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训练(二)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特点主要受到的影响是( )
  A. 经济发展的商业意识
  B. 思想文化中的礼制制度
  C. 政治管理的有效增强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3.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
  A. 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 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 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4. 《齐民要术》中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5、6月中穰种,7、8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一段话反映了作者的什么主张( )
  A. 强调农作物的 适时耕种
  B. 注重兴修水利
  C. 重视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
  D. 因地种植
  5. 古代有一生产工具的描述是: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这一工具( )
  A. 由西域传入
  B. 属水力灌溉工具
  C. 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 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
  6. 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 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
  B. 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 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 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
  7.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 )
  A. 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 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 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 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8.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 农业仅赖百工 B. 百工亦为本业
  C. 农工比重适当 D. 农工任其消长
  9.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 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 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 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
  10.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
  ——《盐铁论·复古》
  材料二 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非散聚均利者不齐。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然后百姓可以家给人足也。”
  ——《盐铁论·错币》
  材料三 “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盐铁论·本议》
  材料四 县宫(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今总其原,一其贾(价),器多坚硁,善恶无所择。吏数(屡)不在,器难得。家人不能多储,多储则镇(锈)生。弃膏腴之日,远市田器,则后良时。盐铁贾价贵,百姓不便。
  ——《盐铁论·水旱》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西汉对盐铁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经营方式?
  (2)依据材料三、四,说明贤良文学之士对汉代盐铁政策的态度及其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两种观点斗争的焦点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议会,日入前三刻,击鼓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北宋《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南宋《梦梁录》
  材料二 首先,唐代租庸调制,意味着人民向政府纳地租,服力役和提供生产成果。唐代中叶开始的两税制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同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繁荣、交子出现并使用。可见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其次,政治权利为贵族政体中的多数人所分割,官吏从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再次,文学艺术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曲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由发挥。
  ——[日]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所具有的主要变化。
  (2)材料二中,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变的相同依据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城市空间变革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
  (湖北省实验中学 林 歆)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  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2. 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
期刊
一、选择题  1.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 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 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东德  D. 柏林墙
期刊
一、选择题  1.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文明不会彼此隔绝,而是不断地以和平或非和平的方式互相碰撞。在这种碰撞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6世纪西方文明和新世界的碰撞。”这种碰撞开始时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冲击了东西方传统的朝贡贸易体制  B. 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起资本的原始积累  C. 西欧国家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  D. 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 当代史学家刘宗绪认为,殖民掠夺和殖民统
期刊
一、选择题  1.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马铃薯、可可等特产传到亚欧非诸州,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一现象说明( )  A.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贸易革命”  D.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社会革命”  2. 15世纪末从海路由欧洲直达印度,可以跟随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的船队( )  A. 迪亚士 B.
期刊
一、选择题  1. 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 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 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 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2. 下表是1843年广东海关进口商品税率资料,对其数字变化所反映出的信息,表
期刊
一、选择题  1. 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 )  A. 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
期刊
一、选择题  1. 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该言论( )  A. 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 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  C.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期刊
一、选择题  1.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檑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2.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 城市尚且如此守旧
期刊
一、选择题  1. 哥伦布制定由欧洲向西航行的计划是因为他错误的估计了西欧与亚洲的距离,从而认为向西航行是到达亚洲的捷径,而西班牙女王也因对地理知识的无知,接受了哥伦布的计划,使哥伦布的航行计划得以实现而发现了美洲。对这一现象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偶然事件  B.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必然的,不存在偶然性  C.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物的意料之外  D. 历史的发展是遵
期刊
一、选择题  1. 关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认为:“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这种思考主要是由于( )  A. 危机导致经济严重倒退  B. 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缺陷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 英国史学家霍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