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kp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我去教室,我看到值日生们在扫地,打扫过的地面在我看来已经很干净了,但还不完美。可能会被明查秋毫的卫生检查员扣分,但我不想再去计较,因为他们确实比一年纪时好得多得多。我看到大部分学生在早读,尽管读得不是很响亮,可是我没什么可抱怨的了。他们几乎都背诵了学过的课文,而且有了孩子读得津津有味。我查了一下没挂上红领巾的同学,三个,后来都戴上了,一个从桌板下找到了,另两个是同学借给他们的。
  早上第二节课后,我看了看他们做眼保健操的情况,不太好,零零乱乱,有的在订正作业,有的在说话。看到我来,订正作业的同学仍然订正作业,说话的终于开始做眼保健操。做完之后,我走到讲台桌前说道:“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抬头,能看到蔚蓝的天空和天空中飘荡的云彩;低下头,我们能看到绿色的草地和行走其間的可爱的小蚂蚁。看看周围你能看到同学间熟悉的笑脸。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人是看不到这一切吗?有的人生下来就只能看见黑色,还有的人只能看到灰色而且正逐渐看不清。所以你应该感谢你的父母给你生了一双健康的眼睛,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应该感激一下你们明亮的眼睛。它们一天为你工作十几个小时,难道你们花三分钟时间安抚一下它们都不行吗?”
  孩子们听了不做声,我让他们重新再做一次眼保健操,并且一边做还要在心里说谢谢你,我的眼睛。孩子们做得很认真,我很高兴。
  这就是我一天工作中与孩子们相处的一部分,尽管他们有很多不足,但我们自信地认为他们会越来越好的。我希望他们能自强自立,而且最后还能收获真、善、美。于是我想到了今天讲的主题: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一、自强不息
  自强自立,在班级要营造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强自立的精神文化是很不容易的,我想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几年或许还不够,但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制度文化,只有制度文化规范起来,表面的行为文化才能彰显。
  表扬和惩戒相结合,慢慢的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礼仪的细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才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进行教育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不打击全面。让整个集体的制度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为了孩子们将来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
  二、止于至善
  经历表层的行为文化和中层的制度的文化之后,我希望看到深层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包括班主任自身的精神文化和所在班集体的精神文化。
  1、班主任自身的圆融、丰富和善良。
  ①圆融
  圆融是个很高贵的词,它不是指上下圆通,而是指我们内心的自成体系的真、善、美的集合。
  ②丰富
  我觉得我们还是比较丰富的,在读师范的时候,音、体、美是作为基本功加以考核,所以我们大多知道一些的,但我们可以更丰富。读书和游历通常是获得丰富远见的最好方法。我们周校长民俗文化丰厚,看到他,我就看到了很多民俗文艺;我们葛荣富老师擅长书画,看到他,我就看到诗词歌赋;葛亚男老师是心理专家,我们心里有过不去的坎儿,需要解释需要方法时,我就一头扎进她的办公室。我们学习他们,而且学到了一点,就能快乐得不得了。我想,不断地吸收是使自己丰富的快乐的途经之一。
  ③善良
  当暴躁遭遇善良,很多卑劣都会败下陈来。当我们的学生发怒发火,甚至犯错的时候,善良的原谅,善意的引导和温厚的关怀很重要。可能一时改不了他的坏脾气,但长久的引导,会起作用的。
  2、班集体的清、敬、和、寂
  ①清
  清大概主是环境的干净,整齐,然后再是内心的干净,纯真。环境的干净清爽才能让人的心境也干净。
  ②.敬
  指的是同学彼此尊重,能体谅他人。敬常和爱连在一起。叫“互敬互爱”。
  刚入学的孩子,冲突会很多,而且很会告状,只要做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无论上课下课,告状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以前我不知道怎样解释,就用强硬的手段下令:不要来告状,我不想听。眼不见为净,但班里的确各种事情不会减少的,后来我发现,如果用“爱”的解释来解释这一切,小朋友就都会接受了。
  ③.和
  马克思说:只有爱才会激发爱,只有信任才会激发信任,只有美才会激发美,这真是真理。
  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我认为有效的方法,是教孩子们去帮助别人。我们说的贫穷,不仅指的物质的缺乏,更重要的是他们滑能力享受给于别人帮助进的那种快乐。所以,无论何时何处,我总是寻找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然后让孩子们去帮助,久而久之,做到“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其实助有不一定是快乐的,当助人带有功利和目的的时候,它是不快乐的。我们营造的这种的“和睦“是所有的同学都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互相帮助,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寂
  寂,在这里我把它理解成一种距离。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会形成一种“寂静”的状态。
  老师和学生之间也应该有点距离的。我以前常不分上课下课地和学生在一起,还因此觉得用功无比。但是现在,我发现以前的那样的我,学生并不是很喜欢的。他们觉得会没有隐私了,没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了。
  我们的视觉是非常霸道的,我们的视觉一起作用,其他感观的东西都会靠边站。现在我反其道行之。我常常让我的学生看不到我,找不到我,他们见不到我了,却反而会思念我。有一次,我出去了两天,一回来,学生们亲热得不得了。有一个孩子说,我特别想念你的味道。那时候,我不明白他的意思,现在我明白了。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彼此都没有距离,像空气一样不能缺少。但是分开的时候就分开,就让它产生距离,在距离之间,有一根线不能断,那就是彼此的情义,它也像空气一样不能缺少,也不能多得。
