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艺全才的王维,尤其以诗歌和绘画最为突出。他的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在山水画和山水诗中,他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诗歌和绘画 诗情画意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09-01
王维是盛唐一位文艺全才,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擅长于诗文、书画,也精通音乐,还善于弹琴与奏琵琶。他尤以诗歌和绘画最为突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但他的一生可分为两阶段。前段胸怀大志,仕途顺利。后段遭遇当朝政治逐渐走向腐败,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规避政治斗争,他自甘退隐,隐居于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追求田园般的闲适生活。
1 诗中有画
王维首先以诗人著称,现存诗近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义务教育九年制初中阶段共选用了王维的三首五言古诗,即《使至塞上》《终南别业》《竹里馆》(都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本文就以这三首诗为例,先进行诗歌赏析后,再进行诗画结合,从而进一步品味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
(1)《使至塞上》是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时所作(全诗八句四十字)。诗人将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合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之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这是中年时期的王维,此时的他位居要职,正是舂风得意、积极向上之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各有两句的首尾都是叙事,说的是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番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朝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去慰问战胜了吐鲁番的大使崔希逸。他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过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中,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后世展现出了幅优美动人的边塞风光及军中生活的画卷。诗画本一律。在这篇必读课教学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绘画基础,给本诗(还有以下的《终南别业》和《竹里馆》)插配有关的图画,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那形象鲜明生动的诗画境界中去。
(2)《终南别业》也是八句四十字。这首诗重在表现王维本人隐居在终南山间之时而悠然自得的心境(而没有去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后半身的王维感到人生无常,便隐居在终南山和“蓝田别墅”等地方,过着半官办隐的清闲生活。这首《终南别业》和《竹里馆》就反映了这时候的王维。
(3)《竹里馆》是王维《辋川集》第十七首,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之情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前两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深夜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后两句写了夜深人寂,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而伴。这四句二十字的五言诗,构成了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2 画中有诗
文学史论一直把王维与李白、杜甫、孟浩然相提并论,称为诗坛“四杰”。他的代表作品有《雪溪图》《辋川图》《江山雪霁图》《山阴图》等(相传大多数作品都是后世的摹本)。
(1)王维的山水画喜爱用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等题材,善于画平远之景。其画以笔墨精湛、渲染见长,具有“深重”的风格特点。例如,现收藏于台北的《雪溪图》,长期以來被认为是王维的唯一传世作品。该画面至下而上地依次分为三部分:下部的近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富有诗意的庭院。画面的中部是占据大面积的水景,上部是远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平远构图。《辋川图》据说是宋代的郭忠恕所临。画面中峰峦簇木,秀丽清润,院落楼阁皆工整,人物生动自然。
(2)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表现了他诗人兼画家的特色。王维作诗,形象生动鲜明,如象在画中所见;他作画,“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颇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从他以后,诗画结合成了中国艺术舞坛上的一股潮流。
(3)王维的绘画境界已经突破了前人那种山川景色的描写,而是把诗的情怀注入绘画作品之中,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特别是他首先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使山水绘画有了“以文化成”的灵魂,从表现山水的外在面貌,发展到表现文人的内心世界,成为文人宣泄情感的最好途径,最后汇成了势不可挡的“文人画”巨流,以至在中国形成了文人成为绘画主流的现象。他的画一变勾斫为渲淡渐近自然,意境幽深接近天趣,在山水画和山水诗中,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下、八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桐瑀.影响中国绘画的100位画家[M].海南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诗歌和绘画 诗情画意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09-01
王维是盛唐一位文艺全才,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擅长于诗文、书画,也精通音乐,还善于弹琴与奏琵琶。他尤以诗歌和绘画最为突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但他的一生可分为两阶段。前段胸怀大志,仕途顺利。后段遭遇当朝政治逐渐走向腐败,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规避政治斗争,他自甘退隐,隐居于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追求田园般的闲适生活。
1 诗中有画
王维首先以诗人著称,现存诗近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义务教育九年制初中阶段共选用了王维的三首五言古诗,即《使至塞上》《终南别业》《竹里馆》(都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本文就以这三首诗为例,先进行诗歌赏析后,再进行诗画结合,从而进一步品味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
(1)《使至塞上》是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时所作(全诗八句四十字)。诗人将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合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之中。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这是中年时期的王维,此时的他位居要职,正是舂风得意、积极向上之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各有两句的首尾都是叙事,说的是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番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朝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去慰问战胜了吐鲁番的大使崔希逸。他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过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中,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后世展现出了幅优美动人的边塞风光及军中生活的画卷。诗画本一律。在这篇必读课教学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绘画基础,给本诗(还有以下的《终南别业》和《竹里馆》)插配有关的图画,随着诗人的笔触,走进那形象鲜明生动的诗画境界中去。
(2)《终南别业》也是八句四十字。这首诗重在表现王维本人隐居在终南山间之时而悠然自得的心境(而没有去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后半身的王维感到人生无常,便隐居在终南山和“蓝田别墅”等地方,过着半官办隐的清闲生活。这首《终南别业》和《竹里馆》就反映了这时候的王维。
(3)《竹里馆》是王维《辋川集》第十七首,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之情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前两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深夜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后两句写了夜深人寂,惟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而伴。这四句二十字的五言诗,构成了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2 画中有诗
文学史论一直把王维与李白、杜甫、孟浩然相提并论,称为诗坛“四杰”。他的代表作品有《雪溪图》《辋川图》《江山雪霁图》《山阴图》等(相传大多数作品都是后世的摹本)。
(1)王维的山水画喜爱用雪景、剑阁、栈道、晓行、捕鱼等题材,善于画平远之景。其画以笔墨精湛、渲染见长,具有“深重”的风格特点。例如,现收藏于台北的《雪溪图》,长期以來被认为是王维的唯一传世作品。该画面至下而上地依次分为三部分:下部的近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富有诗意的庭院。画面的中部是占据大面积的水景,上部是远景。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平远构图。《辋川图》据说是宋代的郭忠恕所临。画面中峰峦簇木,秀丽清润,院落楼阁皆工整,人物生动自然。
(2)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表现了他诗人兼画家的特色。王维作诗,形象生动鲜明,如象在画中所见;他作画,“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颇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从他以后,诗画结合成了中国艺术舞坛上的一股潮流。
(3)王维的绘画境界已经突破了前人那种山川景色的描写,而是把诗的情怀注入绘画作品之中,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特别是他首先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使山水绘画有了“以文化成”的灵魂,从表现山水的外在面貌,发展到表现文人的内心世界,成为文人宣泄情感的最好途径,最后汇成了势不可挡的“文人画”巨流,以至在中国形成了文人成为绘画主流的现象。他的画一变勾斫为渲淡渐近自然,意境幽深接近天趣,在山水画和山水诗中,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下、八上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桐瑀.影响中国绘画的100位画家[M].海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