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记者看过《老有所依》的片花后说:“赵导这次落地了。”
赵宝刚说:“我住了30年大杂院,一直都很‘接地气’。但我的‘落地’是当代意识的落地,而不是传统观念的落地。”
他刻意强调这件事时,眼睛紧紧地盯着提问记者,神情严肃,似乎在极力纠正人们心目中对他过往作品的观感。有记者咬耳朵说“听说赵导拍完这部戏抑郁了很久”,大概传言不虚,赵宝刚承认自己有阵子郁闷到不行,拍着拍着就得出去溜溜。
“我常常想,‘养老’到底拿什么养?假如我有一天不能动了,得坐轮椅,那有钱又有什么用呢?像今天你们很多人因为我的作品而喜欢我,我很高兴,我坐在这里不停地说,你们也乐意听,但是有一天我不说不动,倒杯水都需要别人帮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喂!赵老,您能来颁个奖吗?’我想,这时候大概要面临心态调整的问题了。”
“我希望大家看过《老有所依》后,不要只对养老恐慌,要从心里生出一种温情和力量,能想着给父母打个电话,我这次就够了。”
拍完这部戏,我变得不爱说话'
最初我并没有想做这部戏来着,丁芯(赵宝刚妻子)和陈彦(编剧)弄了两年,从公司的经营角度她们觉得这个剧本非常好,但第一稿出来后我觉得太悲了,没决定拍不拍。因为我特容易入戏,怕我导完后得抑郁症,就想让给其他导演拍,我呢就给剧本出出主意,但一直没有适合的导演,我只能自己来。
把陈彦叫过来开讨论会,我说希望剧本改得再光明一点。她写的是都市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一个母亲退休工资一个月才一千多,儿子工资一千多,经营了个书报亭,还找了个游手好闲的媳妇,这两个人合伙算计他妈,看得我直想抽人。我估计这戏播完后乔振宇和王倩一肯定是上不了街了。为什么呢?本来我还挺喜欢王倩一的,但拍着拍着,我都不愿意跟她说话了,最后改剧本直接把她写进监狱里了(这种人不进监狱过不了我心里这道坎。很多人自己做坏事的时候是意识不到的,自己也还觉得在理,但咱们旁观者就会觉得太可恨了,这样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行为的不当)。
还好另一条线比较温情,就是刘涛他们这家子,虽然各种麻烦事,但是是真实的生活状态。然后我们又加了一条线,比较搞笑夸张的刘蓓和吕中这对母女。保留了揭露社会时弊的内容,不然这部戏的力量感就没有了,可能在某些点上,会让观众觉得沉重和压抑。
我自己拍完歇了半个多月,每天拍的时候也有不冷静的时候,总得出去溜溜。后来剪片子一直剪了四个多月,加上后期足有半年,弄完了回家都不爱说话,有点抑郁。倒不是因为戏的内容抑郁,而是通过拍这个戏了解到中国社会的养老环境。
我去了40多家养老院,可以说80%的老人都上当受骗过,比如买假药。我爱人的爸爸就常说“我们这岁数了,不买药买什么?”(表演)这其实是反映老人的心理,他们并不是为了买药,而是为了找人聊天,卖药的姑娘、小伙子都懂怎么跟老人聊天。这个戏会让年轻人对老人产生怜悯和理解,如果你看完了,立马说“我去给我妈打个电话”,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
至于演员人选,姚木兰的定位是“当代刘慧芳”,我就想女主角必须是结过婚,有孩子的,面相比较喜气、善良,正好刘涛都具备了。而奚美娟和吕中老师从来没在一部戏里合作过,我一直想找机会把她们安排在一个戏里,正好一个苦兮兮的老太太是奚美娟,另一个满头银发的“作妈”吕中,两位老师的戏很有彩。
张铎是我们公司的演员,我想让他再往上走一走,正好这次是个好男人的形象,我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在这部戏里,他的家庭非常不幸,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我用了一首歌张赫煊演唱的《宝贝我爱你》讲母子情感,很有力量。所以他后来的出轨也是一次无意识的情绪推动,但生活中所有女性对男性出轨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本来想把这些情节去掉,但这个人物就太“高大上”了,你想要宣扬一个价值观的话,在戏上必须有一个反作用力来推动。
