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机缘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自己,是件难事。时至今日,许多方面已经与“老”字相联系了,掉转头,回望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怎么就弄起文学来?仍然理不出个头绪。
  常常地,油然地,会穿越时空,耳边响起母亲的声音:“写字呢……”
  母亲是坐在自家院门口的大石台儿上说这三个字的,时间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听众是几位邻居家的老太太——她们经常聚在谁家的大门口说说话。
  事情的缘起,是一位老太太问起我在矿上干什么呢,因为她们早就知道我到矿上去当工人了,但仅仅“工人”二字,毕竟太笼统。
  “写字呢……”母亲回答——声音不是很大,但脸上有难以掩饰的骄傲。
  “你没看我三姑那个美呢!”当时在场的表姐后来向我描述过当时的情景。
  “写字”二字,母亲说得非常精准——当时我正在我们矿务局的矿工报社当记者,后来又换了几个单位,但直到退休,都没有离开过笔(键盘)。
  我说不清楚,从这“写字”到搞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一种机缘。
  从题材上看,我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乡土的、煤矿的、机关的。小说的主人公中,有农民,有矿工,有机关干部。这也正是我自己的职业经历。
  二十岁之前我是农民。我们家是村里的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兄弟中我行五。父兄一辈子务农。父亲活到73岁,终其一生,活动半径没有超过15公里。母亲一双小脚,一生的活动范围更小,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解放后选民证上登记的是“徐隋氏”。到了解放后,我们这一辈,四哥及其以下,才有人上学识字。1965年我考上初中,但只读了一年,课就停了,只好回村耪地。
  不久,礦务局的西露天矿因占用我们村的一片土地而在我们村招工,我当上了工人。1970年1月25号,我和同伴们一起,乘上一辆蓝色的解放牌汽车,到30公里外的五家矿三井当工人。我分在了运搬队,先是?倒矿车掏矸子,后又当把钩工。短篇小说《一个拎钩子的家伙》,就源自于我当把钩工的生活。
  从农民到工人,这是我人生命运的一大转折。头一趟回家,我穿上工作服和长筒胶靴,像中了举似的,高抬着脚,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满村子显摆。
  还有更意外的事情等着我:我不但当了工人,很快又当上了脱产干部。
  母亲不知道,当上工人以后,最初的字,我是用粉笔写的。作为把钩工,在井下作业的哪个队要几台矿车,怕忘了,就用粉笔记在矿车上。记完,意犹未尽,我就在矿车上或者墙壁上、木板上,率性地随意乱写乱画。这本是个坏习惯,却使我没忘了写字,没丢掉笔,也引起人们对我的注意。
  那时候矿上过革命化春节,过年不放假。1971年春节前,营(那时候是军事编制,营即井口)党总支书记岳祥要到我们运搬连(队)作春节保勤动员报告。报告的时间是二班的班前会。连(队)书记赵景玉、连(队)长于德文一商量,想把报告记录下来,好在三班、零点班前传达。谁能记录呢?就问排(排即班)长们。我们连(队)三个排(班),问到我们排(班)时,镶着满嘴金牙的排(班)长陈金芳说,有个住独身的小徐,天天写写画画的,看行不行。事情就这么定了。陈金芳排(班)长找到我,一张口就是命令口气:“明早班前,岳书记来作报告,你记录!”“怎么记呀?”我问。我对新任务一无所知。“还怎么记!他说啥,你就写啥呗!”听那口气,陈排(班)长倒像是一位老秘书。
