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和原名温石松,寓意石头坚硬,松树遒劲,这个名字显得硬邦邦,和他的工作太不搭了。他是婚姻家庭咨询师,成天在别人的婚姻中磨嘴皮子,亲身演示古话“劝和不劝离”。他要修复那些看起来千奇百怪但都出了问题的婚姻。
在这之前,温和做的是完全相反的活儿——离婚律师。两口子吵架了找上门来,不用管是非对错,尽律师的职责,替委托人争取利益就行。那时候他觉得,婚姻就像显示器搭配了错误的主机,运行不了了换一台,生活还可以继续。
做的案例多了,见的事多了,温和心也软起来。闹离婚的夫妻在他面前吵得面红耳赤,他总会看不下去,一句句劝。慢慢地,业务少了,找他离婚的反倒离不成了,他想到了转行。
2007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发布“婚姻家庭咨询师”作为国家新职业,这也是目前中国婚姻家庭咨询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温和考了证,退出律师圈,安心做起了婚姻修复。
我是中国第一批“离婚律师”
大学毕业拿到律师证后,温和办了个网站,写上十项律师事务,交通事故、离婚办理、企业法律顾问……涵盖了他能想到并能负责的所有范围。网友可以跟帖咨询,再进一步约他代理。一年下来,离婚办理咨询量最大,他嗅到里面的商机,转而开办离婚律师网,离婚咨询者蜂拥而至。他初步统计了下,国内占多数,国外也不少,网友来自六十多个国家。
多年后他才发现,那是国内离婚潮刚开始上涨的几年。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数据,那是2002年,离婚率1.8‰,而从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离婚率来看,转折发生在2004年,离婚率1.28‰。顺势而为,他成了离婚潮开始的那拨“离婚律师”中的一员。
上门的客户都带着决裂的心,可最初的源头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打呼噜声音太大了,离婚;吃宵夜不叫上另一半,离婚;顿顿青菜豆腐,离婚;吃不到鱼翅血燕,离婚……
导火线一点燃,愈吵愈烈,家里吵完街上吵,一路吵到他面前,再恶毒的话都能从嘴里蹦出来,双方痛哭流涕,趴在他桌上哭6个小时。几千对夫妻的离婚案子处理下来,给温和的感觉只有一个:“婚姻啊,真的没有大事情。”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温和拆过的夫妻,足够换几万座庙。作为律师,他最初觉得自己认真“拆婚”十分职业,离婚就是个案子,他需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离婚原因不重要,道德判断无所谓,“其实就是生意,不要说帮人离婚,甚至是帮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辩护,也要有律师的职业道德。”
专职离婚案件的日子很滋润,每单活儿根据案件复杂程度,薪金各异。“净身出户”、只要离婚就行的,收几千,涉及财产的,有提成。温和最高的一单超过十万。他的同行则时有高过百万。
改变发生在一位“老客户”身上,这位客人连着找温和离了三次婚,他很惊讶:解决婚姻问题是他的初衷,离婚是最方便的办法,可这位客户已经离婚三次了。从那时起他发现,离婚解决不了问题。他开始尝试“劝和”。渐渐地,温和在离婚实务中劝和的夫妇远远超过离婚的个数,索性走上了婚姻修复的路子。
小三退散
温和琢磨出一套“婚姻模式”,即婚姻由信任、安全感、亲密共同构成,任何一部分受损,婚姻的和谐便会被破坏。他根据这三部分做文章,将上门问诊的案例分门别类,逐个击破。
有位客户的丈夫出轨,她知道后常常趁丈夫睡着,凌晨翻手机看聊天记录。婚姻不顺她按着亲友推荐去找“大师”,依据“大师”教的法子在凌晨把丈夫摇醒,问他:“我是谁。”大师说丈夫意识模糊时以为在睡梦中,说不定会把‘小三’的名字讲出来。之后这位客户还很传统地上演了“原配大闹老公单位”的戏码,把自己亮红灯的婚姻搞得人尽皆知,从此家无宁日。
丈夫没有如愿回到她身边,还和“小三”转为地下情,对待她也日渐冷淡,可二人考虑到孩子和父母,始终没有离婚。他们在网上看到温和,找上门来,温和按照他的“模式”慢慢治疗,他告诉夫妇俩:“如果你想离婚我就救财产,不想离婚,‘小三’就不是焦点了。张小三被你赶跑了,有李小三、王小三,其实根本问题不在‘小三’身上。”一套疗程下来,总算解决了矛盾。
修复婚姻除了缝补夫妻的裂隙,还要让“小三”离开,这是温和工作的一个重点。他曾被一个“小三”群体邀请去做咨询,这几个“小三”的孩子都十多岁了,因为有共同的生活背景聚到了一起,许多事情不好意思和亲人讲,便互相支持和安慰,再讨论自己的男人怎么样。
在咨询中,温和深深感觉到她们的羞愧感。“小三”们告诉他,自己与原来的生活圈子完全脱离了,没有人认同。温和觉得这是“小三”的共性。他也习惯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婚姻不幸福,那我们就要引导‘小三’,你期待的幸福,你得不到。”
为此,他有一套屡试不爽的对话套路:“你现在生活怎么样啊?”“你是不是觉得偷了别人的东西很过瘾啊?”——让“小三”明白来意;“你觉得现在这个人很爱你是吧?”“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吗?”“节日来临的时候,他没法来陪你,他得陪他的家人,你什么感觉啊?”——让“小三”心有戚戚;“你都这么大了,父母会跟你聊婚姻吗?你这样,他们会有压力吗?”——让“小三”背负道德压力;“你想要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呢?”——引发“小三”的憧憬;“那么我告诉你,这样的日子,你在他身上是得不到的。”——惊醒梦中人,劝离完毕。
遇到难缠的“小三”,温和也有狠办法:如果对方来自传统的农村,就告诉父母,告诉村里人。单位很严肃的,就告诉单位。利用外界力量,让“小三”知难而退。
最难缠的一个“小三”,打电话到原配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