而乔振宇让他演一个正常的小生我们觉得突破性不大,他一直是个半熟脸的状态,不如让他彻底演一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可能挺招恨的。
老人就得放到人堆里'
这个电视剧通篇讲述的“养老”是一個严酷的社会现实,你不愿意面对也得面对。
我从20年前,我父亲突然病倒的那一刻开始,就意识到了养老问题。但凡家庭遭遇过父母重病的人,都会觉得特别苦难,假设你有提前的心理准备的话,在面临这个问题时,情绪上会有缓解。
我当时一点准备没有,父亲突然在讲课的途中就瘫了,一瘫就是19年,在医院里就呆了整整7年。后来逐渐好起来,突然有一天又不行了,就是临去世前的50天,他把一生的罪在这50天里受够了,我守在病床边真的快崩溃了。
我母亲现在老年痴呆,已经不怎么认识我了。每个月会给我姐姐一笔钱,现在几乎是我姐姐在照顾母亲。我不遗憾的是,在我经济能力不好的时候就想着给我妈买套房,那是2001年,我就怕突然有一天她要是没了,连个新房子都没住上,我会一辈子难受。
我回顾我这一生,觉得对家里真的很不错了。从16岁就开始工作了,什么活都会干,而且挣的钱都交给父母。我也觉得我一直没什么理想,也许在这个领域坚持干了一件事,又干成了,就成了理想了吧。
对于我自己的养老问题,我快60了,我儿子才10岁,我不会给他灌输孝道这些东西,我打算生前立一份“预嘱”。“预嘱”就是在你没有丧失能力的条件下完成的,得重病的时候放弃治疗,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度是不允许的,国外有些国家允许。我认为老人一定要把他放在人堆里,让他有伴他才不会抑郁,孤独最容易抑郁。
很多人问我,赵导这个戏不太像您从前的风格了,自己看片时有这种感觉吗?
其实我拍这种戏是得心应手的,毕竟我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太厚了。我在四合院生活了30年,直到现在也跟最普通的、底层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做一组《老有所依》系列的平民戏。一个叫《我想有个家》,就是外地来京的,普通的漂在都市的年轻人如何去拥有一个家。第二个戏是做一个靠自己打工挣钱的妈妈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的故事,而孩子是如何孝顺母亲,写最底层人群的亲情。 我也希望大家看过《老有所依》后,不光是对养老问题的恐慌,而是从心里生出一种温情和力量。当然我不知道收视率会怎样,但我的戏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它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都具备了。
采访手记'
“青春”和“言情”是赵宝刚的两个标签,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聊电视剧,认为它很“LOW”,但对赵宝刚还算例外。
每个年代的人都能在他的青春纪念册上找到自己的情感轨迹。一个80后说,“他心中有一团火,这把火烧到他人身上,就像爱情。”70后则显得煽情,“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青春和情感,因为我们谁都舍不得离开青春和情感。”理性的60后观众则说,“他很敏锐,对时代有触感”。
从《过把瘾》开始,赵宝刚坐上“言情大师”的椅子。他较早涉列偶像言情剧,并提供了另一种言情样本,有别于台式言情的腻乎缠绵,带有生活本质的粗砺和人性深处的残酷。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光,也是利器,既有盎惑的光芒,又有血流成河的苦痛。至今问起60后观众对《过把瘾》的记忆,除了嘴里自然啍起那首《糊涂的爱》,他们说“再也没有方言和杜梅那样强烈的在自我和爱欲里的纠缠了”。就算怕暴露年龄的70后们,仍敢在KTV嘶吼“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画面是《永不瞑目》的定格,肖童被摧折的青春和欧阳兰兰的虐恋情深,至今回响有力。而80后在强大的物欲冲击荡涤之下,爱情和奋斗已成“乌托邦”,但仍有不舍追寻的勇气……