  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大多都是小学班主任。对我一年级的班主任至今我都印象很深刻。现在我自己也是一名小学班主任,感觉很新鲜。虽然没有经验,却也有很多惊喜——小小的惊喜和大大的收获。  下面我将说一说我是怎样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我的理念。我将从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紧抓学生的日常习惯  1.干净整洁的教室  这个是每天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得到的,整齐的桌椅,干净的地面是必须的。这也是一
期刊
【摘要】幼儿在三周岁之后,语言能力开始快速发展。可以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使用语言同他人交流的欲望。考虑到这一情形,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发现语言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帮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良好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意义和优化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意义;优化策略  引言  相关研究表明,3~
期刊
【摘要】园林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同时也具有深层次的艺术性。园林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国园林与艺术文化关系密切,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特点,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园林意境因艺术而生。文章分析了当前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园林设计的艺术体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艺术体现;存在问题。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
期刊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积淀,让我们的汉语言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在这些简简单单的文字当中,蕴含了多少代人的智慧我们可想而知。而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德育文化  引言:随着我国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和社会的
期刊
【摘要】学生过重的负担,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阻碍,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砍掉“重负”,还给孩子们欢乐的童年,让孩子们抒发情趣,愉快、茁壮地成长。因此,减负的各项工作应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社会因素着手。尤其是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减轻学生负担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课业负担; 原因分析; 减负对策  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的作业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能力和范围。本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体现生活化,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们绞尽脑汁,又是创设情景,又是小组合作讨论,又是动手实践探究,搞得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效果如何值得思考。本人认为,数学课堂应让学生在冷静的思考中去感悟、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应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真实、自然的一面;应是扎实有效而简约的课堂。陈汝耐老师的“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真实;有效;简约;主导
期刊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动力和能力。正因为如此,课堂中的创新性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思考;能力;学习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与创 新,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了突显, 教师也逐渐转变了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能力发展的重要 内容,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小学 数学教师可以在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培 养的重要意义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提 出一些合理的教学对策,以此促进学生 的数学学习效率以及数学核心素养不断 发展,进而为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夯实 基础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审美观,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达到了以劳增智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确定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只不过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甚嚣尘上,在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淡化和忽视了劳动教育。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要求和能力问题方面变得越来越高。现在衡量人才不再是以成绩的高低,而是要看学生们的全面发展。面对这种趋势教育方面也做出了改革,技术课堂培养核心素养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爱好,不仅如此还可以拥有正确的创新技术意识,为提高技术素养,全面发展做铺垫,还可以为未来面对的挑战和生活做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