  那天的班前会如期召开,岳书记讲,我就记。笔是一支用纸卷起来的圆珠笔芯,用细线绳系在记录本上,记录本就是我们班的记工册。岳书记讲了很多,我记了一页又一页。会后,书记、队长拿给岳书记看,然后在另外两个班传达。
  过了若干天,我被调离运搬队,到井口当起了工会干事,完全脱产。我竟然有了一间办公室。每天的工作是分发报纸,办大批判专栏、黑板报,写宣传标语,同时当矿广播站、矿务局《平庄矿工报》通讯员,写好人好事、通讯报道。我可以看到很多报纸、刊物,特别是能读到《平庄矿工报》的文艺副刊。
  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那一天,作那样一次会议记录,竟使我与“写字”结缘,而且终生未解,成了我的谋生之道,也承载起了我的文学之梦。
  从那时起,直到退休,四十多年来,我的“写字”生涯,大概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写通讯报道的”“写材料的”“写小说的”。
  写通讯报道,从1971年到1982年,前后有十多年时间。先是在井口当通讯员,1973年10月我被调到了矿工报编辑部,当了将近9年的记者、编辑。在井口当通讯员那段时光虽然短暂,却很难忘。那时候,井口经常搞高产、大会战,各队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经常是,我站在井口门旁边用铁板焊制的黑板报前,从井下上来的各队的技术员排队口头向我介绍本队当班的好人好事,我就一边听一边直接写在了黑板报上。矿工报社记者刘常友到我们井口采访,看了黑板报,就让我把相关内容整理成一篇篇稿件带走,有的居然在《矿工报》上发表了。我在《矿工报》上发表第一篇稿子的时间是1972年5月9日,题目是《发扬一滴锡精神》,320字,小豆腐块儿。看到自己写的稿件变成铅字印在报纸上,心中的那种激动是永远难忘的,比后来发表一篇小说还激动。
  写材料,主要是我在矿务局党委办公室、矿务局“两办”工作时期,近15年时间,天天不是写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就是起草公文、领导讲话,还要办《平煤调研》等内部刊物。即便是后来到矿上工作,我也自己动笔写过讲话、公文。要写材料的晚上,遇有文友相聚,面对殷殷劝酒,只有苦笑婉拒。
  写小说,搞文学创作,则贯穿于我工作期间的各个阶段,也互为影响、升华。工作之余,偶有所感、所悟,辄立意谋篇,执笔在手,弄起文学来。有过低潮,但从未“上岸”。在单位,这不是秘密。所幸领导们理解,没有因此而被“约谈”。正是所热爱的文学,滋养了我逐渐明晰起来的此生不再改变的秉持。
  记忆里,我家只有一本书,名《玉历宝钞》,是母亲用来存放鞋样子的。那本书,纸浅黄色,软软的,翻开就见里面有许多插图,好像是十殿轮回什么的。母亲解读说,做了坏事要下油锅的,很吓人。读小学,看的最多的课外读物是小人书。村里年年正月有说书先生来说书。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舅舅就拿着唱本来找我念。唱本里的“十字歌赋”是要唱出来的,我不会唱,只会念。因为无人替代,念也就念了。遇到不认识的字,我就说一声“那什么”搪塞过去,反正满屋子人也都不认识。我念过的唱本有《二度梅》《隋唐演义》《大八义》《小八义》等。应该说,这样一些阅读,有助于开启我最初的文学想象。   遥想当年,那些灵感像野兔那么毛茸茸袭来的夜晚,便兴奋得坐卧不宁。当其时也,缺月挂,人初静,抽遵烟,喝红茶,夜不成寐者有之,文未成而先告人者有之,殊不知笔下多狂人呓语、痴人说梦。也有时候,工作时间,偶受触动,突发奇思妙想,便随手扯过一张纸来记下,以备写作时用上。投稿,则如卫星发射,多数升空后即与地面失去联系,能送入预定轨道运行的很少,十之三四而已。
