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多维认知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符号象似性一直是哲学、符号学、语言学界等领域争论的话题。它对语言符号任意性进行了质疑和挑战,从而为认知语言学的纵深研究扩宽了认知维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汇象似性、句法象似性和语篇象似性进行多维认知研究,旨在表明语言符号象似性与任意性在不同的语言表征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现代语言学开山鼻祖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问世对哲学、符号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扩宽了新的空间。他提出的语言“能指”和“所指”任意关系可以说是二十世纪语言符号学界的头等大事,引发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争论,但终究因索绪尔的巨大影响,未能打破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学说。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功能主义,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发展,索绪尔的语言符號任意性受到空前的质疑和非难。这一挑战主要来自于认知语言学学者,他们认为在现实的语言世界里:语言是对世界的认知加工,语言与世界两者存在认知这一“中介”,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的任意性和语言的认知形式是象似性关系。这一象似性不仅指语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而且主要指语言形式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王寅,2001)。语言的不变性和可变性是世界认知和人类文化等相互作用产生的符号系统。基于此,认知语言学者认为语言具有普遍性,但更注重语言象似性。
  从某种意义上,语言的内在结构能够反映人类语言的经验结构,国外许多学者(Haiman,1985)、Fischer and Nanny(2001)等分别从语言象似性的同构和动因以及从语言的形式来模仿语言的意义。我国学者沈家煊、胡壮麟、朱永生等对语言符号象似性也做了不少论著,他们的观点从语言哲学意义上来说与语言符号象似性大致相通。
  一、多维词汇的象似性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根据Householder的统计,9%的英语词汇具有完全任意性。由此可知,在词汇表层,语言基本具有较高程度的象似性。词汇表层与事物之间具有这种或那种的内在关系,这种与客观世界建立的概念关系总是相邻出现。它们主要表现在词汇的语音象似性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比如模仿自然声音构成的词汇:moo、miao、murmur等。直接用声音代表事物的词汇有cuckoo(杜鹃)、butubutu(摩托车)bang(猛敲),boom(隆隆声),ping(乒声)、cling(叮当声)等。还有一些词汇直接体现音到音,比如表示“令人感到不高兴的声音 ” 用“gr”表示的有:groan,grin等。声音到光线用词缀“fl-”表示有:flare,flame,flash等。用声音表示运动的有:slope,slip,sleek等。根据数量象似性原则,有些名词加上数量前缀表示数量的自然属性,比如:millibar,milligram,monogamy,monoglot,decagon,decalogue,triangle,sextan,hexapod,pentagon等。此外,根据语言的内在规律,词的序列能够反映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词的排序反映人的思维观念和文化观念,有学者将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符顺序象似性,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的映照。英语语言有很多词汇体现这一认知过程。例如体现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词汇“from morning to night”、“upside-down”。
  另外,有些动词通过添加词根来表现逻辑象似性,比如词根“spect”中的prospect、retrospect。
  二、多维句法的象似性
  (一)距离象似性
  根据卢值的观点,距离原则用于解释这样的事实,即属于同一概念范畴的事实倾向于以语言学的方式归于一起,不属于同一概念范畴的事物则按一定的距离置于特定的位置(卢值,2006)。这种认知或概念上相近的实体,其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接近(沈家煊,1993:4)。例如,领属关系分“可让予的”“a pen of mine”和“不可让予”(my friend, my book)两类,领有者和领有物之间的联系程度后一类高于前一类(沈家煊,1993)。另外一类例子是限制定语从句和非限制定语从句,前者与被修饰的词语之间关系紧密,能够反映人类思维两者之间的概念距离关系;后者的非限定定语从句与名词先行词用逗号隔开,表明名词先行词与前面的从句关系不够紧密,距离相对远,有自己的语式概念。
  (二)顺序象似性
  顺序原则指时间、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表明时间概念顺序与语言描述的线性关系。这种时间概念顺序一般认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通俗来讲先有条件后有行动。在英语复合句中原因从句和条件从句一般在主句前面,用来表明人类认知顺序。事实上,这类句子置于主句前用来强调这类句子成分或传达这类句子原因,这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对世界认知中的语言表的“中介”作用。另外一类是英语复合句中的顺承关系,这类句子的特点是循序渐进,自然流畅,比如英语中的关联词语:rather, then, therefore, after that等。
  (三) 数量象似性
  数量原则用于解释信息量大,句法成分、形式复杂的句子。当语符数量比较多时,会引起人们注意,认知力度比较复杂,从而传递信息更多。例如:
  (1)On the bus from Guangzhou I meet him.
