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瞩目的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本届上海世博会上将展示和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科技世博还将有效提高我国的产业技术升级、科技创新,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也将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
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贸促会会长、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执行主席万季飞在主题为“走进世博、共享世博”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共有192个国家、50多个国际组织参展,另外还有50多家中外企业签约组建18个企业馆,50多个城市参与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示。展馆工作、网上世博、志愿服务、园区运营筹备、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各项筹备工作都在顺利推进。
黄浦江旁的世博开幕式
“开幕式是以广阔的黄浦江为舞台”,万季飞说,浦江两岸将作为开幕式的背景。对这次世博会的开幕式,组委会进行了精心设-讯周密安排。到时候,浦江两岸配以烟火、激光、声电。而现场几十万的观众,也会变成开幕式的一部分。相信这个开幕式一定让大家感到激动、振奋,同时又会让大家感到隆重、热烈、俭朴。
万季飞介绍说,在游客接待方面,我们将尽可能满足观众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需求。世博园区共有13个出入口,开园后将有5条地铁、90条公交路线直接服务世博园区。
世博会开幕在即,万季飞将参观世博会概括为“看创意、看文化、看科技、看发展”。
首先是看创意,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和国际组织在展馆建筑和展示的设计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名为“创意之馆”的英国馆,外部由六万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会发光的图形组成,看上去像个会发光的盒子。
而西班牙馆则由万千条藤条编制而成,形成了独特的篮子。而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刚刚遭遇地震的智利国家馆,参展的主题是“新城市的萌芽”。
万季飞特别指出,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以独立建馆的方式参展的国家,其展览的形式是三千多平方米的自建馆。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国家馆,外观与“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整体呈斗谷状,高69米,力求凝聚中国元素,突出中国特色,显示中国气派。中国馆中的31个省区市馆的外观也创意新颖,地域特色鲜明,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悠久文化,可谓亮点纷呈。 二是看文化。世博会期间,除展览馆的展示以外,还将在园区内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系列论坛活动,展现地域的风情,诠释多元文化。目前已有将近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城市参展方申报了一千多台节目,总数逾两万场。
此外参展国和国际组织还将组织“国家馆日”、“荣誉日”活动,国内的每个省、区、市也将举办省区市的活动周。还有--“世博论坛”也是文化方面的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计划举办三类论坛,其中包括一个高峰论坛,六个主题论坛,若干公众论坛。
三是看科技。世博会是实力、创新、创意的角力场,各个参观国都将拿出自己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来进行展示,如透明水泥,可发电的地板、太阳能飞机、万能相机等等。世博会展示了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极好机会。
四是看发展。世博会还是一个大课堂,是长见识,开展眼界的地方,世博会是最超前的发展理念、最成功的探索和实践,都将汇集在此地。上海世博会的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有很多这方面的好案例。
当有记者要求透露中国馆的特色时,万季飞介绍说,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馆像一枚红彤彤的篆字中国印,已经威严耸立在黄浦江岸,中国馆展示深化的方案是在充分听取国内外专家顾问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正在进行施工布展。中国馆共分三个展区,将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后续利用将继续发挥价值
在场很多记者提到世博会展馆的后续利用问题,万季飞表示,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提得也比较多,都关心外国的自建馆能否保留的问题。根据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的惯例,世博园区建筑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建筑,一种是临时性建筑。永久性建筑在世博会结束以后保留,临时性建筑在世博会结束以后要拆除。
比如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这个世博会的园区在一个森林公园建的,世博会结束以后,除了世博中心作为保留以外,其他的建筑全部拆除了,而且还恢复了原始的生态。
我们这一届世博会基本上也是两类。现在上海世博区“一轴四馆”,就是世博轴、国家馆、主题馆、演艺中心(即文化中心),这些少数的展馆是永久性的,其他大多数都是临时性建筑。这些临时性的展馆是否要永久保存?我们进行了一下了解,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土地、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后续的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事情我们都在进行调查研究,还要参考参展方的意见,在广泛收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也要统筹考虑世博会后续利用问题,再作出决定。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布鲁塞尔世博会留下了原子球,带动了周边展览业的发展;筑波世博会仅留下一个标志,但却留下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城;布里斯班世博会变成了一个南岸公园,并成为布里斯班的文化中心。在世博会历史上,各个东道国都充分利用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将其变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展示自身文明的绝好机会。世博会给各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上海的后世博时代,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呢?
