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审计制度的基本概念,然后论述了近年来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制度定位模糊,职能认识不足,工作范围狭窄,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最后针对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协助管理者有效的履行职责,监督企业各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为主要目标的重要的管理活动。为适应新形式下审计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应加快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步伐,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良好機遇,进一步推动中国内部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以及职业化,促进中国内部审计内容及审计目标的拓展及加强国际协调。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概念与职能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根据IIA关于内部审计的新定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其核心是强调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确认和咨询,审计方法更加严谨,并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才能达到组织要求,内部审计的重心也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
(二)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责任书》中认为:“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计量和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控制。”并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本质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即从监督财务领域逐渐扩展到与所有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事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能主要为:
1、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内部管理科学的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特别是社会审计力量的增强,社会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者,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加强内部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确认职能。
确认职能是一种为了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或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价而客观地审查证据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的计量及其他业务具体职责的履行,内部审计可对这些活动进行再次测试或评价。确认活动包含几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确认项目,其次,这些项目需要有事先确立的标准,最后,将确认目标涉及到的结果传递给相关使用者、除服务提供者或者被审核过程中人员以外的第三方。
现代内部审计提供的确认服务密切关注企业风险以及治理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对企业存在威胁的因素并挖掘企业增值的机会,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实现企业增值。
3、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要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行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评价职能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有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种标准和指标体系要求:
(1)足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反映基本属性,特别是能衡量单位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可信度;
(2)具有选择性,客观性和可比性,以便通过比较判断能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
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就必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位模糊。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管理层对内部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为企业负责人掌握经营情况和决策服务。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加强经营管理的客观基础。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是政府审计的延伸,它片面的强调外向性服务以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模式使许多单位领导甚至内部审计人员没能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未感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以致有一些单位出现撤销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行为,还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逐步到位,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内部审计服务的内向性特点得到充分的显现,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审计机关对内审机构的强制性受到削弱。
(二)对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认识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经营机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管理模式也较传统的企业管理有本质上的差异。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应随之增强。现今,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大多处于传统的单纯的经济监督职能,评级职能无法履行。对职能认识的狭隘性导致了我国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审计的主要目标仅仅是简单的查错纠弊,没有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未深入管理和经营领域,更谈不上站在企业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因而无法对管理当局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
(三)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审查事后的经济业务活动,而且要审查事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不仅要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要审查生产、技术、经营的经济效益性;不仅要防止错弊,而且要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国内部审计的特殊背景,一开始就被错误的认为是国家审计的延伸,内部审计的重心便局限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检查财务收支错弊,工作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因此,应扩大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在审查事后的经济业务活动的同时,更应该审查事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四)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应在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因此,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与知识水平。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来自于本单位财务部门,由于来源渠道单一,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知识面狭窄,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内审部门普遍存在着专职人员少、业务素质不够高的现象,缺乏应有的内审经验和审计技巧,往往就账论账,一些实质性、深层次问题不易发觉,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企业管理人员,只是企业资产的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清,没有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看成是企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于建设阶段,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致使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重重。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议
当前,尽管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较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对策。
(一)明确内部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定位。
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努力的方向,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须的条件。要确保内部审计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夠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现代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快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多、更重的职责和使命。内部审计的定位,不仅是审计的监督、保证作用,更拓展到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以及使其价值增值的服务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内部审计应明确定位成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机构。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三者虽然都对企业起约束作用,但角度不同,前者为内部约束,企业的自我约束是主动地创造价值并且偏重于企业的发展,而后两者是外部约束,企业被动接受,一般不会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转变观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这也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要完善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制度的各项职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在财务审计上,以差错防弊为主要目的。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在随之增强。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企业内部的监督,是代表企业股东及董事会等决策层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政策,不仅在于差错防弊,重要的是进行分析评价。健全审计监督机制,监督企业所属各经济责任承担者按既定的目标、方向、政策、制度、计划、预算等要求认真履行其经济责任,并揭露违法、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企业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强调的是监督职能,忽视深化管理职能。管理控制职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计划、预决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在评价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管理控制职能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要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料和经济信息,客观公正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对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评价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改善本单位经济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三)全面调整扩大审计范围,为内部管理服务。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审查,但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项目经济效益、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及功过都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监督评价。总的来说,内部审计业务可划分为经常性项目和不定期经常项目,其中经常性项目包括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和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不定期项目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企业的分公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以及根据不同企业业务特点对经营项目或工程项目进行项目审计。
(四)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是否真正能为企业事项经营达到最终目标,不仅要求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还需要有一批合格、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过硬、业务精干的内部审计队伍。内部审计队伍应从单纯的财务人员构成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结构转换。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现代操作技术,不仅要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熟悉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完善审计手段,提高应变能力。审计人员要及早确认风险,注重寻求避免风险的方法和途径,用科学手段进行抽样审计,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特点的审计模式和组织结构,通过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培训等方式,增加企业内部审计的专业化程度,并通过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能力,降低经济风险。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长期坚持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保证企业持续经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月仙.浅议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0)
[2] 李士栋.论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9)
[3] 赵栓文;余涛.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财会月刊,2009(36)
[4] 胡玉斌.浅析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5] 康运河.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2)
[6] 迟荣.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4)
[7]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8] 徐正刚.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明晰、权责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协助管理者有效的履行职责,监督企业各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为主要目标的重要的管理活动。为适应新形式下审计工作更新更高的要求,应加快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步伐,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良好機遇,进一步推动中国内部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以及职业化,促进中国内部审计内容及审计目标的拓展及加强国际协调。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概念与职能
