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济专业学了的梦想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当代作家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说“天命就是一个人总梦想着去实现的事情。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知道他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在生命的那个阶段,所有的事情都是清晰的,所有事情也都是可能的。在那个时候,人们敢于去梦想,也敢于去企慕那些他们希望发生在自己生活里的奇迹。”梦想不是青春的特权,青春却因梦想而璀璨。
  初识“经济学”
  多年前,父亲朋友的女儿丹丹姐从复旦经院毕业,出国后进入摩根斯坦利工作,年薪数十万元。人们告诉我“经济学”是“最有前途”的专业。于是,“考名校的经济学院”成为我中学时代的梦想。当我倦怠之际,这个简单的梦想,能让我静心学习。
  几年后,我考进复旦大学。那天傍晚,我来到了经院。学院大楼的玻璃幕墙在晚霞中熠熠生辉,发出炫目的光彩,梦一般近在咫尺。眩晕中,我有了目标:争取进入经院“热门”的金融系。
  我每天穿梭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同时,一如既往地研习数学,以助专业提升。我的生活很忙碌,忙得没空联系百里之外的父母。
  第一个学期匆匆逝去,寒假我到一家券商实习。公司的职员大都出自名校经管专业,但他们的工作似乎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他们或推销产品,或陪客户聊天,或里外打杂,每个人都机械而忙碌。
  “你天天重复工作,不觉得单调么?”某天午休时,我问同事小王。
  “还行。高薪工作难找,枯燥一点算什么?”小王满足地答道。
  “你所学的知识对工作意义大吗?”我追问。
  “意义不大也不要紧。反正文凭_已经证明了我的实力。”小王轻描淡写道。
  小王的话,令我思索。十余载寒窗苦读,结果是抛开知识,从事一份机械的高薪工作?我不禁问自己:职业理想唯高薪是求吗?
  为解疑惑,我拜访了正休假的丹丹姐。她已存香港工作,年薪高达70万。
  “丹丹姐,你的工作需要哪些专业知识?”我径直问。
  “我主要负责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检验,用的仅仅是C语言,以及《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许多的工作用不上专业知识,技能大多在工作中所学。”丹丹姐耐心解释。
  “据说,投行的工作很辛苦。”我探询道。
  “没错,工作到一两点很正常。薪水高,总耍有所牺牲嘛。”丹丹姐很坦然。
  我隐隐感到失落:“如果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知识和特长,就更理想了。”
  “做经济研究挺好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引领实践的先进理论。你可以去数理经济班,那个班有名师指点,研究氛围浓厚。”丹丹姐建议。我知道,国家迫切需要高端的经济人才;我也清楚,挣钱远不是我的梦想。
  我渴求知识,并希望运用知识有所建树。但是,庞大的经济学大厦建构至今,已经相对完善,我能有所作为吗?一人静处,我问自己:你的梦想到底在哪里?
  选择“数理经济”
  大一第二学期,我提前自学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并继续强化专业数学知识。同时我广泛阅读经济学文献。我深感经济学的博大精深,体味个中精妙,甘之如饴。经济学的魅力,不仅能让一个人充实,更能推动一个民族昌盛。
  时光滑去,“旦园”春红渐落,夏叶始发。我读过的书日渐增多,从《宏观经济学》《博弈论>等专业课本,到数学系的重要专业书《集合论》等。此时,梦想若隐若现。
  大一期间,校园里噩耗不断传来。从经学宗师朱维铮到几何巨匠谷超豪,那些我景仰的大师相继辞世。徘徊校园小径,看着静默的千纸鹤,我的心底陡然升腾起一种莫名的紧迫感——学术研究应该薪火相传。每一个时期都该有年轻人站出来,勇敢地接过先辈的事业,继承优良的学术传统,弘扬严谨的治学精神。小则为校争光,大则为国出力。那一刻,我豁然开朗。
  我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经济学家。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那一刻,毛泽东主席的嘱托,遥远而清晰地在耳边响起。如此朴素而真实,热切而凝重。
  二年级专业分流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数理经济”。我的“天命”是“经济强国”?