万季飞说,目前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已逐渐显现。
首先,大量资金的投入,拉动了内需。恰好在应对金融危机对贸易出口造成负面影响的敏感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巨资投入使上海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从而保证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其次,世博会园区的建设为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园区建设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对城市的改造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园区用地的价值升值,并带动发展了周边的产业链。
由于世博会的召开,上海规划了5条地铁、过江隧道和高铁。万季飞坦言,如果没有世博会的举办权,目前上海的基建可能要推迟5—10年。所以,世博会对上海的经济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
相对于奥运会的影响,万季飞认为世博会的影响更加全面,不仅拉动地域经济,而且丰富产业链。中央在上海世博会的基建投入,不仅完善上海环境,便利上海民众,而且拉动物流、人流等,成为推动整个金融产业发展的载体。
据估计,世博会期间,上海将迎来7000万参观者。以中国馆为例,每天只能接待5万人参观,90%的人看不到中国馆。所以,此后每年将有很多人来中国馆参观,这将对上海经济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万季飞介绍,发达国家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低碳和环保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每个展馆都将呈现独特的创意和展示手段。
据介绍,世博会期间将有密集经贸代表团造访中国进行商贸谈判与合作。“这给各地招商引资以及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机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意义。”万季飞说。
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贸促会会长、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执行主席万季飞在主题为“走进世博、共享世博”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共有192个国家、50多个国际组织参展,另外还有50多家中外企业签约组建18个企业馆,50多个城市参与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展示。展馆工作、网上世博、志愿服务、园区运营筹备、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各项筹备工作都在顺利推进。
黄浦江旁的世博开幕式
“开幕式是以广阔的黄浦江为舞台”,万季飞说,浦江两岸将作为开幕式的背景。对这次世博会的开幕式,组委会进行了精心设-讯周密安排。到时候,浦江两岸配以烟火、激光、声电。而现场几十万的观众,也会变成开幕式的一部分。相信这个开幕式一定让大家感到激动、振奋,同时又会让大家感到隆重、热烈、俭朴。
万季飞介绍说,在游客接待方面,我们将尽可能满足观众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需求。世博园区共有13个出入口,开园后将有5条地铁、90条公交路线直接服务世博园区。
世博会开幕在即,万季飞将参观世博会概括为“看创意、看文化、看科技、看发展”。
首先是看创意,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和国际组织在展馆建筑和展示的设计上,创意独特,并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名为“创意之馆”的英国馆,外部由六万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会发光的图形组成,看上去像个会发光的盒子。
而西班牙馆则由万千条藤条编制而成,形成了独特的篮子。而非洲联合馆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刚刚遭遇地震的智利国家馆,参展的主题是“新城市的萌芽”。
万季飞特别指出,智利是南美洲第一个以独立建馆的方式参展的国家,其展览的形式是三千多平方米的自建馆。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国家馆,外观与“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整体呈斗谷状,高69米,力求凝聚中国元素,突出中国特色,显示中国气派。中国馆中的31个省区市馆的外观也创意新颖,地域特色鲜明,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悠久文化,可谓亮点纷呈。 二是看文化。世博会期间,除展览馆的展示以外,还将在园区内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系列论坛活动,展现地域的风情,诠释多元文化。目前已有将近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城市参展方申报了一千多台节目,总数逾两万场。
此外参展国和国际组织还将组织“国家馆日”、“荣誉日”活动,国内的每个省、区、市也将举办省区市的活动周。还有--“世博论坛”也是文化方面的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计划举办三类论坛,其中包括一个高峰论坛,六个主题论坛,若干公众论坛。
三是看科技。世博会是实力、创新、创意的角力场,各个参观国都将拿出自己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来进行展示,如透明水泥,可发电的地板、太阳能飞机、万能相机等等。世博会展示了国内外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极好机会。
四是看发展。世博会还是一个大课堂,是长见识,开展眼界的地方,世博会是最超前的发展理念、最成功的探索和实践,都将汇集在此地。上海世博会的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有很多这方面的好案例。
当有记者要求透露中国馆的特色时,万季飞介绍说,大家可以看到,中国馆像一枚红彤彤的篆字中国印,已经威严耸立在黄浦江岸,中国馆展示深化的方案是在充分听取国内外专家顾问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正在进行施工布展。中国馆共分三个展区,将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后续利用将继续发挥价值
在场很多记者提到世博会展馆的后续利用问题,万季飞表示,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提得也比较多,都关心外国的自建馆能否保留的问题。根据国际展览局和世博会的惯例,世博园区建筑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建筑,一种是临时性建筑。永久性建筑在世博会结束以后保留,临时性建筑在世博会结束以后要拆除。
比如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这个世博会的园区在一个森林公园建的,世博会结束以后,除了世博中心作为保留以外,其他的建筑全部拆除了,而且还恢复了原始的生态。
我们这一届世博会基本上也是两类。现在上海世博区“一轴四馆”,就是世博轴、国家馆、主题馆、演艺中心(即文化中心),这些少数的展馆是永久性的,其他大多数都是临时性建筑。这些临时性的展馆是否要永久保存?我们进行了一下了解,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到土地、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后续的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事情我们都在进行调查研究,还要参考参展方的意见,在广泛收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也要统筹考虑世博会后续利用问题,再作出决定。
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布鲁塞尔世博会留下了原子球,带动了周边展览业的发展;筑波世博会仅留下一个标志,但却留下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城;布里斯班世博会变成了一个南岸公园,并成为布里斯班的文化中心。在世博会历史上,各个东道国都充分利用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将其变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展示自身文明的绝好机会。世博会给各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上海的后世博时代,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呢?
万季飞说,目前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已逐渐显现。
首先,大量资金的投入,拉动了内需。恰好在应对金融危机对贸易出口造成负面影响的敏感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巨资投入使上海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从而保证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其次,世博会园区的建设为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园区建设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对城市的改造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园区用地的价值升值,并带动发展了周边的产业链。
由于世博会的召开,上海规划了5条地铁、过江隧道和高铁。万季飞坦言,如果没有世博会的举办权,目前上海的基建可能要推迟5—10年。所以,世博会对上海的经济建设的意义非常重大。
相对于奥运会的影响,万季飞认为世博会的影响更加全面,不仅拉动地域经济,而且丰富产业链。中央在上海世博会的基建投入,不仅完善上海环境,便利上海民众,而且拉动物流、人流等,成为推动整个金融产业发展的载体。
据估计,世博会期间,上海将迎来7000万参观者。以中国馆为例,每天只能接待5万人参观,90%的人看不到中国馆。所以,此后每年将有很多人来中国馆参观,这将对上海经济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万季飞介绍,发达国家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低碳和环保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每个展馆都将呈现独特的创意和展示手段。
据介绍,世博会期间将有密集经贸代表团造访中国进行商贸谈判与合作。“这给各地招商引资以及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机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意义。”万季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