊
期刊
摘要:个性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