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对最速问题的讨论
对最速问题的讨论
来源 :物理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摘 要】
:
我们知道质点自半径为R的空心球的最高点P由静止开始无摩擦地沿任一弦下滑至球面,如图1所示,可以证明所需的时间始终恒定,且等于√4R/g.如果将半径分别为r和R两个球O1、O2相
【作 者】
:
毛学军
倪一宁
【机 构】
: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浙江,绍兴,312030浙江省绍兴柯桥中学,浙江,绍兴,312030;
【出 处】
:
物理教师
【发表日期】
:
2004年7期
【关键词】
:
球面上
质点
半径
无摩擦
空心球
证明
恒定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质点自半径为R的空心球的最高点P由静止开始无摩擦地沿任一弦下滑至球面,如图1所示,可以证明所需的时间始终恒定,且等于√4R/g.如果将半径分别为r和R两个球O1、O2相切,那么质点从O1球面上的任一点P,通过相切点滑到O2的球面上,如图2所示,所需时间是否也相等呢?
其他文献
提倡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们认为实施新课程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
期刊
合作交流
新课程
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学习数学
自主探索
学习活动
学习方式
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动手实践
目标
记忆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喜与忧
1问题的提出rn物理八年级上册施教已几个月了,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褒贬不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课程打破了传统上的按力、热、电磁、光、原子这一学科
期刊
初中物理
知识点
新课程
教师的教
八年级
原子
学生
学科
题目
配套
逻辑
练习
讲授
电磁
实施新课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是:使学生获得现代化社会普通成员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强调
期刊
学习数学
学生
新课程标准
终身发展
数学模型
实践能力
生活经验
认知规律
求真求实
基础知识
基本理念
基本方法
个性品质
创新精神
现代化
应用
培养
经
追求自然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数学教学中我们碰到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感到学数学不快乐. 究其原因,问题就在我们教学本身. 数学本来天生丽质、美丽动人,可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却将她涂抹成了一个丑八怪,一个
期刊
追求自然
数学课程
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数学概念
数学本质
课程标准
学数学
形式化
学生
兴趣
实验
活动
海洋
归真
法则
一堂感受颇深的探究学习课
证明几何命题,传统的学习方法是,先分析题意,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然后再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尽管积极参与,但仍被束缚了手脚,其自主
期刊
学习方法
题设和结论
自主探究
证明
探索学习
几何命题
合作学习
分析题
学生
图形
束缚
设计
培养
能力
规律
锻炼
演示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失败会时有发生,有的是效果不显著,有的是误差太大,有的甚至是没有结果.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及时吸取自己或
期刊
演示实验
演示效果
物理教学
误差
听课
教训
案例
一道实验试题中“测量误差变化”的分析
原题 :[北京市东城区 2 0 0 3年 5月高三综合练习三第 3 3题 ( 2 )小题 ]如图 1所示电路是测量电流表内阻的实物连接图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图 1a .将电阻箱R的电阻调到零
期刊
实验试题
测量
电流表内阻
操作步骤
连接图
东城区
北京市
练习
电路
纪念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诞辰七十周年
陈景润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出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
期刊
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
助理研究员
实习研究员
学部委员
数学研究
数学物理
数学系
华罗庚
福州市
福建省
厦门
提升
大学
毕业
“青朱出入图”的教学价值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变换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及自我评价的过程;经历观察、猜想
期刊
引导学生
数学活动
经历
自我评价
位置关系
实践能力
分析数据
猜想
学生观
证明
整理
形状
物体
图形
收集
描述
课标
决策
多彩
变换
简析圆中动态变化题的作用
中考几何复习中,圆的相关问题是很常见、也很重要的.但如何去复习呢?如果还是把一个个独立的题目再拿出来复习,不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也不
期刊
几何复习
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系统
动态变化
学生会
中考
知识
无味
题目
与本文相关的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