(一)内部审计制度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根据IIA关于内部审计的新定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其核心是强调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确认和咨询,审计方法更加严谨,并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新才能达到组织要求,内部审计的重心也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
(二)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责任书》中认为:“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计量和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控制。”并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本质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即从监督财务领域逐渐扩展到与所有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事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能主要为:
1、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的监督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内部管理科学的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压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特别是社会审计力量的增强,社会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者,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加强内部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确认职能。
确认职能是一种为了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或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价而客观地审查证据的行为。它不同于会计的计量及其他业务具体职责的履行,内部审计可对这些活动进行再次测试或评价。确认活动包含几个基本要素:首先是确认项目,其次,这些项目需要有事先确立的标准,最后,将确认目标涉及到的结果传递给相关使用者、除服务提供者或者被审核过程中人员以外的第三方。
现代内部审计提供的确认服务密切关注企业风险以及治理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对企业存在威胁的因素并挖掘企业增值的机会,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实现企业增值。
3、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职能,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内部审计要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行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评价职能要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有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种标准和指标体系要求:
(1)足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方面,反映基本属性,特别是能衡量单位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可信度;
(2)具有选择性,客观性和可比性,以便通过比较判断能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
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内部审计制度已初步建立,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就必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内部审计。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内部审计定位模糊。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管理层对内部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为企业负责人掌握经营情况和决策服务。内部审计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加强经营管理的客观基础。然而,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是一个行政命令的产物,是政府审计的延伸,它片面的强调外向性服务以及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这种模式使许多单位领导甚至内部审计人员没能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未感到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以致有一些单位出现撤销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的行为,还有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实际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逐步到位,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内部审计服务的内向性特点得到充分的显现,作为政府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审计机关对内审机构的强制性受到削弱。
(二)对内部审计制度的职能认识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在经营机制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管理模式也较传统的企业管理有本质上的差异。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应随之增强。现今,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大多处于传统的单纯的经济监督职能,评级职能无法履行。对职能认识的狭隘性导致了我国内部审计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审计的主要目标仅仅是简单的查错纠弊,没有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未深入管理和经营领域,更谈不上站在企业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因而无法对管理当局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
(三)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审查事后的经济业务活动,而且要审查事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不仅要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要审查生产、技术、经营的经济效益性;不仅要防止错弊,而且要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然而,我国内部审计的特殊背景,一开始就被错误的认为是国家审计的延伸,内部审计的重心便局限于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审计,检查财务收支错弊,工作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因此,应扩大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在审查事后的经济业务活动的同时,更应该审查事前的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四)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应在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因此,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与知识水平。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来自于本单位财务部门,由于来源渠道单一,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知识面狭窄,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要求。内审部门普遍存在着专职人员少、业务素质不够高的现象,缺乏应有的内审经验和审计技巧,往往就账论账,一些实质性、深层次问题不易发觉,审计的作用难以发挥。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审计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企业管理人员,只是企业资产的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与职能认识不清,没有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看成是企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于建设阶段,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致使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问题重重。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议
当前,尽管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较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支持内部管理的作用,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对策。
(一)明确内部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定位。
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努力的方向,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须的条件。要确保内部审计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夠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有效监督和客观评价。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当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现代经营管理中,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各种风险增多、公司治理加快及内部组织重整,内部审计还应在改进风险管理和完善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由此也赋予了内部审计人员更多、更重的职责和使命。内部审计的定位,不仅是审计的监督、保证作用,更拓展到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以及使其价值增值的服务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内部审计应明确定位成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机构。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三者虽然都对企业起约束作用,但角度不同,前者为内部约束,企业的自我约束是主动地创造价值并且偏重于企业的发展,而后两者是外部约束,企业被动接受,一般不会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转变观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这也是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要完善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制度的各项职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在财务审计上,以差错防弊为主要目的。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内在功能也在随之增强。
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最基本的职能。企业内部的监督,是代表企业股东及董事会等决策层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看其是否正确执行企业的经营政策,不仅在于差错防弊,重要的是进行分析评价。健全审计监督机制,监督企业所属各经济责任承担者按既定的目标、方向、政策、制度、计划、预算等要求认真履行其经济责任,并揭露违法、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企业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审计强调的是监督职能,忽视深化管理职能。管理控制职能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基本功能,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企业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计划、预决算方案、投资可行性方面;在评价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方面;在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弊端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管理控制职能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要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料和经济信息,客观公正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对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评价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改善本单位经济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三)全面调整扩大审计范围,为内部管理服务。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监督审查,但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项目经济效益、分公司的经济效益、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及功过都需要内部审计进行监督评价。总的来说,内部审计业务可划分为经常性项目和不定期经常项目,其中经常性项目包括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和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各个环节进行审计。不定期项目包括各级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对企业的分公司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以及根据不同企业业务特点对经营项目或工程项目进行项目审计。
(四)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是否真正能为企业事项经营达到最终目标,不仅要求完善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还需要有一批合格、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过硬、业务精干的内部审计队伍。内部审计队伍应从单纯的财务人员构成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结构转换。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现代操作技术,不仅要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外贸、金融、基建、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应熟悉经营管理、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完善审计手段,提高应变能力。审计人员要及早确认风险,注重寻求避免风险的方法和途径,用科学手段进行抽样审计,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应企业特点的审计模式和组织结构,通过专业人才的引进以及人才培训等方式,增加企业内部审计的专业化程度,并通过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能力,降低经济风险。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长期坚持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保证企业持续经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月仙.浅议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10)
[2] 李士栋.论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9)
[3] 赵栓文;余涛.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财会月刊,2009(36)
[4] 胡玉斌.浅析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关系.中国集体经济,2009(34)
[5] 康运河.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2)
[6] 迟荣.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4)
[7]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8] 徐正刚.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