  坚定“经济强国”
  夏去秋来,校园的梧桐枝叶零落。大二的第一学期倏忽远去。数理经济班的生活紧张充实,我接触了精深的技术理论,见识了丰富的学术思想。我赞叹经济学体系的完备,忧虑自己能否有所建树。我试图学习更深的数学理论,从而“更完整地理解经济学”,却不能在抽象的数学与精微的经济学间找到更多契合;我设想通过重复实验,总结出像“物理学定律那样的经济学定律”,却很快陷入经济学繁多又难以驾驭的变量之中。
  “经济理论真的难以突破了?怎么才能找到研究的切入点?”这些疑惑一直盘桓在我的脑际。
  元旦期间,我偷闲读完了袁志刚教授的著作《非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此书以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双轨制经济实际,对现有经济理论作了大胆的扬弃与创新,成功地解释了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诸多现象。
  掩卷沉思,我醍醐灌顶:一切经济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经济,让人们生活更幸福。只要还有亟待改善生活的人群,经济学家的使命便没有完成。经济建设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就是经济研究最好的突破口。
  我开始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现状。我对“市场经济改革关键期”的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虽然,经济学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反复试验,可是中国经济转轨期相当于人类历史中一次经济学实验。作为一名经济学子,能够身临其境,面对大量涌现的经济学问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了亿万同胞生活更幸福,上下求索,何等幸运!我的“天命”就是“强国富民”啊。
  我找到袁志刚教授,交流了对经济学的思考,恳请他做我的学习导师。袁老师愉快地答应了,让我参与他组织的每周五的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袁教授的激励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参与讨论,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用自己的知识分析我国的经济动态。去年4月初,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公司”的骤然倒闭,让我意识到,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直接补贴对新兴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而危害形成的机制可以用“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博弈论”的知识加以刻画。如能深刻地认识这一机制,我国的产业政策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我将想法变成了正式研究课题,成为复旦“曦源项目”。
  或许,我的研究不能给自己带来财富,但研究与我的祖国密切相连,与我的同胞休戚相关。春秋时期的冉求追求“富国足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成为经济学家,强国富民,是我的梦想。
  保罗·戈埃罗在《炼金术士》中还有一段话:“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万物唯一。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
  “经济强国”,我的“中国梦”。
其他文献
小纯是我的一个朋友,比我小一点儿,念高三。有一天她发来短信: “你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要学习啊?”我回复道:“这个要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深知这条短信无法让她信服,她还会继续询问,而我依旧选择把手机调为“飞行模式”。  其实,当目光与屏幕上的文字相碰的一瞬间,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只是这样的答案,是我的,不属于她。  彼时正值初夏,我独自跑到自习室,临窗而坐,一阵习习微风,夹杂细小的凉意跑了进来