  (2)On the bus from Guangzhou I meet him near the next door.
  以上两句话传达了同一个信息,指明(我在同一辆车上遇到他),但第二句话信息量多,说话者的情感丰富。
  三、多维语篇的象似性
  人们通过词汇语法来建构客观世界时,更倾向事物的关系、属性和动作的相似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选择与人们对这些东西范畴化的认知模式具有某种相似句子/语篇结构模式(项成东等,2003)例如以下语篇:
  Bill passes the ball to Ron, Roll heads the ball to Mike, Mike shoots, the goalkeeper jumps for the ball and………What a beautiful goal! The audience is cheering and singing………What’s happing down in the field………(李基安,1998:117)
  这里描述了5个不同的动作,每个动作呈现线性先后顺序,顺畅地表达了语言结构线性排列特点。动作先后顺序采用S+V(+O)句型,使得语篇层次清晰、意识流动有条理,再现了事件发生顺序与时间概念顺序相互映照。其中,用and 连接两个动作:cheering和 singing, 反映现实世界的多维性与人类世界思维的多维性,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用一维或多维的线性语言来映射复杂的客观世界。
  四、结语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英语词汇、句法和语篇中的特点,目的要揭示符号象似性语言内部机制和人类的认知机制。语言符号与词汇、句法和语篇既有任意性,也有象似性,它们是相互补充的,是对立统一关系。(作者单位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与旅游系)
其他文献
空压机在运转中产生强烈的噪声。根据对许多空压机站噪声测定表明,一般站内总噪声级都在100分贝(A)左右,有的甚至达120分贝(A)。大大超过国家允许的噪声标准,严重地影响了工
在多层薄矿脉露天开采中,采用孔内微差挤压爆破技术比原有的分层穿爆技术具有更大的伏越性,为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的向前发展,本文以昆阳磷矿的孔内微差挤压爆破生产实践为例
本文以贫化率为参数,按单位矿石具有的地质价值扣除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丢去和花去的价值所获盈利最大求得最优采幅,与此同时,确定合理的采幅区间。 In this paper, the dil
计算机在矿业中应用已经25年。美国矿业局两年前研究了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资料。这次研究,全面凋查了应用方面的一些领先者,如美国肯尼柯特公司,道奇·菲利浦公司、联合煤公司
本文从长江流域的暴雨,洪水变化规律、历史洪灾、目前经济的特点与长江防洪的重点是中下游平原地区,而其中又以荆江地区的洪水威胁最为严重,万一荆江大堤溃口,将造成荆北地区
混基黄药可以代替丁基黄药应用于有色金属硫化矿的浮选。混基黄药合成及其性质合成混基黄药的主要原料混合醇是由酒精工业副产品杂醇油制成的。混合醇的主要成分为异戊醇,异
阳春三月,首届全国新闻图片编辑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江阴市委宣传部协办。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于宁、
兴建三门峡水库以后,渭河下游赤水河口至陈村河段河道摆动剧烈,自然裁弯频繁发生。通过分析渭河下游河道实测资料发现其原因是下列因素的综合作用:(1)潼关局部侵蚀基准面的抬
露天矿运输工序是露天开采的主要生产工序之一,而汽车运输又是大中型露天矿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并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根据有关部门统计露天开采过程中,运输工序的基建投资
据统计,天井钻机的钻杆断裂多以拉、弯所引起,其原因是扩孔时刀头对钻杆产生拉、弯作用所致,但现行天井钻机设计未体现这一点显然是一种不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从钻杆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