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的确”新探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结束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就这个问题,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是这样回答的:
  这些词语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自私。
  此说游离于问题之外,语焉不详,过于笼统。
  《漫谈〈孔乙己〉的语言》中这样写:
  小说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又是“大约”,又是“的确”,岂不矛盾?不然,仔细想想,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孔乙己既然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只能说“大约”。孔乙己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的到来,看来孔乙己并非“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看似矛盾的词语更加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无疑这也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控诉和鞭挞的力量。
  这样的分析似乎很到位,然而,“大约”和“的确”真的不矛盾?鲁迅先生真的是要用这样一句话来做这么深刻的批判?我看不一定,这种解释很牵强。
  其他的解释又怎样呢?如:
  这一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从语法上分析,“的确”是对“死了”的修饰,作“死了”的状语,而“大约”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修饰,是全句的状语。孔乙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他的做事原则是必死的,因此说“的确”。而作者又并不确实知道这一点,所以说“大约”。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鲁迅说大约。所以,不矛盾。
  这答案有点事后诸葛或者将错就错、牵强附会的感觉,这个题目对初中生学语文,弊大于利。鲁迅创作的时代是白话文的开始阶段,用现在的语法来看,经常会发现他的文章有小问题,那些所谓的“通假字”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鲁迅是个当代人,他考虑到词语“大约”、“的确”在意思上的矛盾,应该不会放在一起用。其实,我们的中学教科书,应该大胆把鲁迅的一些错别字和语法上的问题纠正过来。大学的教科书可以保留原文不作改动,但应以历史的眼光去辨别、研究。总之,不能将错就错、牵强附会,不能“错出道理”。不矛盾。这句话是要根据原文来理解的。大约:是因为没亲眼看见他已经死去,是一种猜测。的确:他已经很久没出现了,而且根据其他人的传言,推测应该是死了。
  这里,主要从质疑教参来进行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教参答案有点事后诸葛或者将错就错、牵强附会;应该大胆把鲁迅的一些错别字和语法上的问题纠正过来;应以历史的眼光去辨别、研究。
  以上解释不外乎从“大约”“的确”的词性用法,小说的前后文比较,人物性格命运发展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的,这些分析解释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不能比较有说服力地解释这个问题(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我在上《孔乙己》一文时,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大讨论,很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解释也是与上文所举相似者居多,但是有几个学生的解释言简意赅,有理有据,颇有说服力,我十分赞同。他们这样解释:
  老师,您平常问我们“他的回答怎么样啊?”我们中不赞成的人会说“好像他的回答肯定不对!”这里“好像”和“肯定”是不是矛盾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句话表示肯定的语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回答,是因为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种语言习惯。所以与此相类似,鲁迅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也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
  其实,鲁迅先生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确确实实仅仅是一种语言习惯。这是矛盾修辞的用法。这种语言习惯在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中也经常出现。例如《阿Q正传》中:“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父亲的病》中:“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这类句子是有规律的,一般后面的“的确”或“确凿”一类词,常常是针对文中提及的一种说法或想法的肯定,而前面的“大约”“似乎”一类词,则常是在婉转推测的语气中。付绍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6期上的《〈孔乙己〉结尾“大约的确”到底何解》一文中也明确地指出,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结尾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的确”的用法是绍兴方言的一种语言习惯。
  综上所述,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的结束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虽然“大约”“的确”字面上是矛盾的,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共同表示推测的意味,这是一种语言表达习惯。我们不宜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其他文献
一、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  纵观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父母之情;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
期刊
一位教育家曾如此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
期刊
一、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不仅是学生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缺乏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新课程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这
期刊
一、 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教学事业,热爱学生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  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自然会淡泊名利,正确对待教学中的苦与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认真研读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在教学过程中饱含深情地面对教学任务。  一个对学生充满热情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对学生投以亲切鼓
期刊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教师是以语言为载体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因此,要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去触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一)教师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融合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感染。教师语言的
期刊
众所周知,构成语言的两大要素是词汇和语法。最新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就已经大致会运用本国的基本语法了。这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母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放在词汇上,然而,长期以来,错别字多,汉字书写潦草难看,词汇贫乏却一直是广大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通病。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违背了母语教学的根本规律: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没有把词语教学摆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
期刊
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师生之间融洽沟通的基石,也是学生与文本展开心灵对话的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剂,又像中药的“药引”。试想一名中学生如果自身修养差、不热爱祖国、不关心
期刊
一、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必须弄清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吸纳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对学习对象实际上并不可能完全处于纯被动接受状态,但如果不强化其参与意识,不能将主体自身与对象有意识地结合起来,那么主体就不可能积极调动其主动性,发挥能动性,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重者则对学习对象产生厌倦、排斥,最终放弃学习。  如何才能使学生增强
期刊
语文教学如何来教?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各方名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真正思考,付出行动,进行高效语文教学的却为数不多。再加上,如今减负行动如春风化雨,四处开花。减负不减质口号的提出,让许多语文老师无所遁行,不得不面临减少作业,同时又担心提高不了课堂质量的矛盾心理。于是就出现了语文教学如何来教与学生作业如何来减的纠结与困惑。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减负,其实不仅仅是减少学生作业数量的负担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结论教学”现象。只重视知识传授,“缺失学习过程”,导致学生不会阅读。  在运用“三疑三探”模式教学实践中,我们回车二中“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法如下:按“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的顺序解读课文。首先根据文体特点,从题目、开头、结尾和关键句、段入手,整体感知,生疑发问,自主探究,合
期刊