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爱率”是把后20%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依据,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引导教师关爱学困生,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要从三方面科学地发挥“关爱率”的作用,探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帮助学困生不断取得进步。
【关键词】学困生 “关爱率” 教育的另种评价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存在质和量的差别,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困生,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可能反应不够灵敏,可能记忆力有所欠缺,可能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随着打工大潮的来临,很多学校,外来务工和留守儿童较多,学习上良莠不齐。另外,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学生学习监督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滚雪球一样的知识累积中,学困生学习上进步越来越缓慢,直至停滞不前。而在自上而下的历次考试中,在用均分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身心俱疲,心力憔悴,学困生止步不前,教育陷入瓶颈,难以突破。
从教育的角度讲,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权,哪怕是学困生,他们也应该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但从现实的角度讲,一些学校、老师的确更愿意关注优秀生、放弃学困生。这是为什么,这可能要从我们的评价制度上找原因。但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师必须有教无类,要改革以往对分数和“优秀率”的唯崇,笔者以为,考核评价体系要从关注“优秀率”到突出“关爱率”。
一、什么是“关爱率”
我们将全校各班学业成绩位居后20%学生的平均分作为关爱率,将此数据作为各班老师转化学困生的重要依据。
二、“关爱率”的重要意义
教育评价对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撬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杠杆。当前,学科考试成绩是评价最主要的标准,学生的“优秀率”则是对学校工作评价的最重要指标。层层向下传递的沉重的考核压力使教师的精力聚焦于优等生,致力于提升班级的“优秀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化一名学困生的难度,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因此很多教师更愿意关爱优等生,往往忽视了学困生。学困生成为最不受重视的群体。
“关爱率”,意味着将后20%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依据,学校要对学困生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对策、切实解决,帮助和促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这一教育评价标准更加趋向教育公平,改变了以往评价标准的弊端,有力地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尊重和关爱学困生。
從功利的角度看,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会更加关注学困生。更重要的是,“关爱率”的提出,让老师们意识到了学困生这个不可回避的对象,因此,近年来,老师们的观念逐渐转变了,从最初的想办法“藏起”学困生,到现在特别关注学困生,老师们的工作重心在发生转变。
“关爱率”就像一根指挥棒,引导着教师关爱学困生,这是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制度因素,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三、科学发挥“关爱率”的作用
学困生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对他们教育得法,就能取得不小的进步。“关爱率”虽然也是从成绩衡量教学成果,但是绝不是让教师唯成绩论,而是让以往不受待见的学困生获得更多关爱。成为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转化学困生也非一日之功,要科学发挥“关爱率”的作用,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引导和帮助学困生。
1.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每个学困生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形成因素,有的是因为父母教育观念淡薄、疏于管教,有的是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有的是天生记忆力、反应力较为孱弱。面对不同原因的学困生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才能有效提升“关爱率”。教育者要学会观察、走访、纪录和思索,去探究每位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找到恰当的转化方法,逐步提升学困生成绩。通过与学困生谈心,在对话中打开学生的心扉、探究原因,适时走访学困生的家庭,了解平时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引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摆脱“学困”。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教师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同样优秀,但是要引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生活上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2.情感教育,培养兴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船,无衔之马”,教师应掌握理想教育发方法,通过介绍励志的事迹、书籍,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使学困生从迷惘中找到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准确定位自我,有计划、有步骤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使学困生根据各自的内质条件,扬长避短、识己所长,重拾信心,选择前进方向和措施。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能激发学困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努力提升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提升教学艺术,教给学困生适合他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困生音、体、美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引导学困生以多种渠道成才,也就是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关爱率”让教师从理念到行动上对学困生都有了很大转变,也让学困生真正受益,有一些数据证明了我们的探索。2016-2017年,我校后20%学生的平均分每学期都在稳步提高,班级内原来让老师头疼的“小尾巴”越来越少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上课愿意回答问题了,家长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了孩子的可喜变化。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会将“关爱率”转化学困生的研究继续下去。
突出关注后20%的学困生,是为了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均衡发展的目的。“关爱率”是一个契机、一个杠杆,呼吁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困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要用满腔的爱心、满身的热心、满怀的激情去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不断取得进步,为学困生的成长画出一片无垠蓝天。
参考文献
[1]周忠昌.创造心理学[M].贵阳:贵阳出版社,1999.
