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基于北京农学院的经验,提出课堂实践、基地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实践、过程性考核等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途径。
关键词:“概论”课实践教学;实践能力;途径
作者简介:王永芳(1971-),女,山西忻州人,北京农学院思政部,讲师。(北京 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9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能力就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反映个体主体性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1]多数学者将实践能力分为2个层次,即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特殊学科知识为支撑,指从事某项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属于单项技能的层次。综合实践能力内涵较广泛,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综合技能的层次。结合“概论”课教学内容和目标,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理解认知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适应能力、感知问题能力、明辨是非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
一、加强“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并感知社会,学会辩证的看待和思考问题,通过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进而转化为积极的实际行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以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有效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社会,在接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概论课实效性的体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能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增强概论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同时,大量实践和调查问卷结果均显示学生普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兴趣浓厚,过程性任务完成较好。抓住学生的实践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存有的抵触情绪,突破瓶颈,有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搞好实践教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学生状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能充分驾驭所处的教育情境,灵活处理各种具体问题,有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方法,有效组织交往等。多数教师比较擅长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专业实践指导能力。有调查显示,对“大学教师专业操作能力”的评价,大学生、大学教师及企事业单位的态度无显著差异。其中,认为“一般”的比例高达60%左右,而认为“很强”和“较强”的比例之和还不到30%。这充分说明高校师资队伍专业操作能力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2]教学相长,教师不断更新深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交流实践教学经验,逐步成长为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为我们指明了“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堂主渠道实践教学
(1)新闻发布5分钟。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良好习惯,扩充信息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具体作法是,利用讲课前5分钟,以组为单位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做成幻灯片,进行新闻发布。学生参与热情很高,选取的新闻内容很广泛,创新出多种形式,如英文发布、答记者问、小品表演等。
(2)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单元练习。目的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概论”课教学中有无数生动鲜活的案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引入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以组为单位撰写课程论文进行交流。目的是提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论文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由老师提供参考选题,各小组确定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内分工合作,定稿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以组为单位交流。由各组长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给每个小组打分。同学们相互学习,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4)分析视频资料。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邓小平》、《走进新时代》等视频播放。例如,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播放了以海尔发展为原型的电影《首席执行官》片段,启发学生思考主人公对待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宏观看企业为什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等问题。
2.基地实践教学
基地实践就是将学生带到教育基地,在现场观察和感受社会现实。当前教育基地资源较为丰富,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向,选择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昌平区七里渠乡郑各庄村,使学生亲眼看到我国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加深对党的“三农”政策的感性认识。许多同学向当地干部咨询招聘信息,还有的学生仔细了解郑各庄发展的经验,暗下决心毕业后回乡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
3.社会实践教学
胡锦涛同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一切有志的青年,都要自觉地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长的丰厚沃土和宽广课堂。”[4]我们在放假前,发给下学期将要开设本课的学生人手一份调查提纲,让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实践意识。我校“概论”课在大三开设,这时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提高,调查内容有与父母或其他亲人深入交谈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社会问题,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如《我与父母比同龄》、《我和长辈议改革》、《我看 的问题》等,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从诸多调查报告中选择了内容比较生动的社会调查报告,编辑出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4.网络平台实践教学
网络载体作为继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发展十分迅速。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要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现代便捷,信息量巨大,深受学生喜爱。创建“概论”课的教学网页,根据教学要求,针对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思想观念网上调查、咨询服务等。例如结合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实际感受,开展网络专题讨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论题,由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观点。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论坛导向,必要时将热点问题带进课堂重点分析讲解。
5.课程考核实施过程性评价,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表现
我们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成绩均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备案,加上考勤成绩等,共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其余60%由平时的三次阶段开卷考试组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更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体会
1.讲明讲透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体现实践教学的要求
实践能力是通过大量实践活动逐步锻炼提高的,而实践活动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概论”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与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为帮助大学生提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突出它的理论性,重在“论”,强调“为什么”的理论层面。对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侧重分析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这些理论观点怎样解决了实践发展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论素养。
2.在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5]在实践教学中,要避免学生被动实践,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放手让学生尽可能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组织活动、设计活动等,尤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主动实践,使原本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盈盈.走向生本关怀:就业困难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6,(9).
[2]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4]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N].中国青年报,1999-05-05.