期刊
“在你的求学生涯中,有过孤立别人或者被别人孤立的经历吗?”在一项有超过5万人参与的调查中,接近95%的人对这个问题选择了肯定回答。随之浮出水面的,是一段段仿佛黑暗无光的惨淡岁月,是一桩桩把心揪得生痛的孤独往事。于是我们也那般真实地触摸到了青春光鲜外表下那些鲜为人知的疤痕,那些深刻而又粗糙的记忆。  当我们歌颂和留恋青春年少的单纯时,或许也总会意识到,有时候单纯其实也是可怕的,因为太容易踏入非黑即白
期刊
既是作业,不管文科理科,都得讲格式规范。规范是为培养良好习惯,规范是学习活动的基本保障,规范不是对人思维的限制,不会扼杀人的创造性。我对学生说:道理很简单,篮球场足球场,都得有边线;学校上课下课,必须有统一信号;你的本事再大,也得讲规则,至多“擦边、踩点”,因为这是学校;课外的时间多呢,你想创新,有属于你个人的时间和空间。  作业格式的规范,会长时间影响一个人,从而形成一些好习惯——他可能因此明白
期刊
我初中时的校长叫谢光明。兴许是因为名字起得好,他不到五十就秃了半个脑袋,光光的大脑门晴天时反射出刺眼的亮光,颇有气势。于是乎,三班的汉子们私下里称他为“光明顶”,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半个月便风靡全校。  如今谈“校长”,便是全校的大Boss,平时很少露面,偶尔出现一下就需要众多下属陪同和师生鼓掌欢迎,本人则微笑着点头示意。那时候的校长与现在的不同,除了女厕所,光明顶可能在校园的任一地方巡逻,随时逮
期刊
对于我来说,2008年的7月27日是我生命当中最特别的一个日子。彩排长绸搭在手上回头的一个动作,那是我这辈子最后的一个站立的舞蹈动作,然后意外就在下一秒发生。  我是靠腿吃饭的,因为舞者就是这样一个职业。但是,我的脊椎损伤以后,就别说立足尖了,甚至一个脚趾都不能动,所以我就觉得那个时候命运跟我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我变得连一个扫街的阿姨都不如,因为她可以上街去扫地,可以行走,但我不行。那段时间我就在
期刊
说起孙亚盛,那就是盛开在我们班上的一朵奇葩。  他桌子上的书籍永远摆放得整整齐齐,而且严格遵从颜色相近的书摆放在一起的原则。  他衣柜里的衣服也永远折得整整齐齐,而且势必耍将每一件衣服折成相同的大小,然后和书一样,颜色相近的衣服摆放在一起。  当然,这两个事例只能说明孙亚盛是一个爱收拾爱整洁的好孩子,如果因为我自己不爱收拾,就歧视他的这一传统美德的话,那么奇葩的就不是他,而是我了。  孙亚盛的奇葩
期刊
秦王要统一,燕国不答应。干般策划之后,太子丹确定了绝密计划和绝佳人选,派勇士荆轲怀揣国之大计前去行刺大国领袖;图穷匕现之际,不及荆轲得手,秦王挥剑砍掉了这个大胆刺客的一只脚丫,站不稳的荆轲靠柱坐倒下去,却也从容笑骂威权……大历史给我们和盘托出了一个悲壮千古的英武故事。  但,也有其他版本的荆轲形象,在大同小异之外,更有“爆料”,比如《战国策》里描述,当时倒地的荆轲的坐姿为:双腿叉开,自然向前延伸出
期刊
1  “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今天我要说:经济未动,教育先行。”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一中高二学生石范给《求是》杂志社社长写的一封信,最近成为网络热点。他在信中指中,在当今的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教育的发展状况明显不相匹配。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受教育的时间不断增长,但国民的基本素质并没有显著提高。不可否认,当前的教育模式确实培养了一批对祖国现代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但同时,它又存在着各种各
期刊
穿过幽暗的岁月,走到人生的另一个驿站,我又一次给自己的生活来场大清理,自诩“增长心智、洗涤心灵”。清理书籍,大多还崭新,有一本还没拆封,带不走,扔给废品站似乎太可惜。想实现它的价值.费了点周折,和朋友把它们拖到二手书店。我曾跑遍城市淘到的书籍,也有托朋友从外面寄来的,一度像宝贝一样珍惜,如今被老板粗暴地扔进书堆里。  我拿着卖书的三十多元钱和一个空箱子去旁边换了两杯奶茶和糕点,几年的书,轻而易举地
期刊
你听,海会流泪,就像鱼的眼睛。  01.说起有海的城市  小时候,我知道海边很美,有渔村、有海风、有贝壳风铃。  而他说过,曰照的海像极了一个女人,很温柔。  九月初,我怕自己会守口如瓶。北方的温度开始下降,天刚微微凉,海水还温热着。刚下高速路段,迎面一阵劈头盖脸的冷雨。在小店住下之后,一行人已经累得趴在床上,只是我还不想睡下,想多看看这里,有多温柔。  天已经黑得不成样子。是不是这座城市,第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