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什么,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朗读不是简单地“念”,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要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篇篇的课文更富有魅力,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但是,我们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却发现,老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往往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上一句:“请同学们把这一部分有感情的读一下。”或者是“用某某语气把它读下来”等。“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必然导致“无病呻吟”的窘相,自然也无法将朗读与感悟融为一体。有时,教师虽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某一个词,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些,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想到: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了?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得经典,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换句话说,就是要努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面我列举几个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片段,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启迪。
片段一:《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谁读一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句话?生:……师:这是“中国人民”的声音吗?当时只有五壮士在内心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吗?当时全中国有多少人?谁再来试试?生:……师:有点气魄了!当全中国人一起发出这口号,声音会如何?谁再来试试?生:……师:这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请你再读一读。(第一位读的同学)生:……(读出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之气势)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刻意的解释某字某词的意思,而是注重了句子背后的东西,并艺术性用这些东西去支撑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促读,读出了层次,读出了语感,读懂了文本,读出了五壮士的情怀,学生也从中收到了感染。
片段二:《番茄太阳》中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师:这句话该怎么读?我们先来理解“笑声怎么追着人走?”生:明明特别爱笑,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生:明明带给别人快乐,所以它的笑声一串一串地追着人……师:你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说说你朗读时的感受。生:我感到心情轻松、活泼。
师:是这样的吗?明明为什么而笑?我们了解盲童的生活吗?请闭眼30秒,想象他们的生活(师描述)说说你此时的感受。生:什么东西都看不到,我感觉很痛苦。生:我的眼前是无边的黑暗……师:你再读读描写明明笑的这部分课文,你的心情如何?生:我感到很沉重。
师:面对黑暗,明明笑得自然、真实。此时,作者可能会想写什么?
生:明明的眼睛看不见了。可他的心是阳光的。师:请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课文,这次朗读感觉就不一样了。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加强体验,转换角色,闭眼想象,让学生自己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朗读不仅入情入境,而且有深度。
这个片段的指导可谓精心!老师通过抓住能表现走搭石画面美的三个四字词,通过反复的读还原了走搭石的情景,后面变成诗的语段的读,更使走搭石的“美”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了!
片段:
《月光曲》课文中关贝多芬与穷兄妹俩的对话。
师(添词):“皮鞋匠站起来(惊讶地)问──”
生(接读):“先生,你找谁?走错门了吧?”
师(添词):贝多芬(诚恳、热情地)说──
生(接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师(添词、提示):“一曲弹完了,盲姑娘非常(惊喜、赞美地)说——(重读“深”、“纯熟”、“您”。)生(接读):“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提示):“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且较高的音乐才能所感动,所以他激动地问——(“您”要适当拉长音读,读出贝多芬为找到知音而激动的心情。)生(接读):“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这种创意性的添加词语或语气式的情感引读,学生很容易找到朗读的味道,不但了解了盲姑娘是一位热爱音乐且有很高的音乐才能的穷姑娘,而且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敬佩与同情,从而感受到伟大音乐家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情感的世界,开拓一方思维的天地。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赋予学生多元的智慧,开启学好语文的窗户,通过朗读,读出学生的童趣,读出学生的真情,读出学生的心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朗读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但是,我们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却发现,老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往往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上一句:“请同学们把这一部分有感情的读一下。”或者是“用某某语气把它读下来”等。“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只有情动于中,方能神形相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做法,必然导致“无病呻吟”的窘相,自然也无法将朗读与感悟融为一体。有时,教师虽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面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某一个词,读得重些或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些或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些,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想到:什么样的朗读才算到位了?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得经典,他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换句话说,就是要努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下面我列举几个教学中朗读指导的片段,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启迪。
片段一:《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谁读一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句话?生:……师:这是“中国人民”的声音吗?当时只有五壮士在内心呐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吗?当时全中国有多少人?谁再来试试?生:……师:有点气魄了!当全中国人一起发出这口号,声音会如何?谁再来试试?生:……师:这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请你再读一读。(第一位读的同学)生:……(读出了“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之气势)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刻意的解释某字某词的意思,而是注重了句子背后的东西,并艺术性用这些东西去支撑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促读,读出了层次,读出了语感,读懂了文本,读出了五壮士的情怀,学生也从中收到了感染。
片段二:《番茄太阳》中的“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师:这句话该怎么读?我们先来理解“笑声怎么追着人走?”生:明明特别爱笑,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生:明明带给别人快乐,所以它的笑声一串一串地追着人……师:你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说说你朗读时的感受。生:我感到心情轻松、活泼。
师:是这样的吗?明明为什么而笑?我们了解盲童的生活吗?请闭眼30秒,想象他们的生活(师描述)说说你此时的感受。生:什么东西都看不到,我感觉很痛苦。生:我的眼前是无边的黑暗……师:你再读读描写明明笑的这部分课文,你的心情如何?生:我感到很沉重。
师:面对黑暗,明明笑得自然、真实。此时,作者可能会想写什么?
生:明明的眼睛看不见了。可他的心是阳光的。师:请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课文,这次朗读感觉就不一样了。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加强体验,转换角色,闭眼想象,让学生自己读懂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朗读不仅入情入境,而且有深度。
这个片段的指导可谓精心!老师通过抓住能表现走搭石画面美的三个四字词,通过反复的读还原了走搭石的情景,后面变成诗的语段的读,更使走搭石的“美”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了!
片段:
《月光曲》课文中关贝多芬与穷兄妹俩的对话。
师(添词):“皮鞋匠站起来(惊讶地)问──”
生(接读):“先生,你找谁?走错门了吧?”
师(添词):贝多芬(诚恳、热情地)说──
生(接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师(添词、提示):“一曲弹完了,盲姑娘非常(惊喜、赞美地)说——(重读“深”、“纯熟”、“您”。)生(接读):“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师(提示):“贝多芬被盲姑娘热爱音乐且较高的音乐才能所感动,所以他激动地问——(“您”要适当拉长音读,读出贝多芬为找到知音而激动的心情。)生(接读):“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这种创意性的添加词语或语气式的情感引读,学生很容易找到朗读的味道,不但了解了盲姑娘是一位热爱音乐且有很高的音乐才能的穷姑娘,而且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贝多芬对盲姑娘的敬佩与同情,从而感受到伟大音乐家所具有的崇高品质。
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情感的世界,开拓一方思维的天地。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赋予学生多元的智慧,开启学好语文的窗户,通过朗读,读出学生的童趣,读出学生的真情,读出学生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