  有对煤的开采,就有对这开采的歌唱。在我们之前,平庄矿区已经有了四位文学创作的先行者——王静山、孙岗、张作新、田春甫,被人们戏称为“四条汉子”。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我们一些人陆续走入矿工行列。“四条汉子”的声名和他们发表在《矿工报》文艺副刊上的作品,都曾令我们激动不已。矿工报文艺副刊是我们的阵地。我先是矿工报副刊部发现的作者,后来成了编辑者,文艺副刊也由月刊、半月刊变成了周刊。创作激情在躁动、萌发、积蓄、喷涌。矿区有创作者彻夜通明的灯光,有志同道合者的把酒聚会,有站在凳子上举着蜡烛对自己新作的激情朗诵,有爱好者之间自以为是的辅导,有自行发表的油印小册子的相互传抄……一时间,矿工报文艺副刊周围聚集了很多人,荆永鸣、高素杰、陈国钧、榛子、刘欣声、麦沙……是我们当中的骨干分子。那时候还没有“圈子”的概念,我们是形成了一个业余文学创作群体。后来,我们矿务局办起文艺刊物《黑海潮》,成了我们新的阵地。我们多数人的创作都能坚持下来,荆永鸣、刘欣声、榛子、麦沙等人的文学创作率先走出了矿区,在自治区、煤炭系统、甚至是在国家级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作品。谁在《中国煤炭报》发表散文了,谁在《中国煤矿文艺》《草原》发表小说了,在矿区都是新闻。
  我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学作品就发表在《平庄矿工报》文艺副刊《起宏图》上,时间是1974年1月22日,题目是《矿灯姐妹》,是一首小叙事诗。
  我走出矿区的第一篇作品是发表在《赤峰文艺》上的小说《带梅花点的馒頭》,已经找不到了,记得责任编辑是后来任赤峰市文联主席的高晓力先生。
  1991年,我创作了一篇微型小说《无名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给了《中国煤炭报》。那时《中国煤炭报》文艺副刊的负责人是刘庆邦老师。没想到《中国煤炭报》文艺副刊不但发表了这篇小说,刘庆邦老师还把它推荐给了《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在1992年第1期转载了这篇小说。
  文学创作上,没有谁可以超越自己。盘点一下我笔下的人物,差不多都有某种自己的印记。写农村生活的一些作品中,总会有这样一个人物,不经构思就来到了笔下:他有十来岁,又黑又瘦,一直也没有长大,不是喊冷就是喊饿,一入冬就盼着能过上个好年……从某个角度来说,他就是童年的我自己。写煤矿生活的、在自己的作品中相对重要一点的几个中短篇,如《爱了又爱》《盛宴》《相拥而立》等,写了矿难,写了工亡职工遗属、工残职工的境遇。开展安全教育,处理矿难,组织对工伤职工的抢救、医疗,安排好工亡职工遗属、工残职工的生活,曾经就是我的工作,有过许多落泪、揪心的经历。我所工作过的机关虽说只是企业的机关,但也有可体验的中国机关的共性。写机关生活的《沉浮》《蹦极》《塑自己的头像》等,都有生活的原型。他们都是些生活中遇到了麻烦又没啥办法的底层小人物。有个家伙连去给人家送礼都不会。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秉持,不得不放弃现实利益,在世人面前显得那么迂腐可笑。我的虚构能力差一些,仅仅是写写他们的生存窘态,期望引起人们对某种社会现实加以认识,没能替他们开出什么好方子来,但我尽可能使自己的语言保持着温度。
  写《在河之洲》,是我唯一的一次长篇创作尝试,也正是在我的写作状态最好的时候,日得万字,轻轻松松。知青小说,多写岁月蹉跎、青春无悔、逆境成长,我塑造的人物是当时知青的典型,写了他们狂热、扭曲的行为,反映了那一代人青春的被挥霍。主人公的经历,不会使她成为永远的典型、楷模,但那的确也是曾经有过的人生。写知青这样的人生的作品不多,也没见有当年这类的知青典型回望自己走过的路。对于那个年代曾经有过的种种,本人以及社会为什么不愿意面对?而我,则扼腕感慨于那样一种对爱情的嘲弄,对青春的挥霍,对真诚、信仰的作践。更深一层的诘问是:他们为什么会那样?为什么要他们那样?