郑晓龙曾在史家胡同12号接受采访,聊到北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昔日的同事赵宝刚,他说:“他很勤奋,很聪明,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如果有个好剧本,宝刚能做锦上添花的事。”
这话很实在,赵宝刚的经典作品离不开优秀剧本,他聪明在于甘做一面镜子,把王朔、海岩、石康笔下的人物,通过他的电视语言再次折射,变得鲜活立体、光彩熠熠。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成为名躁一时的“造星能手”,陳坤、陆毅、刘烨、文章、佟大卫……现今活跃在一线的小生们,几乎都因他的作品头角峥嵘。这身捧人的本事,一在于慧眼,二在于对资源的有效运用,在成就他个人艺术成就的同时,人们说起这位“首钢工人”出身的导演时,总会或多或少地提到另外两位大导演——冯小刚和郑晓龙。姑且不论各自的艺术成就和地位,但常被拿来相提并论,已经说明他们的各擅胜场。
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会把他引向何方时,他已经攀登得比他自己想象得要高了。
赵宝刚专注电视剧创作20多年,在用情感表达时代的同时,也记录了人们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变化。从骑着大挎放风筝爱得撕心裂肺,到开着名车搂着果儿耍贫嘴,很多人说赵宝刚的作品越来越浮华,而忽略了生活本身正在加速浮华。尤其是《奋斗》之后的“青春三部曲”,人们在现实的挤压下越来越扁平和无力时,对荧屏上那些没事“重走青春路”的帅哥靓女们形成隔膜,心理和行为上无法呼应。大概只有在面对情感困惑时,才会意识到,无论时间走廊的灯光如何明灭,人们在情感上的纠结从未停止。而赵宝刚用光鲜的画面给予现实中你我片短的、短暂的浪漫相拥,不是为了确定某种幸存,而是艰辛生活的片刻跳跃和升腾。
然而,浪漫和梦想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像深夜酒后撞碎的杯子,无论60、70,还是80后,那批捧场的观众早已成长或正在成长,大多数已人到中年,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情感困惑更加艰巨,赵宝刚作为触觉敏锐的导演,不会无动于衷。从《婚姻保卫战》、《家的N次方》开始,他逐渐剥去言情糖衣,开始有意识地向话题剧倾斜,视角对准升斗小民,故事核心是婚姻问题和社会矛盾。
“我们长大了,而父母老了”,因此《老有所依》的转身更加彻底,不仅直击蔓延整个社会的“养老难”问题,更是彻底剥离了言情外衣,人物和故事走向质朴温厚。
赵宝刚说:“我住了30年大杂院,一直都很‘接地气’。但我的‘落地’是当代意识的落地,而不是传统观念的落地。”
他刻意强调这件事时,眼睛紧紧地盯着提问记者,神情严肃,似乎在极力纠正人们心目中对他过往作品的观感。有记者咬耳朵说“听说赵导拍完这部戏抑郁了很久”,大概传言不虚,赵宝刚承认自己有阵子郁闷到不行,拍着拍着就得出去溜溜。
“我常常想,‘养老’到底拿什么养?假如我有一天不能动了,得坐轮椅,那有钱又有什么用呢?像今天你们很多人因为我的作品而喜欢我,我很高兴,我坐在这里不停地说,你们也乐意听,但是有一天我不说不动,倒杯水都需要别人帮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喂!赵老,您能来颁个奖吗?’我想,这时候大概要面临心态调整的问题了。”
“我希望大家看过《老有所依》后,不要只对养老恐慌,要从心里生出一种温情和力量,能想着给父母打个电话,我这次就够了。”
拍完这部戏,我变得不爱说话'
最初我并没有想做这部戏来着,丁芯(赵宝刚妻子)和陈彦(编剧)弄了两年,从公司的经营角度她们觉得这个剧本非常好,但第一稿出来后我觉得太悲了,没决定拍不拍。因为我特容易入戏,怕我导完后得抑郁症,就想让给其他导演拍,我呢就给剧本出出主意,但一直没有适合的导演,我只能自己来。