[2]林勇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院报,2004.
【关键词】学困生 “关爱率” 教育的另种评价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存在质和量的差别,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困生,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可能反应不够灵敏,可能记忆力有所欠缺,可能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随着打工大潮的来临,很多学校,外来务工和留守儿童较多,学习上良莠不齐。另外,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学生学习监督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滚雪球一样的知识累积中,学困生学习上进步越来越缓慢,直至停滞不前。而在自上而下的历次考试中,在用均分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身心俱疲,心力憔悴,学困生止步不前,教育陷入瓶颈,难以突破。
从教育的角度讲,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权,哪怕是学困生,他们也应该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关注。但从现实的角度讲,一些学校、老师的确更愿意关注优秀生、放弃学困生。这是为什么,这可能要从我们的评价制度上找原因。但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师必须有教无类,要改革以往对分数和“优秀率”的唯崇,笔者以为,考核评价体系要从关注“优秀率”到突出“关爱率”。
一、什么是“关爱率”
我们将全校各班学业成绩位居后20%学生的平均分作为关爱率,将此数据作为各班老师转化学困生的重要依据。
二、“关爱率”的重要意义
教育评价对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撬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杠杆。当前,学科考试成绩是评价最主要的标准,学生的“优秀率”则是对学校工作评价的最重要指标。层层向下传递的沉重的考核压力使教师的精力聚焦于优等生,致力于提升班级的“优秀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化一名学困生的难度,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等生,因此很多教师更愿意关爱优等生,往往忽视了学困生。学困生成为最不受重视的群体。
“关爱率”,意味着将后20%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依据,学校要对学困生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对策、切实解决,帮助和促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这一教育评价标准更加趋向教育公平,改变了以往评价标准的弊端,有力地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尊重和关爱学困生。
從功利的角度看,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会更加关注学困生。更重要的是,“关爱率”的提出,让老师们意识到了学困生这个不可回避的对象,因此,近年来,老师们的观念逐渐转变了,从最初的想办法“藏起”学困生,到现在特别关注学困生,老师们的工作重心在发生转变。
“关爱率”就像一根指挥棒,引导着教师关爱学困生,这是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制度因素,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三、科学发挥“关爱率”的作用
学困生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对他们教育得法,就能取得不小的进步。“关爱率”虽然也是从成绩衡量教学成果,但是绝不是让教师唯成绩论,而是让以往不受待见的学困生获得更多关爱。成为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转化学困生也非一日之功,要科学发挥“关爱率”的作用,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引导和帮助学困生。
1.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每个学困生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形成因素,有的是因为父母教育观念淡薄、疏于管教,有的是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有的是天生记忆力、反应力较为孱弱。面对不同原因的学困生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才能有效提升“关爱率”。教育者要学会观察、走访、纪录和思索,去探究每位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找到恰当的转化方法,逐步提升学困生成绩。通过与学困生谈心,在对话中打开学生的心扉、探究原因,适时走访学困生的家庭,了解平时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引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摆脱“学困”。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诱导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教师应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同样优秀,但是要引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生活上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2.情感教育,培养兴趣
“志不立,如无舵之船,无衔之马”,教师应掌握理想教育发方法,通过介绍励志的事迹、书籍,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使学困生从迷惘中找到学习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准确定位自我,有计划、有步骤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使学困生根据各自的内质条件,扬长避短、识己所长,重拾信心,选择前进方向和措施。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能激发学困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努力提升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来提升教学艺术,教给学困生适合他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困生音、体、美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引导学困生以多种渠道成才,也就是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关爱率”让教师从理念到行动上对学困生都有了很大转变,也让学困生真正受益,有一些数据证明了我们的探索。2016-2017年,我校后20%学生的平均分每学期都在稳步提高,班级内原来让老师头疼的“小尾巴”越来越少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上课愿意回答问题了,家长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了孩子的可喜变化。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会将“关爱率”转化学困生的研究继续下去。
突出关注后20%的学困生,是为了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均衡发展的目的。“关爱率”是一个契机、一个杠杆,呼吁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困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要用满腔的爱心、满身的热心、满怀的激情去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不断取得进步,为学困生的成长画出一片无垠蓝天。
参考文献
[1]周忠昌.创造心理学[M].贵阳:贵阳出版社,1999.
[2]林勇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院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