[5]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
(责任编辑:刘丽娜)
关键词:“概论”课实践教学;实践能力;途径
作者简介:王永芳(1971-),女,山西忻州人,北京农学院思政部,讲师。(北京 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91-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能力就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反映个体主体性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1]多数学者将实践能力分为2个层次,即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特殊学科知识为支撑,指从事某项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属于单项技能的层次。综合实践能力内涵较广泛,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综合技能的层次。结合“概论”课教学内容和目标,在实践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理解认知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适应能力、感知问题能力、明辨是非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
一、加强“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1.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问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普遍较弱,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概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并感知社会,学会辩证的看待和思考问题,通过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进而转化为积极的实际行动,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以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有效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社会,在接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概论课实效性的体现。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能更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增强概论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同时,大量实践和调查问卷结果均显示学生普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兴趣浓厚,过程性任务完成较好。抓住学生的实践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政治理论课存有的抵触情绪,突破瓶颈,有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3.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搞好实践教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学生状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能充分驾驭所处的教育情境,灵活处理各种具体问题,有效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方法,有效组织交往等。多数教师比较擅长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专业实践指导能力。有调查显示,对“大学教师专业操作能力”的评价,大学生、大学教师及企事业单位的态度无显著差异。其中,认为“一般”的比例高达60%左右,而认为“很强”和“较强”的比例之和还不到30%。这充分说明高校师资队伍专业操作能力的总体水平不容乐观。[2]教学相长,教师不断更新深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交流实践教学经验,逐步成长为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二、“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为我们指明了“概论”课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几年来,我们围绕这一核心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堂主渠道实践教学
(1)新闻发布5分钟。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内外大事的良好习惯,扩充信息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具体作法是,利用讲课前5分钟,以组为单位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做成幻灯片,进行新闻发布。学生参与热情很高,选取的新闻内容很广泛,创新出多种形式,如英文发布、答记者问、小品表演等。
(2)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单元练习。目的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概论”课教学中有无数生动鲜活的案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引入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以组为单位撰写课程论文进行交流。目的是提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论文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由老师提供参考选题,各小组确定感兴趣的题目,小组内分工合作,定稿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以组为单位交流。由各组长根据统一的评分标准给每个小组打分。同学们相互学习,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4)分析视频资料。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邓小平》、《走进新时代》等视频播放。例如,学习“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播放了以海尔发展为原型的电影《首席执行官》片段,启发学生思考主人公对待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宏观看企业为什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等问题。
2.基地实践教学
基地实践就是将学生带到教育基地,在现场观察和感受社会现实。当前教育基地资源较为丰富,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向,选择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昌平区七里渠乡郑各庄村,使学生亲眼看到我国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加深对党的“三农”政策的感性认识。许多同学向当地干部咨询招聘信息,还有的学生仔细了解郑各庄发展的经验,暗下决心毕业后回乡改变自己家乡的面貌。
3.社会实践教学
胡锦涛同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一切有志的青年,都要自觉地深入人民群众之中,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成长的丰厚沃土和宽广课堂。”[4]我们在放假前,发给下学期将要开设本课的学生人手一份调查提纲,让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实践意识。我校“概论”课在大三开设,这时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提高,调查内容有与父母或其他亲人深入交谈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社会问题,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如《我与父母比同龄》、《我和长辈议改革》、《我看 的问题》等,要求字数不少于1500字。从诸多调查报告中选择了内容比较生动的社会调查报告,编辑出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4.网络平台实践教学
网络载体作为继传统大众传媒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发展十分迅速。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要根据“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的原则,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现代便捷,信息量巨大,深受学生喜爱。创建“概论”课的教学网页,根据教学要求,针对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思想观念网上调查、咨询服务等。例如结合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实际感受,开展网络专题讨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论题,由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观点。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论坛导向,必要时将热点问题带进课堂重点分析讲解。
5.课程考核实施过程性评价,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表现
我们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成绩均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备案,加上考勤成绩等,共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其余60%由平时的三次阶段开卷考试组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更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体会
1.讲明讲透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体现实践教学的要求
实践能力是通过大量实践活动逐步锻炼提高的,而实践活动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概论”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与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为帮助大学生提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突出它的理论性,重在“论”,强调“为什么”的理论层面。对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侧重分析它们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这些理论观点怎样解决了实践发展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理论素养。
2.在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5]在实践教学中,要避免学生被动实践,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放手让学生尽可能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组织活动、设计活动等,尤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主动实践,使原本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盈盈.走向生本关怀:就业困难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6,(9).
[2]周爱国.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4]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N].中国青年报,1999-05-05.
[5]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8).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