  也写过一些散文、诗歌,但见诸于报刊的不多,大都贴在了自己的新浪博客上,虽然也有博友游览、留言,但主要还是自我赏玩和朋友间的酬唱。
  至于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理论上我不甚了然,只是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大多数情况下是行行止止,顺其自然。生活中,你领悟到的东西,有的是不可言传的,有的是不能尽言的,有的是不可直言的。它们郁结于胸,无以言说,又不吐不快,别的方式无法表达,于是便写写小说。毛主席词云“寂寞嫦娥舒广袖”。我理解“舒”者,抒也。“寂寞”是“舒广袖”的前提。嫦娥抒发寂寞的方式是舒展宽广的衣袖,如果她喜爱小说,就很有可能去写小说了。
  终于,受到师友肯定的稿子多了,能发表的多了,有的作品上了名刊、进入选刊,有的作品获得了奖励,有的作品还被改编为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
  有时候我就想,如果我没有到矿上当工人,如今会怎样?我们村周围地下赋存着煤炭资源,那些优质褐煤已经埋藏了亿万斯年,凭什么我就遇上了开采的年代?我成了一个矿上的人,这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有些人可能永远也感受不到,那时候,一个人有了一个单位,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单位,我分到了房子,月月领工资,找到了相爱的人,我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我还不安分,又舞文弄墨,搞起什么文学创作来。简而言之,我是一个时代的幸运者。
  煤矿是文学的富矿,我所踏足的矿山有着非常适宜文学生长的土壤。企业、行业、地方都注重文化建设,鼓励员工的个性化成长。我们企业建立了矿区文联,有文学等多个协会,办有报纸、电视、文艺刊物,多次为业余作者出版文学作品集,请著名作家、评论家来矿山讲课。企业、行业、地方文联经常举办笔会,开展文学作品评奖活动,为有成绩的作者召开作品研讨会。文友们在创作上一直互相扶持、互相激励。只要你是一颗还算努力的文学种子,都能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父亲母亲是对我人生教育最大的人。父母带着一家老小苦熬漫长艰苦岁月的坚韧不拔、几乎看不到什么希望却满怀信心的生存意念、肩扛巨大的生活压力却仍然身正步稳的品格操守,都对我怎样看这个世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并没有走远,不过是梦里梦外。当母亲说的那三个字在我耳边每一次响起,特别是在我文思枯涩、心生倦怠的时候,便感受到一种督促、一种激励。坚持写下来的若干动力中,有一种便是想在梦中看见父母赞许、骄傲的面容。
  没有充分准备就出发了,一路深一脚、浅一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涉过低谷,攀过高峰,后来趋于平缓,终归于平淡。我的业余文学创作之路,就这样走过来了。几次欣赏风雨、彩虹,我知道身边的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是条多大的龙,就行多大的雨吧。虽如此,这些年,却也饱饱地领略了那份诱惑、神秘、惊喜,享受到了寻寻觅觅、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成就的过程。文学无疆,应该毕生求索。做做文学梦,是很值得的一种人生体验。
  徐站夫: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公司职工,已退休。在《阳光》《青年文学》《十月》《草原》《清明》《安徽文学》等发表过中短篇小说。著有长篇小说《在河之洲》及中短篇小说集《塑自己的头像》等。中篇小说《爱了又爱》被改编为电视电影、电视连续剧。中篇小说《骡子》《爱了又爱》《城市边缘》分获三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在河之洲》获全国煤矿文艺作品成果展览优秀图书奖。短篇小说《盛宴》获2007—2009年度阳光文学奖。2008年7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其他文献
今天,我们要激情高唱  今天,我们要赋诗颂扬  因一百年前的今天  南湖升起一轮鲜红的朝阳  那就是我们伟大的党  鲜红的党旗光芒万丈  铁锤镰刀给我们力量  黑暗里我们看到了曙光  祖国大地处处吹起了复兴的号角  一代代矿山人  为祖国工业的建设发展  在艰苦的条件下开采乌金  每一块晶莹的煤  都被矿工的汗水洗过  矿工跪着采煤吃苦拼搏的精神  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把工业粮食运到四面八方  
期刊
桂嫂早上浣衣发现村口大盆塘那清澈见底的塘水突然泛浑,浑得吓人。她三下五除二洗好衣服回家就告诉巴桥,巴桥不信,就往大盆塘去看。于是没一会儿村里人都晓得了。  大盆塘的水一年四季可是清澈见底的,怎么会突然泛浑呢?没人搞得清楚。弄得村里人心惶惶的,不晓得将要发生怎样的灾难,人们都不敢也不愿去想。  大盆塘水泛浑对泥巴桥村里爹字辈们来说那可是记忆犹新的揪心事,只要稍微上点儿年纪的人都曾听说过。那是藏匿于爹