把陈彦叫过来开讨论会,我说希望剧本改得再光明一点。她写的是都市底层人的生活状态,一个母亲退休工资一个月才一千多,儿子工资一千多,经营了个书报亭,还找了个游手好闲的媳妇,这两个人合伙算计他妈,看得我直想抽人。我估计这戏播完后乔振宇和王倩一肯定是上不了街了。为什么呢?本来我还挺喜欢王倩一的,但拍着拍着,我都不愿意跟她说话了,最后改剧本直接把她写进监狱里了(这种人不进监狱过不了我心里这道坎。很多人自己做坏事的时候是意识不到的,自己也还觉得在理,但咱们旁观者就会觉得太可恨了,这样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行为的不当)。
还好另一条线比较温情,就是刘涛他们这家子,虽然各种麻烦事,但是是真实的生活状态。然后我们又加了一条线,比较搞笑夸张的刘蓓和吕中这对母女。保留了揭露社会时弊的内容,不然这部戏的力量感就没有了,可能在某些点上,会让观众觉得沉重和压抑。
我自己拍完歇了半个多月,每天拍的时候也有不冷静的时候,总得出去溜溜。后来剪片子一直剪了四个多月,加上后期足有半年,弄完了回家都不爱说话,有点抑郁。倒不是因为戏的内容抑郁,而是通过拍这个戏了解到中国社会的养老环境。
我去了40多家养老院,可以说80%的老人都上当受骗过,比如买假药。我爱人的爸爸就常说“我们这岁数了,不买药买什么?”(表演)这其实是反映老人的心理,他们并不是为了买药,而是为了找人聊天,卖药的姑娘、小伙子都懂怎么跟老人聊天。这个戏会让年轻人对老人产生怜悯和理解,如果你看完了,立马说“我去给我妈打个电话”,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
至于演员人选,姚木兰的定位是“当代刘慧芳”,我就想女主角必须是结过婚,有孩子的,面相比较喜气、善良,正好刘涛都具备了。而奚美娟和吕中老师从来没在一部戏里合作过,我一直想找机会把她们安排在一个戏里,正好一个苦兮兮的老太太是奚美娟,另一个满头银发的“作妈”吕中,两位老师的戏很有彩。
张铎是我们公司的演员,我想让他再往上走一走,正好这次是个好男人的形象,我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在这部戏里,他的家庭非常不幸,他母亲去世的时候,我用了一首歌张赫煊演唱的《宝贝我爱你》讲母子情感,很有力量。所以他后来的出轨也是一次无意识的情绪推动,但生活中所有女性对男性出轨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本来想把这些情节去掉,但这个人物就太“高大上”了,你想要宣扬一个价值观的话,在戏上必须有一个反作用力来推动。
而乔振宇让他演一个正常的小生我们觉得突破性不大,他一直是个半熟脸的状态,不如让他彻底演一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可能挺招恨的。
老人就得放到人堆里'
这个电视剧通篇讲述的“养老”是一個严酷的社会现实,你不愿意面对也得面对。
我从20年前,我父亲突然病倒的那一刻开始,就意识到了养老问题。但凡家庭遭遇过父母重病的人,都会觉得特别苦难,假设你有提前的心理准备的话,在面临这个问题时,情绪上会有缓解。
我当时一点准备没有,父亲突然在讲课的途中就瘫了,一瘫就是19年,在医院里就呆了整整7年。后来逐渐好起来,突然有一天又不行了,就是临去世前的50天,他把一生的罪在这50天里受够了,我守在病床边真的快崩溃了。
我母亲现在老年痴呆,已经不怎么认识我了。每个月会给我姐姐一笔钱,现在几乎是我姐姐在照顾母亲。我不遗憾的是,在我经济能力不好的时候就想着给我妈买套房,那是2001年,我就怕突然有一天她要是没了,连个新房子都没住上,我会一辈子难受。
我回顾我这一生,觉得对家里真的很不错了。从16岁就开始工作了,什么活都会干,而且挣的钱都交给父母。我也觉得我一直没什么理想,也许在这个领域坚持干了一件事,又干成了,就成了理想了吧。
对于我自己的养老问题,我快60了,我儿子才10岁,我不会给他灌输孝道这些东西,我打算生前立一份“预嘱”。“预嘱”就是在你没有丧失能力的条件下完成的,得重病的时候放弃治疗,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度是不允许的,国外有些国家允许。我认为老人一定要把他放在人堆里,让他有伴他才不会抑郁,孤独最容易抑郁。
很多人问我,赵导这个戏不太像您从前的风格了,自己看片时有这种感觉吗?
