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都说明了语文课程肩负着审美教育的使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挖掘课文美之所在,寓美育于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培养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也是增强语文教学魅力,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肤浅认识。
一、指导诵读,领会其意
诵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其美的内涵。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师生共同进行的方式有:朗读后理解,理解后朗读,朗读后评论,评论后朗读,反复朗读,比较朗读等;教师可运用的方式有:范读、领读、导读、引读等;学生可运用的方式有:单读、齐读、轻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教师应先让自己进入情境,再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方能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进而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受到感染,得到教育。同时,朗读时还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语言、节奏、图画等,使蕴涵的情感立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进入审美的情境之中。如阅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会产生先忧后乐的情怀;读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会产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激发情感,引发共鸣
美感是对客观事物美的反映,是对一定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情感体验。人是有感情的,或是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或是对崇高品质赞叹不已,或是对悲痛事物泣不成声,或是对丑恶现象怒不可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主人同呼吸、共命运,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这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感情,引起學生强烈的共鸣。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的文章,要有一种悲愤的情感;教学《白杨礼赞》、《风景谈》这样的课文,感情要热烈、激昂。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注重形象,增强感性
任何领域的美,任何形态的美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因素,并以此作为载体而形成一定的感性形象,才能显示出来。即美总是蕴藏在一定的形象之中,离开具体形象而超然于物外的美是不存在的。因此美育是感性形象的教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语文教材中除了文学作品刻画的典型形象,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美丽图画表现的艺术形象,大量记叙文中描绘的“真人真事”显现的现实形象外,还在形象的语言、形象的章句结构、形象的情境心象等内容中包含丰富的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审美器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深远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创造新的意象,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激活思维,创造美境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创造性,点燃学生审美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具备创造美的智慧,能在语文审美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发现。这就意味着既要引导学生在听和读中创造性的感知、理解、欣赏各种各样的美,又要指导学生在说和写中创造性地表达美、体现美,并能依照美的规律塑造自我,美化环境。要具备审美的创造性,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新课标提出:“应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没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不会有审美的创造性。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美的内涵,运用正确的方法,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吕 行)
一、指导诵读,领会其意
诵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其美的内涵。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师生共同进行的方式有:朗读后理解,理解后朗读,朗读后评论,评论后朗读,反复朗读,比较朗读等;教师可运用的方式有:范读、领读、导读、引读等;学生可运用的方式有:单读、齐读、轻读、默读、分角色读等。教师应先让自己进入情境,再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方能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进而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受到感染,得到教育。同时,朗读时还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语言、节奏、图画等,使蕴涵的情感立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进入审美的情境之中。如阅读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会产生先忧后乐的情怀;读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会产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激发情感,引发共鸣
美感是对客观事物美的反映,是对一定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情感体验。人是有感情的,或是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或是对崇高品质赞叹不已,或是对悲痛事物泣不成声,或是对丑恶现象怒不可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主人同呼吸、共命运,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这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感情,引起學生强烈的共鸣。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这样的文章,要有一种悲愤的情感;教学《白杨礼赞》、《风景谈》这样的课文,感情要热烈、激昂。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注重形象,增强感性
任何领域的美,任何形态的美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因素,并以此作为载体而形成一定的感性形象,才能显示出来。即美总是蕴藏在一定的形象之中,离开具体形象而超然于物外的美是不存在的。因此美育是感性形象的教育,应当运用现实的或艺术的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感知到美的和谐、对称、节奏等,受到美的熏陶,养成高尚的情操。语文教材中除了文学作品刻画的典型形象,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美丽图画表现的艺术形象,大量记叙文中描绘的“真人真事”显现的现实形象外,还在形象的语言、形象的章句结构、形象的情境心象等内容中包含丰富的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审美器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深远的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创造新的意象,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激活思维,创造美境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创造性,点燃学生审美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具备创造美的智慧,能在语文审美实践中有所创造、有所发现。这就意味着既要引导学生在听和读中创造性的感知、理解、欣赏各种各样的美,又要指导学生在说和写中创造性地表达美、体现美,并能依照美的规律塑造自我,美化环境。要具备审美的创造性,首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新课标提出:“应重视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没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就不会有审美的创造性。
总之,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美的内涵,运用正确的方法,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 吕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