期刊
山东能源集团是中国煤矿早期建党的红色发祥地之一,也是山东省唯一具有百年建党历史的省管国有企业。尤其是两位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亲自在淄博矿区播撒革命火种,领导工人运动,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字灼斋,1898年6月14日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现属诸城市)的一个佃农家庭。1913年,王尽美升入枳沟高小。他的高小老师王信甫思想激进,人称“革命党”
期刊
你从湖上来,你是一只简朴的游船,十多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在游船中商谈救国大计,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一个崭新的政党由此而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我从地下来,我是一块小小的煤炭,虽无缘得见你当年的风采,但我仍能感受到那时擦过船舷的风带来的澎湃气息。  你航行在枪林弹雨的暗礁险滩中,日军的铁蹄和国民党的黑手妄图把你沉没。你无惧无畏,你破浪前行。千万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船身
期刊
中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西柏坡。  西柏坡,这个镶嵌在滹沱河畔的小村,在国人心中,它是一块圣地。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寻找初心,重温入党誓言。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  我去过很多次西柏坡。因为西柏坡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西柏坡处处有精神。  二○一一年冬天那场特大雪,我正好在西柏坡。按这里的说法,是被大雪“捂住”了。这是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交通中断,道路被掩埋。早晨,我一个人踩着没膝的雪
期刊
李中超 孔愛民 皮郁华 李红伟 杨海 董承杰孙佳 陈伟伟 刘胜君 陈彪 马广祥 轩传海  1
期刊
1968年3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画高级创作研修班冯少鹏书法艺术创作工作室导师、北兰亭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一刀印会成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获奖、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九届、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四,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艺术兰亭奖等重要展
期刊
一、启蒙  我出生在安徽省萧县黄口镇,这是个四省交界的小地方。滚滚东去的黄河曾在它身边流过,后改道从山东入海,留下一条黄沙飞扬的故道。  那时的故道寸草不生,却疯长歌谣:“船靠舵,箭靠弓,吹散乌云靠东风。”“葵花葵花秆儿长,孩子再多一个娘。兄弟姐妹手牵手,清早起来看太阳。”歌谣是百姓的心声,生动有趣寓意深刻,领我走进诗的意境。  父母都不识字,却是我写诗的启蒙人。  父亲年轻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期刊
晚饭后小憩,在书房休闲的小小时光里,一杯淡淡的红茶,伴着萨克斯风飘扬的波动,慢慢走入内心那一方氤氲着无限灵气的宁静之湖,清透、和谐、丰盈、自在。令人瞬间充满身心舒畅的和谐之美。  随着月光在心窗温情的渗透,我顺手打开了平煤神马集团创业六十五周年优秀文学作品集《岁月流韵》。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创业六十五周年的风雨兼程中,平煤神马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一片荒滩野岭上创建了一座能源化工新城。一代又一代
期刊
写下江山这个词  我仿若看到了风雷激荡沧海横流  紧接着写下人民  我感受到了山河无恙如沐春风  江,是朝阳初升的赣江  见证了第一支人民武装的诞生  是默默流淌的湘江  亲历了血流成河的苦痛与哀伤  是奔腾流淌的赤水  看見了柳暗花明千回百转的磨砺与成长  是缓缓流淌的延河  濯洗了远道而来的疲惫与劳顿  是浩浩荡荡的长江  百万雄师伴着枪炮声,一路向前  欢欣鼓舞迎接和平与胜利的曙光  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