其实我拍这种戏是得心应手的,毕竟我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太厚了。我在四合院生活了30年,直到现在也跟最普通的、底层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做一组《老有所依》系列的平民戏。一个叫《我想有个家》,就是外地来京的,普通的漂在都市的年轻人如何去拥有一个家。第二个戏是做一个靠自己打工挣钱的妈妈供两个孩子上大学的故事,而孩子是如何孝顺母亲,写最底层人群的亲情。 我也希望大家看过《老有所依》后,不光是对养老问题的恐慌,而是从心里生出一种温情和力量。当然我不知道收视率会怎样,但我的戏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它的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都具备了。
采访手记'
“青春”和“言情”是赵宝刚的两个标签,尽管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喜欢聊电视剧,认为它很“LOW”,但对赵宝刚还算例外。
每个年代的人都能在他的青春纪念册上找到自己的情感轨迹。一个80后说,“他心中有一团火,这把火烧到他人身上,就像爱情。”70后则显得煽情,“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青春和情感,因为我们谁都舍不得离开青春和情感。”理性的60后观众则说,“他很敏锐,对时代有触感”。
从《过把瘾》开始,赵宝刚坐上“言情大师”的椅子。他较早涉列偶像言情剧,并提供了另一种言情样本,有别于台式言情的腻乎缠绵,带有生活本质的粗砺和人性深处的残酷。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光,也是利器,既有盎惑的光芒,又有血流成河的苦痛。至今问起60后观众对《过把瘾》的记忆,除了嘴里自然啍起那首《糊涂的爱》,他们说“再也没有方言和杜梅那样强烈的在自我和爱欲里的纠缠了”。就算怕暴露年龄的70后们,仍敢在KTV嘶吼“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画面是《永不瞑目》的定格,肖童被摧折的青春和欧阳兰兰的虐恋情深,至今回响有力。而80后在强大的物欲冲击荡涤之下,爱情和奋斗已成“乌托邦”,但仍有不舍追寻的勇气……
郑晓龙曾在史家胡同12号接受采访,聊到北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昔日的同事赵宝刚,他说:“他很勤奋,很聪明,什么活儿都抢着干,如果有个好剧本,宝刚能做锦上添花的事。”
这话很实在,赵宝刚的经典作品离不开优秀剧本,他聪明在于甘做一面镜子,把王朔、海岩、石康笔下的人物,通过他的电视语言再次折射,变得鲜活立体、光彩熠熠。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成为名躁一时的“造星能手”,陳坤、陆毅、刘烨、文章、佟大卫……现今活跃在一线的小生们,几乎都因他的作品头角峥嵘。这身捧人的本事,一在于慧眼,二在于对资源的有效运用,在成就他个人艺术成就的同时,人们说起这位“首钢工人”出身的导演时,总会或多或少地提到另外两位大导演——冯小刚和郑晓龙。姑且不论各自的艺术成就和地位,但常被拿来相提并论,已经说明他们的各擅胜场。
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会把他引向何方时,他已经攀登得比他自己想象得要高了。
赵宝刚专注电视剧创作20多年,在用情感表达时代的同时,也记录了人们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的变化。从骑着大挎放风筝爱得撕心裂肺,到开着名车搂着果儿耍贫嘴,很多人说赵宝刚的作品越来越浮华,而忽略了生活本身正在加速浮华。尤其是《奋斗》之后的“青春三部曲”,人们在现实的挤压下越来越扁平和无力时,对荧屏上那些没事“重走青春路”的帅哥靓女们形成隔膜,心理和行为上无法呼应。大概只有在面对情感困惑时,才会意识到,无论时间走廊的灯光如何明灭,人们在情感上的纠结从未停止。而赵宝刚用光鲜的画面给予现实中你我片短的、短暂的浪漫相拥,不是为了确定某种幸存,而是艰辛生活的片刻跳跃和升腾。
然而,浪漫和梦想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像深夜酒后撞碎的杯子,无论60、70,还是80后,那批捧场的观众早已成长或正在成长,大多数已人到中年,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情感困惑更加艰巨,赵宝刚作为触觉敏锐的导演,不会无动于衷。从《婚姻保卫战》、《家的N次方》开始,他逐渐剥去言情糖衣,开始有意识地向话题剧倾斜,视角对准升斗小民,故事核心是婚姻问题和社会矛盾。
“我们长大了,而父母老了”,因此《老有所依》的转身更加彻底,不仅直击蔓延整个社会的“养老难”问题,更是彻底剥离了言情外衣,人物和故事走向质朴温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